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人走了,管事也把林家送來的貼子上來,交給羅大老爺,羅慕遠也在,翻開看看,羅大老爺便道:“林家倒是會來事,這時候做起姿態來了。”
管事的看向羅大老爺道:“這貼子……要回嗎?”
“回,幹嘛不回,現在海上戰事正緊,皇上最希望就是看到群臣齊心,林家先做足了姿態,我們也得陪著演。”羅大老爺說著。
朝廷政治,哪怕是底子爛透了,麵子上仍然是光鮮的。羅林兩家己經到這種地步,隻怕各府下人也曉得這兩家肯定是不死不休了。但現在是國家大事,國家正對外開站,朝廷裏卻是文武失和,林家先拉下臉來,姿態做足了,真也好,假也好,這是林家的一種表示,國事為重,其他事情都可以拋開兩邊。
羅家不回,很強硬的說,你們家怎麽樣怎麽樣我家人了,這就是羅家的不是。裏子是裏子,麵子是麵子,哪怕兩家暗地裏互捅刀子,也不要把那層紙捅破了。林家也是看準了這一點,先把頭低下來,把麵子功夫做足,也算是給自己掙個好名聲。
林家現在巴不得他們把貼子砸到林家臉上,到時候林家也就有足夠的理由,國家有難之時,臣子當以國家為先,糾結與個人感恩,這就是小氣。反正不是羅家低頭向人認錯,林老太爺願意拉下臉走這場秀,羅家就圍觀好了。
第178章
從羅家回到虞家,衛太太先鬆口氣,高門大戶的果然是太不合適她。各人各自回屋休息,虞秋翎帶著兒女住了原來自己的住處。沈書君兄妹借住虞家,雖然主人不在,但也不好住人家正房,隻住了原本二房的房舍。
沈家這回過來雖然帶的下人不少,但這樣大搬遷,也不可能把原本的下人都帶上。雖然尋了官牙子買人,但一時間總是有點不夠手。幸好大家都沒那麽講究,先遷就著就是了。虞秋翎剛回到屋裏坐下來,身邊的婆子就過來道:“太太,今天有位孫太太過來尋太太,說是太太的四妹。我與她說,太太不在家,她本要說等太太回來。但我見她衣著實在平常,估摸著是遠房窮親戚來打秋風,便打發她走了,她說明天還要來。”
“四妹?”虞秋翎不算意外,小陶氏最後發嫁虞秋芸的事,她聽小陶氏說了。當時嫁在京城了,應該也在京城。隻是婆子說她衣著平常,也不知道是自己日子沒過好,還是孫家生意上出事了。輕嘆口氣,有幾分自言自語的道:“算計來算計去,把能算計的都算計了,最後卻是落得那樣。”
想要的太多,偏偏又要不起。最初嫌年家的婚事不好,後來覺得梁家的親事不好。想變成嫡女以圖更好的親事,安姨娘那樣的嶽母卻是傷不起。想多要點嫁妝,隻是那樣的父親,把家產敗個光光。別說多要點嫁妝,結果原本的嫁妝也沒有保住。
想到在直隸時,小陶氏給她說虞秋芸最後隻是嫁了一個小商戶,不管她還是小陶氏心中都十分感嘆。做為姐妹,嫂子,她們也想虞秋芸過的好,但真不知道她怎麽樣才能好。
次日早上各人屋裏吃飯,沈書君早早出去訪友,虞秋翎則跟衛太太,沈太太一起,看著一群孩兒們玩,衛連舟和寧寒飛都在外頭,尤其是寧寒飛,現在是正式從軍了,雖然還是依舊跟著衛連舟這個老大混,卻也是有品階的官員。
寧寒飛走的時候還跟虞秋翎說,我也給你掙個誥命回來,雖然他不太懂誥命是啥,但據說是好東西,男人若是有官職了,老婆也就有誥命了。虞秋翎當初嫁的時候,就沒想過鳳冠霞帔,現在寧寒飛要拿命去拚,她如何樂意。隻讓他凡事少爭搶,不求官職,隻求能平安回來。
衛太太早就看開,現在安心跟著兄長一起,照看孩兒。當軍嫂是壓力比較大,但己經當了,退貨無門,那就隻能頂著雷上。兄長娘家人,兒女在旁邊,也不覺得多寂靜。
兩人正說著閑話,婆子就來報,外頭有人來找虞秋翎,說是虞秋翎的妹妹。虞秋翎己經料到了,便吩咐婆子把虞秋芸帶到自己院裏,又讓衛太太先幫忙看著孩子。
衛太太不禁道:“你也是多年不進京了,難得有親友來,何不把孩子一起抱過去看看。”
虞秋翎苦笑道:“我那妹妹此時來找我肯定不隻是來敘敘舊情。”虞秋芸要是過的十分好,肯定不會想到她這個二嫁的姐姐,現在隻怕是在孫家日子過的不好,這才過來了。抱著孩子過去讓虞秋芸看,虞秋芸隻怕也不會看,她隻會哭訴她的不幸。
虞秋翎披上大氅回到自己屋裏,進屋看到虞秋芸時不禁愣了一下。虞秋芸一身布衣,頭上幾根銀釵,滿臉的愁容,不過二十出頭,竟然看著有幾分蒼老,別說跟虞秋荻那樣同歲姐妹比,就是她這個大姐,也比虞秋芸看著年輕些。
虞秋芸身邊的跟著似乎是安姨娘,隻是此時的安姨娘,早沒了當年的風情,整個人蒼老了許多。也沒了當年的得意,此時倒是一臉的怨恨。
虞秋芸從進到虞家門時就是心情彭湃,這是她的家,她千嬌玉貴的在這裏生活了這麽多年,從來沒有想過竟然那樣出了家門,然後嫁到孫家,落到現在這樣。正感傷之即,抬頭看到虞秋翎,隻見虞秋翎外頭是大紅猩猩氈大氅,髮飾相當簡單,左邊卻是綰著一枝八寶朝陽五鳳掛珠釵。臉色圓潤,二十六、七歲的人了,竟然看著十分年輕。
回想當年虞秋翎歸宗回娘家,成日素縞在身,臉色多半都是蒼白的。就是後來她嫁了寧寒飛,寧寒飛也就是個街頭混混,最多也就是會點功夫,跟鄭王府的人交好而己。虞秋翎二嫁之後的日子肯定能過的去,但怎麽也沒想到她能過的那麽好。
“妹妹來了,多年不見,一切安好。”虞秋翎說著,她婚後過的十分如意,以往娘家的許多恩怨不自覺得也就放下了。虞秋芸什麽都不用說,隻看她現在這樣,也知道她這些的生活不是很如意。
“姐姐好。”虞秋芸說著,看向虞秋翎道:“我聽人說家裏有人回來了,便過來看看,沒想到是姐姐。”據說是車馬成行,許多人和東西,她本以為是虞秋元回來了,實在沒想到是虞秋翎,虞秋翎是出嫁女兒,她就是回京城,按理說也不好住娘家的祖宅。
“我在京城住不了多久,這所宅子,秋元借給沈家兄妹暫住,他隻怕還要好些年才會進京。”虞秋翎說著,她隻是許久沒上京所以來看看,最多住個一年半載,要是寧寒飛還要好幾年,她肯定會帶著孩子跟虞秋元過,跟著沈家兄妹長住也不是個事。
安姨娘立時道:“這是虞家的宅子,憑什麽要借給外人。”若是能借給外人,那為什麽不能給她們母女住。
虞秋翎好像沒聽到安姨娘說話,應該說從進門開始,虞秋翎就當安姨娘是透明的。透明人說話,她自然是當聽不到。在主人位子上坐下來,又對虞秋芸道:“坐吧。”
虞秋芸在旁邊坐了下來,安姨娘也跟著坐了下來。丫頭倒茶上來,安姨娘剛想就房舍問題再次開口,虞秋芸就道:“看看姐姐這樣,出嫁之後定然過的十分好。”
虞秋翎也不謙虛,點頭道:“海口生活豐富,日子過的也好。”
“那是,大姑娘那麽多的嫁妝,怎麽能過的不好。”安姨娘旁邊接話說著,這幾年在孫家,她沒少這樣接話找事,孫大爺看她是嶽母,再者他是男人,也不好跟女人鬥嘴,看安姨娘說的不像話,也就起身走開,不理會就是了,但銀錢之類卻更加不會給她。安姨娘抓不住錢,嘴上說話就更加難聽,然後就是惡性循環。
虞秋翎這才看一眼安姨娘,卻是對身邊的婆子道:“拉她出去,不聽話就打,以後不要再讓她進門。”安姨娘連庶母都不是了,與虞家沒有半點關係,她何必與一個路人說這麽多。
安姨娘立時跳了起來,兩個婆子頓時把安姨娘按住,直接往外推。虞秋芸也愣住了,站起身來,很想開口說,回頭看一眼虞秋翎卻是咬了一下唇,硬是忍住了。倒是安姨娘看到虞秋芸這樣,一直喊著道:“你還在那裏與她說什麽,她都把你親娘趕出門了,你還跟說什麽,難道她還會認你是姐妹不成。”
虞秋翎沒吭聲,隻是看一眼虞秋芸,道:“我們總是同父所出,你上門來,我肯定不會趕你出去,但是安姨娘……應該說是安氏,我是絕對不允許她進門來。”其實她也有點想不明白,虞秋芸帶安姨娘過來是怎麽回事,不管虞家誰回來了,隻怕都會把安姨娘掃地出門。
虞秋芸默然不語,末了卻是復又坐了下來,小聲道:“這幾年……娘,姨娘確實是……”安姨娘幾乎每天都要尋些事來,她每天都生活各種煩燥之中。她也曾把安姨娘送到庵堂裏去,結果安姨娘又跑了回來,鬧的天翻地覆。別說虞秋翎受不了安姨娘,就是她也是受不了了。
管事的看向羅大老爺道:“這貼子……要回嗎?”
“回,幹嘛不回,現在海上戰事正緊,皇上最希望就是看到群臣齊心,林家先做足了姿態,我們也得陪著演。”羅大老爺說著。
朝廷政治,哪怕是底子爛透了,麵子上仍然是光鮮的。羅林兩家己經到這種地步,隻怕各府下人也曉得這兩家肯定是不死不休了。但現在是國家大事,國家正對外開站,朝廷裏卻是文武失和,林家先拉下臉來,姿態做足了,真也好,假也好,這是林家的一種表示,國事為重,其他事情都可以拋開兩邊。
羅家不回,很強硬的說,你們家怎麽樣怎麽樣我家人了,這就是羅家的不是。裏子是裏子,麵子是麵子,哪怕兩家暗地裏互捅刀子,也不要把那層紙捅破了。林家也是看準了這一點,先把頭低下來,把麵子功夫做足,也算是給自己掙個好名聲。
林家現在巴不得他們把貼子砸到林家臉上,到時候林家也就有足夠的理由,國家有難之時,臣子當以國家為先,糾結與個人感恩,這就是小氣。反正不是羅家低頭向人認錯,林老太爺願意拉下臉走這場秀,羅家就圍觀好了。
第178章
從羅家回到虞家,衛太太先鬆口氣,高門大戶的果然是太不合適她。各人各自回屋休息,虞秋翎帶著兒女住了原來自己的住處。沈書君兄妹借住虞家,雖然主人不在,但也不好住人家正房,隻住了原本二房的房舍。
沈家這回過來雖然帶的下人不少,但這樣大搬遷,也不可能把原本的下人都帶上。雖然尋了官牙子買人,但一時間總是有點不夠手。幸好大家都沒那麽講究,先遷就著就是了。虞秋翎剛回到屋裏坐下來,身邊的婆子就過來道:“太太,今天有位孫太太過來尋太太,說是太太的四妹。我與她說,太太不在家,她本要說等太太回來。但我見她衣著實在平常,估摸著是遠房窮親戚來打秋風,便打發她走了,她說明天還要來。”
“四妹?”虞秋翎不算意外,小陶氏最後發嫁虞秋芸的事,她聽小陶氏說了。當時嫁在京城了,應該也在京城。隻是婆子說她衣著平常,也不知道是自己日子沒過好,還是孫家生意上出事了。輕嘆口氣,有幾分自言自語的道:“算計來算計去,把能算計的都算計了,最後卻是落得那樣。”
想要的太多,偏偏又要不起。最初嫌年家的婚事不好,後來覺得梁家的親事不好。想變成嫡女以圖更好的親事,安姨娘那樣的嶽母卻是傷不起。想多要點嫁妝,隻是那樣的父親,把家產敗個光光。別說多要點嫁妝,結果原本的嫁妝也沒有保住。
想到在直隸時,小陶氏給她說虞秋芸最後隻是嫁了一個小商戶,不管她還是小陶氏心中都十分感嘆。做為姐妹,嫂子,她們也想虞秋芸過的好,但真不知道她怎麽樣才能好。
次日早上各人屋裏吃飯,沈書君早早出去訪友,虞秋翎則跟衛太太,沈太太一起,看著一群孩兒們玩,衛連舟和寧寒飛都在外頭,尤其是寧寒飛,現在是正式從軍了,雖然還是依舊跟著衛連舟這個老大混,卻也是有品階的官員。
寧寒飛走的時候還跟虞秋翎說,我也給你掙個誥命回來,雖然他不太懂誥命是啥,但據說是好東西,男人若是有官職了,老婆也就有誥命了。虞秋翎當初嫁的時候,就沒想過鳳冠霞帔,現在寧寒飛要拿命去拚,她如何樂意。隻讓他凡事少爭搶,不求官職,隻求能平安回來。
衛太太早就看開,現在安心跟著兄長一起,照看孩兒。當軍嫂是壓力比較大,但己經當了,退貨無門,那就隻能頂著雷上。兄長娘家人,兒女在旁邊,也不覺得多寂靜。
兩人正說著閑話,婆子就來報,外頭有人來找虞秋翎,說是虞秋翎的妹妹。虞秋翎己經料到了,便吩咐婆子把虞秋芸帶到自己院裏,又讓衛太太先幫忙看著孩子。
衛太太不禁道:“你也是多年不進京了,難得有親友來,何不把孩子一起抱過去看看。”
虞秋翎苦笑道:“我那妹妹此時來找我肯定不隻是來敘敘舊情。”虞秋芸要是過的十分好,肯定不會想到她這個二嫁的姐姐,現在隻怕是在孫家日子過的不好,這才過來了。抱著孩子過去讓虞秋芸看,虞秋芸隻怕也不會看,她隻會哭訴她的不幸。
虞秋翎披上大氅回到自己屋裏,進屋看到虞秋芸時不禁愣了一下。虞秋芸一身布衣,頭上幾根銀釵,滿臉的愁容,不過二十出頭,竟然看著有幾分蒼老,別說跟虞秋荻那樣同歲姐妹比,就是她這個大姐,也比虞秋芸看著年輕些。
虞秋芸身邊的跟著似乎是安姨娘,隻是此時的安姨娘,早沒了當年的風情,整個人蒼老了許多。也沒了當年的得意,此時倒是一臉的怨恨。
虞秋芸從進到虞家門時就是心情彭湃,這是她的家,她千嬌玉貴的在這裏生活了這麽多年,從來沒有想過竟然那樣出了家門,然後嫁到孫家,落到現在這樣。正感傷之即,抬頭看到虞秋翎,隻見虞秋翎外頭是大紅猩猩氈大氅,髮飾相當簡單,左邊卻是綰著一枝八寶朝陽五鳳掛珠釵。臉色圓潤,二十六、七歲的人了,竟然看著十分年輕。
回想當年虞秋翎歸宗回娘家,成日素縞在身,臉色多半都是蒼白的。就是後來她嫁了寧寒飛,寧寒飛也就是個街頭混混,最多也就是會點功夫,跟鄭王府的人交好而己。虞秋翎二嫁之後的日子肯定能過的去,但怎麽也沒想到她能過的那麽好。
“妹妹來了,多年不見,一切安好。”虞秋翎說著,她婚後過的十分如意,以往娘家的許多恩怨不自覺得也就放下了。虞秋芸什麽都不用說,隻看她現在這樣,也知道她這些的生活不是很如意。
“姐姐好。”虞秋芸說著,看向虞秋翎道:“我聽人說家裏有人回來了,便過來看看,沒想到是姐姐。”據說是車馬成行,許多人和東西,她本以為是虞秋元回來了,實在沒想到是虞秋翎,虞秋翎是出嫁女兒,她就是回京城,按理說也不好住娘家的祖宅。
“我在京城住不了多久,這所宅子,秋元借給沈家兄妹暫住,他隻怕還要好些年才會進京。”虞秋翎說著,她隻是許久沒上京所以來看看,最多住個一年半載,要是寧寒飛還要好幾年,她肯定會帶著孩子跟虞秋元過,跟著沈家兄妹長住也不是個事。
安姨娘立時道:“這是虞家的宅子,憑什麽要借給外人。”若是能借給外人,那為什麽不能給她們母女住。
虞秋翎好像沒聽到安姨娘說話,應該說從進門開始,虞秋翎就當安姨娘是透明的。透明人說話,她自然是當聽不到。在主人位子上坐下來,又對虞秋芸道:“坐吧。”
虞秋芸在旁邊坐了下來,安姨娘也跟著坐了下來。丫頭倒茶上來,安姨娘剛想就房舍問題再次開口,虞秋芸就道:“看看姐姐這樣,出嫁之後定然過的十分好。”
虞秋翎也不謙虛,點頭道:“海口生活豐富,日子過的也好。”
“那是,大姑娘那麽多的嫁妝,怎麽能過的不好。”安姨娘旁邊接話說著,這幾年在孫家,她沒少這樣接話找事,孫大爺看她是嶽母,再者他是男人,也不好跟女人鬥嘴,看安姨娘說的不像話,也就起身走開,不理會就是了,但銀錢之類卻更加不會給她。安姨娘抓不住錢,嘴上說話就更加難聽,然後就是惡性循環。
虞秋翎這才看一眼安姨娘,卻是對身邊的婆子道:“拉她出去,不聽話就打,以後不要再讓她進門。”安姨娘連庶母都不是了,與虞家沒有半點關係,她何必與一個路人說這麽多。
安姨娘立時跳了起來,兩個婆子頓時把安姨娘按住,直接往外推。虞秋芸也愣住了,站起身來,很想開口說,回頭看一眼虞秋翎卻是咬了一下唇,硬是忍住了。倒是安姨娘看到虞秋芸這樣,一直喊著道:“你還在那裏與她說什麽,她都把你親娘趕出門了,你還跟說什麽,難道她還會認你是姐妹不成。”
虞秋翎沒吭聲,隻是看一眼虞秋芸,道:“我們總是同父所出,你上門來,我肯定不會趕你出去,但是安姨娘……應該說是安氏,我是絕對不允許她進門來。”其實她也有點想不明白,虞秋芸帶安姨娘過來是怎麽回事,不管虞家誰回來了,隻怕都會把安姨娘掃地出門。
虞秋芸默然不語,末了卻是復又坐了下來,小聲道:“這幾年……娘,姨娘確實是……”安姨娘幾乎每天都要尋些事來,她每天都生活各種煩燥之中。她也曾把安姨娘送到庵堂裏去,結果安姨娘又跑了回來,鬧的天翻地覆。別說虞秋翎受不了安姨娘,就是她也是受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