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割地賠款
權傾朝野你忌憚,我走你哭啥 作者:兮如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眼看著大皇子支支吾吾。
半天都憋不出一句話,徐威的眼神中,鄙夷之色一閃而過。
“我這次來是為和不為戰,爾燕國背信棄義,收容我大秦叛徒楊束,大秦天兵親至,爾等竟然還負隅頑抗!”
“好在我大秦女帝仁義,不與爾一般計較!特意派我來談判。”
“你們隻需要割讓河東十三城,賠款三十萬兩白銀,此事便可一筆揭過!這便是我大秦開出的條件,沒有任何回旋餘地。”
“三日之後,我等再來拜見燕帝!是戰是和,決斷權交到你們手中!”
說完之後,徐威等人竟直接離去!
燕帝痛苦地閉上了眼睛。
“諸位,可有何良策?”
滿朝文武,議論紛紛。
大燕朝堂,宛如菜市。
“陛下!燕國百姓厭戰已久,更何況大秦國力遠勝於我,還是和為上策!受一時屈辱算得了什麽?您可要為天下黎明蒼生著想啊!”
“臣等皆傾向於和談!隻有暫時向秦國卑躬屈膝,才能換得我大燕發展的時機!等到日後大燕崛起,有的是機會撕毀協議!”
“不過是割地賠款而已,隻要陛下仍為民心所向,咱們大燕便依舊穩如泰山!”
眼看著滿朝文武,竟然全都傾向於和談,燕帝無奈地長歎一口氣。
“這大好河山,乃是先祖們一寸一寸打下來的,朕若是將之拋棄,隻怕先祖們都不會原諒我!”
聽得此言,大皇子心中焦急不已。
若是大燕與秦國之間繼續爆發戰爭,恐怕紅霓會趁此機會,將他好不容易奪過來的兵權,再一次奪回去!
“還請父皇為江山社稷著想,萬萬不可再興兵戈啊!”
群臣百官也紛紛跪倒在地上。
“請陛下為江山社稷著想!”
燕帝痛苦地閉上了眼睛。
“罷了罷了!”
“三日之後,允了他們的條件便是!”
…
鏡湖山莊。
此地位於薊京西郊,乃是紅霓在薊京之時,燕帝賞賜的一處僻靜之地。
自從楊束來到了燕國,這裏便成了他的居所。
“楊師,門外有秦國使團求見。”
管家恭恭敬敬地向楊束遞了一份拜帖,楊束有些訝然地接了過來。
看清拜帖上的名字後,他不由得笑了笑。
“請他們進來吧。”
不多時,一陣匆匆腳步聲傳來。
幾名身穿大秦官袍的人走了過來。
徐威等人心情忐忑地站在了楊束麵前。
“下官…我等見過楊大人!”
雖然如今的楊束已經慘遭通緝,但他餘威仍在,徐威等人見了楊束之後,心情仍舊有些忐忑。
“坐吧。如今我已不是大秦之官,爾等倒也無須和我多禮。”
直到楊束開口,徐威等人這才直起身子,在椅子上坐下。
隻不過,他們還是有些拘謹,屁股隻坐了三分之一的椅子,腰板挺得筆直。
仿佛被老師訓話的學生一樣。
等到坐下之後,徐威才後知後覺地發現,脊背上的衣服已經全濕了。
“是來和燕國談判的吧?讓我猜猜…割地賠款?這個主意肯定是李國忠那小子想出來的。”
“他手下大將周通被斬殺之後,已無人可用。李國忠又不願意將他人提拔成征燕主將,所以便派你們來談判了?”
就在徐威等人好不容易放鬆了不少時,楊束一番上帝視角的言論,再一次讓他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即使早已離開了大秦朝堂,但以楊束的才智,還是對朝堂之事了如指掌。
稍稍推演,便已將真相還原。
“楊大人真乃文曲星下凡,想不到我大秦朝堂之事,您依舊知道得一清二楚。”
徐威倒也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他強打起精神,頂著楊束帶來的巨大壓力,擠出了一絲笑容。
“我這次來,是特意拜會楊大人的!您為我們大秦兢兢業業,親手打造了輝煌盛世!可到頭來卻被陛下如此對待,朝堂之上的有識之士,紛紛歎息不已。”
徐威說著說著,心頭的壓力也消解了許多。
“在您走後,王尚書仗義執言,卻因為你的一通《出師表》而遭陛下記恨,當場斬殺!”
“今日之陛下,已與楊大人當年所了解的陛下大相徑庭,陛下恨不得將您碎屍萬段!這一次我等前來談判,陛下本來還想加上把您要回去的條件,是朝堂群臣百官竭力反對,這才打消了她的念頭。”
旋即,他便將最近這段時間,朝堂上發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全部告知了楊束。
楊束聽完之後,心情無比複雜。
他沒想到,秦妙善竟喪心病狂到如此地步!
若是仍不知悔改,恐怕亡國之日,就在眼前!
看著楊束痛心疾首的模樣,徐巍的心情也頗為複雜。
當初楊束在朝堂上的時候,人人都敢仗義執言,整個大秦一片欣欣向榮,可誰能想到秦妙善竟然會做出此等自毀長城之事來?
眼看著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徐威朝他拱了拱手。
“今日多有叨擾,我等先行告退!”
看著徐威等人遠去的身影,楊束痛苦地閉上了眼睛。
此時的他,已經對秦妙善徹底失望,也徹底斷了返回秦國的念頭。
他曆盡艱辛,幫秦妙善坐穩了江山,到頭來卻落得個流亡他國的下場。
而最近秦妙善在朝堂上的種種所為,和他記憶中的那位奮發圖強的女帝,已經截然不同了。
就在他沉浸在痛苦的回憶之中時,紅霓腳步匆匆地走了進來。
“老師,不好了!”
“我剛剛得知,大秦使團竟然獅子大開口,要求我們割讓河東十三城!河東十三城乃是我大燕抵禦秦國的緩衝之地,城高池深!”
“若是將其拱手相讓,等到他日大秦鐵騎降臨之日,整個燕國無險可守,大秦鐵騎可直搗薊京!”
楊束強打起精神來,目光之中,逐漸透露出一絲堅定。
他和秦妙善之間已經兩清,誰都不欠誰的,沒有必要繼續為秦妙善的轉變而感慨。
紅霓對自己的情誼,他心知肚明,既然燕國有難,他也不能坐視不理!
“放心吧,有我在,河東十三城不可能被割讓出去!”
楊束目光爍爍地說道。
半天都憋不出一句話,徐威的眼神中,鄙夷之色一閃而過。
“我這次來是為和不為戰,爾燕國背信棄義,收容我大秦叛徒楊束,大秦天兵親至,爾等竟然還負隅頑抗!”
“好在我大秦女帝仁義,不與爾一般計較!特意派我來談判。”
“你們隻需要割讓河東十三城,賠款三十萬兩白銀,此事便可一筆揭過!這便是我大秦開出的條件,沒有任何回旋餘地。”
“三日之後,我等再來拜見燕帝!是戰是和,決斷權交到你們手中!”
說完之後,徐威等人竟直接離去!
燕帝痛苦地閉上了眼睛。
“諸位,可有何良策?”
滿朝文武,議論紛紛。
大燕朝堂,宛如菜市。
“陛下!燕國百姓厭戰已久,更何況大秦國力遠勝於我,還是和為上策!受一時屈辱算得了什麽?您可要為天下黎明蒼生著想啊!”
“臣等皆傾向於和談!隻有暫時向秦國卑躬屈膝,才能換得我大燕發展的時機!等到日後大燕崛起,有的是機會撕毀協議!”
“不過是割地賠款而已,隻要陛下仍為民心所向,咱們大燕便依舊穩如泰山!”
眼看著滿朝文武,竟然全都傾向於和談,燕帝無奈地長歎一口氣。
“這大好河山,乃是先祖們一寸一寸打下來的,朕若是將之拋棄,隻怕先祖們都不會原諒我!”
聽得此言,大皇子心中焦急不已。
若是大燕與秦國之間繼續爆發戰爭,恐怕紅霓會趁此機會,將他好不容易奪過來的兵權,再一次奪回去!
“還請父皇為江山社稷著想,萬萬不可再興兵戈啊!”
群臣百官也紛紛跪倒在地上。
“請陛下為江山社稷著想!”
燕帝痛苦地閉上了眼睛。
“罷了罷了!”
“三日之後,允了他們的條件便是!”
…
鏡湖山莊。
此地位於薊京西郊,乃是紅霓在薊京之時,燕帝賞賜的一處僻靜之地。
自從楊束來到了燕國,這裏便成了他的居所。
“楊師,門外有秦國使團求見。”
管家恭恭敬敬地向楊束遞了一份拜帖,楊束有些訝然地接了過來。
看清拜帖上的名字後,他不由得笑了笑。
“請他們進來吧。”
不多時,一陣匆匆腳步聲傳來。
幾名身穿大秦官袍的人走了過來。
徐威等人心情忐忑地站在了楊束麵前。
“下官…我等見過楊大人!”
雖然如今的楊束已經慘遭通緝,但他餘威仍在,徐威等人見了楊束之後,心情仍舊有些忐忑。
“坐吧。如今我已不是大秦之官,爾等倒也無須和我多禮。”
直到楊束開口,徐威等人這才直起身子,在椅子上坐下。
隻不過,他們還是有些拘謹,屁股隻坐了三分之一的椅子,腰板挺得筆直。
仿佛被老師訓話的學生一樣。
等到坐下之後,徐威才後知後覺地發現,脊背上的衣服已經全濕了。
“是來和燕國談判的吧?讓我猜猜…割地賠款?這個主意肯定是李國忠那小子想出來的。”
“他手下大將周通被斬殺之後,已無人可用。李國忠又不願意將他人提拔成征燕主將,所以便派你們來談判了?”
就在徐威等人好不容易放鬆了不少時,楊束一番上帝視角的言論,再一次讓他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即使早已離開了大秦朝堂,但以楊束的才智,還是對朝堂之事了如指掌。
稍稍推演,便已將真相還原。
“楊大人真乃文曲星下凡,想不到我大秦朝堂之事,您依舊知道得一清二楚。”
徐威倒也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他強打起精神,頂著楊束帶來的巨大壓力,擠出了一絲笑容。
“我這次來,是特意拜會楊大人的!您為我們大秦兢兢業業,親手打造了輝煌盛世!可到頭來卻被陛下如此對待,朝堂之上的有識之士,紛紛歎息不已。”
徐威說著說著,心頭的壓力也消解了許多。
“在您走後,王尚書仗義執言,卻因為你的一通《出師表》而遭陛下記恨,當場斬殺!”
“今日之陛下,已與楊大人當年所了解的陛下大相徑庭,陛下恨不得將您碎屍萬段!這一次我等前來談判,陛下本來還想加上把您要回去的條件,是朝堂群臣百官竭力反對,這才打消了她的念頭。”
旋即,他便將最近這段時間,朝堂上發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全部告知了楊束。
楊束聽完之後,心情無比複雜。
他沒想到,秦妙善竟喪心病狂到如此地步!
若是仍不知悔改,恐怕亡國之日,就在眼前!
看著楊束痛心疾首的模樣,徐巍的心情也頗為複雜。
當初楊束在朝堂上的時候,人人都敢仗義執言,整個大秦一片欣欣向榮,可誰能想到秦妙善竟然會做出此等自毀長城之事來?
眼看著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徐威朝他拱了拱手。
“今日多有叨擾,我等先行告退!”
看著徐威等人遠去的身影,楊束痛苦地閉上了眼睛。
此時的他,已經對秦妙善徹底失望,也徹底斷了返回秦國的念頭。
他曆盡艱辛,幫秦妙善坐穩了江山,到頭來卻落得個流亡他國的下場。
而最近秦妙善在朝堂上的種種所為,和他記憶中的那位奮發圖強的女帝,已經截然不同了。
就在他沉浸在痛苦的回憶之中時,紅霓腳步匆匆地走了進來。
“老師,不好了!”
“我剛剛得知,大秦使團竟然獅子大開口,要求我們割讓河東十三城!河東十三城乃是我大燕抵禦秦國的緩衝之地,城高池深!”
“若是將其拱手相讓,等到他日大秦鐵騎降臨之日,整個燕國無險可守,大秦鐵騎可直搗薊京!”
楊束強打起精神來,目光之中,逐漸透露出一絲堅定。
他和秦妙善之間已經兩清,誰都不欠誰的,沒有必要繼續為秦妙善的轉變而感慨。
紅霓對自己的情誼,他心知肚明,既然燕國有難,他也不能坐視不理!
“放心吧,有我在,河東十三城不可能被割讓出去!”
楊束目光爍爍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