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點點頭,“有一半大概是如此吧。”


    “一半?”


    我點點頭。


    “那麽剩下的一半呢?”


    “那就是這裏。”我把艾剛的著作拿在手上說:“應該是在橘子共和國吧。”


    海利西變得一副不耐煩的表情。


    “又是那裏!那裏到底是哪裏?不是西班牙嗎?”


    我搖搖頭。


    “你是說,既不是衣索匹亞,也不是西班牙?”


    “沒那麽簡單。那大概也是薩塞茨其藏匿的地方。”


    海利西聽了,有點焦躁地說:“潔,馬拉加大學的教授如果逃到那裏,不就有辦法找到他了嗎?你把網絡連結到馬拉加大學看看好不好?大學裏應該有教授名單,也許也有他現在在哪裏,或是他辭掉教授後去哪個國家的資料。”


    “也對。不過我想事情沒那麽單純……”


    我麵對電腦,用搜尋找出西班牙馬拉加大學、叫出教授名單、輸入卡爾·薩塞茨其教授、搜尋。但是,沒有找到資料。


    “沒有耶。是不是字拚錯了……”


    我改變拚法重新再找,結果還是一樣。


    “限定人類學係、考古學係試看看好了。”


    我試了各種方法,結果都一樣。


    “沒有。那麽,離開馬拉加大學網站,在人類學和考古學領域搜尋這個名字試看看。”


    但是,結果都一樣。


    “不行。哪裏都沒有。名字、資料,統統都沒有。”


    “不知道他跑哪去了……沒有辦法了嗎?”


    “再來就是直接找他在馬拉加大學的同事……”


    “現在開始找的話就得大費周章,而且那所學校又不是牛津或索爾邦。”


    “嗯。但是薩塞茨其,據說是個不愛與人打交道的怪人。何況如果他想刻意隱瞞行蹤,他要到哪裏去,根本不會對周遭的人說。”


    “那麽,我們就束手無策了嗎?沒有任何辦法了嗎?”


    “隻有一個辦法。”


    “什麽辦法?”


    我指著艾剛說:“他。”


    海利西聽了不說話,點了幾次頭。


    “他,還有這本《重返橘子共和國》。”


    海利西仰望著天花板說:“哎呀,也是啦。但太難了!”


    “總比什麽都沒有好,而且他也見過薩塞茨其。”我說。


    “真的嗎?你這麽認為?”


    “對,一定不會錯。”我肯定地說。


    “艾剛的過去和那個人物有關聯嗎?”


    “對。但是我不知道是怎樣的關聯。”


    “潔,所謂薩塞茨其,在艾剛的故事裏,指的是身體各部分是螺絲式的人物……不,不對,是這種螺絲式構造本身的名稱。這個名稱是這麽用的,對吧?”


    “對。在馬卡特先生的大腦裏,人類學者的名字,變換成螺絲構造的名稱。這是為什麽?這是非常奇妙、非常有趣的謎團。”


    “對,為什麽呢?”


    我雙手一攤說:“不知道啊。所以我們不是現在才要開始想嗎?唯一清楚的事是,包括這些在內的故事裏的每個片段,都是前往謎樣的橘子共和國的車票。”


    f


    我決定請剛好要開車到鎮上的學生,把艾剛·馬卡特送回復健中心。


    送走艾剛後,我繼續對海利西說:“那麽,接下來我們就來分析馬卡特先生的故事,試著找出橘子共和國的所在吧。”


    “找得到嗎?”海利西問。


    “這一點的勝算是有的,”我很肯定地說:“我想我一定可以帶你到這個共和國,但是我沒有自信不會在前方迷路。”


    說完,我想了一下,我在摸索說明的方法,確定之後我才繼續說。


    “這個故事取代的記憶,跑到他的腦子裏。因此,透過仔細解讀這個故事,至少可以找到橘子共和國。那麽,一開始的基本想法,我的理解是,這個相當於記憶替代品的故事,它的結構是由三層組成的。”


    “三層?”


    “對,三層。根據介入真正記憶、產生衝突的東西來分析,它是很自然的由三個層麵組成的。”


    “原來如此,也就是說介入物有三個。”海利西說。


    我思考了一下,否定了他的理解,糾正他說:“不,不是這樣。如果逐一分析介入物本身的話,有好幾層。我想用性質來區分,這麽一來,介入物就有兩個,不,是兩種。”


    “兩種?那麽另一種呢?”


    “就是現實。”


    “現實?喔……”


    “最上麵、離表麵最近的表層,應該不用說,當然就是‘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了。”


    “嗯,我了解。”


    “其次,最深層的東西,就是擺脫衝突、殘留下來的現實。真正的記憶片段,原封不動地沉澱在這個故事的底層。”


    “應該很少吧?”


    “嗯,對,不多。”我邊想邊說。


    “那中間呢?”


    “中間的那一層,就是馬卡特先生身為科學人的感受,是由他本身的科學知識,尤其是那些讓他印象深刻的資料大量介入而形成的。”


    “讓他印象深刻的資料?他是怎麽得到這些資料的?”


    “這些應該是他從科學家本人的嘴裏直接聽來的資料。”


    “為什麽說是從科學家本人的嘴裏直接聽來的?”


    “因為,那些都是還沒有寫在一般書本上的知識。”


    “嗯,是嗎?”


    “換句話說,馬卡特先生在橘子共和國,很有可能長期處在這樣的環境裏。”


    “怎樣的環境?”


    “周遭有最先進科學家的環境。這也是我推測他曾經待在薩塞茨其教授身邊一段時間的理由之一。”


    “潔,這麽一來,那不就是美國的某地了嗎?”


    “不是。並不需要十個人,一、兩個人就夠了,所以未必是美國。由這些才能形成的對這一層的介入物,借著一股讓他興奮、感動的力量,以刺穿似的形態侵入這個故事最深處,變成故事的主要架構,同時也把事實排擠掉。”


    “嗯。”


    “當然,這和有關真實記憶層麵的道理一樣。因為興奮而讓神經傳達物質分泌增多的經驗,承受衝突的重大壓力,殘留在故事的各個角落。”


    “原來如此。”


    “中間的科學層麵,也就是這些科學資料,都是最新的。從小聽到大的基礎性、常識性的資料,並不會讓馬卡特先生特別興奮,能夠刺激他的應該是足以讓他驚訝、讓他耳目一新的新構想才對。所以,我想應該是科學的最先進想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螺絲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日]島田莊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日]島田莊司並收藏螺絲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