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左邊的各個房間,也給人不可思議的印象。每個房間都有一扇門,可是,不知為什麽,全都是很涼快的蘆葦草簾門。因為是用很細的蘆葦草縱向緊密編織而成的,在三月的深山中,而且又是在深夜裏,讓人覺得非常地冷。
當然也不是每個房間從前門到後門都是用這種蘆葦草簾門,我可以看見房間內是用非常普通的拉門,隻有麵向外頭的門是用蘆葦草簾門。以前可能是會隨著冬天和夏天而換上適用的門吧,但是現在旅館已經不營業了,所以夏天用的門就一直這樣保留著。
隻要直接在走廊這側加一扇門,屋內應該就會暖和了吧!不,即使將蘆葦門換成一般的木板門,每個房間應該還是很冷,因為我看見每間房間的上方,在和天花板的交界處都有著格窗,沒有一間房間例外,格窗是用木板雕上鏤空的龍,並嵌入一個字。這塊木板的上方和下方雖然有一點空隙,但好像不會傾倒,因為木板的稜線並非筆直,而是保留樹木原本稜線的一種設計,所以風當然會從上下的縫隙間鑽進來。
這種雕龍的設計或許不太正確吧!雖然我對於這種木工技術不太了解,但這個格窗是以打洞的方式刻劃出龍的形狀,所以龍的身體部分就是洞,也因為如此,“龍胎館”的每間房間就會變得非常通風。因為每間房間都有格窗,所以走廊左邊的天花板附近是一整排相連的鏤空雕刻。房間呈階梯狀排列,因此格窗也呈階梯狀,如此一來,就完全不需要考慮空氣的流通了,換個角度來看,這也是很重要的設計呢!
每個房間的蘆葦草簾門旁都掛著寫上“尾布之間”、“柏葉之間”、“雲角之間”等的牌子。這些深奧名字的由來,對才疏學淺的我而言還真像謎語,我也累得無法去問這些名字的由來了,而且走在前頭的守屋隻是一個勁兒地走著,根本不想做任何解說。
因為蘆葦草簾門的關係,走廊左邊的各個房間都散發出獨特的異國風情。有幾個房間,在蘆葦草簾的後麵散發出像是方形紙燈的燈光,這個景象很像我小時候在菊人偶展的陰暗處,或是遊樂園鬼屋中的四穀怪談、番町皿屋敷的角落,小心翼翼地走過雜耍小屋走道時的那種驚險刺激。每經過四、五間房間,就會看見一間廁所。
不久之後,我們就來到了掛著“裏板之間”牌子的房間,這是給佳世住的,我便將提了很久的行李袋拿給她。佳世接過行李袋之後,很哀怨似的看了我一眼,和我輕輕地點了個頭,便拉開蘆葦草簾門鑽了進去。
房間內並未點燈,我也為將她一個人留在這麽恐怖的房間而感到些許不安,但我也沒有辦法。
“棉被放在櫥櫃裏,洗手間每隔幾間房間就會有一間。”守屋對著房內說,佳世從房內無奈地應了一聲。
“請休息。”守屋說。
接著輪到了我,隔壁就是掛著寫有“蒔繪之間”的房間。
守屋以低沉的聲音說:“到了。”於是我也不得不一個人走進“蒔繪之間”。
走廊是坡道,所以左側入口的門檻有點高,好像是登上稍矮的一階樓梯。我走進第一間狹窄的房間內,這裏也是蘆葦草簾門,和其他的房間一樣,上方也有格窗,也是橫放著一塊龍形的木板,和之前描述的一樣,也連接到隔壁的四疊大房間。進門的地方有一盞燈,我的房間裏同樣沒有點燈。
我原以為蘆葦草簾門較不能保有個人隱私,但一進門之後,是一間兩疊大的房間,和裏麵的房間隔著一扇很普通的拉門。經過兩疊大的房間進入四疊大的這個房間後,靠走廊的這邊就是牆壁,隻要將和兩疊大的房間隔著的拉門拉上,在走廊走動的人就看不到屋內的情形了。隻有從上方格窗鑽進來的空氣。
守屋並沒有跟著走進來,隻是將一隻腳跨進兩疊大的房間,用手指著櫥櫃告訴我裏麵有坐墊,在最裏麵那間房間的櫥櫃裏有睡覺用的棉被,他簡短介紹了一下就轉身離去。
雖然是沒什麽作用的蘆葦草簾門,但好像都可以用門栓拴上,因為在門邊放著黑色的門栓。雖然即使這樣做,要破門而入還是易如反掌,但無論如何,這個門是可以鎖上的。不僅如此,在一進門的兩疊大房間與裏麵的四疊大房間相隔的拉門也可以上鎖。對於紙與木頭做成的門,設計這樣的構造,不禁令人懷疑上鎖的功效到底有多少,總之房間與走廊之間總共有兩層的隔離。
在四疊大的房間內,還有一間有窗戶的六疊大的房間。守屋說得沒錯,這裏有一個很大的櫥櫃,我打開拉門就看到摺疊好堆放在裏麵的棉被。四疊大的房間和六疊大的房間也相隔著拉門,但是並沒有準備門栓。如果需要的話,也可以拿隔壁房間的門栓來用。
雖然走廊是傾斜的,但房間的地板卻很平坦。三間房間內除了矮桌、菸灰缸、紙燈還有櫥櫃中的棉被外,幾乎沒有家具,既沒有電話也沒有電視,就連收音機也沒有,真可謂家徒四壁。雖然這樣就很不錯了,但還是有些令人驚訝,因為就連暖爐之類的東西也沒有。這裏是在山上,而且走廊也是露天的,入口的門又是用蘆葦草編成的,所以我以為每間房間至少會有暖爐或是炕桌,這樣冬天才不會太冷。難道別的房間會有嗎?
房間內微微散發著久沒人住的特有氣味,這是發黴的味道。但也不是那麽令人討厭,可能是因為這個味道可以讓我將橫濱拋諸腦後,感受到千裏迢迢旅行來此的感傷。因為他們給了我房間住,我才終於有這樣的感受。
如同我之前所說的,六疊大的房間內有玻璃窗,我覺得非常古色古香。已經生鏽的螺絲鎖鎖得非常緊,加上螺絲鎖已經很老舊了,開鎖時必須相當費力。我好不容易將鎖打開,勉強將開關已經有點故障的窗戶打開,沒有紗窗,在我的前方則有一個將竹子剖成一半製作而成的幽雅導水管,少少的清水流過其間。
我抬頭一看,遠方是一望無際的貝繁田園風景,因為起了白霧,加上又是晚上,所以看不清楚全貌。但是越過前方的黑色林子,可以隱約看到小河、水田以及散落在其間的茅屋農舍。明天早上,當太陽升起之後,這裏應該可以眺望到很美的風景。
我立刻將窗戶關上,並將鎖鎖回去,然後打開櫥櫃拿出冰冷的棉被,這也有一些黴味,摺好的幹淨床單就放在棉被上。我準備好棉被之後,就打開旅行袋,拿出一般去旅行時,都會帶著的運動服。
接著因為要去上廁所,所以又再次走到了走廊上。好冷喔!我爬上有點坡度的走廊,尋找著廁所,立刻在隔壁的“鱉甲之間”對麵找到了。廁所不會特別舊或是髒,但是有一點臭。
剛才那對母女特別走到主屋的廁所去,或許就是因為這臭氣吧!這樣的想法隻是短暫地閃過我的腦海,我的上眼皮和下眼皮已經快要黏在一起了。
明明剛剛才看過一具女屍,現在居然還想睡,實在有點不正常,這或多或少可以證明我已經有過不少刑事案件的經驗吧!
我趕緊回到房間,也沒用門栓將門鎖上,就急急忙忙鑽進被窩,之後發生了什麽事,我完全不記得了。
當然也不是每個房間從前門到後門都是用這種蘆葦草簾門,我可以看見房間內是用非常普通的拉門,隻有麵向外頭的門是用蘆葦草簾門。以前可能是會隨著冬天和夏天而換上適用的門吧,但是現在旅館已經不營業了,所以夏天用的門就一直這樣保留著。
隻要直接在走廊這側加一扇門,屋內應該就會暖和了吧!不,即使將蘆葦門換成一般的木板門,每個房間應該還是很冷,因為我看見每間房間的上方,在和天花板的交界處都有著格窗,沒有一間房間例外,格窗是用木板雕上鏤空的龍,並嵌入一個字。這塊木板的上方和下方雖然有一點空隙,但好像不會傾倒,因為木板的稜線並非筆直,而是保留樹木原本稜線的一種設計,所以風當然會從上下的縫隙間鑽進來。
這種雕龍的設計或許不太正確吧!雖然我對於這種木工技術不太了解,但這個格窗是以打洞的方式刻劃出龍的形狀,所以龍的身體部分就是洞,也因為如此,“龍胎館”的每間房間就會變得非常通風。因為每間房間都有格窗,所以走廊左邊的天花板附近是一整排相連的鏤空雕刻。房間呈階梯狀排列,因此格窗也呈階梯狀,如此一來,就完全不需要考慮空氣的流通了,換個角度來看,這也是很重要的設計呢!
每個房間的蘆葦草簾門旁都掛著寫上“尾布之間”、“柏葉之間”、“雲角之間”等的牌子。這些深奧名字的由來,對才疏學淺的我而言還真像謎語,我也累得無法去問這些名字的由來了,而且走在前頭的守屋隻是一個勁兒地走著,根本不想做任何解說。
因為蘆葦草簾門的關係,走廊左邊的各個房間都散發出獨特的異國風情。有幾個房間,在蘆葦草簾的後麵散發出像是方形紙燈的燈光,這個景象很像我小時候在菊人偶展的陰暗處,或是遊樂園鬼屋中的四穀怪談、番町皿屋敷的角落,小心翼翼地走過雜耍小屋走道時的那種驚險刺激。每經過四、五間房間,就會看見一間廁所。
不久之後,我們就來到了掛著“裏板之間”牌子的房間,這是給佳世住的,我便將提了很久的行李袋拿給她。佳世接過行李袋之後,很哀怨似的看了我一眼,和我輕輕地點了個頭,便拉開蘆葦草簾門鑽了進去。
房間內並未點燈,我也為將她一個人留在這麽恐怖的房間而感到些許不安,但我也沒有辦法。
“棉被放在櫥櫃裏,洗手間每隔幾間房間就會有一間。”守屋對著房內說,佳世從房內無奈地應了一聲。
“請休息。”守屋說。
接著輪到了我,隔壁就是掛著寫有“蒔繪之間”的房間。
守屋以低沉的聲音說:“到了。”於是我也不得不一個人走進“蒔繪之間”。
走廊是坡道,所以左側入口的門檻有點高,好像是登上稍矮的一階樓梯。我走進第一間狹窄的房間內,這裏也是蘆葦草簾門,和其他的房間一樣,上方也有格窗,也是橫放著一塊龍形的木板,和之前描述的一樣,也連接到隔壁的四疊大房間。進門的地方有一盞燈,我的房間裏同樣沒有點燈。
我原以為蘆葦草簾門較不能保有個人隱私,但一進門之後,是一間兩疊大的房間,和裏麵的房間隔著一扇很普通的拉門。經過兩疊大的房間進入四疊大的這個房間後,靠走廊的這邊就是牆壁,隻要將和兩疊大的房間隔著的拉門拉上,在走廊走動的人就看不到屋內的情形了。隻有從上方格窗鑽進來的空氣。
守屋並沒有跟著走進來,隻是將一隻腳跨進兩疊大的房間,用手指著櫥櫃告訴我裏麵有坐墊,在最裏麵那間房間的櫥櫃裏有睡覺用的棉被,他簡短介紹了一下就轉身離去。
雖然是沒什麽作用的蘆葦草簾門,但好像都可以用門栓拴上,因為在門邊放著黑色的門栓。雖然即使這樣做,要破門而入還是易如反掌,但無論如何,這個門是可以鎖上的。不僅如此,在一進門的兩疊大房間與裏麵的四疊大房間相隔的拉門也可以上鎖。對於紙與木頭做成的門,設計這樣的構造,不禁令人懷疑上鎖的功效到底有多少,總之房間與走廊之間總共有兩層的隔離。
在四疊大的房間內,還有一間有窗戶的六疊大的房間。守屋說得沒錯,這裏有一個很大的櫥櫃,我打開拉門就看到摺疊好堆放在裏麵的棉被。四疊大的房間和六疊大的房間也相隔著拉門,但是並沒有準備門栓。如果需要的話,也可以拿隔壁房間的門栓來用。
雖然走廊是傾斜的,但房間的地板卻很平坦。三間房間內除了矮桌、菸灰缸、紙燈還有櫥櫃中的棉被外,幾乎沒有家具,既沒有電話也沒有電視,就連收音機也沒有,真可謂家徒四壁。雖然這樣就很不錯了,但還是有些令人驚訝,因為就連暖爐之類的東西也沒有。這裏是在山上,而且走廊也是露天的,入口的門又是用蘆葦草編成的,所以我以為每間房間至少會有暖爐或是炕桌,這樣冬天才不會太冷。難道別的房間會有嗎?
房間內微微散發著久沒人住的特有氣味,這是發黴的味道。但也不是那麽令人討厭,可能是因為這個味道可以讓我將橫濱拋諸腦後,感受到千裏迢迢旅行來此的感傷。因為他們給了我房間住,我才終於有這樣的感受。
如同我之前所說的,六疊大的房間內有玻璃窗,我覺得非常古色古香。已經生鏽的螺絲鎖鎖得非常緊,加上螺絲鎖已經很老舊了,開鎖時必須相當費力。我好不容易將鎖打開,勉強將開關已經有點故障的窗戶打開,沒有紗窗,在我的前方則有一個將竹子剖成一半製作而成的幽雅導水管,少少的清水流過其間。
我抬頭一看,遠方是一望無際的貝繁田園風景,因為起了白霧,加上又是晚上,所以看不清楚全貌。但是越過前方的黑色林子,可以隱約看到小河、水田以及散落在其間的茅屋農舍。明天早上,當太陽升起之後,這裏應該可以眺望到很美的風景。
我立刻將窗戶關上,並將鎖鎖回去,然後打開櫥櫃拿出冰冷的棉被,這也有一些黴味,摺好的幹淨床單就放在棉被上。我準備好棉被之後,就打開旅行袋,拿出一般去旅行時,都會帶著的運動服。
接著因為要去上廁所,所以又再次走到了走廊上。好冷喔!我爬上有點坡度的走廊,尋找著廁所,立刻在隔壁的“鱉甲之間”對麵找到了。廁所不會特別舊或是髒,但是有一點臭。
剛才那對母女特別走到主屋的廁所去,或許就是因為這臭氣吧!這樣的想法隻是短暫地閃過我的腦海,我的上眼皮和下眼皮已經快要黏在一起了。
明明剛剛才看過一具女屍,現在居然還想睡,實在有點不正常,這或多或少可以證明我已經有過不少刑事案件的經驗吧!
我趕緊回到房間,也沒用門栓將門鎖上,就急急忙忙鑽進被窩,之後發生了什麽事,我完全不記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