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改製圖表
權傾朝野你忌憚,我走你哭啥 作者:兮如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紅霓帶這些軍隊出去,就是要將地方製度,改成更加井井有條的郡縣製。
為避免阻力,手上自然要有兵。
十六將除了在朝中的五將,剩下的人也分領人馬離去。
因為先前楊束和紅霓在遊曆的時候,本就已經給百姓的心裏,埋下了改製的種子。
現在軍隊過去,就是計劃的第二步。
軍隊控製好,再把製度重新頒布……
即便地方鄉紳不同意,在強大的軍隊麵前,他們也沒法造次。
其實楊束和紅霓要做的並不多。
郡縣製,地名不變,就是鎮、村的稱呼改成郡縣。
隨後在村長鎮長的基礎上,增加郡丞和縣丞。
分開村長鎮長的權力,隨後在各地選任武力和文禮俱佳的人,充當郡尉和縣尉。
若是沒有,那麽就從軍中,挑選一些品德武力都沒問題的人擔任。
“老師,在皇兄眼裏,我已經是解了兵權,那麽之後我應該可以同意,六部官員全都上他的人了吧?”
紅霓對之後的計劃有些疑問。
“我不明白他為什麽看不出來,我本來就沒有什麽人可安插。”
“這就是一個虛實的變化。”
“看似你沒有人,你隻要表現得有,隻要讓他覺得有,你就能有。”
楊束緩緩解釋道,“權術,從來都是虛虛實實,絕不能把自己的底牌提前亮出來。”
這算是一種提醒。
“那我們應該先把這件事做好,再去跟他提六部的事情。”
“而且要配合內衛部來進行。”
紅霓思索了一下問道,“這樣,應該就沒問題吧?”
楊束點頭道,“如果你能夠保持這樣的狀態,很多事情上,並不需要我。”
聽到這話,紅霓的眼神卻變了。
“老師,你不要離開我!”
說著她抓著楊束的手,“我還有很多事情要和老師一起做!”
“我不會離開的。”
楊束鬆了口氣,“你能夠獨立做這些事,難道不是一件高興的事情嗎?”
相比秦妙善,紅霓現在學會了很多的事情。
除了一些特別困難的,她基本都能一人妥善處理。
教出這麽一個徒弟,也算是自己沒有白費這麽多功夫。
“我們還有很多難關要走。”
“六部之後,就是強化鹽鐵官營,還有田地的處理。”
楊束開口道,“路上我也教過你。”
“對,還有修路!”
“要讓商人活躍起來!”
紅霓立刻接上話,“商人是讓一個國家活躍起來,必不可少的東西。”
另一邊,大皇子的府邸,回去之後他樂不可支。
“殿下,何事這麽高興?”
徐威剛剛安排了人將四皇子送走,回來就見得大皇子喜笑顏開。
必然是有什麽令人振奮的消息。
“今天,那小妮子總算是敗下陣來了!”
大皇子笑道,“就在剛剛的宴會,她自己把兵權給解了!”
“不,是那楊束自己提出的辦法,結果自討苦吃!”
他補充了一句。
“到底怎麽回事?”
“平白無故解除兵權,必有蹊蹺啊。”
徐威眉頭霎時間擰緊,這不會又是什麽楊束的計策吧?
“是這樣的,剛才有人來報,西邊饑荒,楊束他竟然說讓軍隊去救災!”
這麽說著,大皇子將宴會上的事情說了出來。
“這倒是合理,不過為什麽燕帝要讓紅霓解除兵權?”
聽了大皇子的敘述,徐威還是有很多疑問。
“我來回的路上,並沒有看到什麽加急報告的報信之人。”
徐威的話,瞬間讓大皇子警覺起來。
“你的意思是,假裝是假的?”
“那紅霓解除兵權幹什麽?”
大皇子眉頭也跟著擰緊,“這是楊束的計謀!可……為什麽?”
“這件事,還是小心為好,有可能是楊束的金蟬脫殼之計。”
“那些士兵可能不會離開薊京,八成會偷偷躲起來。”
徐威解釋道,“在弄清楚這件事之前,最好不要動手,也不要有任何不好的舉動。”
“看來這楊束,還真是難對付得很啊!”
大皇子一想到楊束那張臉,就咬牙切齒。
“這樣,殿下,我先找人去證實一下西邊的情況,短時間內,不要有什麽出格的舉動。”
“畢竟四皇子才刺殺過燕帝。”
徐威的腦筋轉得極快。
其實他除了要去證實這件事以外,還要向秦國報告現在的進度。
大皇子已經是他的傀儡了。
自己說什麽他就會照做,隻要這麽一個傀儡皇子上位,燕國不攻自破。
“好,你先去忙你的。”
大皇子隨後分析了一下,“按照他們這樣,應該就是要同意六部全都是我的人。”
“這是好事,無論是現在的三公九卿還是六部,權力永遠還是在殿下手裏。”
徐威點頭道,“不過依然要小心楊束出奇招。”
說罷,他就連夜離開薊京,打算回到秦國報告。
幾天後,當紅霓和楊束一同完成了地方官製和相應的報送消息製度後,他們這才帶著六部的官職表來到了城中大皇子的府邸。
“皇兄,兵權我也解了,六部,我也不會放人進去。”
在進去前紅霓想了很多苦澀的事情,這才表現出一臉難受。
他想得最多的還是當年在戰場上被楊束的鐵騎吊起來打的往事。
“但……六部確實是利國利民,你總得接受吧?”
紅霓這副苦哈哈的樣子,倒是讓大皇子有幾分相信紅霓這是真沒兵權,過來服軟了。
可有徐威的提示,大皇子依然沒有掉以輕心。
“六部的事情,我會跟進,其實這段時間,我也跟百官溝通了一些,他們也有不少同意改製六部的。”
大皇子裝作關心的樣子坐在椅子上,“不過到現在為止,我還沒有看到六部的具體規劃,我很是擔心呐!”
“大皇子殿下能夠點頭,這是最好的事情。”
“殿下,這是六部官職表,附帶了六部職責和俸祿。”
楊束說著,將一卷稍長的書卷放在桌前,緩緩拉開。
“吏戶禮兵刑工六部,我聽聞秦國也是如此。”
“不知道,當時在改製的時候,楊師用了一些什麽辦法?”
大皇子試探道。
為避免阻力,手上自然要有兵。
十六將除了在朝中的五將,剩下的人也分領人馬離去。
因為先前楊束和紅霓在遊曆的時候,本就已經給百姓的心裏,埋下了改製的種子。
現在軍隊過去,就是計劃的第二步。
軍隊控製好,再把製度重新頒布……
即便地方鄉紳不同意,在強大的軍隊麵前,他們也沒法造次。
其實楊束和紅霓要做的並不多。
郡縣製,地名不變,就是鎮、村的稱呼改成郡縣。
隨後在村長鎮長的基礎上,增加郡丞和縣丞。
分開村長鎮長的權力,隨後在各地選任武力和文禮俱佳的人,充當郡尉和縣尉。
若是沒有,那麽就從軍中,挑選一些品德武力都沒問題的人擔任。
“老師,在皇兄眼裏,我已經是解了兵權,那麽之後我應該可以同意,六部官員全都上他的人了吧?”
紅霓對之後的計劃有些疑問。
“我不明白他為什麽看不出來,我本來就沒有什麽人可安插。”
“這就是一個虛實的變化。”
“看似你沒有人,你隻要表現得有,隻要讓他覺得有,你就能有。”
楊束緩緩解釋道,“權術,從來都是虛虛實實,絕不能把自己的底牌提前亮出來。”
這算是一種提醒。
“那我們應該先把這件事做好,再去跟他提六部的事情。”
“而且要配合內衛部來進行。”
紅霓思索了一下問道,“這樣,應該就沒問題吧?”
楊束點頭道,“如果你能夠保持這樣的狀態,很多事情上,並不需要我。”
聽到這話,紅霓的眼神卻變了。
“老師,你不要離開我!”
說著她抓著楊束的手,“我還有很多事情要和老師一起做!”
“我不會離開的。”
楊束鬆了口氣,“你能夠獨立做這些事,難道不是一件高興的事情嗎?”
相比秦妙善,紅霓現在學會了很多的事情。
除了一些特別困難的,她基本都能一人妥善處理。
教出這麽一個徒弟,也算是自己沒有白費這麽多功夫。
“我們還有很多難關要走。”
“六部之後,就是強化鹽鐵官營,還有田地的處理。”
楊束開口道,“路上我也教過你。”
“對,還有修路!”
“要讓商人活躍起來!”
紅霓立刻接上話,“商人是讓一個國家活躍起來,必不可少的東西。”
另一邊,大皇子的府邸,回去之後他樂不可支。
“殿下,何事這麽高興?”
徐威剛剛安排了人將四皇子送走,回來就見得大皇子喜笑顏開。
必然是有什麽令人振奮的消息。
“今天,那小妮子總算是敗下陣來了!”
大皇子笑道,“就在剛剛的宴會,她自己把兵權給解了!”
“不,是那楊束自己提出的辦法,結果自討苦吃!”
他補充了一句。
“到底怎麽回事?”
“平白無故解除兵權,必有蹊蹺啊。”
徐威眉頭霎時間擰緊,這不會又是什麽楊束的計策吧?
“是這樣的,剛才有人來報,西邊饑荒,楊束他竟然說讓軍隊去救災!”
這麽說著,大皇子將宴會上的事情說了出來。
“這倒是合理,不過為什麽燕帝要讓紅霓解除兵權?”
聽了大皇子的敘述,徐威還是有很多疑問。
“我來回的路上,並沒有看到什麽加急報告的報信之人。”
徐威的話,瞬間讓大皇子警覺起來。
“你的意思是,假裝是假的?”
“那紅霓解除兵權幹什麽?”
大皇子眉頭也跟著擰緊,“這是楊束的計謀!可……為什麽?”
“這件事,還是小心為好,有可能是楊束的金蟬脫殼之計。”
“那些士兵可能不會離開薊京,八成會偷偷躲起來。”
徐威解釋道,“在弄清楚這件事之前,最好不要動手,也不要有任何不好的舉動。”
“看來這楊束,還真是難對付得很啊!”
大皇子一想到楊束那張臉,就咬牙切齒。
“這樣,殿下,我先找人去證實一下西邊的情況,短時間內,不要有什麽出格的舉動。”
“畢竟四皇子才刺殺過燕帝。”
徐威的腦筋轉得極快。
其實他除了要去證實這件事以外,還要向秦國報告現在的進度。
大皇子已經是他的傀儡了。
自己說什麽他就會照做,隻要這麽一個傀儡皇子上位,燕國不攻自破。
“好,你先去忙你的。”
大皇子隨後分析了一下,“按照他們這樣,應該就是要同意六部全都是我的人。”
“這是好事,無論是現在的三公九卿還是六部,權力永遠還是在殿下手裏。”
徐威點頭道,“不過依然要小心楊束出奇招。”
說罷,他就連夜離開薊京,打算回到秦國報告。
幾天後,當紅霓和楊束一同完成了地方官製和相應的報送消息製度後,他們這才帶著六部的官職表來到了城中大皇子的府邸。
“皇兄,兵權我也解了,六部,我也不會放人進去。”
在進去前紅霓想了很多苦澀的事情,這才表現出一臉難受。
他想得最多的還是當年在戰場上被楊束的鐵騎吊起來打的往事。
“但……六部確實是利國利民,你總得接受吧?”
紅霓這副苦哈哈的樣子,倒是讓大皇子有幾分相信紅霓這是真沒兵權,過來服軟了。
可有徐威的提示,大皇子依然沒有掉以輕心。
“六部的事情,我會跟進,其實這段時間,我也跟百官溝通了一些,他們也有不少同意改製六部的。”
大皇子裝作關心的樣子坐在椅子上,“不過到現在為止,我還沒有看到六部的具體規劃,我很是擔心呐!”
“大皇子殿下能夠點頭,這是最好的事情。”
“殿下,這是六部官職表,附帶了六部職責和俸祿。”
楊束說著,將一卷稍長的書卷放在桌前,緩緩拉開。
“吏戶禮兵刑工六部,我聽聞秦國也是如此。”
“不知道,當時在改製的時候,楊師用了一些什麽辦法?”
大皇子試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