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萱輕柔笑道:「謝謝您。」


    進了屋子果真暖和多了,渾身的濕寒氣被灶裏的火給舔舐去了。村長披著件打著補丁的粗布舊衣,正坐在桌子前用幹玉米粒擺字,教那隻有半人高的孩子認字,見她進來了後,讓孩子收了東西,叫她過去坐。


    村長打量了她一番,有些疑惑道:「你說要在這裏落戶嗎?」


    「是。我原先也是菜花村的人,後來離開了,如今準備回來重新落戶。」


    村長左右看著她,似乎想找些熟悉的痕跡,可卻怎麽也沒瞧出什麽蛛絲馬跡來:「你說你以前也是村子裏的人,你是那戶人家啊」


    傅萱沉吟了一會兒,村長沒有看出她什麽,她倒是覺得有些麵熟,和記憶裏模模糊糊的人影有些重合,歲月染白了人的麵容和鬢角,卻是改不了她的五官:「我是傅容家的。」


    「傅容………」村長蹙著眉狠狠的回憶,摸了摸下巴又抓了抓頭髮後,突然一拍大腿:「是傅大夫家的孩子嗎?我說怎生俊的有些熟悉呢!」


    傅萱聽著這由衷發出的讚揚話逗得一笑:「村長還記得呢。」


    「記得,記得,怎生會不記得呢,當年傅大夫是村裏唯一的大夫,哪家哪戶有些病痛不麻煩傅大夫的,後來這傅大夫走了,咱們村裏就再也沒個大夫了,要瞧病啊還得大老遠去鎮上瞧。」村長臉上掛著回憶起舊事是的喜態,又感慨著後來的不便。


    「你說要回來落戶了,怎麽沒瞧見傅大夫呢?」


    傅萱臉上劃過一抹感傷:「娘去了,我這不送她回來了。」


    村長長嘆了一聲:「好好的人怎麽就這麽去了呢。」


    傅萱倒是寬慰著道:「人總是會去的,都是過去的事情,村長也不必傷懷。」


    「你看得開便好,隻是我空歡喜一場,以為傅大夫會回村裏,咱村裏也好有個大夫。」


    「我這趟回來安葬好母親,便決定在村裏卡個藥堂子,這些年繼承了母親的衣缽,醫術還是有些信心的。」


    村長聽此,臉上因為激動蕩漾起條條皺紋:「那便太好了!」


    「你想把堂子開在哪裏呢?先前你家的房子沒人住早就垮了。」村長忽然又憂慮道。


    「就在原處開,我已經在鎮上請了個施工隊,準備蓋個小堂子,既能自己住,又可以看診。」她記得家裏的院子裏有顆棗子樹,十分甜,現在都忘不了,不遠處又有條小河,是個好地勢。


    「好好好,在原處也好,那你重新落戶的事情交給大姨就好了,過兩天我去官府辦一下手續就成。隻是大侄女兒,這蓋個堂子可得花些銀子啊,手頭緊不?要是緩不過來大姨這兒有點兒,先拿去用著吧。」村長熱心腸道。


    傅萱心裏暖洋洋的,自己多年在外炎涼事態見得太多了,沒想到回到這偏僻的小村子裏,村長卻是如此的熱心,她連忙道:「您的好意傅萱心領了,這些年在外還是有點小積蓄,修個堂子應當是夠了。」


    村長似是舒了口氣:「那大姨便放心了。要是你不嫌棄就先在大姨家住下吧,大姨也好跟你張羅著修堂子,讓鄉親們幫個手,等堂子蓋好後你再搬過去。」


    她有些猶豫,現在她確實沒個落腳的地兒,要住隻能花錢住鎮上,但是天黑路滑的再到鎮上確實不容易,但是貿然住在村長家也太打擾人家了。


    村長見她不說話,眉頭緊鎖,又道:「就住下吧,都是一個村的人,甭計較。大姨家就三口人,到時候你跟大丫頭睡一屋。」


    「那便打擾您了。」


    見她鬆了口,村長眉頭舒展開來:「這不就對了嗎!」


    「快把東西放下,該吃飯了。」


    三月份沒啥吃的菜,多數種類的菜還剛剛種進地裏,桌子上做了兩個菜,一個是白水白菜沾辣椒,另一個則是因為自己來了,許有意加炒的嫩豌豆角,看著上頭沾著的油水,是狠鏟了一勺豬油才炒得出來的樣子,隨後是一盆清粥。


    清苦的人家日子過得苦,能頓頓吃的上白米飯不容易,所以一般早晚都吃粥,大米便可以吃的久些。


    村長歉意的笑笑:「大侄女快吃,家常便飯,家裏也沒來得及準備什麽,明天我便讓你大姨父把那雞殺了吃頓好的。」


    「別別,千萬使不得,您這樣可就讓我受不起了,我昔日和母親在外遊醫時風餐露宿是常事兒,有頓熱菜吃已經很滿足了。」她受寵若驚,被村長的熱情樸實給震動著。


    村長見她大口吃著白菜和喝著粥,毫無介意的模樣自己才把碗送到了自己笑出了褶子的嘴邊。


    晚上傅萱和村長的女兒擠一間床,屋子雖然不大,但還是該有的都有,村長隻有一個女兒,還是老來得子,家裏自然寶貝的緊。


    孩子也就十歲左右的樣子,突然有個陌生人要跟自己睡,還是有些侷促的,沒和傅萱說什麽話,怪懂事的把床鋪好。傅萱也累了,也沒有和孩子套近乎,沾在床上沒多時就睡著了。


    第二天早上,綿了幾天的雨照樣也沒有停下,不過好在比昨天的要小一些,施工隊如約而至,村長領著人到了傅家原來的地。


    棗子樹還在,十多年過去,樹隻是長粗了,倒是跟兒時沒有太多差別。以前的土房子早已經垮爛了,土牆被雨水沖刷消滅,隻剩下些破瓦朽木,提示著此地曾今是有戶人家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女尊之大夫家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如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如初並收藏女尊之大夫家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