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井支隊的覆滅,對於日軍是一個沉重的打擊,這代表著日軍繼第五師團之後,又一支王牌部隊倒在了四十七軍屠刀之下。
對於第六師團的失利,大本營的參謀軍官群情激憤,不少人認為這是華中派遣軍司令官鬆井石根的失職,對方雖然有奪取國府首都南京的榮譽,但是卻根本沒能及時應對第六師團危局。也有人認為這太過了,這應該是第六師團師團長稻葉四郎的失職。對方低估了中國軍隊王牌四十七軍的戰鬥力,導致了這一結果。
為了誰該承擔這場失利的責任,大本營這邊發生了激烈的爭吵。不過有一點是確認的,稻葉四郎這位師團長必須承擔責任,至少是被勒令退役的結局。
另外對於四十七軍,這幫昭和參謀雖然感到十分的氣憤,但也達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像四十七軍這種有著強大戰鬥力的中國軍隊,必須組織一場針對其的殲滅戰。最好能組織兩三個師團的兵力,集中重炮戰車以及空中優勢,對其進行毀滅性的聚殲。隻有這樣,才能防止中國其他軍隊被其戰績所鼓舞。
而打掉像四十七軍這種中國王牌軍隊,才能洗刷皇軍身上的恥辱。
四十七軍在日軍這邊的重視程度已經被提到新的高度,不過目前彭剛並不清楚。
不過武漢這邊的各種表彰嘉獎倒是發來不少。
首先是對有功之臣的嘉獎上,武漢這邊不僅發了一堆各種獎章,還給了四十七軍一百萬法幣的獎勵。
雖然比起開戰之前,法幣的市值有所下跌,但是依然能值個七八十萬大洋。
這筆錢,對於四十七軍已經不少了,不管是拿來嘉獎官兵還是充做補償金,都是一筆不小的錢。
另外在武漢方麵還特意為四十七軍組織了勝利遊行,據說當天有不少人慷慨解囊為四十七軍捐款。
不過最終四十七軍收到了二十多萬的捐款,看來四十七軍驕人的戰績得到了全國人民的認可。
而且報紙上對於四十七軍更是各種吹捧,將他們稱為天下第一軍。
也不知道胡宗南知道後此事之後,會怎麽想。
當然這種種美譽,對於四十七軍來說都是錦上添花。
四十七軍保證自身的實力不下滑,才是頭等大事。
“報告,日軍牛島滿支隊已經退到滁州。另外十六師團的部隊也已經退往裕溪口。”
“知道了。”
隨著板井支隊的覆滅,準備增援的日軍已經退了回去。
其中牛島支隊在板井少將發出訣別電報當天就退過了韶關,其先退往含山縣隨後一路北上前往滁州。
聽聞在退到滁州之後,牛島支隊在其周邊立刻開始修建大量的防禦工事。很明顯這是怕四十七軍趁勢奪取滁州,威脅在蚌埠作戰的日軍十三師團的後路。
至於另一路十六師團從裕溪口上岸的支援部隊,同樣在牛島支隊往後退的途中,他們也撤退了,目前已經退到了裕溪口一帶。
對於日軍一連串的撤退舉動,四十七軍上下自然是看在眼中。不過目前四十七軍狀態其實並不好,殲滅板井支隊消耗了其大量的兵力以及裝備、彈藥以及油料。
雖然四十七軍還有四萬人左右的規模,但實際已經失去了繼續發起進攻的能力。
別的不說,光是圍殲板井支隊,四十七軍的車輛損失就不小。因為日軍空中諸多的戰機,讓四十七軍運輸團不少卡車被其盯上。這場戰鬥四十七軍損壞的卡車有近百輛,其中有一半是被日軍空中單位發現並消滅的。另一些則是損壞後來不及維修隻能放在路邊。
尤其是從合肥到滁州這條公路兩側,就有不少卡車因為這個原因導致隻能暫時放棄。進而遭到日軍戰機轟炸,損失掉的。
也不是隻有損失,其實四十七軍繳獲的車輛也不少。例如在塔山村發戰車第五聯隊駐地,就繳獲了大量用於運送物資以及各種配件的卡車、牽引車。另外欄杆集周邊的重炮陣地,同樣繳獲了大量的重型牽引車、以及各種彈藥物資的運輸車。
而總體上來說,繳獲是大於損失的,更別說日軍大量的重型牽引車。可以說目前四十七軍在重型牽引車上,還有富餘。
“報告,武漢軍委發來電報。”
彭剛接過電報立刻看了起來,隨即就露出了笑容。隻見他轉身對一旁的捷克老頭開口道。“我的參謀長,武漢方麵發電報,他們已經向合肥運來一批彈藥和武器。”
能讓彭剛如此高興,肯定是這批武器不一般。事實的確如此,這份電報上寫的準備運來的武器彈藥清單。
有四千支捷克步槍,還有三百挺zb26輕機槍,另外還有一百挺馬克沁重機槍,除此之外還運來了兩百萬發7.92毫米子彈,另外還有一批手榴彈、頭盔、被服等一大批物資。
能讓武漢方麵如此大度的給予這麽多物資,彭剛可不認為是因為四十七軍擊敗第六師團並且消滅板井支隊的原因。
很明顯這是因為四十七軍表現出了巨大的價值,值得某人拉攏,當然也與彭剛主動向其靠攏有莫大的關係。
要不然忻口會戰殲滅第五師團大部,怎麽沒有這麽多的物資補充。
這是某人在表示其將四十七軍視為心腹部隊的一種姿態,要不然那麽多中央軍急需補充,能先分給四十七軍這麽多的武器彈藥等物資。
“給武漢軍委發電,感謝軍委對四十七軍的補充。另外在以我的名義發一份私電,就說學生不敢忘校長的教導,必以赤誠之心,聽從校長的指揮。”
得了東西,姿態還是要做的。要不然別人以為你不識時務,到時候難堪的就是你自己。
“報告,這是目前整理出來的陣亡以及重傷官兵的名單。”
好消息來了,壞消息也來了。
對於四十七軍的傷亡,其實早就報上來了,陣亡4831人,重傷3829人,輕傷7632人。失蹤131人。(根據四十七軍的規矩,失蹤超過一個星期默認為陣亡。)
這是一份沉甸甸的名單,代表著四十七軍很多官兵再也看不到其身影了。
為了殲滅第六師團主力,四十七軍傷亡一萬多人,四十七軍至少有八千人的缺口。(在目前的醫療環境下,大部分重傷員基本沒辦法返回部隊,甚至能活下來超過五成就算不錯的了。)
另外四十七軍武器裝備損失也非常大,尤其是防空武器這一仗損失近一半。連最寶貴的40毫米防空炮,都損失了三門。
當然四十七軍付出這麽大的代價,繳獲也不少。
其中最重要的是11門150毫米八九式加農炮以及九六式榴彈炮,要不是因為緊急攔截板井支隊的突圍,損失了幾門,數量還要更多一些。另外四十七軍還繳獲了21門75毫米山野炮,這些基本都是日軍最新式的山野炮,其中有一部分可以補充到四十七軍炮兵隊伍中使用。
另外九二步兵炮、九二式重機槍、大正機槍、擲彈筒、三八式步槍等這種日軍裝備的武器同樣不少。
不過最重要的繳獲,還是要在馬橋鎮。
目前機步旅維修部隊已經在那裏駐紮,正忙著將那些擊毀擊傷的日軍坦克進行緊張的修複工作。
至於彭剛開口向武漢索要的t26主炮,就是為其中修複的九七式坦克準備的。兩個中隊二十多輛九七式坦克,再怎麽也能給他修複出來一個連吧。
這款坦克雖然裝甲薄了一點,但是換門威力更大的45毫米主炮,絕對是戰場上的一門利器。而且裝甲也不是不可能增加嘛,畢竟十五噸的體量放在那裏的。
當然那四十多輛九五式坦克,彭剛也沒有放棄。雖然其裝甲不弱,但也不是沒有辦法改良,大不了想辦法加裝一塊裝甲板,要不是不行前麵掛上履帶增加防禦性。
這都有一堆的辦法可想。
不過九五式缺少電台,這的確是個問題,又要麻煩阿爾賓替自己去采購了。
對於第六師團的失利,大本營的參謀軍官群情激憤,不少人認為這是華中派遣軍司令官鬆井石根的失職,對方雖然有奪取國府首都南京的榮譽,但是卻根本沒能及時應對第六師團危局。也有人認為這太過了,這應該是第六師團師團長稻葉四郎的失職。對方低估了中國軍隊王牌四十七軍的戰鬥力,導致了這一結果。
為了誰該承擔這場失利的責任,大本營這邊發生了激烈的爭吵。不過有一點是確認的,稻葉四郎這位師團長必須承擔責任,至少是被勒令退役的結局。
另外對於四十七軍,這幫昭和參謀雖然感到十分的氣憤,但也達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像四十七軍這種有著強大戰鬥力的中國軍隊,必須組織一場針對其的殲滅戰。最好能組織兩三個師團的兵力,集中重炮戰車以及空中優勢,對其進行毀滅性的聚殲。隻有這樣,才能防止中國其他軍隊被其戰績所鼓舞。
而打掉像四十七軍這種中國王牌軍隊,才能洗刷皇軍身上的恥辱。
四十七軍在日軍這邊的重視程度已經被提到新的高度,不過目前彭剛並不清楚。
不過武漢這邊的各種表彰嘉獎倒是發來不少。
首先是對有功之臣的嘉獎上,武漢這邊不僅發了一堆各種獎章,還給了四十七軍一百萬法幣的獎勵。
雖然比起開戰之前,法幣的市值有所下跌,但是依然能值個七八十萬大洋。
這筆錢,對於四十七軍已經不少了,不管是拿來嘉獎官兵還是充做補償金,都是一筆不小的錢。
另外在武漢方麵還特意為四十七軍組織了勝利遊行,據說當天有不少人慷慨解囊為四十七軍捐款。
不過最終四十七軍收到了二十多萬的捐款,看來四十七軍驕人的戰績得到了全國人民的認可。
而且報紙上對於四十七軍更是各種吹捧,將他們稱為天下第一軍。
也不知道胡宗南知道後此事之後,會怎麽想。
當然這種種美譽,對於四十七軍來說都是錦上添花。
四十七軍保證自身的實力不下滑,才是頭等大事。
“報告,日軍牛島滿支隊已經退到滁州。另外十六師團的部隊也已經退往裕溪口。”
“知道了。”
隨著板井支隊的覆滅,準備增援的日軍已經退了回去。
其中牛島支隊在板井少將發出訣別電報當天就退過了韶關,其先退往含山縣隨後一路北上前往滁州。
聽聞在退到滁州之後,牛島支隊在其周邊立刻開始修建大量的防禦工事。很明顯這是怕四十七軍趁勢奪取滁州,威脅在蚌埠作戰的日軍十三師團的後路。
至於另一路十六師團從裕溪口上岸的支援部隊,同樣在牛島支隊往後退的途中,他們也撤退了,目前已經退到了裕溪口一帶。
對於日軍一連串的撤退舉動,四十七軍上下自然是看在眼中。不過目前四十七軍狀態其實並不好,殲滅板井支隊消耗了其大量的兵力以及裝備、彈藥以及油料。
雖然四十七軍還有四萬人左右的規模,但實際已經失去了繼續發起進攻的能力。
別的不說,光是圍殲板井支隊,四十七軍的車輛損失就不小。因為日軍空中諸多的戰機,讓四十七軍運輸團不少卡車被其盯上。這場戰鬥四十七軍損壞的卡車有近百輛,其中有一半是被日軍空中單位發現並消滅的。另一些則是損壞後來不及維修隻能放在路邊。
尤其是從合肥到滁州這條公路兩側,就有不少卡車因為這個原因導致隻能暫時放棄。進而遭到日軍戰機轟炸,損失掉的。
也不是隻有損失,其實四十七軍繳獲的車輛也不少。例如在塔山村發戰車第五聯隊駐地,就繳獲了大量用於運送物資以及各種配件的卡車、牽引車。另外欄杆集周邊的重炮陣地,同樣繳獲了大量的重型牽引車、以及各種彈藥物資的運輸車。
而總體上來說,繳獲是大於損失的,更別說日軍大量的重型牽引車。可以說目前四十七軍在重型牽引車上,還有富餘。
“報告,武漢軍委發來電報。”
彭剛接過電報立刻看了起來,隨即就露出了笑容。隻見他轉身對一旁的捷克老頭開口道。“我的參謀長,武漢方麵發電報,他們已經向合肥運來一批彈藥和武器。”
能讓彭剛如此高興,肯定是這批武器不一般。事實的確如此,這份電報上寫的準備運來的武器彈藥清單。
有四千支捷克步槍,還有三百挺zb26輕機槍,另外還有一百挺馬克沁重機槍,除此之外還運來了兩百萬發7.92毫米子彈,另外還有一批手榴彈、頭盔、被服等一大批物資。
能讓武漢方麵如此大度的給予這麽多物資,彭剛可不認為是因為四十七軍擊敗第六師團並且消滅板井支隊的原因。
很明顯這是因為四十七軍表現出了巨大的價值,值得某人拉攏,當然也與彭剛主動向其靠攏有莫大的關係。
要不然忻口會戰殲滅第五師團大部,怎麽沒有這麽多的物資補充。
這是某人在表示其將四十七軍視為心腹部隊的一種姿態,要不然那麽多中央軍急需補充,能先分給四十七軍這麽多的武器彈藥等物資。
“給武漢軍委發電,感謝軍委對四十七軍的補充。另外在以我的名義發一份私電,就說學生不敢忘校長的教導,必以赤誠之心,聽從校長的指揮。”
得了東西,姿態還是要做的。要不然別人以為你不識時務,到時候難堪的就是你自己。
“報告,這是目前整理出來的陣亡以及重傷官兵的名單。”
好消息來了,壞消息也來了。
對於四十七軍的傷亡,其實早就報上來了,陣亡4831人,重傷3829人,輕傷7632人。失蹤131人。(根據四十七軍的規矩,失蹤超過一個星期默認為陣亡。)
這是一份沉甸甸的名單,代表著四十七軍很多官兵再也看不到其身影了。
為了殲滅第六師團主力,四十七軍傷亡一萬多人,四十七軍至少有八千人的缺口。(在目前的醫療環境下,大部分重傷員基本沒辦法返回部隊,甚至能活下來超過五成就算不錯的了。)
另外四十七軍武器裝備損失也非常大,尤其是防空武器這一仗損失近一半。連最寶貴的40毫米防空炮,都損失了三門。
當然四十七軍付出這麽大的代價,繳獲也不少。
其中最重要的是11門150毫米八九式加農炮以及九六式榴彈炮,要不是因為緊急攔截板井支隊的突圍,損失了幾門,數量還要更多一些。另外四十七軍還繳獲了21門75毫米山野炮,這些基本都是日軍最新式的山野炮,其中有一部分可以補充到四十七軍炮兵隊伍中使用。
另外九二步兵炮、九二式重機槍、大正機槍、擲彈筒、三八式步槍等這種日軍裝備的武器同樣不少。
不過最重要的繳獲,還是要在馬橋鎮。
目前機步旅維修部隊已經在那裏駐紮,正忙著將那些擊毀擊傷的日軍坦克進行緊張的修複工作。
至於彭剛開口向武漢索要的t26主炮,就是為其中修複的九七式坦克準備的。兩個中隊二十多輛九七式坦克,再怎麽也能給他修複出來一個連吧。
這款坦克雖然裝甲薄了一點,但是換門威力更大的45毫米主炮,絕對是戰場上的一門利器。而且裝甲也不是不可能增加嘛,畢竟十五噸的體量放在那裏的。
當然那四十多輛九五式坦克,彭剛也沒有放棄。雖然其裝甲不弱,但也不是沒有辦法改良,大不了想辦法加裝一塊裝甲板,要不是不行前麵掛上履帶增加防禦性。
這都有一堆的辦法可想。
不過九五式缺少電台,這的確是個問題,又要麻煩阿爾賓替自己去采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