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鷺進屋跟沒看見坐在一旁蹭著不肯走的沈玉似的,逕自朝寶釵福了福起身道:“回奶奶,今兒奴婢進去家下鋪子轉了轉,裏頭毛病有這麽幾個。一個是鋪子外頭櫥窗都空著,這南來北往的也不知道裏頭做甚麽買賣,自然不樂意花時間進去看;再一個,架子並櫃檯上都空蕩蕩的,就算有人進去看了也隻覺無甚可買。若是老主顧自然曉得要甚麽,可新進來的客人見了立刻就想出去;還一個,裏麵無論是掌櫃還是夥計,見了有客進去動也懶怠動,更叫人感官不好。旁的倒還好,就隻這三點趕客。”等丫鬟說完,寶釵點點頭與沈玉道:“這都不是大事兒,等回頭攢到一塊兒再總的發作一次。隻怕另兩個鋪子也是這個境況,無論如何,人沒問題就都好解決。”
沈玉聽完就緊著點頭:“你說了算,我聽你的便是。”這會子又是一副溫良君子,萬事好商量的模樣,半點不見早間憊懶狀。寶釵嗔了他一眼,自去換衣服洗漱,回來也不多話,就安靜坐在燭火邊上做做針黹。沈玉坐在窗邊書案旁的椅子上,眼見著屋子裏不過多了個人卻莫名添了不少煙火氣,笑笑便將昨日沒看完的話本子翻出來坐在一旁邊陪寶釵邊看。酉時末丫鬟們在外頭敲敲門提醒了一句:“二爺,奶奶,該歇了。”寶釵應了一聲兒,沒叫她們進來自己熄了蠟燭。正想著倒頭休息,哪想原本坐在窗子底下的人動作忒快,不知道甚麽時候又湊過來粘著。她推了兩下也沒推動,想想既是昨日已經圓了房,今兒也沒必要再繃著,再者也著實推不開沈玉,隻得隨他去了。
鶯兒並白鷺聽見裏頭動靜兒,紅了紅臉麻溜退下,又趕著去廚房交代熱水先送去水房,那邊兒自然能再燒火把水溫著,也省得自家主子臉皮薄明兒逮著她們兩個瞪。
第二天寶釵直睡到晌午才醒,又是一身酸軟,差點沒起來。白鷺聽見動靜忙笑著進來服侍主子起身更衣,寶釵由著她忙活隨意問了句:“鶯兒呢?”白鷺笑道:“回奶奶,鶯兒姐姐去廚房取午膳了。還有,二爺早間起來外頭有人來找,因是有些要緊事便交代出去一趟說是晌午不回來,又叫我們提醒您預備一下明兒回門兒的禮。”寶釵撥弄簪子的手頓了一下,點頭道:“知道了,明兒戴那支及笄時候沈家送的碧玉釵回去,旁的等午膳後再說。”
因晌午隻她一人在院子裏用膳,也不好就這麽跑去沈老爺子那裏,隻打發丫鬟過去問問,隨便用了點子又躺了回去。等下晌養好了精神,這才起來吩咐廚下做些果子,又叫預備了一隻大公雞,一籃子索麵並一包好茶葉,全是平常人家媳婦兒回門的物事,並沒有甚名貴東西。晚間沈玉從外頭回來,見了這些東西甚麽也沒問,果真將家事盡皆託付寶釵一人決斷。
到了第二日,兩人一早去與沈老爺子請過安,老爺子又遞了把鑰匙與寶釵道:“這是我那老婆子的嫁妝,彼時我父親尚在,自然娶得也是書香門第的貴女,單她一人便占了一個庫去。這麽些年了既沒人管也沒人打理,等你回來得閑了便去清點清點,將來有個五男三女的也好分與他們做家私。”寶釵福身行了一禮應下差事,退了幾步出來時特特找了老管家交代道:“中午已經交代廚下弄個鱖魚肉剔出來做的麵,還有些清淡菜蔬,唯恐下晌回來遲,先緊著祖父伺候,莫叫老人家餓著肚子空等。”老管家拱拱手記下,寶釵這才看向沈玉,後者帶了她便往外走去坐馬車。
今日他騎了馬在外麵跟著,鶯兒白鷺坐在車裏隨身伺候。走了約莫一個時辰便從城西沈家走到城東薛家,此時還隻卯時三刻。薛大管家正陪著薛蟠一塊兒站在門口翹首以盼呢,遠遠看見沈玉騎在馬上在前頭引了馬車拐進巷子,自有腿腳利索的小廝跑進去傳話。
自打把大姑娘嫁出去薛太太心裏就一直不得勁兒,今兒一早天沒亮就醒了,左摸摸右摸摸硬是連身邊兒服侍了十來年的老人兒都沒哄住,一心就要等女兒回來看看她過得好不好。若是沈家真像許諾那般善待她女孩兒,哪怕補貼些她也願意,怕就怕沈家說一套做一套,想與錦衣衛撕擄開可不是那麽容易。她坐不住,闔家上下也穩當不了,天亮以後薛蟠薛蝌並寶琴過來請安,見她這般焦急也隻得盡力勸慰。薛蟠脾氣急,越聽老娘絮叨心下越慌,直道沈兄弟不是那般說話沒譜兒的人,又實在聽不進她念經似的念,隻得和大管家一塊兒守在大門外等著。
沈玉騎馬要比馬車快上一點,離著薛家大門還有丈八遠便從馬上跳下來走到近前與薛蟠拱手改口喊“兄長”。薛蟠立時就暈了,稀了糊塗還禮,就見沈玉折回去親自伸手扶了妹妹下車,兩人如同玉雕的一對佳偶並肩行來。好歹也是討了個千伶百俐媳婦兒的人,他一見此景心下便踏實起來,笑眯眯在前頭引路領了新夫婦往正院兒走。
薛太太在正廳等得已是不耐煩了,聽見守門丫頭通傳女兒和姑爺來了,忙理理衣服抿抿頭髮端起架子坐好。絮縈坐在她左手下麵第一個位置,旁邊空了個椅子想來是薛蟠的,往下頭就是薛蝌帶著岫煙,寶琴尚且待字閨中,便坐在母親右邊下手第二個位置,上頭也空了兩張並排的椅子,乃是留給寶釵和沈玉。
新姑爺上門,先是與嶽母磕頭改口,領了個大紅包後起來再與妻族的兄弟姐妹一一廝見序齒,這一套禮節下來薛太太半顆心總算放進肚子裏——至少姑爺極給臉麵,行動都顧忌了女兒心思,另半顆心還得等會子親自問過姑娘方才能落在實處。
沈玉聽完就緊著點頭:“你說了算,我聽你的便是。”這會子又是一副溫良君子,萬事好商量的模樣,半點不見早間憊懶狀。寶釵嗔了他一眼,自去換衣服洗漱,回來也不多話,就安靜坐在燭火邊上做做針黹。沈玉坐在窗邊書案旁的椅子上,眼見著屋子裏不過多了個人卻莫名添了不少煙火氣,笑笑便將昨日沒看完的話本子翻出來坐在一旁邊陪寶釵邊看。酉時末丫鬟們在外頭敲敲門提醒了一句:“二爺,奶奶,該歇了。”寶釵應了一聲兒,沒叫她們進來自己熄了蠟燭。正想著倒頭休息,哪想原本坐在窗子底下的人動作忒快,不知道甚麽時候又湊過來粘著。她推了兩下也沒推動,想想既是昨日已經圓了房,今兒也沒必要再繃著,再者也著實推不開沈玉,隻得隨他去了。
鶯兒並白鷺聽見裏頭動靜兒,紅了紅臉麻溜退下,又趕著去廚房交代熱水先送去水房,那邊兒自然能再燒火把水溫著,也省得自家主子臉皮薄明兒逮著她們兩個瞪。
第二天寶釵直睡到晌午才醒,又是一身酸軟,差點沒起來。白鷺聽見動靜忙笑著進來服侍主子起身更衣,寶釵由著她忙活隨意問了句:“鶯兒呢?”白鷺笑道:“回奶奶,鶯兒姐姐去廚房取午膳了。還有,二爺早間起來外頭有人來找,因是有些要緊事便交代出去一趟說是晌午不回來,又叫我們提醒您預備一下明兒回門兒的禮。”寶釵撥弄簪子的手頓了一下,點頭道:“知道了,明兒戴那支及笄時候沈家送的碧玉釵回去,旁的等午膳後再說。”
因晌午隻她一人在院子裏用膳,也不好就這麽跑去沈老爺子那裏,隻打發丫鬟過去問問,隨便用了點子又躺了回去。等下晌養好了精神,這才起來吩咐廚下做些果子,又叫預備了一隻大公雞,一籃子索麵並一包好茶葉,全是平常人家媳婦兒回門的物事,並沒有甚名貴東西。晚間沈玉從外頭回來,見了這些東西甚麽也沒問,果真將家事盡皆託付寶釵一人決斷。
到了第二日,兩人一早去與沈老爺子請過安,老爺子又遞了把鑰匙與寶釵道:“這是我那老婆子的嫁妝,彼時我父親尚在,自然娶得也是書香門第的貴女,單她一人便占了一個庫去。這麽些年了既沒人管也沒人打理,等你回來得閑了便去清點清點,將來有個五男三女的也好分與他們做家私。”寶釵福身行了一禮應下差事,退了幾步出來時特特找了老管家交代道:“中午已經交代廚下弄個鱖魚肉剔出來做的麵,還有些清淡菜蔬,唯恐下晌回來遲,先緊著祖父伺候,莫叫老人家餓著肚子空等。”老管家拱拱手記下,寶釵這才看向沈玉,後者帶了她便往外走去坐馬車。
今日他騎了馬在外麵跟著,鶯兒白鷺坐在車裏隨身伺候。走了約莫一個時辰便從城西沈家走到城東薛家,此時還隻卯時三刻。薛大管家正陪著薛蟠一塊兒站在門口翹首以盼呢,遠遠看見沈玉騎在馬上在前頭引了馬車拐進巷子,自有腿腳利索的小廝跑進去傳話。
自打把大姑娘嫁出去薛太太心裏就一直不得勁兒,今兒一早天沒亮就醒了,左摸摸右摸摸硬是連身邊兒服侍了十來年的老人兒都沒哄住,一心就要等女兒回來看看她過得好不好。若是沈家真像許諾那般善待她女孩兒,哪怕補貼些她也願意,怕就怕沈家說一套做一套,想與錦衣衛撕擄開可不是那麽容易。她坐不住,闔家上下也穩當不了,天亮以後薛蟠薛蝌並寶琴過來請安,見她這般焦急也隻得盡力勸慰。薛蟠脾氣急,越聽老娘絮叨心下越慌,直道沈兄弟不是那般說話沒譜兒的人,又實在聽不進她念經似的念,隻得和大管家一塊兒守在大門外等著。
沈玉騎馬要比馬車快上一點,離著薛家大門還有丈八遠便從馬上跳下來走到近前與薛蟠拱手改口喊“兄長”。薛蟠立時就暈了,稀了糊塗還禮,就見沈玉折回去親自伸手扶了妹妹下車,兩人如同玉雕的一對佳偶並肩行來。好歹也是討了個千伶百俐媳婦兒的人,他一見此景心下便踏實起來,笑眯眯在前頭引路領了新夫婦往正院兒走。
薛太太在正廳等得已是不耐煩了,聽見守門丫頭通傳女兒和姑爺來了,忙理理衣服抿抿頭髮端起架子坐好。絮縈坐在她左手下麵第一個位置,旁邊空了個椅子想來是薛蟠的,往下頭就是薛蝌帶著岫煙,寶琴尚且待字閨中,便坐在母親右邊下手第二個位置,上頭也空了兩張並排的椅子,乃是留給寶釵和沈玉。
新姑爺上門,先是與嶽母磕頭改口,領了個大紅包後起來再與妻族的兄弟姐妹一一廝見序齒,這一套禮節下來薛太太半顆心總算放進肚子裏——至少姑爺極給臉麵,行動都顧忌了女兒心思,另半顆心還得等會子親自問過姑娘方才能落在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