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旅的組建,對於二十三師而言,可不是一個小事。光是部隊長官人選,還有旅部的組建,以及其他各方各麵的都需要花大精力去做。


    如果在以前,這種新組建一個整編旅,這個簡單。直接組建一個旅部然後將兩個團劃歸其管轄,好了,這件事就算結束了。雖然還有磨合矛盾等等,但是在大方向是基本結束了。這些事情基本上由新部隊的軍官協商,協商不好然後上級才插手。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減少了上級的管理成本,但是壞處也有,那就是很容易讓該部隊主官威望過大。


    不過這是以前,現在有了顧問團之後,就修改的很多舉措。例如管理上,很多原本旅級主官能拍板的事情,都被師給收走了。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增加師對旅的掌控力。


    當然這需要師一級擴充足夠多的軍官,畢竟事情多了,那麽需要處理這些事務的軍官也就同樣多了起來。


    而目前對於二十三師而言,要不是靠著顧問團那堆軍官撐著,搞不好還真不一定能搞定。


    當然,不隻是新編旅,46、47兩旅同樣也是如此,避免被人說成厚此薄彼。當然與新編旅相比,其他兩個旅因為運轉多年,已經有足夠成熟的體係了。所以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處理。


    當然,彭剛將部隊擴充為三個旅,也是有自己的小心思在內。


    這三個旅,如果在增加一個步兵團,然後其他附屬部隊一下放,是不是更熟悉。直接可以給他們改個名,三團製師,而且還是德械師的標準。


    沒錯,這正是彭剛的最終目的。雖然二十三師現在部隊還遠遠不夠組建成一個軍,但是他正往這個方向努力。


    至於為什麽非要編為軍一級編製,那其中除了軍事原因之外,還有政治方麵的原因。


    在未來的抗日戰場上,師一級的不可能有自己的獨立性(別拿陝北的三個師做比較,因為其大方向都不一樣)。隻有達到軍一級,乃至集團軍一級,才會有自己的獨立性。


    如果一開始就沒有獨立性,那麽未來在抗戰時期,彭剛精心準備的這支部隊,必然淪落為炮灰。


    沒錯,就是炮灰。


    或許你會說,這麽精銳的部隊,怎麽會淪為炮灰。原因很簡單,因為你沒有獨立性,把你這支部隊派去執行危險性任務,這一仗打下來,損失慘重。


    此時那種你利用各種戰術,或者其他什麽辦法,大勝敵人繳獲頗菲的思想,你完全可以想,也隻限於想。因為小股部隊有可能(最多到營級),部隊規模越大,越不可能。


    因為日軍抗戰的早期部隊,其精銳程度最高,論武器裝備、戰術水平,你很難與之抗衡。而國·軍這邊,因為各部裝備人數火力的參差不齊。所以大部分時候,其大部分部隊隻能依靠滿腔熱血。這也是為什麽,日軍敢於狂妄的說一個大隊敢追著一個師打的原因。


    等你好不容易完成任務下來,你的部隊損失慘重,此時人員圖武器的補充遲遲不到,然後拉著你的部隊繼續打幾場,都不一定會是最艱苦的斷後,或者堅守要點。這幾場仗下來,你的部隊基本就沒什麽人了。


    當然如果是在此之間立下赫赫戰功,那麽人員武器會很快補充,不過此時你會發現大部分都是新兵,而且軍官都是來自黃埔。此時你這支部隊已經可以被稱為旁係,那麽繼續打。再打幾仗之後,你會發現部隊逐漸被轉移到你新調來的副手手中。


    此時一直調令,鑒你作戰英勇,晉升你為軍一級或者集團軍的副職,此時在一圈黃埔軍官恭賀聲,你離開了這支部隊,成為一名沒有實權的某副職。


    或許你會說,那我擺爛。


    這好啊,你抗命不準,直接撤職查辦,運氣不好直接以違抗命令,擅自撤退罪被槍斃,享年多少歲(韓複榘前車之鑒)。


    或許你又可以說,那我適當的劃水可以吧。


    也可以。


    哪怕是每次精準卡分,不好也不差。你會發現,人員武器的補充,一直跟不上。你向上級反映,對方回答你,戰果不佳,優先補充作戰有力的部隊。


    等好不容易給你補充一些人員和武器後,還沒有等你喘口氣,作戰任務又下來了。


    就這樣不斷給點人員武器又拉你上戰場的做法,同樣你會發現,你手中的部隊越來越少,後來一道命令,鑒於你部兵力武器極度短缺,戰果也不佳,所以決定進行縮編。然後將你的部隊,調給其他部隊做下屬單位。


    這基本上就是抗戰中絕大部分軍閥部隊的下場,在消耗地方軍隊的實力上,未來重慶方向非常有心得。


    這也是為什麽在抗戰後半段,國·軍戰鬥力越來越拉垮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家心氣都被折磨的沒了,誰還陪你重慶玩啊。


    或許有人會問,為什麽川軍上到軍一級就有自己的獨立性,這說來就話長了。


    因為曆史上川康整編的時機出現的非常好,恰逢抗戰爆發。此時為了讓川軍出川,南京方麵做出了巨大的讓步。像什麽統一發放軍餉這些就不用說了,最關鍵的一條就是,川康軍隊以軍為單位直屬於軍委會。


    看懂了嗎?


    這條其實很有意思,這表明川軍將以軍或者集團軍為單位出川作戰。你可以命令我,但是不能拆分或者縮編我的部隊。


    看到了吧,川軍的獨立性比其他地方部隊要高。


    雖然在後期,重慶方麵想方設法的想要拆分川軍,但是都沒有得逞。但是直到抗戰勝利之後,這個願望才實現。


    這種待遇,是其他軍閥能比的嗎?


    所以早就研究過抗戰曆的彭剛,說什麽也不能讓自己辛苦訓練的部隊成為不斷被消耗的炮灰。


    所以他必須讓自己部隊,在抗戰前有軍一級的編製。幸好,有著各種額外的收入,才能讓彭剛有財力支撐起來,另外南京方麵雖然對於編製看的很重,但是實際兵力並不太重視。


    反正就一句話,你一個師隻有一萬人左右的編製,你要是擴充到三四萬人,也是由你,反正別想指望我出錢。


    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彭剛的招兵行為才會沒有遭到幹涉。


    畢竟這是多年以來大家都遵守的規矩,哪怕是四川王劉·湘也不好多說。畢竟軍閥嘛,哪怕依附他人,但是自己勢力內該幹嘛就幹嘛,隻要別做太過分別人才懶得說你。


    隻不過彭剛並不知道,有一行人已經從重慶向南充趕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川軍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燒烤攤的饅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燒烤攤的饅頭並收藏抗戰川軍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