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姐聶天鳳率先開口,聲音清脆悅耳,帶著一絲沉穩:“師父,弟子最近在修煉‘天鳳涅盤訣’時,總感覺體內靈力運轉到某處經脈時會有些滯澀,仿佛有一層無形的屏障阻礙,難以突破。嚐試多種方法,效果都不甚理想。”
楚玉機微微頷首,示意她繼續。
聶天鳳繼續道:“弟子也曾嚐試參悟功法中的奧義,但總感覺似是而非,難以真正領悟其中的精髓。特別是關於‘涅盤’的真諦,弟子始終無法透徹理解,總覺得差了臨門一腳。”
楚玉機聽完,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不愧是天賦最高的弟子,提出的問題直指核心。
他緩緩說道:“天鳳,你所說的滯澀之處,很可能是你那處經脈曾經受過暗傷,雖然已經痊愈,但仍留有隱患。
至於‘涅盤’的真諦,並非一蹴而就,需要經曆生死之間的感悟,方能真正領會。你可嚐試以鳳凰浴火重生的意境來引導靈力,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他指點了幾處經脈運轉的細節,並詳細解釋了“涅盤”的一些理解方向,聶天鳳聽得連連點頭,眼中充滿了明悟之色。
接著,目光轉向一直沉默寡言的二師兄賴文昌。
賴文昌身材頎長,麵容俊朗,平日裏總是帶著一絲灑脫不羈的笑容。
“文昌,你呢?”
楚玉機問道。
賴文昌撓了撓頭,略帶不好意思地說道:“師父,弟子最近在修煉‘逍遙遊’身法時,總感覺少了那麽一絲隨心所欲的意境。明明功法招式已經爛熟於心,但施展起來總覺得有些拘謹,不夠灑脫自然。”
楚玉機笑了笑,似乎早就料到他會問這個問題:“‘逍遙遊’重在意境,在於心之所向,身之所往。你過於拘泥於招式本身,反而失去了其真諦。你平日裏喜歡遊曆山水,可曾用心感受過自然的無拘無束,風的自由飄逸,雲的隨性變幻?”
賴文昌聞言,若有所思,眼中閃過一絲光芒。
“大道方麵呢?可有什麽困惑?”
“師父,我修行有些不拘小節,隨心所欲。雖然能在修行上取得一些小成就,但始終覺得缺少什麽。”
他頓了頓,又繼續道,“我總覺得我的道還沒有真正觸及,似乎總是差那麽一點點。”
楚玉機看了賴文昌一眼,微微笑道:“賴文昌,你的天賦無疑是出眾的,修行路上,往往很多時候並不需要一板一眼的紀律和規矩。你能隨心所欲,也有自己的一套思路,這是你最大的優勢。不過,你的缺陷也很明顯,便是心境不夠穩固,時常隨風而動。”
賴文昌低頭沉思,似乎意識到問題所在:“是啊,師父,我的心境經常變化無常,時而急功近利,時而又放鬆了警惕。”
楚玉機點頭道:“你的路,不是走得急功近利,而是要學會‘從容’。修行不是一味追求速度,而是要講究適時、適地、適勢。你要學會在不同的境地中,保持內心的平靜,隨風而行,但心境始終不變。”
賴文昌若有所思,抬起頭看著師父,眼中閃過一絲感激:“我明白了,師父。”
賴文昌聽後,豁然開朗,臉上露出了釋然的笑容。
隨後,楚玉機的目光落在了三師姐劉玉瑩身上。
劉玉瑩嬌俏可愛,一雙大眼睛靈動活潑,但此刻卻帶著一絲苦惱。
“師父,弟子最近修煉‘玉女心經’時,總是靜不下心來,雜念太多,難以進入入定狀態。而且,對於功法中一些關於陰陽調和的理解,弟子總覺得有些模糊,不太明白。”
劉玉瑩嘟著嘴說道。
楚玉機笑著搖了搖頭,語氣中帶著一絲寵溺:“玉瑩啊,你的性子活潑好動,靜不下心來也是正常。你可以嚐試一些輔助靜心的法門,比如觀想明月,或者聆聽自然之聲。至於陰陽調和,並非簡單的男女之事,而是天地萬物運行的根本規律。你需要用心去體會,去感悟,不可隻停留在字麵意思上。”
他詳細解釋了“玉女心經”中關於靜心和陰陽調和的要點,並舉了一些生動的例子,劉玉瑩聽得似懂非懂,但臉上的愁容明顯消散了不少。
最後,楚玉機的目光轉向了沉默寡言的四師兄趙寶剛。
趙寶剛身材魁梧,麵容憨厚,平時話不多,但做事卻極為認真。
“寶剛,你有什麽疑問嗎?”
楚玉機問道。
趙寶剛沉吟片刻,聲音低沉而有力:“師父,弟子最近在修煉‘厚土訣’時,感覺自身對於土之本源的感悟還不夠深刻,難以將功法的威力發揮到極致。”
楚玉機眼中閃過一絲讚賞,趙寶剛雖然話不多,但提出的問題卻極為精準。
“土之本源,在於厚重,在於承載,在於包容。你可曾用心觀察過大地,感受過它的沉穩和力量?嚐試將自身融入大地,感受它的呼吸和脈動,或許會有所領悟。”
楚玉機緩緩說道。
趙寶剛默默點頭,將師父的話牢牢記在心中。
接下來的時間裏,楚玉機又針對他們各自的修行情況,詳細講解了一些具體的修煉方法和技巧,並解答了他們提出的一些細微的疑問。
整個過程持續了將近兩個時辰,五人都覺得受益匪淺,許多困擾他們許久的問題都得到了解答,仿佛撥雲見日,豁然開朗。
講解結束後,楚玉機笑著說道:“修行之路漫漫,遇到困惑是正常的。關鍵在於勤於思考,勇於探索,並與同門互相交流,共同進步。”
葉長生感受到幾位師兄師姐投來的善意目光,心中也充滿了暖意。
他發現大師姐聶天鳳確實如傳聞中一般,天賦極高,對道的理解非常深入,提出的問題往往能觸及修行的本質。
二師兄賴文昌雖然表麵上看起來灑脫不羈,但對於道德倫理的思考卻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提出的問題也頗具深度。
三師姐劉玉瑩雖然性子跳脫,但心思單純,提出的問題也比較直接,反而能讓人更容易理解。
楚玉機微微頷首,示意她繼續。
聶天鳳繼續道:“弟子也曾嚐試參悟功法中的奧義,但總感覺似是而非,難以真正領悟其中的精髓。特別是關於‘涅盤’的真諦,弟子始終無法透徹理解,總覺得差了臨門一腳。”
楚玉機聽完,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不愧是天賦最高的弟子,提出的問題直指核心。
他緩緩說道:“天鳳,你所說的滯澀之處,很可能是你那處經脈曾經受過暗傷,雖然已經痊愈,但仍留有隱患。
至於‘涅盤’的真諦,並非一蹴而就,需要經曆生死之間的感悟,方能真正領會。你可嚐試以鳳凰浴火重生的意境來引導靈力,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他指點了幾處經脈運轉的細節,並詳細解釋了“涅盤”的一些理解方向,聶天鳳聽得連連點頭,眼中充滿了明悟之色。
接著,目光轉向一直沉默寡言的二師兄賴文昌。
賴文昌身材頎長,麵容俊朗,平日裏總是帶著一絲灑脫不羈的笑容。
“文昌,你呢?”
楚玉機問道。
賴文昌撓了撓頭,略帶不好意思地說道:“師父,弟子最近在修煉‘逍遙遊’身法時,總感覺少了那麽一絲隨心所欲的意境。明明功法招式已經爛熟於心,但施展起來總覺得有些拘謹,不夠灑脫自然。”
楚玉機笑了笑,似乎早就料到他會問這個問題:“‘逍遙遊’重在意境,在於心之所向,身之所往。你過於拘泥於招式本身,反而失去了其真諦。你平日裏喜歡遊曆山水,可曾用心感受過自然的無拘無束,風的自由飄逸,雲的隨性變幻?”
賴文昌聞言,若有所思,眼中閃過一絲光芒。
“大道方麵呢?可有什麽困惑?”
“師父,我修行有些不拘小節,隨心所欲。雖然能在修行上取得一些小成就,但始終覺得缺少什麽。”
他頓了頓,又繼續道,“我總覺得我的道還沒有真正觸及,似乎總是差那麽一點點。”
楚玉機看了賴文昌一眼,微微笑道:“賴文昌,你的天賦無疑是出眾的,修行路上,往往很多時候並不需要一板一眼的紀律和規矩。你能隨心所欲,也有自己的一套思路,這是你最大的優勢。不過,你的缺陷也很明顯,便是心境不夠穩固,時常隨風而動。”
賴文昌低頭沉思,似乎意識到問題所在:“是啊,師父,我的心境經常變化無常,時而急功近利,時而又放鬆了警惕。”
楚玉機點頭道:“你的路,不是走得急功近利,而是要學會‘從容’。修行不是一味追求速度,而是要講究適時、適地、適勢。你要學會在不同的境地中,保持內心的平靜,隨風而行,但心境始終不變。”
賴文昌若有所思,抬起頭看著師父,眼中閃過一絲感激:“我明白了,師父。”
賴文昌聽後,豁然開朗,臉上露出了釋然的笑容。
隨後,楚玉機的目光落在了三師姐劉玉瑩身上。
劉玉瑩嬌俏可愛,一雙大眼睛靈動活潑,但此刻卻帶著一絲苦惱。
“師父,弟子最近修煉‘玉女心經’時,總是靜不下心來,雜念太多,難以進入入定狀態。而且,對於功法中一些關於陰陽調和的理解,弟子總覺得有些模糊,不太明白。”
劉玉瑩嘟著嘴說道。
楚玉機笑著搖了搖頭,語氣中帶著一絲寵溺:“玉瑩啊,你的性子活潑好動,靜不下心來也是正常。你可以嚐試一些輔助靜心的法門,比如觀想明月,或者聆聽自然之聲。至於陰陽調和,並非簡單的男女之事,而是天地萬物運行的根本規律。你需要用心去體會,去感悟,不可隻停留在字麵意思上。”
他詳細解釋了“玉女心經”中關於靜心和陰陽調和的要點,並舉了一些生動的例子,劉玉瑩聽得似懂非懂,但臉上的愁容明顯消散了不少。
最後,楚玉機的目光轉向了沉默寡言的四師兄趙寶剛。
趙寶剛身材魁梧,麵容憨厚,平時話不多,但做事卻極為認真。
“寶剛,你有什麽疑問嗎?”
楚玉機問道。
趙寶剛沉吟片刻,聲音低沉而有力:“師父,弟子最近在修煉‘厚土訣’時,感覺自身對於土之本源的感悟還不夠深刻,難以將功法的威力發揮到極致。”
楚玉機眼中閃過一絲讚賞,趙寶剛雖然話不多,但提出的問題卻極為精準。
“土之本源,在於厚重,在於承載,在於包容。你可曾用心觀察過大地,感受過它的沉穩和力量?嚐試將自身融入大地,感受它的呼吸和脈動,或許會有所領悟。”
楚玉機緩緩說道。
趙寶剛默默點頭,將師父的話牢牢記在心中。
接下來的時間裏,楚玉機又針對他們各自的修行情況,詳細講解了一些具體的修煉方法和技巧,並解答了他們提出的一些細微的疑問。
整個過程持續了將近兩個時辰,五人都覺得受益匪淺,許多困擾他們許久的問題都得到了解答,仿佛撥雲見日,豁然開朗。
講解結束後,楚玉機笑著說道:“修行之路漫漫,遇到困惑是正常的。關鍵在於勤於思考,勇於探索,並與同門互相交流,共同進步。”
葉長生感受到幾位師兄師姐投來的善意目光,心中也充滿了暖意。
他發現大師姐聶天鳳確實如傳聞中一般,天賦極高,對道的理解非常深入,提出的問題往往能觸及修行的本質。
二師兄賴文昌雖然表麵上看起來灑脫不羈,但對於道德倫理的思考卻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提出的問題也頗具深度。
三師姐劉玉瑩雖然性子跳脫,但心思單純,提出的問題也比較直接,反而能讓人更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