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修趙策
權傾朝野你忌憚,我走你哭啥 作者:兮如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既然眾卿家沒有意見,那就是同意了這場生意。”
沉默許久,趙田緩緩開口道,“治粟內史,你負責檢查交易的錢貨狀況。”
“傳李牧!”
說罷,李牧立刻覲見。
“李牧,朕封你為護商將軍,專門負責邊境護送商隊交易的事宜!”
“末將遵旨!”
聽到趙田的命令,李牧心中激動得不得了。
他終於能再做將軍了!
隨即,趙田拔出了掛在邊上的寶劍,“眾卿家,現在這生意朕已經點頭,你們也都已經和楊束辯論過,若是還有人有異議,就如同這書案!”
說罷,他一劍斬下,案板一角應聲落地,暗示人頭落地。
百官隻能跪下,高喊著“陛下英明”。
退朝之後,治粟內史害怕做不好被連累,竟然將此事全權交給了李牧。
“楊束,我都不知道我該恨你還是謝謝你。”
李牧跟著楊束到下榻的客棧笑著開口。
“不用恨也不用謝。”
楊束坐在床邊,也微微鬆了口氣,“這是趙國的決定。”
隨後,他跟紅霓一起跟李牧商談價格事宜。
因為匈奴馬和一些兵器盔甲這些,都是從未交易過的東西,所以定價討論了很久。
經過幾天的議價,他們最終決定,用兩批普通馬的價格進購匈奴馬。
兵器盔甲也因為質量精良而提高了一些價格。
完成議價,楊束也從趙國買了一些糧食。
這些最終都被記錄在案,作為未來趙國和燕國官方貿易的標準。
離開趙都前,楊束又將貨物賣掉一半換成了錢糧。
當車隊走出城門之後,楊束卻被趙田攔下。
“陛下,這是什麽意思?”
“生意已經談妥,李牧也上交清單。”
楊束下車看著趙田緩緩問道。
“朕不是來反悔的,而是想請你幫朕一個忙。”
趙田緩緩開口,走上前來,“之前朕聽了你的治軍之法,頗有感觸,所以寫了趙策。”
“朕隻是希望你能留下幾天,幫忙修改。”
他提出了新的條件,“作為補償,你們一路南下離開趙國之前,朕都會讓李牧派兵護送。”
隨後他又湊近到楊束耳邊,“朕聽說,有不少趙國的民間組織要殺你,朕也不好親自派兵護送……”
“謝過陛下。”
楊束微微點頭,“紅霓,我們就再趙都多休息幾日。”
說罷,車隊折返。
“老師在趙國已經給你做了一些榜樣,之後到魏國,就要你想辦法來了。”
車上,楊束緩緩開口道。
“為……”
紅霓剛想說為什麽,就想到了之前在朝堂上那一幕。
本來燕趙做生意所有人都在點頭,可是等到楊束進來,馬上就變臉。
“老師是怕魏國鬧得更凶吧?”
紅霓笑了笑問道。
“魏國未必比趙國鬧得凶。”
“當年三家分晉,魏國是受益者。”
楊束解釋道,“不僅拿下了原本晉國的都城鄴城作為魏國都城,還分了不少的好處。”
“可戰場上,老師一點都不留情麵啊!”
紅霓即係開口。
“魏國是投降最早的國家,因為我的關係,他們跟秦國關係還行。”
楊束繼續解釋,“就是擺脫這種附庸國的狀態,可能要下點功夫。”
“所以魏國比趙國輕鬆?”
紅霓思索了一下追問道。
“也不輕鬆,再怎麽說,我也跟魏國某些人有些仇怨地。”
楊束說著笑了笑。
回到趙都之後,車隊有李牧帶兵親自守護,楊束和紅霓則是到了趙田的書房中,幫忙修改趙策。
“陛下,這個趙策,太過於模糊。”
看完一遍,楊束緩緩開口,“套在趙魏韓秦楚甚至是燕國都是這麽個道理。”
“可朕是按照你和你徒弟的話所寫的!”
“難道錯了?”
趙田十分不解,不過他很耐心。
“這些話本身是沒有錯的,但是陛下需要考慮趙國的實際情況。”
“就比如這句,修生養息,善待百姓。”
楊束開始解釋,“如何修生養息,如何真正能夠做到善待百姓?”
“這……”
趙田沉默了,就好像大道理都懂,可一到實際問題上就卡殼。
“陛下,若是真的要修趙策,那就需要從趙國的實際情況出發,找到靈活的辦法。”
楊束繼續教導,“對於燕國,我和徒兒用半年時間跑了燕國各處,了解民情,才能夠製定足夠詳細的措施。”
聽完這些話,趙田若有所思。
“朕明白了。”
“所謂的趙策,就不應該是一本書。”
沉默片刻,趙田緩緩開口,“而是一種做事的辦法,一種……”
“綱領。”
楊束將趙田缺失的兩個字說出,“原理是好的,你不靈活應變,可能會好心辦壞事。”
“那好,你將書中各種的問題都提出來,朕會好好想想。”
“修趙策,應當是朕親自來!”
趙田點頭道,對楊束表示感謝。
在趙都待了兩天,楊束和紅霓將趙策上所有需要詳細敲定的事情都做了注明。
“多謝二位,朕一定會多加注意!”
看著密密麻麻的批注,趙田心中萬分感激。
“那就此別過,趙國和燕國絕對不會開戰,我們的生意會一直進行。”
楊束也做出保證。
隨後,在李牧的護送下,楊束和紅霓帶著車隊一路到了趙國和魏國的邊境。
“楊束,我隻能送到這兒了。”
穿過趙國南邊最後一道城門,李牧緩緩開口道,“接下來的路你們得小心。”
“我明白。”
楊束微微點頭表示感謝,隨後臉上嚴肅了不少。
路途上這幾日他已經發現了不少暗中跟蹤的人。
“至於貨物,等我們和魏國談過,回到燕國就會開始送過來。”
說完這句,楊束的車隊就完全穿過趙國的城門,前往魏國。
“老師,我有種不好的預感。”
當他們離開趙國後,紅霓眉頭微皺在車裏分析,“這兒是魏國和趙國的交界地帶……沒有李牧保護,那些跟蹤的人……”
話還沒說完,他們就遭到了伏擊。
道路兩旁的草叢中突然殺出伏兵無數。
“到這時候才動手麽?”
好在楊束早有準備。
這也是他沒有賣掉所有兵器和盔甲的目的。
沉默許久,趙田緩緩開口道,“治粟內史,你負責檢查交易的錢貨狀況。”
“傳李牧!”
說罷,李牧立刻覲見。
“李牧,朕封你為護商將軍,專門負責邊境護送商隊交易的事宜!”
“末將遵旨!”
聽到趙田的命令,李牧心中激動得不得了。
他終於能再做將軍了!
隨即,趙田拔出了掛在邊上的寶劍,“眾卿家,現在這生意朕已經點頭,你們也都已經和楊束辯論過,若是還有人有異議,就如同這書案!”
說罷,他一劍斬下,案板一角應聲落地,暗示人頭落地。
百官隻能跪下,高喊著“陛下英明”。
退朝之後,治粟內史害怕做不好被連累,竟然將此事全權交給了李牧。
“楊束,我都不知道我該恨你還是謝謝你。”
李牧跟著楊束到下榻的客棧笑著開口。
“不用恨也不用謝。”
楊束坐在床邊,也微微鬆了口氣,“這是趙國的決定。”
隨後,他跟紅霓一起跟李牧商談價格事宜。
因為匈奴馬和一些兵器盔甲這些,都是從未交易過的東西,所以定價討論了很久。
經過幾天的議價,他們最終決定,用兩批普通馬的價格進購匈奴馬。
兵器盔甲也因為質量精良而提高了一些價格。
完成議價,楊束也從趙國買了一些糧食。
這些最終都被記錄在案,作為未來趙國和燕國官方貿易的標準。
離開趙都前,楊束又將貨物賣掉一半換成了錢糧。
當車隊走出城門之後,楊束卻被趙田攔下。
“陛下,這是什麽意思?”
“生意已經談妥,李牧也上交清單。”
楊束下車看著趙田緩緩問道。
“朕不是來反悔的,而是想請你幫朕一個忙。”
趙田緩緩開口,走上前來,“之前朕聽了你的治軍之法,頗有感觸,所以寫了趙策。”
“朕隻是希望你能留下幾天,幫忙修改。”
他提出了新的條件,“作為補償,你們一路南下離開趙國之前,朕都會讓李牧派兵護送。”
隨後他又湊近到楊束耳邊,“朕聽說,有不少趙國的民間組織要殺你,朕也不好親自派兵護送……”
“謝過陛下。”
楊束微微點頭,“紅霓,我們就再趙都多休息幾日。”
說罷,車隊折返。
“老師在趙國已經給你做了一些榜樣,之後到魏國,就要你想辦法來了。”
車上,楊束緩緩開口道。
“為……”
紅霓剛想說為什麽,就想到了之前在朝堂上那一幕。
本來燕趙做生意所有人都在點頭,可是等到楊束進來,馬上就變臉。
“老師是怕魏國鬧得更凶吧?”
紅霓笑了笑問道。
“魏國未必比趙國鬧得凶。”
“當年三家分晉,魏國是受益者。”
楊束解釋道,“不僅拿下了原本晉國的都城鄴城作為魏國都城,還分了不少的好處。”
“可戰場上,老師一點都不留情麵啊!”
紅霓即係開口。
“魏國是投降最早的國家,因為我的關係,他們跟秦國關係還行。”
楊束繼續解釋,“就是擺脫這種附庸國的狀態,可能要下點功夫。”
“所以魏國比趙國輕鬆?”
紅霓思索了一下追問道。
“也不輕鬆,再怎麽說,我也跟魏國某些人有些仇怨地。”
楊束說著笑了笑。
回到趙都之後,車隊有李牧帶兵親自守護,楊束和紅霓則是到了趙田的書房中,幫忙修改趙策。
“陛下,這個趙策,太過於模糊。”
看完一遍,楊束緩緩開口,“套在趙魏韓秦楚甚至是燕國都是這麽個道理。”
“可朕是按照你和你徒弟的話所寫的!”
“難道錯了?”
趙田十分不解,不過他很耐心。
“這些話本身是沒有錯的,但是陛下需要考慮趙國的實際情況。”
“就比如這句,修生養息,善待百姓。”
楊束開始解釋,“如何修生養息,如何真正能夠做到善待百姓?”
“這……”
趙田沉默了,就好像大道理都懂,可一到實際問題上就卡殼。
“陛下,若是真的要修趙策,那就需要從趙國的實際情況出發,找到靈活的辦法。”
楊束繼續教導,“對於燕國,我和徒兒用半年時間跑了燕國各處,了解民情,才能夠製定足夠詳細的措施。”
聽完這些話,趙田若有所思。
“朕明白了。”
“所謂的趙策,就不應該是一本書。”
沉默片刻,趙田緩緩開口,“而是一種做事的辦法,一種……”
“綱領。”
楊束將趙田缺失的兩個字說出,“原理是好的,你不靈活應變,可能會好心辦壞事。”
“那好,你將書中各種的問題都提出來,朕會好好想想。”
“修趙策,應當是朕親自來!”
趙田點頭道,對楊束表示感謝。
在趙都待了兩天,楊束和紅霓將趙策上所有需要詳細敲定的事情都做了注明。
“多謝二位,朕一定會多加注意!”
看著密密麻麻的批注,趙田心中萬分感激。
“那就此別過,趙國和燕國絕對不會開戰,我們的生意會一直進行。”
楊束也做出保證。
隨後,在李牧的護送下,楊束和紅霓帶著車隊一路到了趙國和魏國的邊境。
“楊束,我隻能送到這兒了。”
穿過趙國南邊最後一道城門,李牧緩緩開口道,“接下來的路你們得小心。”
“我明白。”
楊束微微點頭表示感謝,隨後臉上嚴肅了不少。
路途上這幾日他已經發現了不少暗中跟蹤的人。
“至於貨物,等我們和魏國談過,回到燕國就會開始送過來。”
說完這句,楊束的車隊就完全穿過趙國的城門,前往魏國。
“老師,我有種不好的預感。”
當他們離開趙國後,紅霓眉頭微皺在車裏分析,“這兒是魏國和趙國的交界地帶……沒有李牧保護,那些跟蹤的人……”
話還沒說完,他們就遭到了伏擊。
道路兩旁的草叢中突然殺出伏兵無數。
“到這時候才動手麽?”
好在楊束早有準備。
這也是他沒有賣掉所有兵器和盔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