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閔王十 四年(公元前287年),齊、趙、燕、韓、魏五國聯合發起對秦國的進攻。但五國聯軍駐紮在韓的滎陽(今河南滎陽東北)、成皋(今成皋西北)之間,由於五國各有所圖,並沒有向秦國發動強大的攻勢。


    盡管如此,迫於來自五國的壓力,秦昭襄王不得不廢除帝號,並且割地求和。不久,流於形式的五國合縱攻秦行動就草草收兵。這次合縱攻秦,齊閔王目光短淺,隻想吞並宋國,而不攻打、削弱以致消滅秦國,從而坐失良機,是戰略性的失誤。


    齊閔王不但給秦國喘息、擴張、壯大的機會,也給自己留下亡國的隱患。此後秦國開始戰略反擊,逐步削弱齊國的羽翼,並不失時機地打擊齊國。齊國不斷受到來自秦國的威脅。膏腴之地宋國是齊閔王垂涎已久的。


    齊閔王十三年(公元前288年)時,齊國軍隊就開始攻打宋國。當時燕昭王派張魁率領燕軍去幫助齊國伐宋,可齊閔王不把燕國放在眼裏,竟然殺死燕將張魁。燕昭王隻好忍氣吞聲,委曲求全。


    到齊閔王十四年(公元前287年),齊閔王發動第二次攻宋。燕昭王又派二萬士兵,自備糧食協助齊國攻宋,結果迫使宋國割淮北地與齊國講和。實際上,燕昭王並不願意幫助齊國,為了雪恥,隻好佯裝侍奉齊國,以等待機會。


    這次攻宋,楚、魏都來爭奪宋地。齊閔王十五年(公元前286年),任用韓瑉為相,齊國趁宋國發生內亂之機發動第三次大規模攻宋。齊國攻宋,遭到秦國和楚國的反對。秦昭襄王十分惱怒,準備派兵阻止齊國進攻宋國。後經蘇代從中斡旋才作罷。


    當齊軍與宋軍即將決戰時,秦國卻又違背諾言,暗地裏阻止齊軍的軍事行動。為爭取趙國的支持,齊閔王派公孫衍到趙國去見專權的趙相李兌,以齊軍滅宋後給李兌早就垂涎的宋國的陶邑為條件,勸李兌支持齊國。李兌答應齊國的請求。在趙國的支持下,齊閔王舉兵伐宋。


    大軍浩浩蕩蕩,長驅直入,以不可阻擋之勢吞並宋國。宋王偃倉皇逃亡到魏國,最後死於溫地。齊閔王一舉消滅宋國,使齊國的政治、軍事實力達到頂峰。但由於戰爭連年不斷,齊國的人力、物力、財力幾乎耗盡,再加上齊閔王不講究對外戰爭和對內治理的策略,專橫跋扈,窮兵黷武,從而內外樹敵,不久就發生五國聯合攻齊的軍事行動。


    這也預示著齊閔王國破身亡的悲劇即將上演。齊國滅掉宋國以後,秦昭襄王感到齊國對自己統一天下會構成嚴重威脅,便試圖扼其勢頭。


    齊閔王十六年(公元前285年),秦昭襄王派蒙驁率領秦軍向齊國的河東發起猛烈的攻勢,占領九座城邑,齊軍敗退。與此同時,秦國還積極聯合各諸侯國合縱攻齊。燕昭王為報齊國攻燕國的深仇大恨,不惜重金廣招人才,不少賢能之士如齊國的鄒衍、趙國的劇辛、衛國的屈庸、魏國的樂毅等紛至遝來。


    特別是樂毅,他作為一個有才幹的軍事家,受到燕昭王的重用,被任命為亞卿,改革內政,訓練軍隊,軍事力量日益強大。燕昭王還派蘇代到齊國反間。蘇代極盡權謀蠱惑齊閔王。當蘇代取得齊閔王的信任,又離間齊國和趙國的關係,反間成功後,蘇代認為伐齊的機會已經到來,便派人請求燕昭王出兵攻齊,自己從中響應。


    齊閔王不明蘇代的險惡用心,還任命他為將軍,領兵迎擊燕軍。蘇代便率領齊軍與燕軍戰於晉,兩軍交戰沒幾個回合,齊軍就敗下陣來,燕軍輕而易舉地砍下二萬個齊兵的頭顱。


    戰敗的蘇代假惺惺地派人向齊閔王\"請罪\",而喝了迷魂湯的齊閔王此時仍未幡然醒悟,竟替蘇代解脫說:\"齊軍吃敗仗是我的過失,你不要太自責。\"剛愎自用的齊閔王事後又讓蘇代掛上帥印,率領齊軍與燕軍戰於陽城門外。


    此次戰鬥,三萬齊軍又成蘇代的犧牲品,不明不白地成為燕軍的刀下鬼。蘇代的兩次\"失誤\",大大削弱齊國的士氣和威風,這顆埋在齊國的定時炸彈開始引爆。


    折疊國破身亡


    齊閔王十七年(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任命樂毅為上將軍,率領燕、趙、韓、魏、秦五國合縱攻齊。齊將觸子率齊軍與五國聯軍對峙於濟水旁邊。


    齊閔王敦促決戰,派人麵見觸子,辱而嗬斥道:\"你如果不盡力作戰,我就滅絕你的族類,掘平你的祖基!\"觸子為此十分傷心,準備讓齊軍戰敗。兩軍剛一交戰,觸子就鳴鑼收兵,齊軍敗退,聯軍乘勝追擊。觸子駕一輛車而去,不知去向。


    接著,齊閔王又派另一位將領達子統帥殘兵在齊城門秦周之地迎戰五國聯軍。情勢危急但無物犒賞戰士,為了激勵戰士,達子派人向閔王請求賞金。閔王大發其怒說:\"你們這些無用的東西,怎能給你們金錢!\"結果齊軍與燕軍一交戰就敗下陣來,達子戰死沙場。


    樂毅抓住時機,乘勝進軍,一舉攻下七十餘城,齊閔王倉惶逃奔衛國。衛君避舍稱臣,但齊閔王仍以大國之君自居,傲慢無理,結果遭到衛國人的驅逐。


    後又前往鄒、魯等地,鄒人和魯人也拒絕接納。最後隻好奔莒。楚頃襄王派淖齒救齊,淖齒被齊閔王任命為相。可淖齒無心救齊,卻有心與燕國瓜分齊國。最終齊閔王被淖齒所殺。


    齊襄王(出生年月日不詳―公元前265年),媯姓,田氏,名法章,齊湣王之子,戰國時期齊國國君,公元前283年―公元前265年在位。


    公元前284年,燕國、秦國、趙國、魏國、韓國五國攻打齊國,齊湣王被殺。田法章改名換姓在莒城太史敫(jiǎo)家做傭人。


    太史敫的女兒認為他狀貌奇偉,絕非平常之人,便與他私通。莒城百姓與齊國逃亡大臣想擁立田法章為君。田法章害怕他們誅殺自己,很久才敢承認自己就是齊湣王的兒子。


    於是莒人立他為君,是為齊襄王。 齊襄王繼位後,立太史敫之女為王後,史稱君王後。


    公元前279年,齊將田單攻破燕軍,到莒城迎接齊襄王回都城臨淄(今山東淄博)。齊國之前失去的土地全部收複。之後數年趙、秦等國多次派兵攻打齊國。


    公元前265年,齊襄王去世,其子田建繼位。公元前284年,燕國、秦國、趙國、魏國、韓國五國攻打齊國,齊王被殺。田法章改名換姓在營城太史敷(go)家做傭人。


    太史敷的女兒認為他狀貌奇偉,絕非平常之人,便與他私通.營城百姓與齊國逃亡大臣想擁立田法章為君。


    田法章害怕他們誅殺自己,很久才敢承認自己就是齊滑王的兒子。於是營人立他為君,是為齊襄王。


    繼承王位


    公元前284年,燕、秦、楚、韓、趙、魏六國合兵攻打齊國,田法章的父親齊湣王(一作齊閔王)兵敗逃亡,途中被楚國將領淖齒所殺。齊湣王被殺後,田法章改名換姓在莒城太史敫家中做傭人。


    太史敫的女兒覺得田法章狀貌奇偉,認為絕非平常之人,因而很喜歡他,對他很好,經常偷來衣食給他。後來田法章就把自己的真實身份告訴了她,她就和田法章私通。淖齒離開莒城後,莒城百姓和齊國逃亡的大臣匯合在一起尋找齊湣王的兒子,想擁立他為君。


    田法章害怕他們誅殺自己,很久之後才敢申明自己就是齊湣王的兒子。於是莒人共同擁立田法章為君,是為齊襄王。齊襄王據守莒城,並布告齊國各地說,齊王已經在莒城繼位。


    折疊立君王後


    齊襄王繼位後,立太史敫的女兒為王後,史稱君王後。太史敫說:“女兒不因媒人介紹而自己嫁人,不配做我女兒,玷汙了我祖宗名聲。”


    因此終生不見君王後。君王後很賢德,沒有因為父親不見自己就失去作兒女的禮節。公元前280年(齊襄王四年),君王後為齊襄王生下兒子田建。


    折疊收複失地


    公元前279年(齊襄王五年),齊襄王已經在莒城居住五年,齊國將領田單以即墨作為基地攻破燕軍,到莒城迎接齊襄王回到齊國都城臨淄(今山東淄博)。


    齊國之前失去的領土全部收複。齊襄王於是封田單為安平君。


    折疊偏安一隅


    公元前274年(齊襄王十年),趙國將領燕周率軍攻打齊國,奪取齊國的昌城、高堂二地。公元前271年(齊襄王十三年),趙國大臣藺相如率軍攻打齊國,攻至齊國的平邑後撤軍。


    公元前270年(齊襄王十四年),秦國攻打齊國的剛邑和壽邑二城。公元前265年(齊襄王十九年),齊襄王去世,其子田建繼位,史稱齊王建。


    齊廢王(約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21年,約60歲),媯姓,田氏,名建,是戰國時代田齊的亡國之君。齊廢王(約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21年,約60歲),媯姓,田氏,名建,是戰國時代田齊的亡國之君。


    齊廢王於公元前264年至公元前221年在位,長達44年。在這44年間,長達41年國家因為得到太後君王後的扶持而得到安定,另一方麵也由於秦國實行遠交近攻的策略,籠絡齊國,優先進攻韓國、魏國、趙國等三晉,齊國才得以安享太平。


    君王後逝世後,王後的族弟後勝執政。後勝是個貪官,在秦國不斷賄賂之下,齊國對其餘五國袖手旁觀,終於到五國滅亡後,秦王派陳馳誘使齊王建入秦,許以五百裏之地封之,此刻齊王建若聽即墨大夫之言,臨危一搏,鹿死誰手還難料,可是到最後齊王還是不聽即墨大夫而聽陳馳。


    秦兵卒入臨淄,和平生活了四十年的臨淄之民沒有敢反抗的。齊王建降,秦遷之共地,處之太行鬆柏之間,餓而死。


    齊國(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國曆史上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被周天子封為侯爵,分為薑姓呂氏齊國和田齊兩個時代,疆域為今山東省大部。


    其自太公望封國建邦以來,煮鹽墾田,富甲一方,傳至齊桓公時,成為春秋五霸之首,後為田氏取代,仍沿用齊國名號,世稱“田齊”,於公元前221年為秦所滅。


    齊國(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國曆史上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被周天子封為侯爵,分為薑齊和田齊兩個時代。疆域位於現今山東省大部。始封君為軍師太公望(薑子牙)。


    公元前1046年,薑子牙輔佐周武王滅商後,被封國建邦。自太公望封國建邦以來,煮鹽墾田,富甲一方、兵甲數萬,傳至齊桓公時,已經是疆域瀕臨大海的東方大國,齊桓公通過“尊王攘夷”,成為春秋五霸之首,齊國被當時的人稱為海王之國。


    薑齊傳至齊康公時,大夫田和放逐齊康公於臨海的海島上,田和自立為國君,是為田齊太公。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列為諸侯,薑齊為田齊取代,田和正式稱侯,仍沿用齊國名號,世稱“田齊”,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公元前334年,齊侯田因齊稱王。齊湣王時期,齊國對外擴張,南吞宋國,西卻強秦,後招至五國伐齊,國勢大減。前221年,齊王建向秦王政投降,齊國覆滅,秦建立了統一的封建王朝。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當時秦國已經消滅五國,齊王建與後勝發兵守衛齊國西部邊界,不和秦國通往來。秦王政派將領王賁率軍從燕國南麵攻打齊國,秦軍攻進齊國都城臨淄(今山東淄博),齊國百姓都不敢進行反抗搏鬥。


    秦王政派賓客陳馳誘騙齊王建,隻要投降秦國,秦國便賜給他五百裏的封地。此時,後勝也勸說齊王建不要抵抗,帶著軍隊投降秦國。齊王建聽從他們的計策,於是投降秦國,齊國滅亡。


    秦王政把齊王建安置在邊遠的共地,居處在荒僻的鬆樹、柏樹之間,不給供給齊王建食物,齊王建最終活活餓死。三千年泱泱齊風,八百載海內名都。


    齊國自薑子牙封國安邦以來,曆經800多年的發展,誕生了薑太公、齊桓公、管仲、晏嬰、司馬穰苴、齊威王以及孫臏、鄒忌、田單等眾多影響曆史發展的人物,強大的國力和曆史文化,使臨淄成為“钜於長安”的東方名都。


    齊文化的源頭可追溯至東夷文化。東夷族同華夏族一樣,有著高度發達的文明。40萬年前的沂源猿人與北京周口店猿人幾乎同一時期,創造了豐富的舊石器文化。


    戰國時期的稷下學宮更是影響了中華幾千年曆史文明,其百家爭鳴現象奠定了中華民族傳統思想的基礎。田氏齊國中國戰國時期東方諸侯國,戰國七雄之一。大致今山東省東部北部。戰國初年齊國田氏取代薑姓呂氏成為齊侯(齊威王始稱齊王)的事件。


    《史記·齊太公世家》、《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講述了薑齊以及田齊的興衰史。春秋時期齊國政治家晏嬰預言\"齊政卒歸田氏。田氏雖無大德,以公權私,有德於民,民愛之。\"


    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冊命田和為齊侯,自此田氏在形式上取得了齊侯的合法地位,薑姓呂氏齊國正式為媯姓田氏齊國所替代。


    公元前671年,陳國公族內亂,陳公子完為避禍奔逃至齊國,至齊國後改氏為田(古漢語\"陳田\"兩字讀音相同均為\/d''ien\/),成為齊國田氏之祖。田氏為媯姓。


    田氏逃亡到齊國,是公元前672年齊桓公在位時期。當時的田氏祖先,就是陳國公子陳完,早在陳完出生的時候,就有算命先生為他算過一卦,大體意思是說這個孩子的子孫將來要建立一個國家,但這個國家會在陳國之外,按照卦象的指示,這個國家的誕生地,就是齊國。


    後來陳國內亂,陳完逃亡到齊國。齊桓公知道後,對陳完很器重,任命他為管理百工的公正。在這個職位上,陳完夾起尾巴做人,工作兢兢業業,待人接物謙虛有禮,很快在齊國站住了腳。


    而真正確立他在齊國貴族地位的事件,是他和齊國宗族懿仲的聯姻。作為齊國宗族的懿仲,在決定把女兒嫁給陳完之前,也曾找人算過一卦,得到的結果是這個陳完的子孫在5代之後就要昌盛發達,八代之後其在齊國的地位,無人可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父皇,我隻想鹹魚一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波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波靜並收藏大秦:父皇,我隻想鹹魚一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