見此事起因果在自家,梅問鶴也不敢上薛家亦或是沈家吵鬧。畢竟他自己身上的把柄還叫人捏著呢,父母又捨不得大孫子,隻能低頭將氣咽下,點齊家下人一塊兒動手收拾。又有梅翰林叫同僚把消息傳到耳邊,這才知曉出了大事趕忙回來見這一番景象,氣得指著梅問鶴並梅太太直抖,半晌說不出話來。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大家昨天的幫助,找到資料啦!謝謝哈!


    修改了一個bug哈!


    昨天陰陽師100張藍票,抽出一個茨木童子和小鹿男,我......我想要sp一目連啊!嚶嚶嚶!


    第91章


    另一邊那甄家別府, 早間先叫薛家大姑奶奶使喚下人上門砸了一遍,轉頭薛家二爺又帶人打上門來, 嚇得那內管家一見“薛”字腿都軟了。這位大姑奶奶也忒不按理出牌, 大家平平都用後宅手段分勝負, 這位不由分說就動了真火。一般人遇著這種流言大多要麽激得顯顯手段拉拔親戚一場,流言自然不攻而破, 或是再混不吝一些的也就把頭一貓裝死裝到塵埃落定,名聲受損——總之哪條路甄家都不算落空。


    誰知道二奶奶她招呼都不打一聲就直接動手了!


    誰知道薛家太太護犢子護得這麽狠!


    親閨女砸了人家一頓還嫌不過癮, 又叫侄子再帶人上門來尋釁,這也太狂了!


    殊不知王家女子本就這樣無法無天, 薛太太這還算是好的。要不是早先一夢嚇怕了尋了先生下死力氣管教兒子,隻怕京中早就見識過薛家家丁的厲害。薛蝌帶了護院找上甄家就更沒給留甚顏麵, 兩家生意場上私下別勁也不是一回兩回, 每每薛家都是看在甄家勢大上往後讓了一步, 或不是早幾年甄家拿粗鹽販與親戚們糊弄人, 這麽大的事兒不也不了了之!再有次次京中流言於薛家不利者,大多都有甄家影子在裏頭煽風點火, 如今鬱氣積攢幾年一朝尋著出口,可不是狠狠要與甄家鬧上一場。


    這甄家別府剛叫人打砸一遍, 轉眼薛蝌又帶了人上門, 看看門還沒來得及關上也沒說什麽,隻揮手道了句“砸!”,那些家丁護院便如虎狼般衝進去,撿著沒徹底砸壞的東西又是一頓猛錘, 人倒是沒傷著,就隻物件看得心疼。一通大鬧後,薛蝌挽挽袖子與那內管家道:“本不想與你一個下人計較,然此番實在是欺人太甚,求人不得就壞人名聲,還有沒有天理了。若有甚話咱們隻管上公堂對簿,薛家等著你。”看看事情響動挺大,這才心滿意足轉身家去。他心下暗道,怪不得大堂兄動輒就想提拳頭揍人,遇著這種不講道理的無賴還真是狠削一頓方才心頭舒爽。


    薛蝌帶了家丁護院迴轉薛家,進了家門才知他前腳出去,寶釵後腳就回娘家看望薛太太並寶琴。論理這裏頭寶琴最為無辜,萬沒想到都這會子又讓人提起梅家之事來嚼舌根。寶釵在家裏聽得外頭流言,立時便知此為甄家報復,或不是梅家也摻了一腳。如若順著他們意思走,自家出了力氣,礙了上頭眼,名聲還不是一樣壞了,索性打爛這兩顆爛羊頭,兩害相權取其輕,最多不過名聲不好聽罷了。可她一個商戶女,嫁與一個錦衣衛,還要名聲作甚!唯獨拖累了寶琴心下甚是歉疚,又怕母親叫嚇住,隻得讓人去與沈老爺子訴說一番,得了允許便往娘家看看。


    哪知回家一看,薛太太精神得不得了,正拉了寶琴與她琢磨該尋個甚麽樣兒的姑爺。這都什麽事兒啊,平常人家誰會與女兒大喇喇說這個,臊也臊不住了,偏她們兩個有問有答、有商有量的還挺像那麽回事!又聽說堂兄薛蝌帶了一隊人去與自己出氣,寶釵便更不著急,氣定神閑捧了茶往下首一坐專心聽薛太太並寶釵說話。


    大姑奶奶一回娘家,家下人腰板子比以往更直,生怕叫看出來偷奸耍滑給攆出去。正巧此時薛蝌回來,一家子兄弟姊妹行了禮重新坐下,寶釵先與薛蝌道歉:“原本這事兒與咱們家無幹,還是因著沈二爺差事的緣故連累了二妹妹。他人如今不在京裏,我先替他與二哥並二妹妹賠個不是,回頭必要洗清妹子頭上汙名才行。”薛蝌如何會受?當下擺手道:“不能把梅家不是東西的錯處硬堆在大妹妹頭上,況且大妹妹也已經先替琴丫頭出過氣了,還待如何?再出手隻怕要叫人說咱們得理不饒人。”


    寶釵笑道:“若是甄家,自不必再怕,若我一點消息也無如何敢這般硬槓?隻咱們家心下知道便好。再者,今日這番動靜傳出去,京中聰敏的人家自會明白上頭甚麽意思,隻有蠢的還替甄家張目罷了。另外梅家之事不足為慮,梅問鶴其人人品有瑕,自己都管不住自己的人,如何能做得好差事,出岔子無非早晚。”薛家眾人深以為然,留寶釵用過午膳方才送她回了沈家。


    果然,又過三日,南邊傳來消息說是甄家家主甄應嘉並下頭一串子侄連帶管事都叫錦衣衛拿了,又有人繪聲繪色說些當日抄家時候的見聞,仿佛他們親眼所見。此時朝廷方才發了邸報,隻說甄家於上皇孝期不恭,竟有娶嫁飲宴之事發生。此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無非是個由頭好扯出裏頭的大案。


    一時之間又有錦衣衛指揮使出來道甄家手中之物已叫人送至禦前呈覽,然當今乃是君子之儀,一頁未翻一物未看直叫拖到宮門前放火焚燒,若有疑者,自可令家下人前去探看。又勸被威脅並脅迫之江南官員宜及時悔悟,切莫負隅頑抗自誤終身。當日果然正陽門外頭堆了厚厚的冊子並許多物事,禦林軍架上柴薪又一一淋上清油,火把拂過立時一片通紅,直燒到後半夜方才盡數化為灰燼。有這麽一出,整個江南官場跟地震似的,大小官員爭相出首舉證,幾乎人人都要往甄家頭上吐口吐沫才算,無論以往是不是甄家的事兒,如今也全都是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之寶姐姐不幹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歸途何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歸途何在並收藏紅樓之寶姐姐不幹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