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放人回去
權傾朝野你忌憚,我走你哭啥 作者:兮如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是看到了父皇,嚇破了膽,來人,關入大牢明日問斬!”
大皇子見事情還沒被戳破立刻開口,搶先一步將他打入大牢。
“你!”
“隻要我活著,你的破事我一定說出來!”
被拖下去的時候,徐威憤怒開口。
不過他這些不明意義的話,所有不知情的人都沒聽懂。
“明日問斬倒是算了,所謂兩國交戰不斬來使。”
楊束緩緩分析道,“他既然隻賠款,不割地,回去也是個死,不如讓他回去複命為好。”
“嗯,楊師說得有道理。”
燕帝微微點頭,“皇兒啊,你先回去吧,朕會命人收拾的。”
“兒臣遵旨。”
大皇子帶著人十分不情願地離開。
待大皇子離開,燕帝笑著詢問道:“朕也有些問題,想跟楊師討教一番。”
既然人走了,燕帝可就要弄明白到底是個什麽事情。
此刻這些秦國的刺客,絕不單純是使者帶來的。
一切使者進入燕國,絕不會攜帶武器。
紅霓明顯想要告狀,卻被楊束攔下來。
她隻能憋著氣,一路跟著進入一間頗為清雅的房間。
燭光點上,倒有幾分名士徹夜對談的氣氛。
“剛才的事情,朕已經猜得差不多了。”
“不過,你為何要給朕這好大兒麵子?”
燕帝說出這話,紅霓才明白,自己的父皇是揣著明白當糊塗。
“父皇為什麽?”
“皇兄可是要殺了老師啊!”
紅霓一臉不理解,隨後他看向楊束,“老師,你為什麽要幫他?”
“燕國承受不起戰爭。”
楊束臉上十分嚴肅,“我隻教你用兵,但你還有很多需要學。”
聽到這話,燕帝微微點頭。
和自己想的一樣,自己這個大兒子想要置楊束於死地。
不過一旦當麵開撕,大皇子手握軍隊,必然會想要挑起燕國內戰。
到時候,就算秦國真的信守承諾不摻和,燕國也無藥可救。
“我想,陛下也是如此考慮,才沒有戳破大皇子殿下。”
楊束拱手行禮,雖然燕帝不怎麽過問朝事,但還是很精明的。
“不錯。”
“那徐使者說的破事,應該指的就是他夥同朕這好大兒謀害楊師吧?”
“陛下前來,應該不單單是為了這事吧?”
楊束已經看出幾分燕帝醉翁之意不在酒。
此番前來,也隻是正好撞見。
“燕國,馬上就要籌集三十萬兩白銀的賠款。”
“此番賠完,還有歲幣。”
燕帝喝了口茶,緩緩開口,“長此以往,燕國可就沒有翻身之日。”
“楊師,有何良策?”
楊束是聽明白了,他想要自己幫忙恢複國力。
“所謂翻身,不過四件事。”
“衣食住行。”
他緩緩起身,半思索著開口,“百姓安,則國安,國安則國強。”
“我不挑起和大皇子的爭鬥,已經做好了第一步。”
說罷,他看向燕帝,“第二步,就是令行禁止。”
他知道要改變農業情況,通商或者搞研究,都需要時間。
最快的辦法,就是推行公正的法令,令行禁止……
隻要能增加燕國朝廷的信用,百姓就會相信並且支持。
“老師,為什麽不把治理秦國的那一套直接搬過來?”
紅霓不明白,有現成的辦法為何還要另外想一套。
“位置不同,情況不同。”
“用的辦法也要不同。”
楊束解釋道,“現在已經止戈,最好的辦法,就是將燕國律法修改,上下一心。”
即便他在朝堂上將燕國上下一心,但實際上燕國這幾個皇子都不會老實。
“好!令行禁止。”
“那朕把這件事交給你做,如何?”
燕帝緩緩開口,“這也不是跟秦國交戰,你就答應了吧。”
“陛下,我剛到燕國不久,燕國多少城,多少人,一概不知。”
“若是要令行禁止,首先令就要公平公正公開。”
“這才讓禁止二字有足夠的力量。”
楊束緩緩開口道,“我可以留下三條計策暫保燕國朝廷無憂。”
聽到此話,燕帝心中十分感動。
多少屍位素餐的大臣不顧黎民百姓,甚至都不願意親自看一眼實際。
可楊束上來就要求,先把燕國了解一遍……
果真不愧為天子之師!
“需要多久?”
燕帝,眉頭微皺,想了想自己的時日。
若是還未等楊束歸來,他就不行了呢?
他不禁害怕起來。
“半年即可。”
“陛下不必擔心性命的問題。”
隨即,楊束寫出一張方子,“軍中咳嗽者也有不少,這張方子,可延緩咳嗽,清肺利喉,對身體有益。”
“這是其一。”
“剩下兩條計策,三天之後,上朝覲見之事,我會交給陛下告訴百官。”
此番談話,燕帝隻覺得受益匪淺。
哪怕做了這麽久的燕國皇帝,大多數的事情,他也隻是慢慢摸出門道。
而楊束幾句話就濃縮了自己大半生的經驗,甚至還有自己未曾想到的……
“紅霓,你要在楊師身邊多加學習。”
“打仗不是目的,而是方法。”
說罷,燕帝緩緩起身,出門之後,在侍衛的陪同下回宮。
三天後的早晨,楊束帶著兩封信走進薊京,來到朝外等候。
朝堂內,還在為三十萬兩的白銀糾纏不休,看得燕帝是煩悶無比。
“陛下,楊束求見!”
門外的侍衛,這麽一喊,朝中頓時寂靜無聲。
楊束?
幾天沒聲音了,怎麽突然要來了?
不會是想要當官了吧?
大皇子倒是有幾分緊張,不會是要戳穿那徐使者和自己共謀刺殺的事情了吧?
“宣!”
正當百官猜忌,大皇子心中警覺之際,楊束緩緩入內。
“參見陛下。”
楊束跪下之後,立即起身,“陛下,我來燕國多日,還不知燕國多少城,多少人。”
“懇請陛下批準,讓我離開朝堂,四處雲遊。”
此話一出,所有人雖然都沉默著,可心裏都鬆了口氣。
這貨不會是想要隱退了?
大好事啊!
“楊大人千裏迢迢而來,莫非隻是想做閑雲野鶴?”
“這恐怕和來時候的想法不一樣吧?”
大皇子試探道。
若是真的要離開薊京到處遊玩,這對他來說可是天大的好消息。
楊束一走,紅霓必定跟著走。
那麽剩下的皇子中,隻有自己有兵權。
登基隻是自己想就行的事情!
大皇子見事情還沒被戳破立刻開口,搶先一步將他打入大牢。
“你!”
“隻要我活著,你的破事我一定說出來!”
被拖下去的時候,徐威憤怒開口。
不過他這些不明意義的話,所有不知情的人都沒聽懂。
“明日問斬倒是算了,所謂兩國交戰不斬來使。”
楊束緩緩分析道,“他既然隻賠款,不割地,回去也是個死,不如讓他回去複命為好。”
“嗯,楊師說得有道理。”
燕帝微微點頭,“皇兒啊,你先回去吧,朕會命人收拾的。”
“兒臣遵旨。”
大皇子帶著人十分不情願地離開。
待大皇子離開,燕帝笑著詢問道:“朕也有些問題,想跟楊師討教一番。”
既然人走了,燕帝可就要弄明白到底是個什麽事情。
此刻這些秦國的刺客,絕不單純是使者帶來的。
一切使者進入燕國,絕不會攜帶武器。
紅霓明顯想要告狀,卻被楊束攔下來。
她隻能憋著氣,一路跟著進入一間頗為清雅的房間。
燭光點上,倒有幾分名士徹夜對談的氣氛。
“剛才的事情,朕已經猜得差不多了。”
“不過,你為何要給朕這好大兒麵子?”
燕帝說出這話,紅霓才明白,自己的父皇是揣著明白當糊塗。
“父皇為什麽?”
“皇兄可是要殺了老師啊!”
紅霓一臉不理解,隨後他看向楊束,“老師,你為什麽要幫他?”
“燕國承受不起戰爭。”
楊束臉上十分嚴肅,“我隻教你用兵,但你還有很多需要學。”
聽到這話,燕帝微微點頭。
和自己想的一樣,自己這個大兒子想要置楊束於死地。
不過一旦當麵開撕,大皇子手握軍隊,必然會想要挑起燕國內戰。
到時候,就算秦國真的信守承諾不摻和,燕國也無藥可救。
“我想,陛下也是如此考慮,才沒有戳破大皇子殿下。”
楊束拱手行禮,雖然燕帝不怎麽過問朝事,但還是很精明的。
“不錯。”
“那徐使者說的破事,應該指的就是他夥同朕這好大兒謀害楊師吧?”
“陛下前來,應該不單單是為了這事吧?”
楊束已經看出幾分燕帝醉翁之意不在酒。
此番前來,也隻是正好撞見。
“燕國,馬上就要籌集三十萬兩白銀的賠款。”
“此番賠完,還有歲幣。”
燕帝喝了口茶,緩緩開口,“長此以往,燕國可就沒有翻身之日。”
“楊師,有何良策?”
楊束是聽明白了,他想要自己幫忙恢複國力。
“所謂翻身,不過四件事。”
“衣食住行。”
他緩緩起身,半思索著開口,“百姓安,則國安,國安則國強。”
“我不挑起和大皇子的爭鬥,已經做好了第一步。”
說罷,他看向燕帝,“第二步,就是令行禁止。”
他知道要改變農業情況,通商或者搞研究,都需要時間。
最快的辦法,就是推行公正的法令,令行禁止……
隻要能增加燕國朝廷的信用,百姓就會相信並且支持。
“老師,為什麽不把治理秦國的那一套直接搬過來?”
紅霓不明白,有現成的辦法為何還要另外想一套。
“位置不同,情況不同。”
“用的辦法也要不同。”
楊束解釋道,“現在已經止戈,最好的辦法,就是將燕國律法修改,上下一心。”
即便他在朝堂上將燕國上下一心,但實際上燕國這幾個皇子都不會老實。
“好!令行禁止。”
“那朕把這件事交給你做,如何?”
燕帝緩緩開口,“這也不是跟秦國交戰,你就答應了吧。”
“陛下,我剛到燕國不久,燕國多少城,多少人,一概不知。”
“若是要令行禁止,首先令就要公平公正公開。”
“這才讓禁止二字有足夠的力量。”
楊束緩緩開口道,“我可以留下三條計策暫保燕國朝廷無憂。”
聽到此話,燕帝心中十分感動。
多少屍位素餐的大臣不顧黎民百姓,甚至都不願意親自看一眼實際。
可楊束上來就要求,先把燕國了解一遍……
果真不愧為天子之師!
“需要多久?”
燕帝,眉頭微皺,想了想自己的時日。
若是還未等楊束歸來,他就不行了呢?
他不禁害怕起來。
“半年即可。”
“陛下不必擔心性命的問題。”
隨即,楊束寫出一張方子,“軍中咳嗽者也有不少,這張方子,可延緩咳嗽,清肺利喉,對身體有益。”
“這是其一。”
“剩下兩條計策,三天之後,上朝覲見之事,我會交給陛下告訴百官。”
此番談話,燕帝隻覺得受益匪淺。
哪怕做了這麽久的燕國皇帝,大多數的事情,他也隻是慢慢摸出門道。
而楊束幾句話就濃縮了自己大半生的經驗,甚至還有自己未曾想到的……
“紅霓,你要在楊師身邊多加學習。”
“打仗不是目的,而是方法。”
說罷,燕帝緩緩起身,出門之後,在侍衛的陪同下回宮。
三天後的早晨,楊束帶著兩封信走進薊京,來到朝外等候。
朝堂內,還在為三十萬兩的白銀糾纏不休,看得燕帝是煩悶無比。
“陛下,楊束求見!”
門外的侍衛,這麽一喊,朝中頓時寂靜無聲。
楊束?
幾天沒聲音了,怎麽突然要來了?
不會是想要當官了吧?
大皇子倒是有幾分緊張,不會是要戳穿那徐使者和自己共謀刺殺的事情了吧?
“宣!”
正當百官猜忌,大皇子心中警覺之際,楊束緩緩入內。
“參見陛下。”
楊束跪下之後,立即起身,“陛下,我來燕國多日,還不知燕國多少城,多少人。”
“懇請陛下批準,讓我離開朝堂,四處雲遊。”
此話一出,所有人雖然都沉默著,可心裏都鬆了口氣。
這貨不會是想要隱退了?
大好事啊!
“楊大人千裏迢迢而來,莫非隻是想做閑雲野鶴?”
“這恐怕和來時候的想法不一樣吧?”
大皇子試探道。
若是真的要離開薊京到處遊玩,這對他來說可是天大的好消息。
楊束一走,紅霓必定跟著走。
那麽剩下的皇子中,隻有自己有兵權。
登基隻是自己想就行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