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爾夫先生,這裏作為勘探鑽井地點怎麽樣?”


    “當然沒有問題。我剛剛檢查了這裏的地質,原本這裏是內海區域,按照地質學的理論,這裏應該會有石油。”


    身為美孚石油專家的拉爾夫,此時一臉淡然的回答著彭剛的詢問。


    “將軍,如果你不介意,那麽就按照你說辦法,開始鑽井勘察了嗎?”


    對於這位異想天開的彭將軍,在遠東擔任資深石油專家的拉爾夫見得太多了。


    總認為自己的土地裏有石油,幻想著一夜暴富,但實際操作之後留下一地雞毛。


    所以在話語上,拉爾夫實際總會順著對方來說。反正美孚不會虧,鑽出石油皆大歡喜,沒鑽出來美孚也有利潤,自己的勞務費同樣也有保證,同樣不會虧了自己。


    並不知道自己在對方眼中已經是人傻錢多存在的彭剛,此時聽到對方開口的話,非常的滿意。


    “沒問題,我就等你們的好消息。”


    彭剛自然是巴不得現在就開始鑽井勘察。因為他腳下這塊土地,未來還有一個名字,那就是龍女寺2號油井。


    至於為什麽彭剛那麽確定,自然是他在體製的時候,來過這裏。


    當時他還是個小透明的時候,市裏需要做石油產業報告,他跟著一起跑遍南充各個油井,所以對於南充石油的情況非常的了解。


    至於目前其腳下的龍女寺二號井是南充出油最大的油井,其開采初期原油產量最高達到201.5噸。


    別認為這個油井出油少,對於南充這個小油田而言這已經非常不錯了。畢竟這裏不是中東,沒有日出油上萬噸的神井。


    其實從石油儲量來說,龍女寺這一塊的石油儲量遠不如位於蓬安大安寨的菜花油田。大安寨的菜花油田其2300萬噸的儲量,是南充這一眾分散小油田中儲量最大的。


    隻不過目前對於彭剛而言,鑽探石油必須選見效最快的那種。這才能保證他的最大利益,也是保證未來中國大地不那麽缺少油用。


    要知道在未來抗戰爆發之後,中國的缺油達到史無前例的地步,為此政府更是出台了最嚴厲的處罰,偷油一斤直接槍斃。


    哪怕是如此,抗戰中國所需要的燃油依然需要從國外進口。國內第一口現代油井還需要等到1939年,酒泉的老君廟一號井。不過哪怕是開采,老君廟一號井日產石油也隻有10噸的產量。至於像陝北的還處於手工開采的延長油田,其產量低的嚇人。在八年抗戰中,其總出產石油589噸。


    沒錯,你根本沒有看錯,就是這麽點產量。缺乏現代化開采設施,石油產量低的嚇人。這也是為什麽彭剛一定要找美孚石油替自己勘探的原因。


    自己哪怕是知道石油在哪裏,但是沒有這個開采能力,就必須借助這些石油公司的力量。


    當然彭剛也不全是出於一心為公的考慮,他也有死心,希望能在南充石油分一杯羹,而且拿最大的一份。


    另外在這裏多說一句,抗戰時期知道使用什麽工具向前線運輸物資最多?


    火車、船、汽車還是馬車?


    都不是,是人。


    沒錯,就是人,從38年開始,民國政府就組織數百萬人肩挑背扛為前線運輸各種物資。他們的一雙鐵腳板,通過火車、輪船、汽車等無法抵達的區域,為前線將士們運送了各種物資。


    為此光是民國政府資料就顯示,有二十多萬民壯為此犧牲。


    抗戰的勝利,這些被征召的民壯有一半的功勞。


    接下來彭剛繼續拉著勘探隊,為其選了好幾個地點。例如位於龍女寺下遊五公裏的金光鄉石坪寨,還有上遊八公裏的石工廟、南充城東五公裏的中台山。


    除了嘉陵江這條石油帶之外,位於沱江一側的蓬安大安寨同樣也是重點。


    如果他沒有記錯的話,光是這些他指出來的油井地點,就能為南充提供高達每日千噸的原油產能。


    到時候,南充將成為民國的石油產出地,煉製好的石油產品,也將通過還算便利的交通,運送到全國各地。


    “真是好久沒有這樣跑過了。”


    在帶著勘探隊跑完整個區域之後,彭剛感覺自己雙腿像是被灌了鉛。回到家中,彭剛好不容易歇息一下,沒想到又有事情找他。


    “師座,重慶來人了。”


    副官一句話,立刻讓彭剛打起來精神。


    “這是什麽情況?”


    “師座,是好事,是師長你高升了。”


    “高升?”


    在副官向彭剛道喜的時候,來自南京軍事委員會銓敘廳的兩位,此時也在南充城內討論著彭剛。


    “敬蒲兄,這彭師長看起來其誌不小啊。”


    “元龍兄,這還用說嗎。這川中軍閥哪個是安分守己的人,有兩錢就想著擴軍,校長就應該將他們掃除,都是禍國殃民之輩。”


    張誌字元龍,南京軍事委員會銓敘廳中校副處長,此次與他同來的也是其口中的人事科長李季成少校,字敬蒲。


    作為老蔣規範國內混亂軍銜的關鍵部門,負責軍官的人事任免與晉升獎懲負責軍官的銓敘廳,在國軍中非常的重要。其負責軍官的人事任免與晉升獎懲,是老蔣掌握大義的要害部門。


    除非你不打算在國軍係統內混了,要不然在軍銜上卡你一下,真的非常膈應人。


    就以彭剛為例,上校軍銜的師長,中將副師長,這不尷尬嗎?


    誰該給誰敬禮?


    而能在銓敘廳任職,哪怕是兩位天子門生,內心也是十分驕傲的,給個團長都不換。


    至於他們跑來南充,這自然就不用說了,就是為彭剛晉升少將的。


    當然光是如此,哪裏需要兩人前來,主要還是來自重慶行營的報告,讓彭剛這位川中小軍閥引得南京方麵的注意。


    畢竟在川中大肆招兵買馬,這種十分引人矚目的舉動,想不注意都難。


    所以在接到重慶行營的消息之後,南京方麵趁著要給彭剛晉升的機會,打算近距離接觸一下這位全國最年輕的師長。


    不過哪怕是準備接觸,這兩位內心還是對彭剛抱有成見。


    這也很好理解,畢竟自己辛苦這麽多年才成為中校少校,對方直接繼承父業,就將成為少將師長,這心裏不平衡太正常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川軍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燒烤攤的饅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燒烤攤的饅頭並收藏抗戰川軍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