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朝堂,王後不見了蹤影,那個位置空空如也,世子站在高高的台階上,他隻能站在第八台,九五至尊他還不能有。
群臣都低著頭,他們本以為王後還政了,頭頂上的烏雲也就消散了。沒有想到,這世子和他的母後一個樣子,權力在手也就暴露了殘暴的本性。
熊廷來了,兩個青麵侍衛緊緊地扶著他,那天的屠戮讓這個老人又急又氣,但是他無能為力。這種老年人的無奈,被他淋漓盡致體會了一把。
他病了,病地很重,郎中已經千叮嚀萬囑咐讓他好好休息,但他還是來了。
晨曦和劉通被打,他怎麽也想不到看著長大的公子禾,竟然是這麽一個麵善心狠的人。
心裏既高興又迷茫,高興的是世子終於是自己的人了,迷茫的是台階那位高高在上的人還是自己認識的人嗎?
王權在手,脫離本心,凶殘暴虐的人比比皆是。
“上朝”
內侍宦官尖銳刺耳的聲音,穿透空氣鑽進每一個人的耳朵裏,噩夢也好,坦途也罷命運已經被強行開啟了。
世子緊緊盯著老態龍鍾的熊廷,他又心疼又無奈,他有很多話要說,又怕這位老人堅持不住。 他很想賜坐,但又擔心自己打兄弟,打恩師才建立起來暴虐的形象被人看穿。
他渴望的眼神,在給所有人傳遞著信號:
給熊廷求坐,隻要有人求,他就立馬答應,可是沒有人敢看他的眼神。
熊廷的眼神有些飄散,病痛已經讓他很難再集中精神看著那個,他最想看到的人,站在那個至高無上的座位前。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宦官尖銳的聲音再次打破這個無聲的朝堂。
一員身穿鎧甲的大將走出隊列,他手裏握著一份三天前就發來的戰報,因為公子晨曦而被拖延到今天,他雙腿輕飄飄的:
“臣有事要奏”
世子依然看著熊廷,他多希望站出來的人可以一眼看穿他的心思:
“奏!”
那語氣毫不關心,也滿不在乎。
那位武將心一下就涼了,心底一陣一陣的寒意,戰報被拖延了三天按照律法他是要被祭旗的:
“稟,稟報世子,我,我手裏有北海戰報!”
世子轉過陰沉的臉看著他,心裏一陣恨意,居然沒有看懂自己的意圖:
“抬起頭來,看著我,把戰報讀給大家聽!”
武將的耳邊像是炸起了一個驚雷,他嚇得兩腿發軟,麵無人色,他三天前就該死了,隻不過閻王爺讓他多活了三天:
“啟稟世子,三天前,三天前末將接到了北海戰報,荷池、荷池已經攻破了洛河城,並在洛河城祭,祭天稱王。”
果然,這話一出那些埋得低低的眼神都慢慢抬了起來,他們想看看這樣的亂局,這個隻知道耀武揚威的世子會怎麽處理?
一群人看著他,他的眼裏卻隻有病重的熊廷。
“熊大人病重,不宜久久站立,求世子開恩賜坐!”
終於還是有人開竅的,這個人就是劉常仁,他前幾天拍馬屁拍到了馬蹄上,本以為政治生命就此了結了。但上天給他關上一道門,也給他開了一道窗。
他原本是段錦的人,也為段錦出過很多謀略,隻是被張喜排擠的遠遠的。
眼看沒有出頭之日,他又投靠了公子英,但是這才幾年公子英的世子位就被廢。
最後要跟熊坎,沒想到熊坎也潛逃回了祝融山。
仕途坎坷的他終於不再憂心於天下大事,投靠了王後之後,一門心思地鑽研起了溜須拍馬之事:
“稟世子,戰事一起輕則一方生靈塗炭,重則國家陷入動蕩之中。此等大事不是一時半會兒就可以商議決定的,臣求世子給熊大人賜座”
這話說的真是漂亮,既說出來自己憂國憂民的悲壯心情,又狠狠地撓了一把世子的癢癢肉。
世子緊繃的臉終於裂開了一點縫隙,對劉常仁多了半分喜愛。
“哦,哦,怪我,怪我少了計較,來人賜坐”
熊廷重重地坐了上去,是那樣的疲憊,那樣的沉重,仿佛鬼門已經慢慢為他打開了。
世子長長舒了一口氣,眼睛不斷在這群人裏掃射,目光落在沈恪身上,又慢慢移開了,他害怕有人看穿他的心事:
“眾愛卿,荷池竟敢僭越祭天稱王,叫囂著與我朝共治天下。今日朝會,議一議誰做統兵大將,征討荷池”
誰都知道,那是一個九死一生的差事,因為江道華死了,北海大將由他的兒子江左承襲。而那個江左隻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再看看前幾年來朝的江右,剛愎自用,不計後果。這樣的統帥,這樣散亂的兵馬?居然要去征討敢於稱王叫板的荷池,即使江道華在世也未必打得過。
“出兵,絕不可讓荷池這般囂張,北伐堅決北伐”
“天朝上國絕不容忍小邦這樣無禮,必須將他們拈成雞粉,滅族毀廟”
“小小荷池,祭天稱王啦?他們居然祭天啦?天神看著呢,天神一定會降罪的。”
…………
群臣一片嘩然,都在聲討荷池,但也隻是聲討,他們心裏明白著呢,誰都不想去,誰也不願意做推薦人這樣的缺德事。
世子的眉頭緊緊皺著,他討厭這些人的虛偽,嘰嘰喳喳的吵鬧一通,沒有一句有用的:
“眾愛卿!這裏可是午門菜場?”
這句話不輕不重,但是極具威懾力,幾天前相似的話一出,這個人就打殘自己的親弟弟和老師啊。
頓時吵吵嚷嚷的聲音一下子就停了下來,那種事不關己的沉默又開始了。
一個沉重、滄桑、帶著痛苦的聲音緩緩在人群中傳來:
“稟,稟世子,荷池叛亂,我、我朝邊境的的其他部落也一定是蠢蠢欲動的,欲、欲征討荷池,先、要穩、穩住四方”……
話都還沒有說完,熊廷就上不來氣了,他的嘴裏似乎隻有出來的氣,沒有進去的氣了。
世子眼淚都要下來了,他心疼自己的嶽父,也怕這擎天一柱在內憂外患時突然倒下:
“禦醫!禦醫!”
禦醫急忙給熊廷把脈,世子有些著急了:
“給你五天時間治好熊大人,他要是有個三長兩短,你就殉葬吧!”
禦醫滿頭大汗,他還連脈象都沒有把出來,就是這樣重的命令,急忙叫人將熊廷抬出了朝堂。
看著他們離去的背影,世子心裏一陣痛苦,痛的是熊廷的病,苦的是他的話還沒有說完,這大事還沒有妥善的解決辦法。
當然,早有人看穿了他的心思,又是那個劉常仁,他畢恭畢敬地走出隊列:
“稟世子,臣覺得宰相說的乃是當務之急,得趕緊穩住四方部落,不使他們跟著叛亂,這樣我們才可以集中力量對付荷池,荷池一平就可以達到敲山振虎得效果”
世子露出了慘淡的笑容,心裏也有了一絲絲的安慰,雖然他不喜歡這個劉常仁,但是關鍵時刻這個人,還是有一點點用處,雖然他是王後的人:
“愛卿請說,該如何防止四方不敢有妄動的想法?”
劉常仁一下子就暈了,他隻想做一個趨炎附勢的人,心裏可是一點計策都沒有,隻好硬著頭皮說道:
“請,請段錦入王城,商,商議”
他斜瞟了一眼,額頭的冷汗一滴一滴地落了下來,熊,段不合已經是公開的,居然在這個時候提起段錦,完了完了!
世子很平靜,他沒有表情,因為他是世子,那些爭鬥他都不好表現出來自己的立場,隻要於國有利,他都應該聽從:
“嗯……你且說說,後來該怎麽做?”
劉常仁開始有些哆嗦了,他無意間提起段錦,這下好了該怎麽收場?:
“額,我,我的意思是急調獵獸營北征,嗯,沒錯掉獵獸營北征,這樣既可以削弱段錦的兵權,又可解北麵的亂局”
世子微微皺了皺眉,不置可否,他腦海裏想的是,如果獵獸營調動,無生團也會不會跟著過來?:
“這、這樣好嗎?畢竟、、、”
看著世子有些動搖了,大臣們趕緊阻攔:
“哎呀,萬萬不可呀,獵獸營絕不能輕動啊,他若一動,西邊的戎族也跟著叛亂又怎麽辦?”
說話的人是慕楠,為官多年一直毫無建樹,是一個庸庸碌碌的人:
“臣以為,獵獸營不可輕易調動,不但不能調往北方支援,更要讓段錦一直朝西挺近重壓威懾西戎。這樣一來朝廷才可以集中力量專心討伐荷池!”
世子露出了久違的一絲笑容,起碼西邊安然無恙:
“嗯,好!甚好!”
這時候有一位大臣站了出來,他是大夫柳蕭,也是唯一一個青衣騎士的族人。正如他的名字一樣,他的家族已經慢慢消失在人們的視野裏了,他一臉愁容:
“不可啊,眾位試想一下,如果給西戎重壓威懾,他們會怎麽辦?他們要麽向更西遷移,要麽向南北遷移。向南則會給無生團增加壓力,向北呢?那麽荷池的勢力隻會越來越大,這樣做會不會得不償失?”
這話一出,慕楠的臉都綠了,他低著頭回到隊列裏,仇恨的火焰在他心裏燃了起來!心想:
“好啊,那個家夥居然敢在朝堂上,撕了我的麵子?他可知道這個計劃是王後默許過的?找死了…………”
好不容易有一個計策被否決,又一個被否決,世子有些心灰意冷:
“柳愛卿,你且說說,依你之見又該如何?”
柳蕭皺了皺眉,欲言又止,他向來說話直,這一開口就要得罪人,他很想委婉地表達但又做不到:
“稟世子,攘外必先安內。連年的大旱已經讓黎明百姓流離失所,他們整日東奔西逃。這才讓荷池知道我國內虛弱,他們才敢如此僭越。
臣認為,當務之急不是調兵征討,而是安撫百姓,救濟災民使他們返回原籍啊!至於這大興刀兵之事,您看再緩兩年,等國內安定在做征討!”
群臣都低著頭,他們本以為王後還政了,頭頂上的烏雲也就消散了。沒有想到,這世子和他的母後一個樣子,權力在手也就暴露了殘暴的本性。
熊廷來了,兩個青麵侍衛緊緊地扶著他,那天的屠戮讓這個老人又急又氣,但是他無能為力。這種老年人的無奈,被他淋漓盡致體會了一把。
他病了,病地很重,郎中已經千叮嚀萬囑咐讓他好好休息,但他還是來了。
晨曦和劉通被打,他怎麽也想不到看著長大的公子禾,竟然是這麽一個麵善心狠的人。
心裏既高興又迷茫,高興的是世子終於是自己的人了,迷茫的是台階那位高高在上的人還是自己認識的人嗎?
王權在手,脫離本心,凶殘暴虐的人比比皆是。
“上朝”
內侍宦官尖銳刺耳的聲音,穿透空氣鑽進每一個人的耳朵裏,噩夢也好,坦途也罷命運已經被強行開啟了。
世子緊緊盯著老態龍鍾的熊廷,他又心疼又無奈,他有很多話要說,又怕這位老人堅持不住。 他很想賜坐,但又擔心自己打兄弟,打恩師才建立起來暴虐的形象被人看穿。
他渴望的眼神,在給所有人傳遞著信號:
給熊廷求坐,隻要有人求,他就立馬答應,可是沒有人敢看他的眼神。
熊廷的眼神有些飄散,病痛已經讓他很難再集中精神看著那個,他最想看到的人,站在那個至高無上的座位前。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宦官尖銳的聲音再次打破這個無聲的朝堂。
一員身穿鎧甲的大將走出隊列,他手裏握著一份三天前就發來的戰報,因為公子晨曦而被拖延到今天,他雙腿輕飄飄的:
“臣有事要奏”
世子依然看著熊廷,他多希望站出來的人可以一眼看穿他的心思:
“奏!”
那語氣毫不關心,也滿不在乎。
那位武將心一下就涼了,心底一陣一陣的寒意,戰報被拖延了三天按照律法他是要被祭旗的:
“稟,稟報世子,我,我手裏有北海戰報!”
世子轉過陰沉的臉看著他,心裏一陣恨意,居然沒有看懂自己的意圖:
“抬起頭來,看著我,把戰報讀給大家聽!”
武將的耳邊像是炸起了一個驚雷,他嚇得兩腿發軟,麵無人色,他三天前就該死了,隻不過閻王爺讓他多活了三天:
“啟稟世子,三天前,三天前末將接到了北海戰報,荷池、荷池已經攻破了洛河城,並在洛河城祭,祭天稱王。”
果然,這話一出那些埋得低低的眼神都慢慢抬了起來,他們想看看這樣的亂局,這個隻知道耀武揚威的世子會怎麽處理?
一群人看著他,他的眼裏卻隻有病重的熊廷。
“熊大人病重,不宜久久站立,求世子開恩賜坐!”
終於還是有人開竅的,這個人就是劉常仁,他前幾天拍馬屁拍到了馬蹄上,本以為政治生命就此了結了。但上天給他關上一道門,也給他開了一道窗。
他原本是段錦的人,也為段錦出過很多謀略,隻是被張喜排擠的遠遠的。
眼看沒有出頭之日,他又投靠了公子英,但是這才幾年公子英的世子位就被廢。
最後要跟熊坎,沒想到熊坎也潛逃回了祝融山。
仕途坎坷的他終於不再憂心於天下大事,投靠了王後之後,一門心思地鑽研起了溜須拍馬之事:
“稟世子,戰事一起輕則一方生靈塗炭,重則國家陷入動蕩之中。此等大事不是一時半會兒就可以商議決定的,臣求世子給熊大人賜座”
這話說的真是漂亮,既說出來自己憂國憂民的悲壯心情,又狠狠地撓了一把世子的癢癢肉。
世子緊繃的臉終於裂開了一點縫隙,對劉常仁多了半分喜愛。
“哦,哦,怪我,怪我少了計較,來人賜坐”
熊廷重重地坐了上去,是那樣的疲憊,那樣的沉重,仿佛鬼門已經慢慢為他打開了。
世子長長舒了一口氣,眼睛不斷在這群人裏掃射,目光落在沈恪身上,又慢慢移開了,他害怕有人看穿他的心事:
“眾愛卿,荷池竟敢僭越祭天稱王,叫囂著與我朝共治天下。今日朝會,議一議誰做統兵大將,征討荷池”
誰都知道,那是一個九死一生的差事,因為江道華死了,北海大將由他的兒子江左承襲。而那個江左隻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再看看前幾年來朝的江右,剛愎自用,不計後果。這樣的統帥,這樣散亂的兵馬?居然要去征討敢於稱王叫板的荷池,即使江道華在世也未必打得過。
“出兵,絕不可讓荷池這般囂張,北伐堅決北伐”
“天朝上國絕不容忍小邦這樣無禮,必須將他們拈成雞粉,滅族毀廟”
“小小荷池,祭天稱王啦?他們居然祭天啦?天神看著呢,天神一定會降罪的。”
…………
群臣一片嘩然,都在聲討荷池,但也隻是聲討,他們心裏明白著呢,誰都不想去,誰也不願意做推薦人這樣的缺德事。
世子的眉頭緊緊皺著,他討厭這些人的虛偽,嘰嘰喳喳的吵鬧一通,沒有一句有用的:
“眾愛卿!這裏可是午門菜場?”
這句話不輕不重,但是極具威懾力,幾天前相似的話一出,這個人就打殘自己的親弟弟和老師啊。
頓時吵吵嚷嚷的聲音一下子就停了下來,那種事不關己的沉默又開始了。
一個沉重、滄桑、帶著痛苦的聲音緩緩在人群中傳來:
“稟,稟世子,荷池叛亂,我、我朝邊境的的其他部落也一定是蠢蠢欲動的,欲、欲征討荷池,先、要穩、穩住四方”……
話都還沒有說完,熊廷就上不來氣了,他的嘴裏似乎隻有出來的氣,沒有進去的氣了。
世子眼淚都要下來了,他心疼自己的嶽父,也怕這擎天一柱在內憂外患時突然倒下:
“禦醫!禦醫!”
禦醫急忙給熊廷把脈,世子有些著急了:
“給你五天時間治好熊大人,他要是有個三長兩短,你就殉葬吧!”
禦醫滿頭大汗,他還連脈象都沒有把出來,就是這樣重的命令,急忙叫人將熊廷抬出了朝堂。
看著他們離去的背影,世子心裏一陣痛苦,痛的是熊廷的病,苦的是他的話還沒有說完,這大事還沒有妥善的解決辦法。
當然,早有人看穿了他的心思,又是那個劉常仁,他畢恭畢敬地走出隊列:
“稟世子,臣覺得宰相說的乃是當務之急,得趕緊穩住四方部落,不使他們跟著叛亂,這樣我們才可以集中力量對付荷池,荷池一平就可以達到敲山振虎得效果”
世子露出了慘淡的笑容,心裏也有了一絲絲的安慰,雖然他不喜歡這個劉常仁,但是關鍵時刻這個人,還是有一點點用處,雖然他是王後的人:
“愛卿請說,該如何防止四方不敢有妄動的想法?”
劉常仁一下子就暈了,他隻想做一個趨炎附勢的人,心裏可是一點計策都沒有,隻好硬著頭皮說道:
“請,請段錦入王城,商,商議”
他斜瞟了一眼,額頭的冷汗一滴一滴地落了下來,熊,段不合已經是公開的,居然在這個時候提起段錦,完了完了!
世子很平靜,他沒有表情,因為他是世子,那些爭鬥他都不好表現出來自己的立場,隻要於國有利,他都應該聽從:
“嗯……你且說說,後來該怎麽做?”
劉常仁開始有些哆嗦了,他無意間提起段錦,這下好了該怎麽收場?:
“額,我,我的意思是急調獵獸營北征,嗯,沒錯掉獵獸營北征,這樣既可以削弱段錦的兵權,又可解北麵的亂局”
世子微微皺了皺眉,不置可否,他腦海裏想的是,如果獵獸營調動,無生團也會不會跟著過來?:
“這、這樣好嗎?畢竟、、、”
看著世子有些動搖了,大臣們趕緊阻攔:
“哎呀,萬萬不可呀,獵獸營絕不能輕動啊,他若一動,西邊的戎族也跟著叛亂又怎麽辦?”
說話的人是慕楠,為官多年一直毫無建樹,是一個庸庸碌碌的人:
“臣以為,獵獸營不可輕易調動,不但不能調往北方支援,更要讓段錦一直朝西挺近重壓威懾西戎。這樣一來朝廷才可以集中力量專心討伐荷池!”
世子露出了久違的一絲笑容,起碼西邊安然無恙:
“嗯,好!甚好!”
這時候有一位大臣站了出來,他是大夫柳蕭,也是唯一一個青衣騎士的族人。正如他的名字一樣,他的家族已經慢慢消失在人們的視野裏了,他一臉愁容:
“不可啊,眾位試想一下,如果給西戎重壓威懾,他們會怎麽辦?他們要麽向更西遷移,要麽向南北遷移。向南則會給無生團增加壓力,向北呢?那麽荷池的勢力隻會越來越大,這樣做會不會得不償失?”
這話一出,慕楠的臉都綠了,他低著頭回到隊列裏,仇恨的火焰在他心裏燃了起來!心想:
“好啊,那個家夥居然敢在朝堂上,撕了我的麵子?他可知道這個計劃是王後默許過的?找死了…………”
好不容易有一個計策被否決,又一個被否決,世子有些心灰意冷:
“柳愛卿,你且說說,依你之見又該如何?”
柳蕭皺了皺眉,欲言又止,他向來說話直,這一開口就要得罪人,他很想委婉地表達但又做不到:
“稟世子,攘外必先安內。連年的大旱已經讓黎明百姓流離失所,他們整日東奔西逃。這才讓荷池知道我國內虛弱,他們才敢如此僭越。
臣認為,當務之急不是調兵征討,而是安撫百姓,救濟災民使他們返回原籍啊!至於這大興刀兵之事,您看再緩兩年,等國內安定在做征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