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我叫了一聲。
難道,這個謎題已經解開了?難道兇手在報紙上畫“鳥”的理由是這個?對了,就是這樣!兇手希望至少在表麵上模仿阿部定事件,但即使看過描違該事件的文章,也無法理解什麽是“牛皮紙”2,所以兇手就猜會不會是鴿子在做什麽的紙,因而在報紙上畫著“鴿子”?
譯註2:牛皮紙原文是‘ハトロン’,其中‘ハト’的發音與日文‘鴿子’的發音一樣。
太蠢了,這簡直是幼稚園小孩幹的事,還是輕度智障的遲緩兒?但,這有可能嗎?我雙手抱胸沉思。雖然完全出乎意料,這也不是完全無法想像,還是可以解釋這些令人費解的情況。
我楞住了,是“牛皮紙”嗎?兇手可能不懂這個字的意思,就自行想像成是畫了鴿子圖案的紙,讓這個“牛皮紙”再次出現了。而包裹小野寺錐玉的屍塊,應該也是用“牛皮紙”包裹的吧?如果真的是這樣,就像“守屋、犬坊棄屍→阿部定事件”一樣,也是屬於和真實案件有平行關係的案子嗎?那個案子的範本也是曾經在日本某處實際發生過的案子嗎?有這個可能嗎?
阿部定事件的兇手沒有用槍,被害者是被勒死的,屍體則是被丟棄在旅館,這種情侶投宿型的旅館,雖然現在叫做賓館,但在當時是叫做“待合”。啊!我又叫出聲了。所以兇手才會將守屋的屍體丟在巴士站,因為兇手不能理解“待合”這個名詞的意思,以為是什麽“等候室”,才會將模擬阿部定事件被害者石田的守屋,丟棄在“巴士站的候車亭”嗎?
頓時,我的腦袋一片空白。過了一會兒,我回過神,我想應該是這樣沒錯,這個“待合”的解釋就是關鍵,我越來越確信自己的推測是正確的。但是,我又想,兇手不懂賓館的戰前說法是“待合”,所以就以為是巴士的候車亭,不知道“牛皮紙”是什麽(但是我也不知道),就在報紙上畫鴿子的圖案。如果這些判斷都是出於兇手的構思,那這個兇手不就有點笨了嗎?當然,這是指兇手是大人的話,如果兇手是小孩,就另當別論了。不過,兇手怎麽可能是小孩!這個事件的相關人士有誰是頭腦不好的人?
藤原看起來並不像智商很低的人。這樣一來,我又想起了行秀,他遲鈍的樣子總是給人這樣的印象。他現在在哪裏呢?明明是在龍臥亭生活,但是卻幾乎看不見他的人影。
還有一點,如果我的假設是正確的話,守屋和菊子遭到殺害後被棄屍,就是依據昭和十一年五月發生在東京的真實案件,所以,兇手應該是在哪裏看過這個事件的資料。
可是,什麽地方會有這種資料呢?如果真的是這樣,這件事本身就很矛盾了,因為一個連“待合”、“牛皮紙”都不知道的人,怎麽可能會去看昭和十一年發生的命案舊資料?如果他是會找這種東西來看的人,就不會連“待合”的意思都不了解吧?至少應該要有這種知識吧(又不是特別艱深的知識)!
我的頭又開始痛了,這時我才想到,我的肚子已經餓了很久了,卻沒有什麽食慾,為什麽我完全不想吃東西呢?我知道不能指望禦手洗協助,我必須想辦法獨自解決這次的事件,即使不能破案,也要設法找出方向,這是自卑感很重的我現在最大的願望。
禦手洗在信中寫著“兇手已經鎖定了特定的對象”,雖然我不了解這句話的意思,但就在我將信寄給禦手洗之後,犬坊菊子、守屋敬三和犬坊一男又陸續被殺。
難道說,這三個人或是其中一人就是兇手“鎖定的對象”?如果是這樣的話,兇手現在已經達到目的了,我想這個事件應該也可以告一段落。
但是,因為不了解兇手犯案的方法,不,應該說犯案動機,所以不知道這個事件是否到此結束,還是會繼續下去。如果會繼續下去的話,就又有人可能會死。
禦手洗說:“你被賦予的使命就是去救這個人。”所以,就算知道做不到,我也要努力看看。已經沒有時間了,再這樣下去,龍臥亭可能又有誰會被殺。我發現,這一連串犯罪如果有範本依據,應該也可以預測接下來的殺人事件。禦手洗叫我要“加油”,所以我必須加油,中飯也不能慢慢地吃。因為我的能力很差,所以要比別人更加倍努力,禦手洗一天就可以完成的事,我可能要花一個禮拜的時間。
我不想再看到裏美悲傷的表情了,也不想看到阿通悲傷的表情,還有,我也不想再看到四歲的小雪哭著對我說:“石岡叔叔,救救我媽媽。”
我心想,為了她們豁出性命也沒關係,我想拯救他們所有的人。如果我努力點就可以救他們的話,不管遭遇什麽危險,不管再怎麽辛苦,我都想完成這件事。破案讓龍臥亭得以繼續存在,盡管我的力量有限,但我仍然想盡全力幫忙。
如果我可以辦到這個像夢一樣的事,該有多好!我雖然不敢奢望,但在完成的瞬間我想我死也甘願了。
我思考著接下來應該做什麽事,正午強烈的陽光灑落在攤在眼前的《阿部定事件》扉頁上。我努力回想禦手洗的做法,他在這種時候通常都會怎樣做呢?我總覺得以前曾經碰過類似的情形,對了,那是《眩暈》事件的時候,當時我們就在這樣的圖書館裏,然後他……對了,是“事件年監”!他用年監去查某一年發生的事,然後將意想不到的事實攤在我和古井教授的麵前。我隻要這樣照著去做就可以了!
我站起身來,在放阿部定這本書附近的書架,仔細地找了起來。我記得是比較大本的書,好像是叫做《事件年監》,當然不一定要和禦手洗用的那本一模一樣,隻要內容差不多就可以了。
我心想,這次不是要找記載年代久遠的事件的書,隻是年監而已,但還是無法輕易找到。我盡量去找擺放大型書的書架,終於找到了,是講談社發行的,叫做《昭和二萬日全紀錄》,一共有十幾冊,這裏應該有詳盡的記裁。每一冊都記錄著兩、三年的事件,我立刻找到《昭和十到十三年》那一冊,抱著書回到座位上。我先打開昭和十一年五月的那一頁,找到“阿部定事件”這個項目,記載得不如我預期的詳細,但內容方麵,將我剛才讀過的阿部定事件的始末整理得很好。
這裏還有記載最後的判決,昭和十一年的十二月已經有了判決,阿部定被檢察官依殺人罪、破壞屍體等,判處十年有期徒刑,但減刑為六年,因為她並不是蓄意謀殺吉藏,而是因為太愛對方,檢察官應該也對她的身世背景有些同情,所以才會判處這麽輕的刑責。
我希望在《昭和十到十三年》這本書裏,除了阿部定事件外,還可以找到別的事件。我想確認貝繁村中流傳的都井睦雄傳說到底是不是真的,聽說那是發生在昭和十三年櫻花盛開的時候,應該是四月吧。我打開昭和十三年四月那一頁。
昭和十三年四月一日有“頒布國家總動員法”、七日有“陸軍總部下令發動徐州作戰”等、四月二十一日有“地下鐵悔田——天王寺之間通車”、二十五日有“開始發放油票”等,但是,完全沒有看見岡山縣貝繁村都井睦雄殺害三十名村人的連續殺人事件記載。老實說,我很訝異,這到底是怎麽回事?難道是村人的集體幻覺嗎?不管怎麽說,死者的人數都太多了。
難道,這個謎題已經解開了?難道兇手在報紙上畫“鳥”的理由是這個?對了,就是這樣!兇手希望至少在表麵上模仿阿部定事件,但即使看過描違該事件的文章,也無法理解什麽是“牛皮紙”2,所以兇手就猜會不會是鴿子在做什麽的紙,因而在報紙上畫著“鴿子”?
譯註2:牛皮紙原文是‘ハトロン’,其中‘ハト’的發音與日文‘鴿子’的發音一樣。
太蠢了,這簡直是幼稚園小孩幹的事,還是輕度智障的遲緩兒?但,這有可能嗎?我雙手抱胸沉思。雖然完全出乎意料,這也不是完全無法想像,還是可以解釋這些令人費解的情況。
我楞住了,是“牛皮紙”嗎?兇手可能不懂這個字的意思,就自行想像成是畫了鴿子圖案的紙,讓這個“牛皮紙”再次出現了。而包裹小野寺錐玉的屍塊,應該也是用“牛皮紙”包裹的吧?如果真的是這樣,就像“守屋、犬坊棄屍→阿部定事件”一樣,也是屬於和真實案件有平行關係的案子嗎?那個案子的範本也是曾經在日本某處實際發生過的案子嗎?有這個可能嗎?
阿部定事件的兇手沒有用槍,被害者是被勒死的,屍體則是被丟棄在旅館,這種情侶投宿型的旅館,雖然現在叫做賓館,但在當時是叫做“待合”。啊!我又叫出聲了。所以兇手才會將守屋的屍體丟在巴士站,因為兇手不能理解“待合”這個名詞的意思,以為是什麽“等候室”,才會將模擬阿部定事件被害者石田的守屋,丟棄在“巴士站的候車亭”嗎?
頓時,我的腦袋一片空白。過了一會兒,我回過神,我想應該是這樣沒錯,這個“待合”的解釋就是關鍵,我越來越確信自己的推測是正確的。但是,我又想,兇手不懂賓館的戰前說法是“待合”,所以就以為是巴士的候車亭,不知道“牛皮紙”是什麽(但是我也不知道),就在報紙上畫鴿子的圖案。如果這些判斷都是出於兇手的構思,那這個兇手不就有點笨了嗎?當然,這是指兇手是大人的話,如果兇手是小孩,就另當別論了。不過,兇手怎麽可能是小孩!這個事件的相關人士有誰是頭腦不好的人?
藤原看起來並不像智商很低的人。這樣一來,我又想起了行秀,他遲鈍的樣子總是給人這樣的印象。他現在在哪裏呢?明明是在龍臥亭生活,但是卻幾乎看不見他的人影。
還有一點,如果我的假設是正確的話,守屋和菊子遭到殺害後被棄屍,就是依據昭和十一年五月發生在東京的真實案件,所以,兇手應該是在哪裏看過這個事件的資料。
可是,什麽地方會有這種資料呢?如果真的是這樣,這件事本身就很矛盾了,因為一個連“待合”、“牛皮紙”都不知道的人,怎麽可能會去看昭和十一年發生的命案舊資料?如果他是會找這種東西來看的人,就不會連“待合”的意思都不了解吧?至少應該要有這種知識吧(又不是特別艱深的知識)!
我的頭又開始痛了,這時我才想到,我的肚子已經餓了很久了,卻沒有什麽食慾,為什麽我完全不想吃東西呢?我知道不能指望禦手洗協助,我必須想辦法獨自解決這次的事件,即使不能破案,也要設法找出方向,這是自卑感很重的我現在最大的願望。
禦手洗在信中寫著“兇手已經鎖定了特定的對象”,雖然我不了解這句話的意思,但就在我將信寄給禦手洗之後,犬坊菊子、守屋敬三和犬坊一男又陸續被殺。
難道說,這三個人或是其中一人就是兇手“鎖定的對象”?如果是這樣的話,兇手現在已經達到目的了,我想這個事件應該也可以告一段落。
但是,因為不了解兇手犯案的方法,不,應該說犯案動機,所以不知道這個事件是否到此結束,還是會繼續下去。如果會繼續下去的話,就又有人可能會死。
禦手洗說:“你被賦予的使命就是去救這個人。”所以,就算知道做不到,我也要努力看看。已經沒有時間了,再這樣下去,龍臥亭可能又有誰會被殺。我發現,這一連串犯罪如果有範本依據,應該也可以預測接下來的殺人事件。禦手洗叫我要“加油”,所以我必須加油,中飯也不能慢慢地吃。因為我的能力很差,所以要比別人更加倍努力,禦手洗一天就可以完成的事,我可能要花一個禮拜的時間。
我不想再看到裏美悲傷的表情了,也不想看到阿通悲傷的表情,還有,我也不想再看到四歲的小雪哭著對我說:“石岡叔叔,救救我媽媽。”
我心想,為了她們豁出性命也沒關係,我想拯救他們所有的人。如果我努力點就可以救他們的話,不管遭遇什麽危險,不管再怎麽辛苦,我都想完成這件事。破案讓龍臥亭得以繼續存在,盡管我的力量有限,但我仍然想盡全力幫忙。
如果我可以辦到這個像夢一樣的事,該有多好!我雖然不敢奢望,但在完成的瞬間我想我死也甘願了。
我思考著接下來應該做什麽事,正午強烈的陽光灑落在攤在眼前的《阿部定事件》扉頁上。我努力回想禦手洗的做法,他在這種時候通常都會怎樣做呢?我總覺得以前曾經碰過類似的情形,對了,那是《眩暈》事件的時候,當時我們就在這樣的圖書館裏,然後他……對了,是“事件年監”!他用年監去查某一年發生的事,然後將意想不到的事實攤在我和古井教授的麵前。我隻要這樣照著去做就可以了!
我站起身來,在放阿部定這本書附近的書架,仔細地找了起來。我記得是比較大本的書,好像是叫做《事件年監》,當然不一定要和禦手洗用的那本一模一樣,隻要內容差不多就可以了。
我心想,這次不是要找記載年代久遠的事件的書,隻是年監而已,但還是無法輕易找到。我盡量去找擺放大型書的書架,終於找到了,是講談社發行的,叫做《昭和二萬日全紀錄》,一共有十幾冊,這裏應該有詳盡的記裁。每一冊都記錄著兩、三年的事件,我立刻找到《昭和十到十三年》那一冊,抱著書回到座位上。我先打開昭和十一年五月的那一頁,找到“阿部定事件”這個項目,記載得不如我預期的詳細,但內容方麵,將我剛才讀過的阿部定事件的始末整理得很好。
這裏還有記載最後的判決,昭和十一年的十二月已經有了判決,阿部定被檢察官依殺人罪、破壞屍體等,判處十年有期徒刑,但減刑為六年,因為她並不是蓄意謀殺吉藏,而是因為太愛對方,檢察官應該也對她的身世背景有些同情,所以才會判處這麽輕的刑責。
我希望在《昭和十到十三年》這本書裏,除了阿部定事件外,還可以找到別的事件。我想確認貝繁村中流傳的都井睦雄傳說到底是不是真的,聽說那是發生在昭和十三年櫻花盛開的時候,應該是四月吧。我打開昭和十三年四月那一頁。
昭和十三年四月一日有“頒布國家總動員法”、七日有“陸軍總部下令發動徐州作戰”等、四月二十一日有“地下鐵悔田——天王寺之間通車”、二十五日有“開始發放油票”等,但是,完全沒有看見岡山縣貝繁村都井睦雄殺害三十名村人的連續殺人事件記載。老實說,我很訝異,這到底是怎麽回事?難道是村人的集體幻覺嗎?不管怎麽說,死者的人數都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