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拖拉機和三蹦子
亮劍,沒有鬼子對我很重要! 作者:樓頂望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303軍把鬼子揍了一頓之後,室內壽衣躺平。
鬼子大本營沒辦法,把板垣征四郎等調回國內的將領又派到了華北,重新接手老部隊。
他們以本土來的補充兵員和武器裝備重建已經大殘的部隊。
八路忙著換裝整訓,國府軍縮在自己的防區舔舐傷口。
整個華北地區相對比較平靜。
畢竟要入冬了,幾方勢力打了那麽久,得停下來養精蓄銳了。
不過有一股勢力並不老實,趁著各方都打不動的時機,到處搞串聯。
這股勢力就是汪逆。
汪逆派人遊走於各個部隊之間,搞拉攏分化。
他們給出了高官厚祿,威逼利誘一股腦全上,還真讓他們說動了不少處境不好的國府軍和地方軍閥,加入了他們所謂的“救國聯盟”。
汪逆的叛國的確給華國上下的抗戰熱情打擊不小。
有時候家賊比外敵造成的破壞更大,更嚴重。
國府和鬼子私下眉來眼去,但對汪逆那是絕對零容忍。
11月17日下午,軍統的殺手在漢口對汪逆發起了鋤奸行動。
可惜行動失敗,反而給汪逆落下口實,博得不少的同情分。
禿子的腦袋總算還有些清醒,立刻對國府內部展開清查,把不少和汪逆暗通款曲的家夥點了天燈。
不少雜牌部隊的主官也被換成了校友會的嫡係。
血腥的手段震懾效果明顯,總算是刹住了這股投降之風。
當然,八路這邊對叛徒的容忍度直接就是負數。
陝甘那些投靠了鬼子和汪逆的勢力被八爺打的渣都不剩了。
入冬後,華國地麵上還在發生的大規模戰鬥幾乎都集中在西南和西北地區。
鬼子拚命對偏居一隅的國府施加軍事壓力,每天都會在西南幾個重要城市和關隘投下幾百噸的炸彈。
第二次全球意見交流大會開啟後,國府則勾搭上了高盧雞和日不落,在西南大肆擴軍備戰,大有要全線反攻的架勢。
八爺跟吃了槍藥似的,數萬大軍在西北橫衝直撞,不到兩個月就打通了河西走廊。
然後十幾萬當地愛國民眾和兩萬多部隊被發動起來,化身基建狂魔,在寒風之中不停的炸山挖土、修建工廠、打井挖煤、修建兵站倉儲設施。
要說整個西北誰最忙,那一定是張浩。
他來到西北之後幾乎每天都在高強度的工作,大批的設備、武器被他運到了各個交通節點的臨時倉庫。
這些物資將在年後變成打通和保衛八爺西北大通道的保障。
為了盡可能提高運貨的效率,張浩從1981,不,應該是從1982定製了一批六十四軸的卡車。
這種卡車被劉三友戲稱為“公路火車”,滿載可以運送小八百噸的貨物。
但這些卡車其實都是樣子貨,根本沒辦法在路上跑起來。
張浩定製它們也隻是當做大型轉運平台而已。
八百噸,似乎就是他單次運輸能力的上限了。
聽著不少,但對處於戰爭中又亟待建設的1939時空而言,總覺得有些不夠用。
為了盡可能縮短每次運貨卸貨的時間,增加有效的運輸頻率,9108倉庫這邊的人手已經增加到了近兩千五百人。
對應的,在1939這邊,負責卸貨轉運的人力也不少。
三好派了整整4000人給張浩調度,但仍然難以及時轉運大批的物資。
沒辦法,張浩隻好提前把修路需要的大批叉車、鏟車、吊車運過來,還在幾個重要的倉儲區建立了專門的龍門吊,來提高卸貨的效率。
老一輩的人不怕吃苦,但實話實說,能操作複雜機械的人真不多。
張浩不得不用寶貴的時間開辦臨時的駕駛培訓班,來教會戰士們駕駛各種工程車輛。
“小張啊,你這一個多月運了那麽多東西,是不是忘了什麽?”
張浩正要走,被劉三友從卡車上拽了下來。
張浩早就累糊塗了,睡眼惺忪道,“沒忘啊,都是按清單運的。”
“嘿嘿,你多久沒好好休息了?”劉三友笑道,“你隻管把貨物運到倉儲區,可你有沒有想過專怎麽把它們運到施工現場去?”
“用卡車唄。”張浩不在意道。
“對,就是卡車,而且得是重卡,你那邊連叉車司機都不夠,不提前把卡車運過去訓練駕駛員,你得浪費多少時間啊!”
“還有壓路機、挖掘機、平道機之類的車輛駕駛員都得經過專門培訓,你不提前把這些車輛運過去,到時候臨時抱佛腳,來得及嗎?”
張浩聽他這麽說,清醒了一些。
他翻開自己工作筆記查看起來。
張浩和劉三友相處久了,發現這家夥除了不敢賣假貨,那是什麽都敢做。
張浩留了個心眼,把自己考慮過或是和其他人討論的事情記下來,防止上老劉的當。
他一查,看到了幾條自己之前和八爺的技術人員討論過的細節。
“老劉,你是不是想給我推薦你們新下線的重卡?”張浩悶了一罐1982版的冰紅茶,徹底清醒了過來。
劉三友也不否認,“大馬力的重卡好用啊,尤其是在西北地區,拉的多跑得快,關鍵是它皮實耐用又好維護,我們的部隊用了都說好呢!”
張浩眯眼道,“這麽說我定的那些東風卡車你是不打算賣我了?”
“哪能啊!”劉三友聽他話頭不對,趕忙找補,“你定的那些卡車都挺好,但是吧,跑跑貨運還行,幹工程確實差點。”
“我是想你那邊的施工窗口短、工程量大,用的著那些重卡我才給你推薦的。”
聽他這麽說,張浩的臉色好看了不少。
不過張浩可不會聽他的忽悠。
他定的那些卡車確實是用來運貨的,不適合搞工程。
但他也確實不需要多少重卡。
問題就出在劉三友說的駕駛員的問題上。
這邊新產的重卡是好東西,運用了他帶來的很多技術,比這時候小日子的同類產品還好。
可他在1939那邊卻根本用不上。
沒有那麽多合格司機,他也沒有那麽多時間去培訓那麽多司機。
那邊的技術人員建議他弄一批炮兵部隊使用的帶自卸的拖拉機和八噸王。
無他,這兩種東西隻要不是傻子,很快就能上手。
而且這些農機對環境的適應性更強,甚至都不需要專門去修便道就能在工地上瘋跑。
一聽張浩又要買拖拉機和八噸王,劉三友差點哭出來。
鬼子大本營沒辦法,把板垣征四郎等調回國內的將領又派到了華北,重新接手老部隊。
他們以本土來的補充兵員和武器裝備重建已經大殘的部隊。
八路忙著換裝整訓,國府軍縮在自己的防區舔舐傷口。
整個華北地區相對比較平靜。
畢竟要入冬了,幾方勢力打了那麽久,得停下來養精蓄銳了。
不過有一股勢力並不老實,趁著各方都打不動的時機,到處搞串聯。
這股勢力就是汪逆。
汪逆派人遊走於各個部隊之間,搞拉攏分化。
他們給出了高官厚祿,威逼利誘一股腦全上,還真讓他們說動了不少處境不好的國府軍和地方軍閥,加入了他們所謂的“救國聯盟”。
汪逆的叛國的確給華國上下的抗戰熱情打擊不小。
有時候家賊比外敵造成的破壞更大,更嚴重。
國府和鬼子私下眉來眼去,但對汪逆那是絕對零容忍。
11月17日下午,軍統的殺手在漢口對汪逆發起了鋤奸行動。
可惜行動失敗,反而給汪逆落下口實,博得不少的同情分。
禿子的腦袋總算還有些清醒,立刻對國府內部展開清查,把不少和汪逆暗通款曲的家夥點了天燈。
不少雜牌部隊的主官也被換成了校友會的嫡係。
血腥的手段震懾效果明顯,總算是刹住了這股投降之風。
當然,八路這邊對叛徒的容忍度直接就是負數。
陝甘那些投靠了鬼子和汪逆的勢力被八爺打的渣都不剩了。
入冬後,華國地麵上還在發生的大規模戰鬥幾乎都集中在西南和西北地區。
鬼子拚命對偏居一隅的國府施加軍事壓力,每天都會在西南幾個重要城市和關隘投下幾百噸的炸彈。
第二次全球意見交流大會開啟後,國府則勾搭上了高盧雞和日不落,在西南大肆擴軍備戰,大有要全線反攻的架勢。
八爺跟吃了槍藥似的,數萬大軍在西北橫衝直撞,不到兩個月就打通了河西走廊。
然後十幾萬當地愛國民眾和兩萬多部隊被發動起來,化身基建狂魔,在寒風之中不停的炸山挖土、修建工廠、打井挖煤、修建兵站倉儲設施。
要說整個西北誰最忙,那一定是張浩。
他來到西北之後幾乎每天都在高強度的工作,大批的設備、武器被他運到了各個交通節點的臨時倉庫。
這些物資將在年後變成打通和保衛八爺西北大通道的保障。
為了盡可能提高運貨的效率,張浩從1981,不,應該是從1982定製了一批六十四軸的卡車。
這種卡車被劉三友戲稱為“公路火車”,滿載可以運送小八百噸的貨物。
但這些卡車其實都是樣子貨,根本沒辦法在路上跑起來。
張浩定製它們也隻是當做大型轉運平台而已。
八百噸,似乎就是他單次運輸能力的上限了。
聽著不少,但對處於戰爭中又亟待建設的1939時空而言,總覺得有些不夠用。
為了盡可能縮短每次運貨卸貨的時間,增加有效的運輸頻率,9108倉庫這邊的人手已經增加到了近兩千五百人。
對應的,在1939這邊,負責卸貨轉運的人力也不少。
三好派了整整4000人給張浩調度,但仍然難以及時轉運大批的物資。
沒辦法,張浩隻好提前把修路需要的大批叉車、鏟車、吊車運過來,還在幾個重要的倉儲區建立了專門的龍門吊,來提高卸貨的效率。
老一輩的人不怕吃苦,但實話實說,能操作複雜機械的人真不多。
張浩不得不用寶貴的時間開辦臨時的駕駛培訓班,來教會戰士們駕駛各種工程車輛。
“小張啊,你這一個多月運了那麽多東西,是不是忘了什麽?”
張浩正要走,被劉三友從卡車上拽了下來。
張浩早就累糊塗了,睡眼惺忪道,“沒忘啊,都是按清單運的。”
“嘿嘿,你多久沒好好休息了?”劉三友笑道,“你隻管把貨物運到倉儲區,可你有沒有想過專怎麽把它們運到施工現場去?”
“用卡車唄。”張浩不在意道。
“對,就是卡車,而且得是重卡,你那邊連叉車司機都不夠,不提前把卡車運過去訓練駕駛員,你得浪費多少時間啊!”
“還有壓路機、挖掘機、平道機之類的車輛駕駛員都得經過專門培訓,你不提前把這些車輛運過去,到時候臨時抱佛腳,來得及嗎?”
張浩聽他這麽說,清醒了一些。
他翻開自己工作筆記查看起來。
張浩和劉三友相處久了,發現這家夥除了不敢賣假貨,那是什麽都敢做。
張浩留了個心眼,把自己考慮過或是和其他人討論的事情記下來,防止上老劉的當。
他一查,看到了幾條自己之前和八爺的技術人員討論過的細節。
“老劉,你是不是想給我推薦你們新下線的重卡?”張浩悶了一罐1982版的冰紅茶,徹底清醒了過來。
劉三友也不否認,“大馬力的重卡好用啊,尤其是在西北地區,拉的多跑得快,關鍵是它皮實耐用又好維護,我們的部隊用了都說好呢!”
張浩眯眼道,“這麽說我定的那些東風卡車你是不打算賣我了?”
“哪能啊!”劉三友聽他話頭不對,趕忙找補,“你定的那些卡車都挺好,但是吧,跑跑貨運還行,幹工程確實差點。”
“我是想你那邊的施工窗口短、工程量大,用的著那些重卡我才給你推薦的。”
聽他這麽說,張浩的臉色好看了不少。
不過張浩可不會聽他的忽悠。
他定的那些卡車確實是用來運貨的,不適合搞工程。
但他也確實不需要多少重卡。
問題就出在劉三友說的駕駛員的問題上。
這邊新產的重卡是好東西,運用了他帶來的很多技術,比這時候小日子的同類產品還好。
可他在1939那邊卻根本用不上。
沒有那麽多合格司機,他也沒有那麽多時間去培訓那麽多司機。
那邊的技術人員建議他弄一批炮兵部隊使用的帶自卸的拖拉機和八噸王。
無他,這兩種東西隻要不是傻子,很快就能上手。
而且這些農機對環境的適應性更強,甚至都不需要專門去修便道就能在工地上瘋跑。
一聽張浩又要買拖拉機和八噸王,劉三友差點哭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