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啟程,回薊京
權傾朝野你忌憚,我走你哭啥 作者:兮如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薊京一隅偏安根本不夠。
若是要燕國安。
這半年,就要掃清地方上所有的不公,收攏民心。
同時楊束也能真正看看燕國的情況,也讓紅霓能夠得到各地的民心。
否則,紅霓這個燕國女帝,可坐不穩。
這些話,他都放在心裏沒有說出口。
為了避免過去的錯誤,他要教會紅霓如何做一個皇帝。
而不是當一個保姆,在一旁幫她把什麽事都做了!
“燕國不是特別大,我們留的時間也不必很長。”
“一路暗訪,留下好名聲。”
楊束開口道,“幫他們解決了困難,自然會有義士想要投靠。”
“如果不靠百姓,任何帝王都坐不穩那個位置。”
他繼續教學,“你的傷,我明天給你做一些藥,十日之內就會好。”
說完這些,紅霓回房。
楊束靠在床上,深呼一口氣。
這場,他確實有幾分賭的成分。
他賭這兒的匈奴,和他所熟知的匈奴是一副德行。
賭對了。
第二天,楊束帶著脫下盔甲的騎兵兩百人離開。
離開前,他將身上的兩尺半短劍交給了耿舍,隨後自己又打了一把常規的三尺劍。
耿燕駕車,楊束和紅霓在車內,他們一行人浩浩蕩蕩出發。
雖說耿舍答應這些事情,不會報到薊京朝上,但他可以暗中派人將這些事情密送到燕帝手上。
當然帶走的兩百人中,耿舍也暗中派了他的人,負責持續送密報。
楊束早就發現了。
隻不過,他覺得隻要不明目張膽報到朝上讓大皇子起戒心,那就足夠。
在楊束到達下一個目的地的城市時候,燕帝已經從密報上得知雁門鎮發生的事情。
“好家夥,百年都沒解決的匈奴問題,被你幾天解決了?”
“一千騎兵狂屠匈奴二十萬,真是隻有你能做出來的事情。”
燕帝躲在寢宮裏看著密報偷著樂,不知不覺燕國北方的問題已經解決了!
看完密報他就將紙張扔到香爐中焚燒。
“陛下,大皇子求見。”
聽到這話,燕帝立刻正襟危坐,宣大皇子進來。
“父皇,河東發了水患,兒臣正在命百官籌集銀兩。”
大皇子裝作一副勤政的樣子開口道,“不知父皇有何要求?”
他這是試探。
在沒有燕帝的允許下,他擅自讓百官籌款賑災。
若是燕帝默認,那就代表,他可以有更大的動作。
燕帝哪能看不破大皇子這點小伎倆?
“也好,朕年事已高,有些事情,還得你們年輕人來。”
他想了想,笑著說道。
“對了其他幾位皇子也通知一下,讓他們也準備一些善款賑濟百姓。”
“兒臣遵旨。”
大皇子微微點頭,隨後退下,心裏卻是高興萬分。
試探成功了!
回去他第一時間,就將這件事告訴了徐威。
“你的辦法確實不錯。”
大皇子還沒得意多久,卻見徐威眉頭微皺。
“不錯什麽,燕帝說要通知其他的皇子。”
“擺明了讓你們內訌。”
徐威緩緩開口道,“你未經允許先做了事情,就在暗示,你可以決定燕國命運,其他皇子甘心嗎?”
“他們手上沒有兵權,能奈我何?”
大皇子依然是一副得意的樣子。
“你的兵,能聽話嗎?”
徐威一句話點破,“分出來的一半兵權,這些都是紅霓的兵,你不做任何的改變,指望用得動?”
“不過是狐假虎威。”
“你!”
聽到這話大皇子瞬間暴起,可細細一想徐威說得沒錯。
若是這些兵不改改,到時候爭奪起來,自己等於沒有兵權!
“那你認為,我應該怎麽做?”
他深呼一口氣,冷靜下來。
“換將,訓練。”
“把所有的將領都換成你自己的人。”
徐威開口道,“正好河東水患,你就派兵去輔助,也讓這些兵知道,你是善待黎民百姓的明君!”
這些話其實都不是徐威原創。
當年楊束在秦國,就是這麽一步步做過來的。
有例子在前,他還能不知道怎麽做?
“不錯,不錯。”
大皇子連連稱讚,沒想到這個徐威能夠有如此智謀。
看來未來帝位之爭,他可有希望了!
小小紅霓,叛賊楊束,不值一提!
之後的日子裏,大皇子裝出一副盡心盡力的樣子。
但籌款等一係列的事情中,他依然在中飽私囊,吞了不少錢,還拉攏了朝中不少勢力。
隨後他參考徐威的意見,換掉了自己兵權掌握範圍內的各種將領。
而楊束則是帶著紅霓耿燕周遊各地,幫助當地百姓,削弱豪紳,從而獲得了不少名聲。
隨著名聲而來的,自然是“義兵”。
不知不覺半年過去,大皇子看似早朝中站穩腳跟,但這是用錢和權還有壓迫換來的。
盡管看起來他確實展現出一些治理的能力,但是朝中還是有一小撮人不滿。
可楊束用這半年時間確實幹了大事。
平定北方匈奴隻是其一,隨後東方和西方各個城鎮,甚至村子裏都有楊束和紅霓大軍幫忙的事情。
隻是礙於事情很小,根本沒有傳到朝廷。
隻有燕帝一人看著密報樂嗬。
“玩弄權術,大兒子倒是已經有些長進,可做皇帝,還是紅霓。”
獨處之時,燕帝緩緩開口。
這半年來的裝病和放下權力,製衡各個皇子之後看下來。
他心中已經決定了皇帝的人選。
既然秦國能有女帝,為何燕國不行?
隻是這些想法,依然還不能說出來。
此刻,周遊燕國一圈的楊束和紅霓,已經在回薊京的路上。
從雁門鎮出發的三百人,這麽一圈下來,竟然擴充到了三千人。
雖然不是什麽人多勢眾,但這些人都是絕對忠誠於楊束和紅霓。
相比放箭呐喊對得起餉銀的士兵。
這些人的戰鬥力,頂得上幾萬人!
“這半年,大皇子應該也做了不少事,記得見機行事。”
“這些兵馬,可以暫時暗伏於鏡湖山莊,以備不時之需。”
馬車上楊束教導道,“權術之戰,你沒有學多少,凡事以小心為主。”
“老師,這半年,我學到了很多東西。”
“無論最後成不成,我永遠是你的弟子。”
經過了這半年的曆練,紅霓臉上雖還有稚氣,可眼神卻堅毅很多。
“隻要能跟你在一起就好。”
說著她嘴角微微翹起。
可能老師心裏還有秦妙善,但現在她和老師在一起真的很開心。
若是要燕國安。
這半年,就要掃清地方上所有的不公,收攏民心。
同時楊束也能真正看看燕國的情況,也讓紅霓能夠得到各地的民心。
否則,紅霓這個燕國女帝,可坐不穩。
這些話,他都放在心裏沒有說出口。
為了避免過去的錯誤,他要教會紅霓如何做一個皇帝。
而不是當一個保姆,在一旁幫她把什麽事都做了!
“燕國不是特別大,我們留的時間也不必很長。”
“一路暗訪,留下好名聲。”
楊束開口道,“幫他們解決了困難,自然會有義士想要投靠。”
“如果不靠百姓,任何帝王都坐不穩那個位置。”
他繼續教學,“你的傷,我明天給你做一些藥,十日之內就會好。”
說完這些,紅霓回房。
楊束靠在床上,深呼一口氣。
這場,他確實有幾分賭的成分。
他賭這兒的匈奴,和他所熟知的匈奴是一副德行。
賭對了。
第二天,楊束帶著脫下盔甲的騎兵兩百人離開。
離開前,他將身上的兩尺半短劍交給了耿舍,隨後自己又打了一把常規的三尺劍。
耿燕駕車,楊束和紅霓在車內,他們一行人浩浩蕩蕩出發。
雖說耿舍答應這些事情,不會報到薊京朝上,但他可以暗中派人將這些事情密送到燕帝手上。
當然帶走的兩百人中,耿舍也暗中派了他的人,負責持續送密報。
楊束早就發現了。
隻不過,他覺得隻要不明目張膽報到朝上讓大皇子起戒心,那就足夠。
在楊束到達下一個目的地的城市時候,燕帝已經從密報上得知雁門鎮發生的事情。
“好家夥,百年都沒解決的匈奴問題,被你幾天解決了?”
“一千騎兵狂屠匈奴二十萬,真是隻有你能做出來的事情。”
燕帝躲在寢宮裏看著密報偷著樂,不知不覺燕國北方的問題已經解決了!
看完密報他就將紙張扔到香爐中焚燒。
“陛下,大皇子求見。”
聽到這話,燕帝立刻正襟危坐,宣大皇子進來。
“父皇,河東發了水患,兒臣正在命百官籌集銀兩。”
大皇子裝作一副勤政的樣子開口道,“不知父皇有何要求?”
他這是試探。
在沒有燕帝的允許下,他擅自讓百官籌款賑災。
若是燕帝默認,那就代表,他可以有更大的動作。
燕帝哪能看不破大皇子這點小伎倆?
“也好,朕年事已高,有些事情,還得你們年輕人來。”
他想了想,笑著說道。
“對了其他幾位皇子也通知一下,讓他們也準備一些善款賑濟百姓。”
“兒臣遵旨。”
大皇子微微點頭,隨後退下,心裏卻是高興萬分。
試探成功了!
回去他第一時間,就將這件事告訴了徐威。
“你的辦法確實不錯。”
大皇子還沒得意多久,卻見徐威眉頭微皺。
“不錯什麽,燕帝說要通知其他的皇子。”
“擺明了讓你們內訌。”
徐威緩緩開口道,“你未經允許先做了事情,就在暗示,你可以決定燕國命運,其他皇子甘心嗎?”
“他們手上沒有兵權,能奈我何?”
大皇子依然是一副得意的樣子。
“你的兵,能聽話嗎?”
徐威一句話點破,“分出來的一半兵權,這些都是紅霓的兵,你不做任何的改變,指望用得動?”
“不過是狐假虎威。”
“你!”
聽到這話大皇子瞬間暴起,可細細一想徐威說得沒錯。
若是這些兵不改改,到時候爭奪起來,自己等於沒有兵權!
“那你認為,我應該怎麽做?”
他深呼一口氣,冷靜下來。
“換將,訓練。”
“把所有的將領都換成你自己的人。”
徐威開口道,“正好河東水患,你就派兵去輔助,也讓這些兵知道,你是善待黎民百姓的明君!”
這些話其實都不是徐威原創。
當年楊束在秦國,就是這麽一步步做過來的。
有例子在前,他還能不知道怎麽做?
“不錯,不錯。”
大皇子連連稱讚,沒想到這個徐威能夠有如此智謀。
看來未來帝位之爭,他可有希望了!
小小紅霓,叛賊楊束,不值一提!
之後的日子裏,大皇子裝出一副盡心盡力的樣子。
但籌款等一係列的事情中,他依然在中飽私囊,吞了不少錢,還拉攏了朝中不少勢力。
隨後他參考徐威的意見,換掉了自己兵權掌握範圍內的各種將領。
而楊束則是帶著紅霓耿燕周遊各地,幫助當地百姓,削弱豪紳,從而獲得了不少名聲。
隨著名聲而來的,自然是“義兵”。
不知不覺半年過去,大皇子看似早朝中站穩腳跟,但這是用錢和權還有壓迫換來的。
盡管看起來他確實展現出一些治理的能力,但是朝中還是有一小撮人不滿。
可楊束用這半年時間確實幹了大事。
平定北方匈奴隻是其一,隨後東方和西方各個城鎮,甚至村子裏都有楊束和紅霓大軍幫忙的事情。
隻是礙於事情很小,根本沒有傳到朝廷。
隻有燕帝一人看著密報樂嗬。
“玩弄權術,大兒子倒是已經有些長進,可做皇帝,還是紅霓。”
獨處之時,燕帝緩緩開口。
這半年來的裝病和放下權力,製衡各個皇子之後看下來。
他心中已經決定了皇帝的人選。
既然秦國能有女帝,為何燕國不行?
隻是這些想法,依然還不能說出來。
此刻,周遊燕國一圈的楊束和紅霓,已經在回薊京的路上。
從雁門鎮出發的三百人,這麽一圈下來,竟然擴充到了三千人。
雖然不是什麽人多勢眾,但這些人都是絕對忠誠於楊束和紅霓。
相比放箭呐喊對得起餉銀的士兵。
這些人的戰鬥力,頂得上幾萬人!
“這半年,大皇子應該也做了不少事,記得見機行事。”
“這些兵馬,可以暫時暗伏於鏡湖山莊,以備不時之需。”
馬車上楊束教導道,“權術之戰,你沒有學多少,凡事以小心為主。”
“老師,這半年,我學到了很多東西。”
“無論最後成不成,我永遠是你的弟子。”
經過了這半年的曆練,紅霓臉上雖還有稚氣,可眼神卻堅毅很多。
“隻要能跟你在一起就好。”
說著她嘴角微微翹起。
可能老師心裏還有秦妙善,但現在她和老師在一起真的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