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權傾朝野你忌憚,我走你哭啥 作者:兮如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和刑部的人做完交接之後,楊束便帶著人離開了。
不過,刑部的人卻並沒有因為撿到這麽個便宜而高興。
“天牢自建成以來,這還是第一次被賊子闖入。”
“是啊,這若傳出去,咱們還怎麽在其餘五部的人麵前抬頭?”
五部之間一直存在著一種微妙的競爭關係。
如今刑部鬧出被劫匪闖入的笑話,刑部所屬的差役都很是不爽。
更何況,在抓捕闖入賊子的這件事情上,刑部差役根本就沒怎麽出力。
事情從開始到結束,都是楊束在主持大局,刑部的人是在事件落幕後才登上台麵的。
“那楊束,管得會不會也太寬了?”
最初沒人敢直接點楊束的大名,但罵著罵著終於有人如是嘟噥道。
短短的一句話落定,場中所有人都沉默了。
然後,大家彼此對視了一眼。
再然後,紛紛看起了刑部幾位高官的臉色。
刑部尚書神色入常,並未吭聲。
關濤的眼珠子卻突然滴溜溜地轉了兩圈,低聲道∶“大人,咱們刑部的事務被外人插手也就罷了,如今那家夥還特意扔給咱們這麽一塊燙手山芋,著實可惡!”
“燙手山芋?”刑部尚書故意擰眉。
“嗯!”關濤點頭,“這些人乃我大燕子民,卻口口聲聲喊著要把秦賊趕出燕國,如果咱們處置了這些人,還不讓百姓以為,咱們比那些所謂的‘秦賊’低上一頭?”
微微一頓,關濤繼續道∶“老話說得好,‘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以後萬一那些秦人再鬧出什麽幺蛾子,咱們隻怕會被無端牽連。”
他的話雖不長,卻聽得不少人心頭一個咯噔。
從楊束投奔燕國開始,燕國朝堂便一直存在一種質疑的聲音。
毫無疑問,刑部上下對楊束心懷疑慮的人一直都不少。
刑部尚書的臉色隱隱地變了一變,一雙眉頭也越擰越緊了。
“依你之見,這些闖牢的賊子當如何處置?”
“這個,小的不敢妄言。”關濤受寵若驚,卻並未幫尚書大人拿主意。
“旦說無妨!”刑部尚書似乎很期待他的建議。
關濤的眼皮子抖了抖,半晌才抱拳躬身,低聲道∶“下官以為,這些人殺不得。”
刑部尚書並未多問,隻緩緩地把自己的腦袋點了兩下。
關濤則眯著眼睛,麵露猶豫,好一會兒才繼續道∶“但如果我們什麽都不做,隻怕會被姓楊的穿小鞋,所以臣提議,把之前抓的那批人放了。”
“哪批人?”刑部尚書故作不解。
“自然是那批為了幫楊大人報仇而火燒霜雲館的人了!”
關濤嗬嗬笑道∶“先前礙於楚使的麵子,他楊束沒敢明著護短,如今楚國使團已去,姓楊的自然會想辦法保住自己的這些追隨者!”
刑部尚書也不是傻子,輕而易舉便聽懂了他的意思。
“若放了他的那些追隨者,也算賣了他一個人情,很好!”
幾乎沒有猶豫,尚書大人便同意了關濤的提議。
旁邊有個衙役眉頭緊蹙,囁嚅著嘴唇,欲言又止。
但遲疑許久這衙役終究沒有開口。
待尚書下完放人的命令離開,他才重重地歎了口氣。
聽得歎氣聲,旁邊另一個大耳衙役回轉腦袋,順嘴問道∶“你歎什麽?”
“就為了讓楊先生欠下一個所謂的人情,便釋放這麽多縱火罪囚,你就不覺得荒誕嗎?”
歎氣衙役蹙眉反問,語氣、神態頗有種悲哀之感。
大耳衙役卻不以為意,淡然道∶“權力,不一直都是這麽用的嗎?你也當了幾年差了,怎麽弄得跟個剛入行的新人似的!”
聞言,那歎氣衙役似乎還想說些什麽,但最終並未多言。
在那之後,所有有份參與火燒霜雲館一事的賊匪都被賞了二十大板,然後直接釋放。
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楊束剛收拾規整,準備進宮覲見燕王。
腳下一頓,他愕然扭頭直勾勾地看在來報信的探子麵上。
“你剛才說什麽?”
探子不敢怠慢,把剛剛發生在天牢的一幕原原本本地說了。
從頭到尾聽完,楊束的一張臉驀然轉黑。
“刑部尚書怎麽突然放人,難道那家夥也和關濤一樣,俱與三皇子有染?”
這麽想著,他心頭猛地一個咯噔,急忙與報信探子道。
“你,即刻聯絡馮將軍,讓他馬上派人把那些剛從牢裏放出來的家夥控製起來!”
“是!”報信探子沒敢怠慢,促聲領命。
待探子離開,楊束的眉頭都未曾舒展。
如果不是燕王有召,他真想親自去與馮義交代。
在自家院子裏杵了好一陣兒,他才整理好衣襟,奔王宮趕去。
此時的天色,已經開始轉亮了。
趕在早朝之前,楊束先和燕王見到了麵。
“參見陛下!”
“楊師免禮。”燕王舉手輕抬。
目光從楊束略帶疲乏的麵上掃過,他不自禁地蹙了蹙眉頭。
“楊師昨夜也和寡人一樣沒有睡好?”
“陛下可是有什麽煩心事?”楊束順嘴問道。
“哎……”燕王歎了口氣,“楚國使團離開,讓孤實難安眠。”
楊束深吸口氣,立馬回過味兒來。
“霜雲館突然遇襲,楚國使團會感覺恐慌實屬情理之中。”
“可朕已經加派人手保護,他們沒必要急著離開啊!”燕王眯著眼睛,“更何況,距離襲擊發生到他們提出告辭,不過堪堪一日時間,這走得未免也太著急了些!”
“您莫不是懷疑,楚王與咱們和談的誠意?”楊束若有明悟。
“若不是提前得到交代,楚國使團怎會退得那般幹脆?”燕王話鋒咻轉,“孤聽聞,在楚都與楚王談判之初,楚王就一直惦記著咱們的冶煉技法!”
如今有了由頭,他擔心楚國會拿這次使團遇襲的事兒來要挾燕國!
楊束微微一怔,明顯沒料到燕王居然想了這麽多。
在他愣神期間,燕王繼續道:“我們是不是該早做準備?”
之前和六國聯軍一戰,雖趕跑了聯軍,但自家軍隊也損失不小。
老實說,燕王並不想在這個時候和楚國再起刀兵。
不過,他並非怕事之人,所以沒想過要妥協或逃避。
不過,刑部的人卻並沒有因為撿到這麽個便宜而高興。
“天牢自建成以來,這還是第一次被賊子闖入。”
“是啊,這若傳出去,咱們還怎麽在其餘五部的人麵前抬頭?”
五部之間一直存在著一種微妙的競爭關係。
如今刑部鬧出被劫匪闖入的笑話,刑部所屬的差役都很是不爽。
更何況,在抓捕闖入賊子的這件事情上,刑部差役根本就沒怎麽出力。
事情從開始到結束,都是楊束在主持大局,刑部的人是在事件落幕後才登上台麵的。
“那楊束,管得會不會也太寬了?”
最初沒人敢直接點楊束的大名,但罵著罵著終於有人如是嘟噥道。
短短的一句話落定,場中所有人都沉默了。
然後,大家彼此對視了一眼。
再然後,紛紛看起了刑部幾位高官的臉色。
刑部尚書神色入常,並未吭聲。
關濤的眼珠子卻突然滴溜溜地轉了兩圈,低聲道∶“大人,咱們刑部的事務被外人插手也就罷了,如今那家夥還特意扔給咱們這麽一塊燙手山芋,著實可惡!”
“燙手山芋?”刑部尚書故意擰眉。
“嗯!”關濤點頭,“這些人乃我大燕子民,卻口口聲聲喊著要把秦賊趕出燕國,如果咱們處置了這些人,還不讓百姓以為,咱們比那些所謂的‘秦賊’低上一頭?”
微微一頓,關濤繼續道∶“老話說得好,‘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以後萬一那些秦人再鬧出什麽幺蛾子,咱們隻怕會被無端牽連。”
他的話雖不長,卻聽得不少人心頭一個咯噔。
從楊束投奔燕國開始,燕國朝堂便一直存在一種質疑的聲音。
毫無疑問,刑部上下對楊束心懷疑慮的人一直都不少。
刑部尚書的臉色隱隱地變了一變,一雙眉頭也越擰越緊了。
“依你之見,這些闖牢的賊子當如何處置?”
“這個,小的不敢妄言。”關濤受寵若驚,卻並未幫尚書大人拿主意。
“旦說無妨!”刑部尚書似乎很期待他的建議。
關濤的眼皮子抖了抖,半晌才抱拳躬身,低聲道∶“下官以為,這些人殺不得。”
刑部尚書並未多問,隻緩緩地把自己的腦袋點了兩下。
關濤則眯著眼睛,麵露猶豫,好一會兒才繼續道∶“但如果我們什麽都不做,隻怕會被姓楊的穿小鞋,所以臣提議,把之前抓的那批人放了。”
“哪批人?”刑部尚書故作不解。
“自然是那批為了幫楊大人報仇而火燒霜雲館的人了!”
關濤嗬嗬笑道∶“先前礙於楚使的麵子,他楊束沒敢明著護短,如今楚國使團已去,姓楊的自然會想辦法保住自己的這些追隨者!”
刑部尚書也不是傻子,輕而易舉便聽懂了他的意思。
“若放了他的那些追隨者,也算賣了他一個人情,很好!”
幾乎沒有猶豫,尚書大人便同意了關濤的提議。
旁邊有個衙役眉頭緊蹙,囁嚅著嘴唇,欲言又止。
但遲疑許久這衙役終究沒有開口。
待尚書下完放人的命令離開,他才重重地歎了口氣。
聽得歎氣聲,旁邊另一個大耳衙役回轉腦袋,順嘴問道∶“你歎什麽?”
“就為了讓楊先生欠下一個所謂的人情,便釋放這麽多縱火罪囚,你就不覺得荒誕嗎?”
歎氣衙役蹙眉反問,語氣、神態頗有種悲哀之感。
大耳衙役卻不以為意,淡然道∶“權力,不一直都是這麽用的嗎?你也當了幾年差了,怎麽弄得跟個剛入行的新人似的!”
聞言,那歎氣衙役似乎還想說些什麽,但最終並未多言。
在那之後,所有有份參與火燒霜雲館一事的賊匪都被賞了二十大板,然後直接釋放。
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楊束剛收拾規整,準備進宮覲見燕王。
腳下一頓,他愕然扭頭直勾勾地看在來報信的探子麵上。
“你剛才說什麽?”
探子不敢怠慢,把剛剛發生在天牢的一幕原原本本地說了。
從頭到尾聽完,楊束的一張臉驀然轉黑。
“刑部尚書怎麽突然放人,難道那家夥也和關濤一樣,俱與三皇子有染?”
這麽想著,他心頭猛地一個咯噔,急忙與報信探子道。
“你,即刻聯絡馮將軍,讓他馬上派人把那些剛從牢裏放出來的家夥控製起來!”
“是!”報信探子沒敢怠慢,促聲領命。
待探子離開,楊束的眉頭都未曾舒展。
如果不是燕王有召,他真想親自去與馮義交代。
在自家院子裏杵了好一陣兒,他才整理好衣襟,奔王宮趕去。
此時的天色,已經開始轉亮了。
趕在早朝之前,楊束先和燕王見到了麵。
“參見陛下!”
“楊師免禮。”燕王舉手輕抬。
目光從楊束略帶疲乏的麵上掃過,他不自禁地蹙了蹙眉頭。
“楊師昨夜也和寡人一樣沒有睡好?”
“陛下可是有什麽煩心事?”楊束順嘴問道。
“哎……”燕王歎了口氣,“楚國使團離開,讓孤實難安眠。”
楊束深吸口氣,立馬回過味兒來。
“霜雲館突然遇襲,楚國使團會感覺恐慌實屬情理之中。”
“可朕已經加派人手保護,他們沒必要急著離開啊!”燕王眯著眼睛,“更何況,距離襲擊發生到他們提出告辭,不過堪堪一日時間,這走得未免也太著急了些!”
“您莫不是懷疑,楚王與咱們和談的誠意?”楊束若有明悟。
“若不是提前得到交代,楚國使團怎會退得那般幹脆?”燕王話鋒咻轉,“孤聽聞,在楚都與楚王談判之初,楚王就一直惦記著咱們的冶煉技法!”
如今有了由頭,他擔心楚國會拿這次使團遇襲的事兒來要挾燕國!
楊束微微一怔,明顯沒料到燕王居然想了這麽多。
在他愣神期間,燕王繼續道:“我們是不是該早做準備?”
之前和六國聯軍一戰,雖趕跑了聯軍,但自家軍隊也損失不小。
老實說,燕王並不想在這個時候和楚國再起刀兵。
不過,他並非怕事之人,所以沒想過要妥協或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