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箏,今日你又在看些什麽啊?”趙高忽的趴伏在箏的肩上,眯著眼看著他手中的竹卷,問道。
“你先下來吧,重死了。”那時候的箏也不似現在這般淡漠沉穩,還保留著少許的少年的天真,隻見他肩一聳,趙高便撐不住似的滑了下來,卻在落地的一瞬間緊緊摟住了箏的腰,下巴擱在箏的肩上,深深嗅聞著箏身上淡淡的書墨香氣,一副陶醉之感。
“阿箏,你身上好香啊~”趙高嘆道。
箏推了推趙高那張還有些嬰兒肥的臉蛋,卻發現怎麽都推不動之後,箏隻好住手,無奈道:“不過是書墨香氣罷了,你若多讀些書,沒準比我身上還香呢。”
“哎?真的嗎,那阿箏你教我讀書識字好不好?我老早就想學了,但一直沒有機會。”趙高聽到箏這麽說立馬問道,好吧,其實學習是一方麵,另一方麵就是這樣一來他就能夠多陪在箏身邊一會兒了。
箏側首,看著趙高麵上掩不住的、濃濃的期盼之意,本來就沒打算拒絕,這個時候卻是有了一絲捉弄之意,不由道:“要我教你可以啊,你拿什麽來交換呢?”
趙高看著箏滿麵的促狹之意,一向溫和冷清的麵容竟有幾分調皮之姿,明明不是十分好看的臉卻讓趙高看晃了神,而且不知為何,這次他還覺得自己的心跳的有些異常,異常的……快,麵對著近在眼前的容顏,他竟有些情不自禁。
“交換啊,阿箏想要我拿什麽做交換呢?不如……就拿我以後娶阿箏來作為交換吧?”趙高說著更湊近了些,近到他的唇畔都已經能夠碰到阿箏茭白的脖頸了,然後他接著悠悠道:“阿箏,你說這樣可好?”
箏隻當他是在開玩笑,所以也隻是笑罵了一句:“你就說些胡話吧,男子之間如何是能成親的呢?以後別這麽說了,我都要笑話你了。”
趙高躲過阿箏要捏他臉頰的手指,反手握住笑得沒皮沒臉道:“阿箏可別不信我的話,我以後會做到的,隻要阿箏能夠乖乖地等我長大就好,其他的我來做。”
箏垂眸失笑,這樣的話聽聽就好,豈能當真?但他所不知道的是在他垂眸的一瞬間,一向活潑開朗的趙高的麵上浮上了一抹邪氣、陰冷非常的笑容,但那笑卻是轉瞬即逝,等到箏抬頭的時候,趙高還是原來的那個趙高。
“阿箏,你要等我哦~”
隻可惜趙高始終沒能得償所願,因為就在不久的將來,發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阿箏的遠走,母親的痛苦,都讓他改變了太多太多,把他一步步地推向了現在這個境地,直到他再度找到阿箏時,阿箏不再是從前的阿箏,他有了一個完整的名字,叫做“燕箏”,他的身邊也有了越來越多的人,而他自己呢?其實他也不是原來的趙高了啊。
隻是,有一點其實一直都沒有改變過,那就是他當初的誓言啊——
“阿箏,我拿娶你做交換好不好?你要等我哦~”
但是阿箏……從未懂過他的意思啊……
荊軻
“者,衛人也。其先乃齊人,徙於衛,衛人謂之慶卿。而之燕,燕人謂之荊卿。——《史記刺客列傳》”
“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歸。歸而求為報秦王者,國小,力不能。——《史記刺客列傳》”
燕國境內,盡管戰爭的煙火很快就要波及這個原本祥和富足的國家,但未得見這片陰影的人們依然按著自己的軌跡生活著、熱鬧著,不知這樣的無知是一種幸福,還是一種悲哀。
鬧市裏,一群老百姓團團圍成了個圈兒,嗬嗬笑著看著圈裏人的表演,不時地指指點點,看上去十分有趣。
圈裏是兩個年輕人,其中一個斯文書生的打扮,一邊飲著酒,一邊擊著手裏的築,帶著笑的眸子直直看著那個同樣飲著酒並且甚是狂放地高歌著的青年,那青年的歌聲算不上多好聽,但和那擊築聲相配得緊,那股子放蕩不羈的豪邁之情也讓人分外動容。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也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也……”
一曲狂歌將盡,聲音漸低,那好似喝醉了的男人踉蹌著走到書生的身邊,勾著他的肩,將手中的酒壺一樣,喝道:“走,漸離老兄,咱倆去找老李喝酒吃肉!他這人忒不夠義氣,居然把咱倆落這兒了!”
高漸離把築收好,一把扶起爛醉在他身上的荊軻,笑著道:“老李是有妻室的人,跟我們可不一樣。”
“嗝,既、既然這樣,那咱倆去、去耍,不、不帶他。”荊軻打了個酒嗝,一邊笑一邊攬著高漸離跌跌撞撞往前走,旁邊看熱鬧的人也紛紛給他們讓開路來。
高漸離一邊點頭應是,一邊跟著他走,這個荊軻啊,一喝醉就說胡話哦。
另一邊,燕國宮內。
姬丹背著手在房中踱步,深鎖的眉宇,緊抿的薄唇,無一不昭示著他內心的焦灼。即使從秦國回來了又如何,隻要阿箏一刻不在自己的身邊,他就一刻不得心安。
如何滅秦,如何滅秦?知其不能,偏要為之,此乃糊塗,此乃不智!
一字一句都是老師鞠武對他的告誡,他如何不明白?隻是他已經忍不了了,無論是那段恥辱的過去還是困陷秦宮的阿箏,都無法讓他再這麽裝作無知無覺地忍耐下去,更何況他不主動出擊,難道嬴政就能放過他,放過燕國嗎?與其等秦國攻來,還不如現在就做謀算,既然不能正麵抵抗,那就擒賊先擒王。
“太子殿下,田先生前來拜訪。”
“田先生來了?快快有請。”聽到宮人的上報,姬丹欣喜,忙上前迎接,倒退引之。
“田先生能來真是我燕國之幸啊。”待二人上座,眾人盡退之後,姬丹離座向田光作揖,萬分懇切道:“燕與秦勢不兩立,希望先生留意,並助燕國一臂之力。”
田光其人,智謀深邃,勇敢沉著,乃是老師鞠武推薦的良選,此刻對他行禮,姬丹絲毫不覺受了折辱。
隻是待他話音落下,屋內卻靜了下來,良久才聽對麵那人道:“我聽說騏驥盛壯的時候,一日可奔馳千裏,等到它衰老了,就是劣等馬也能跑到它的前邊。如今太子隻是聽說我盛壯之年的情景,卻不知道我精力已經衰竭了。”
姬丹麵色微變,卻還是恭敬道:“田先生所言何意?”
“太子殿下可不要裝糊塗,難道真的不明白老夫的意思嗎?”田光捋了捋鬍子笑得頗有些老奸巨猾,不過很快就正色道:“雖然我不能冒昧地謀劃國事,但我的好朋友荊卿是可以承擔這個使命的。”
“那可否通過先生與荊卿結交?”姬丹聽罷,急切問道。
“自然可以,還請殿下稍等一日。”田光欣然允諾,少頃還是道:“雖然老夫略懂殿下此行之意,但還是要忠告一句:此乃險行,恐難得之。還是希望殿下能夠慎重考慮。”
“你先下來吧,重死了。”那時候的箏也不似現在這般淡漠沉穩,還保留著少許的少年的天真,隻見他肩一聳,趙高便撐不住似的滑了下來,卻在落地的一瞬間緊緊摟住了箏的腰,下巴擱在箏的肩上,深深嗅聞著箏身上淡淡的書墨香氣,一副陶醉之感。
“阿箏,你身上好香啊~”趙高嘆道。
箏推了推趙高那張還有些嬰兒肥的臉蛋,卻發現怎麽都推不動之後,箏隻好住手,無奈道:“不過是書墨香氣罷了,你若多讀些書,沒準比我身上還香呢。”
“哎?真的嗎,那阿箏你教我讀書識字好不好?我老早就想學了,但一直沒有機會。”趙高聽到箏這麽說立馬問道,好吧,其實學習是一方麵,另一方麵就是這樣一來他就能夠多陪在箏身邊一會兒了。
箏側首,看著趙高麵上掩不住的、濃濃的期盼之意,本來就沒打算拒絕,這個時候卻是有了一絲捉弄之意,不由道:“要我教你可以啊,你拿什麽來交換呢?”
趙高看著箏滿麵的促狹之意,一向溫和冷清的麵容竟有幾分調皮之姿,明明不是十分好看的臉卻讓趙高看晃了神,而且不知為何,這次他還覺得自己的心跳的有些異常,異常的……快,麵對著近在眼前的容顏,他竟有些情不自禁。
“交換啊,阿箏想要我拿什麽做交換呢?不如……就拿我以後娶阿箏來作為交換吧?”趙高說著更湊近了些,近到他的唇畔都已經能夠碰到阿箏茭白的脖頸了,然後他接著悠悠道:“阿箏,你說這樣可好?”
箏隻當他是在開玩笑,所以也隻是笑罵了一句:“你就說些胡話吧,男子之間如何是能成親的呢?以後別這麽說了,我都要笑話你了。”
趙高躲過阿箏要捏他臉頰的手指,反手握住笑得沒皮沒臉道:“阿箏可別不信我的話,我以後會做到的,隻要阿箏能夠乖乖地等我長大就好,其他的我來做。”
箏垂眸失笑,這樣的話聽聽就好,豈能當真?但他所不知道的是在他垂眸的一瞬間,一向活潑開朗的趙高的麵上浮上了一抹邪氣、陰冷非常的笑容,但那笑卻是轉瞬即逝,等到箏抬頭的時候,趙高還是原來的那個趙高。
“阿箏,你要等我哦~”
隻可惜趙高始終沒能得償所願,因為就在不久的將來,發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阿箏的遠走,母親的痛苦,都讓他改變了太多太多,把他一步步地推向了現在這個境地,直到他再度找到阿箏時,阿箏不再是從前的阿箏,他有了一個完整的名字,叫做“燕箏”,他的身邊也有了越來越多的人,而他自己呢?其實他也不是原來的趙高了啊。
隻是,有一點其實一直都沒有改變過,那就是他當初的誓言啊——
“阿箏,我拿娶你做交換好不好?你要等我哦~”
但是阿箏……從未懂過他的意思啊……
荊軻
“者,衛人也。其先乃齊人,徙於衛,衛人謂之慶卿。而之燕,燕人謂之荊卿。——《史記刺客列傳》”
“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歸。歸而求為報秦王者,國小,力不能。——《史記刺客列傳》”
燕國境內,盡管戰爭的煙火很快就要波及這個原本祥和富足的國家,但未得見這片陰影的人們依然按著自己的軌跡生活著、熱鬧著,不知這樣的無知是一種幸福,還是一種悲哀。
鬧市裏,一群老百姓團團圍成了個圈兒,嗬嗬笑著看著圈裏人的表演,不時地指指點點,看上去十分有趣。
圈裏是兩個年輕人,其中一個斯文書生的打扮,一邊飲著酒,一邊擊著手裏的築,帶著笑的眸子直直看著那個同樣飲著酒並且甚是狂放地高歌著的青年,那青年的歌聲算不上多好聽,但和那擊築聲相配得緊,那股子放蕩不羈的豪邁之情也讓人分外動容。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也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也……”
一曲狂歌將盡,聲音漸低,那好似喝醉了的男人踉蹌著走到書生的身邊,勾著他的肩,將手中的酒壺一樣,喝道:“走,漸離老兄,咱倆去找老李喝酒吃肉!他這人忒不夠義氣,居然把咱倆落這兒了!”
高漸離把築收好,一把扶起爛醉在他身上的荊軻,笑著道:“老李是有妻室的人,跟我們可不一樣。”
“嗝,既、既然這樣,那咱倆去、去耍,不、不帶他。”荊軻打了個酒嗝,一邊笑一邊攬著高漸離跌跌撞撞往前走,旁邊看熱鬧的人也紛紛給他們讓開路來。
高漸離一邊點頭應是,一邊跟著他走,這個荊軻啊,一喝醉就說胡話哦。
另一邊,燕國宮內。
姬丹背著手在房中踱步,深鎖的眉宇,緊抿的薄唇,無一不昭示著他內心的焦灼。即使從秦國回來了又如何,隻要阿箏一刻不在自己的身邊,他就一刻不得心安。
如何滅秦,如何滅秦?知其不能,偏要為之,此乃糊塗,此乃不智!
一字一句都是老師鞠武對他的告誡,他如何不明白?隻是他已經忍不了了,無論是那段恥辱的過去還是困陷秦宮的阿箏,都無法讓他再這麽裝作無知無覺地忍耐下去,更何況他不主動出擊,難道嬴政就能放過他,放過燕國嗎?與其等秦國攻來,還不如現在就做謀算,既然不能正麵抵抗,那就擒賊先擒王。
“太子殿下,田先生前來拜訪。”
“田先生來了?快快有請。”聽到宮人的上報,姬丹欣喜,忙上前迎接,倒退引之。
“田先生能來真是我燕國之幸啊。”待二人上座,眾人盡退之後,姬丹離座向田光作揖,萬分懇切道:“燕與秦勢不兩立,希望先生留意,並助燕國一臂之力。”
田光其人,智謀深邃,勇敢沉著,乃是老師鞠武推薦的良選,此刻對他行禮,姬丹絲毫不覺受了折辱。
隻是待他話音落下,屋內卻靜了下來,良久才聽對麵那人道:“我聽說騏驥盛壯的時候,一日可奔馳千裏,等到它衰老了,就是劣等馬也能跑到它的前邊。如今太子隻是聽說我盛壯之年的情景,卻不知道我精力已經衰竭了。”
姬丹麵色微變,卻還是恭敬道:“田先生所言何意?”
“太子殿下可不要裝糊塗,難道真的不明白老夫的意思嗎?”田光捋了捋鬍子笑得頗有些老奸巨猾,不過很快就正色道:“雖然我不能冒昧地謀劃國事,但我的好朋友荊卿是可以承擔這個使命的。”
“那可否通過先生與荊卿結交?”姬丹聽罷,急切問道。
“自然可以,還請殿下稍等一日。”田光欣然允諾,少頃還是道:“雖然老夫略懂殿下此行之意,但還是要忠告一句:此乃險行,恐難得之。還是希望殿下能夠慎重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