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可能是個特別有語言天賦的人,也許是在她很小的時候接觸過,可能烏庫姆姆的上一代中還有許多人會說上幾句德文,可為什麽後來沒人再說了呢?


    一套已經成係統的語言為什麽沒有發展下來?那位德國先輩是想過要開學校,讓部落裏的孩子們受教育,給他們上語言課,甚至那本筆記的最後,還有一疊用樹葉動物皮寫的教材,都是最基本的,比如兒歌跟聖經十三篇。


    可能是他老了病了沒有精力再來做這件事,所以這種語言就越來越沒落,村子裏的人隻有在跟他交談的時候才用德語,相互之前的交流自然是母語更方便,於是他去世了,也就沒人再學習了。


    “她是不是想讓我推廣它?”夏苒翻著鹿皮,上麵模模糊糊寫了些詩歌,看上去像是歌德的句子,隻有隻言片語,反麵已經全部磨花了,但還看得出大概的輪廓。


    這是一幅平麵圖,部落的平麵圖,夏苒的手指點在圓石廣場這一塊,那上麵畫著尖頂,旁邊“學校”兩個字依稀可辯。


    夏苒握著鹿皮的手心不斷出汗,在這裏開辦一個學校,教孩子們語言,她不必努力融合進他們的世界,她可以做一些改變,以後她的孩子也是一樣,不會像高等學府那樣學習哲學藝術,但起碼,他們可以學習些什麽……


    夏苒的眼睛裏滿是光彩,她臉上的表情一下子就不一樣了,她激動的身體發顫,從沒有什麽事是她決定後能影響到這麽多人的。


    林薇把長發挽到腦後,看樣子夏苒想明白了,她席地而坐數著一樁樁大事:“除了開辦學校,還能開耕土地,這裏明明就有野生燕麥,可他們為什麽不種植呢?”也許是習慣了這樣的飲食,也許他們曾經做過但沒有成功,到現在那些黑麵餅還是很珍惜的食物,因為那些能碾出燕麥的糙很稀有。


    “還可以種菜,我來的時候發現了莧菜一樣的紅綠色野菜,還能養雞釀果酒,隻要食物充足,阿帕奇他們就不用到那麽遠的地方捕鹿跟羊回來了。”他們每年都會留幾隻產崽,可這些根本不夠兩百多個人吃,他們得發展農業。


    剛剛烏庫姆姆要夏苒想一想該為這個村子做些什麽,她無法回答,而現在她知道了。


    作者有話要說:謝謝南瓜的地雷~~~


    跟你們猜測的是不是有出入呢?


    終於做好定製封麵


    大家可以去我的微博看


    我很喜歡


    貌似支持市井生活跟穿越庶女的一半一半呀


    咬牙~糾結~


    ☆、91


    圓石廣場的周邊用粗木當柱子架起了房頂,頂上用細木條搭成格子型,上麵鋪上長糙,沒有圍牆,隻用粗木圍起來,頂上能防雨,就算是雨季孩子們也能坐在裏麵上課。


    部落裏十五歲就已經算是成年人了,按這個算法村子裏一共有三十五個孩子,最小的剛剛一歲,最大的十三歲了,年齡差的這麽多,卻要學一樣的內容。


    除掉六歲以下的,適齡的能來上課有二十人,年齡從六歲到十二歲,坐在一起倒像是公益gg裏的鄉村小學,教材先用那位德國先輩寫的兒歌,全部用糙汁寫在鹿皮上,每三個人看一本課本。


    夏苒的腦子裏已經開始勾勒出了學校的畫麵,她可以在屋頂上掛上竹板,每天上半天課,她跟林薇兩個輪渡來教,林薇還不會說土著語,正好算是外教。


    她越想越激動,好像已經可以看見從圓石廣場的學校往外延伸出更多的建築,尖頂屋子旁邊就是一望無際的田野,就像林薇說的那樣,他們可以開荒,種菜種野燕麥,要是仔細找一找,平原裏能吃的植物其實很多。


    夏苒興奮的睡不著覺,她終於可以做些什麽,哪怕隻有一點點的改變,就像那位先輩做的那樣,他的名字不再被提起,他離開的時候也沒有墓碑,可他的努力一直都在影響著這裏的人,夏苒也想成為這樣的人,哪怕是為了她的孩子。


    可什麽事都是想起來簡單,真要到著手了,夏苒才發現她們麵前擺著一個兩個人絕對邁不過去的障礙,她們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教材。


    學一種已經成係統的語言當然好,不管是英語還是德語,她跟林薇兩個都能應付過來,但對這些人來說土著語才是母語,學習另一種全新的語言,這就像是侵略者幹的事。


    夏苒從烏庫姆姆那裏得到了幾乎所有的鹿皮,這些東西一半寫著德文一半全是夏苒看不懂的符號,符號旁邊用德文標明。


    林薇跟夏苒兩個人都傻了眼,那位德國前輩一個人編了三分之一的字典,德語字母跟土著語字母相互對照,可惜的是這本字典沒有編完,他還沒能實行過。


    夏苒每天都在翻這些東西,沒有鹿皮她就用小刀,用最古老的方式,把字刻在竹片上,把那些已經整理出來的東西歸納在一起,試著糾正它們的發音,一塊竹片刻一個,很快,小屋的一麵牆上就掛滿了刻著字的竹片。


    “苒苒,我們出去走走吧。”林薇用兔毛給夏苒織了一條披肩,這裏的土著婦女們把兔毛搓成線,用這種粗線勾成衣服,林薇學得很快,她有在叢林裏做衣服的經驗,又在披肩上綴了一圈兔子當邊,雖然顏色灰黃相雜,披在身上還是很好看。


    天已經涼了,這裏沒有醫藥,夏苒不能生病,她比所有都更要注意保暖,別人還穿著單件的鹿皮衣褲,她就已經開始披毛料了。


    竹屋蓋的時候在廳正中留下一塊空地,用石頭拚成灶,頂上開了通風口,這些日子一到夜裏,林薇就升起火來,夏苒的床鋪離得遠,不讓她覺得太熱,可也不能貼著竹牆睡的太涼。


    等她們做的醃菜果酒跟蜂蜜糖再換來一塊皮子,攢下來的皮子就剛好夠fèng另一張床罩了,夏苒現在睡的那一張要經常拿出去刷跟曬,不然她的腿上背上就容易冒小疙瘩。


    夏苒放下手裏的竹片揉眼睛,扶著牆站起來,跟林薇手挽著手走出竹樓,白石鎮建在叢林裏,圍牆外麵全是參天大樹,現在村子裏的白石道上落滿了黃葉,夏苒隨手從欄杆上拾起一枚落葉,看著邊緣泛黃的程度笑眯眯的:“他們就快回來了。”


    最多不超過兩個星期,這個時候隊伍應該已經準備經過大糙原了,林薇走過這段路,兩個人走在糙原上,看著平地連綿起伏,好像每一棵糙每一棵孤木都異常生動,現在想像起來隻覺得這條路沒有盡頭,可認真想想也不過就是兩個星期。


    林薇很想念貝克,她跟夏苒兩個作伴的日子更親密,讓她們更像是回到了從前,一起吃飯一起睡覺,一起為了論文努力,可她沒了貝克,夏苒沒了阿帕奇,想念一天比一天更濃,隻有兩個星期了,她好像都能看見貝克像在叢林裏的樹屋時那樣,滿臉的大鬍子,頭髮亂糟糟的,好像金毛犬一樣沖她撲地來。


    林薇越想就越是掩不住臉上笑,她跟夏苒對視一眼,在心裏嘆一口氣,都有同一個希望,如果貝克他們能找到卡莫就更好了。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離開的人卻沒有回來。


    整個村落都陷入了恐慌當中,他們經歷過一次餓著肚子怎麽也吃不飽的寒冬,害怕再經歷一次。這個時候到沒人再去計較夏苒的神跡,他們全都圍到烏卡姆姆的屋子前麵,請她祈禱那些出去的人能回來。


    村子裏所有人都自發去了圓石廣場,每過一天他們就多祈禱一會,往往烏卡姆姆的祈禱詞都念完了,人們也久久不願意離開。


    夏苒緊緊握著林薇的手,兩個人的臉色都一樣的蒼白,林薇一直都沒告訴過夏苒,她跟貝克在叢林裏遇見土著食人族的事,現在她更不能說了。


    那些人如果沒事,那些人如果正好碰上貝克的隊伍,那些人如果又一次把他們打敗了,那些人如果把他們綁在石頭上烤……


    林薇病了,她不是真的有什麽症狀,她隻是倒在床上起不來了,好像全身的勁一下子用完了,她想起貝克一次又一次跟她說的“我們可以再來一次。”,現在她沒力氣,一點也沒有,不能再來一次了。


    夏苒手足無措,她挺著肚子忙前忙後,跟阿帕奇一起離開的男人們的妻子過來幫忙,她們每人每天做好了飯送過來,還有索亞,他開始跟人去糙原上捕兔子,在沒有吃的時,這些兔子就是全村人過冬的口糧了。


    他們用的是貝克的辦法,在平原上埋了許許多多的糙筐子,前寬後窄,前去了就出不來。現在正是糙地雞跟平原兔長膘的時候,很快就帶回來一串串的雞跟兔子。


    比雞和兔更容易捉的就是田鼠了,田鼠樣子跟老鼠很像,但長得更大肉也更多,一捉就是一窩,雖然這些小東西長得不好看,可它們卻是現在很要緊的食物,那一年的冬天,村子裏很多人就是靠著挖田鼠窩活下來的。


    這個時候糧食非常緊缺,她們雖然有阿帕奇的朋友照顧,可那隻能勉強填飽肚子,到了冬天也許連填飽肚皮都不能保證,而那個時候夏苒可能就要生孩子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叢林生活物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懷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懷愫並收藏叢林生活物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