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話要說: 還有兩千字
補上了。
下午又要去孟津縣法院。去年夏天睿哥他爸的姨父在新310國道出車禍人沒了,正在和路政局打官司。找了個很厲害的律師,但是律師的資格證前年叫吊銷了,所以就臨時找了我給睿哥他爸的小姨做個代理人。這段時間總往孟津法院跑就是這個原因,年前應該會開庭,今天是去立案,順便再和肇事司機把庭外調解弄完。
今天應該更不了別的了。
第61章 [倒v]
沈玉一進主院, 萬萬沒想到迎麵撞上寶釵也在此處,再躲就不好看了。如今薛太太不在家, 人家薛家正主薛大姑娘也沒理由避著他,索性拱手彎了彎腰道:“薛大姑娘、薛二爺。”
薛蝌同樣拱手彎腰還禮, 寶釵福了福身, 下頭自有丫鬟婆子端上茶點果子待客。時下正是新鮮楊梅採摘的時候, 一個個上好楊梅約莫有銅子兒大小, 紫瑩瑩圓滾滾, 果肉緊實、滋味甘酸、香味馥鬱、回味悠長。這些果子小山般堆在一個豆綠冰裂紋鈞瓷大茶海裏,紮紮實實估計得有小兩斤。薛蝌見沈玉似是叫這分量嚇著了, 忙笑著道:“這些楊梅是家下夥計送來的,大小都愛吃,別看這一茶海挺多, 一會子說不得還不夠呢。”
沈玉心裏想,如今上等楊梅,不說往宮裏進上的,市麵兒上頭一等的還不如這個,就那還少不得要上一兩銀子一斤,一斤不過十來個。這一茶海下去就是三兩左右的銀子,按照從三品武官的俸祿來看,一個月不吃飯也就吃上這七、八次。好在家裏還頗有些祖上傳下來的產業,雖說不善經營,好歹少有盈潤,不然真的隻能掩麵而逃了。算算家有資產, 底氣才微微提了些許出來,便坐下笑著與薛蝌道:“來的不巧,薛兄弟竟不在家。聽說端午後陸陸續續就有些許小國入朝進貢,薛兄弟進了鴻臚寺,少不得要和這些人打打交到,因此下過來給他提個醒兒。”
薛蝌誠心謝了他,寶釵也在一旁笑道:“前兒家裏遭人算計,多虧沈大人給主持公道,雖說終究有了定論,到底還是我們親戚間給您添麻煩了。”沈玉擺擺手忙道:“其實未幫上甚,後來我聽說市井裏有些愚夫拙婦編排了不少不中聽的,叫薛大姑娘受了委屈。”薛蝌聞言也嘆了口氣道:“我這大妹妹,再沒有如此好的,可惜竟被流言所誤。”寶釵毫不在意,笑了起身執壺與在座幾人添上茶水道:“有甚可委屈,你見誰敢到我麵前來說一句不是?我原就比旁人運氣好的多,衣食無憂,親人嬌寵,還不許人眼紅幾分來的?”
見她是真的想得開,沈玉少不得又把這姑娘高看了幾分。錦衣衛大多時候都是暗樁活計,見多了那些自命不凡或者嘴裏吃肉放碗罵娘之人,譬如詔獄裏多少人走到窮途末路之時也隻埋怨時運不濟無人幫扶,卻不全然不想他們原本就比多少普通人幸運無數倍。他這一發楞,倒看得寶釵臉紅低頭,薛蝌忙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打哈哈把話題帶過來:“不知道今年來朝貢的有多少。”
沈玉也有幾分不好意思,平日裏並不是會盯著女孩兒使勁看的,方才也不知怎麽就鬼迷了心竅。他忙咳了兩聲,張嘴正欲答話,外麵管家急匆匆進來道:“大姑娘,二爺,沈爺,外頭那個梅家的又來了!”
這說的便是梅問鶴,如今薛家上下都恨他恨得牙癢癢,隻憋著勁兒等機會好與梅家撕擄。寶釵起身先對薛蝌並沈玉道:“既是外男,不便在此,先回去了。”她說完,兩人亦起身還禮,寶釵這才又對管家吩咐:“把人帶進來吧,二哥見他原也是正經,正巧沈大人再會看人不過,也幫我們參詳參詳。”說著又福了一下才帶著丫鬟往後頭走,薛蝌和沈玉就坐在主院花廳裏等了見那梅問鶴。
梅問鶴此來,心裏打了些討價還價的主意。原本他就不是很想娶個商戶女子,無非是父命在先,又看薛家與四王八公都有關係,女兒嫁妝又厚,因此才勉強應下。這幾日坊間又風聞薛大姑娘好生厲害的閑話,便就想捏著這個由頭叫薛家再出些血。照梅太太想的,薛家大姑娘名聲壞了,那是必要往廟裏送的,還剩一個二姑娘,怎麽著也得吃雙份兒嫁妝方才罷休,不然就要鬧了與他薛家退婚,看他家裏窩兩個老姑娘嫁不出去將來還如何抬頭見人。結果過了好幾日也不見薛家急匆匆派婆子來催走禮之事,他這才沉不住氣空著兩隻手上門來了。
薛蝌和沈玉坐在花廳裏,眼見管家領進來一個眉目如畫的俊俏青年,各自心下暗嘆這人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薛蝌隻對梅問鶴介紹沈玉乃是薛蟠好友,這姓梅的便將他當做是禮部衙門裏的堂官,再看過來的眼神都帶了點子火熱。沈玉與他拱了拱手,隻是坐著不動,亦不寒暄,弄得那梅問鶴好生尷尬,憋了氣轉身笑看薛蝌道:“著實是不巧,薛太太並妹妹們今日竟不在,叫我走了個空。”薛蝌心道就你這空手上門兒的禮數,幸虧人都不在,不然不是白叫你看了去?麵上倒還淺笑著與他說話:“今兒嬸子去大慈恩寺還願,也沒想著你會來。所來為何?”
梅問鶴斟酌了一下,也不想一上來就弄得不好看:“聽說前幾日貴府出了點子事兒?我們且幫不上甚麽忙,隻得過來道個惱問問。”
要真有心當時都該趕著過來了,也不至這都過去十來天了才想起上門道惱。薛蝌也不與他爭這個,笑笑抿了口茶不說話。倒是沈玉突然來了興趣看著梅問鶴道:“我似乎聽說梅大人要升了,本朝自開國便有非翰林不入內閣之說,不曉得這一次如何?”梅問鶴少不得往上抬了抬頭:“這位沈公子好靈通消息,家父這麽多年也算是熬出頭。”沈玉沖他端了端茶盞,梅問鶴自是滿臉得意道:“今年加了一科恩科,就在六月裏,待各地學政出京上任,少不得要補個實缺,不知沈兄在哪個衙門高就?”他這就稱呼上沈兄了,也不管別人待見不待見。
補上了。
下午又要去孟津縣法院。去年夏天睿哥他爸的姨父在新310國道出車禍人沒了,正在和路政局打官司。找了個很厲害的律師,但是律師的資格證前年叫吊銷了,所以就臨時找了我給睿哥他爸的小姨做個代理人。這段時間總往孟津法院跑就是這個原因,年前應該會開庭,今天是去立案,順便再和肇事司機把庭外調解弄完。
今天應該更不了別的了。
第61章 [倒v]
沈玉一進主院, 萬萬沒想到迎麵撞上寶釵也在此處,再躲就不好看了。如今薛太太不在家, 人家薛家正主薛大姑娘也沒理由避著他,索性拱手彎了彎腰道:“薛大姑娘、薛二爺。”
薛蝌同樣拱手彎腰還禮, 寶釵福了福身, 下頭自有丫鬟婆子端上茶點果子待客。時下正是新鮮楊梅採摘的時候, 一個個上好楊梅約莫有銅子兒大小, 紫瑩瑩圓滾滾, 果肉緊實、滋味甘酸、香味馥鬱、回味悠長。這些果子小山般堆在一個豆綠冰裂紋鈞瓷大茶海裏,紮紮實實估計得有小兩斤。薛蝌見沈玉似是叫這分量嚇著了, 忙笑著道:“這些楊梅是家下夥計送來的,大小都愛吃,別看這一茶海挺多, 一會子說不得還不夠呢。”
沈玉心裏想,如今上等楊梅,不說往宮裏進上的,市麵兒上頭一等的還不如這個,就那還少不得要上一兩銀子一斤,一斤不過十來個。這一茶海下去就是三兩左右的銀子,按照從三品武官的俸祿來看,一個月不吃飯也就吃上這七、八次。好在家裏還頗有些祖上傳下來的產業,雖說不善經營,好歹少有盈潤,不然真的隻能掩麵而逃了。算算家有資產, 底氣才微微提了些許出來,便坐下笑著與薛蝌道:“來的不巧,薛兄弟竟不在家。聽說端午後陸陸續續就有些許小國入朝進貢,薛兄弟進了鴻臚寺,少不得要和這些人打打交到,因此下過來給他提個醒兒。”
薛蝌誠心謝了他,寶釵也在一旁笑道:“前兒家裏遭人算計,多虧沈大人給主持公道,雖說終究有了定論,到底還是我們親戚間給您添麻煩了。”沈玉擺擺手忙道:“其實未幫上甚,後來我聽說市井裏有些愚夫拙婦編排了不少不中聽的,叫薛大姑娘受了委屈。”薛蝌聞言也嘆了口氣道:“我這大妹妹,再沒有如此好的,可惜竟被流言所誤。”寶釵毫不在意,笑了起身執壺與在座幾人添上茶水道:“有甚可委屈,你見誰敢到我麵前來說一句不是?我原就比旁人運氣好的多,衣食無憂,親人嬌寵,還不許人眼紅幾分來的?”
見她是真的想得開,沈玉少不得又把這姑娘高看了幾分。錦衣衛大多時候都是暗樁活計,見多了那些自命不凡或者嘴裏吃肉放碗罵娘之人,譬如詔獄裏多少人走到窮途末路之時也隻埋怨時運不濟無人幫扶,卻不全然不想他們原本就比多少普通人幸運無數倍。他這一發楞,倒看得寶釵臉紅低頭,薛蝌忙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打哈哈把話題帶過來:“不知道今年來朝貢的有多少。”
沈玉也有幾分不好意思,平日裏並不是會盯著女孩兒使勁看的,方才也不知怎麽就鬼迷了心竅。他忙咳了兩聲,張嘴正欲答話,外麵管家急匆匆進來道:“大姑娘,二爺,沈爺,外頭那個梅家的又來了!”
這說的便是梅問鶴,如今薛家上下都恨他恨得牙癢癢,隻憋著勁兒等機會好與梅家撕擄。寶釵起身先對薛蝌並沈玉道:“既是外男,不便在此,先回去了。”她說完,兩人亦起身還禮,寶釵這才又對管家吩咐:“把人帶進來吧,二哥見他原也是正經,正巧沈大人再會看人不過,也幫我們參詳參詳。”說著又福了一下才帶著丫鬟往後頭走,薛蝌和沈玉就坐在主院花廳裏等了見那梅問鶴。
梅問鶴此來,心裏打了些討價還價的主意。原本他就不是很想娶個商戶女子,無非是父命在先,又看薛家與四王八公都有關係,女兒嫁妝又厚,因此才勉強應下。這幾日坊間又風聞薛大姑娘好生厲害的閑話,便就想捏著這個由頭叫薛家再出些血。照梅太太想的,薛家大姑娘名聲壞了,那是必要往廟裏送的,還剩一個二姑娘,怎麽著也得吃雙份兒嫁妝方才罷休,不然就要鬧了與他薛家退婚,看他家裏窩兩個老姑娘嫁不出去將來還如何抬頭見人。結果過了好幾日也不見薛家急匆匆派婆子來催走禮之事,他這才沉不住氣空著兩隻手上門來了。
薛蝌和沈玉坐在花廳裏,眼見管家領進來一個眉目如畫的俊俏青年,各自心下暗嘆這人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薛蝌隻對梅問鶴介紹沈玉乃是薛蟠好友,這姓梅的便將他當做是禮部衙門裏的堂官,再看過來的眼神都帶了點子火熱。沈玉與他拱了拱手,隻是坐著不動,亦不寒暄,弄得那梅問鶴好生尷尬,憋了氣轉身笑看薛蝌道:“著實是不巧,薛太太並妹妹們今日竟不在,叫我走了個空。”薛蝌心道就你這空手上門兒的禮數,幸虧人都不在,不然不是白叫你看了去?麵上倒還淺笑著與他說話:“今兒嬸子去大慈恩寺還願,也沒想著你會來。所來為何?”
梅問鶴斟酌了一下,也不想一上來就弄得不好看:“聽說前幾日貴府出了點子事兒?我們且幫不上甚麽忙,隻得過來道個惱問問。”
要真有心當時都該趕著過來了,也不至這都過去十來天了才想起上門道惱。薛蝌也不與他爭這個,笑笑抿了口茶不說話。倒是沈玉突然來了興趣看著梅問鶴道:“我似乎聽說梅大人要升了,本朝自開國便有非翰林不入內閣之說,不曉得這一次如何?”梅問鶴少不得往上抬了抬頭:“這位沈公子好靈通消息,家父這麽多年也算是熬出頭。”沈玉沖他端了端茶盞,梅問鶴自是滿臉得意道:“今年加了一科恩科,就在六月裏,待各地學政出京上任,少不得要補個實缺,不知沈兄在哪個衙門高就?”他這就稱呼上沈兄了,也不管別人待見不待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