紗帽街的省政府內,身為四川王的劉湘此時忙完了手中的工作,得到片刻的安寧後正煮著茶。


    “甫公,鄧秘書長來了。”


    “快請。”


    此時劉湘起身望去,沒兩分鍾就看到鄧漢祥的身影。


    “鄧秘書長來的好巧,我正煮茶。”


    “那好啊,正好有幸喝到甫公親手煮的茶。”


    兩杯茶下肚,身上的暑氣都消散了很多,此時鄧秘書長才開口道。“甫公可知二十四師招兵一事在川中鬧的沸沸揚揚。”


    “略知一二。”


    “那不知甫公對那位彭剛怎麽看?”


    “年輕氣盛,做事有著年輕人的朝氣。”


    這話聽著像是在誇獎彭剛,但是跟了甫公多年的鄧漢祥卻知道,這可不是什麽好話。


    什麽是年輕人的朝氣?


    做事不顧後果,想到什麽都敢幹,這才是年輕人的朝氣。


    “那麽甫公對最近報紙上的消息,不知道怎麽看?”


    “捧殺意味太濃,不虧是大老粗做的事。想必等其境內出事,這些報紙翻臉定會比翻書還快。”


    劉湘當然知道鄧漢祥說的是什麽,最近很多報紙都免費為這位年輕的彭師長吹捧,說什麽濟世救民、愛民如子、什麽賑災有力,順便這些報紙還提了一句,其在南充招募人手,聽聞給4塊大洋。


    好吧,這些報紙突然統一報道起彭剛,要說沒人推波助瀾,根本就不現實。甚至連劉湘都聽聞,川東駐紮的王纘緒部,在轄區替彭剛宣傳其招兵的待遇,並且還將災民向南充一帶運過去。另外駐紮在川北一帶的孫震部,同樣也在做這樣的事情。


    可以說目前彭剛所遭遇的人海浪潮,有一半都是他倆的功勞。


    至於為什麽彭剛會遭到川軍集團的敵視,很明顯他在二十三師所作所為帶來的嚴重後果。


    你不是有錢,開出那麽好的待遇嗎?


    那就多招一些人,虧不死你。


    你既然想要招兵,也多招一點,八千怎麽夠,至少也要招三四萬,自封個軍長不好麽。


    一係列的軟釘子,勢必要讓這位年輕人知道什麽叫薑還是老的辣。


    “對了鳴階,彭剛跑上海一趟賺了多少錢?”


    此時劉湘突然問起這麽一句。


    彭剛在去上海一趟,帶回的各項物資武器,劉湘等人也有所耳聞,他們也估算過,這至少價值一百二三十萬的。


    “甫公可是有所擔心?”


    “是有一些。”


    麵對劉湘的話,此時鄧漢祥笑言道。“甫公不用擔心,據我估算彭海青斂財不會超過四百萬,哪怕是跑一趟上海,三個月頂多能賺百萬,我知甫公擔心彭家變賣家產養軍之舉,但是觀其舉動消耗頗大,其兵能養幾年,兩年就能讓其破產。甫公耐心就好。”


    一聽自己心腹的分析,劉湘安下了心。


    這彭剛既然想要破家養軍,那就養吧,這軍隊可不是那麽好養的。現在開的條件越高,到時候沒錢士兵發起火就越大。最好多養一些,到時候他盡得精兵過一兩萬。


    不過想到南充距離重慶不遠,劉湘隨即又開口道。“鳴階,你說我足額給二十三師發放軍餉如何?”


    鄧漢祥一聽就知道劉湘打得什麽主意,這是提前做好安排,他隨即回答道。“甫公英明。”


    反正二十三師每月隻能從劉湘這裏領3萬多塊,扣起來反而惡了對方,錢不多不如大方一些留下善緣以圖將來。、


    “接下來,我們就看看這彭家的麒麟兒,如何破這一局可好。”、


    “如甫公所願。”


    劉湘可以坐事態的發展,而作為風暴中心的主角,彭剛可沒有那個心情。優先解決湧來的人群,才是現在的關鍵。


    “目前我們交通局製定了南充對外的兩條公路,其中一條是連接萬縣的南萬公路,全長327公裏,江對麵的高平壩為起點,途經渠縣、大竹、梁平抵達三峽的萬縣。公路寬為6米,部分險峻地帶則為5米。其中經過橋梁31座,其中修建難度最大的一點,就是跨越渠江的公路橋,還有是否修建連接南充的嘉陵江大橋。”


    “除了到萬縣的公路,我們交通局還擬定了連接成渝線的南簡公路。由南充出發經過蓬溪、遂寧、樂至抵達簡陽,與成渝公路連接。該路全長256公裏,路麵與南萬公路相同,都采用5-6米碎石路麵。其中經過橋梁39座,難度很大的主要是連接遂寧的培江大橋,連接簡陽的沱江大橋。”


    此時正在做講解的交通局劉局長,感覺前所未有的好。想他不過是南充一個小小的交通局長,居然在這個時候同時籌備兩條公路的修建,這是何等的風光,日後必然被後人所記住。


    “說一說你們估算的造價,還有所需的勞工。”


    此時一個聲音不合時宜的打斷了他的幻想,讓劉局長趕忙回歸正題。彭剛聽著雄心壯誌的劉局長講解,看著地圖上規劃的公路,怎麽看怎麽熟悉,這不是318國道萬縣至簡陽段麽?


    他何德何能敢於自己投錢修國道。


    “根據我們交通局的核算,修建這兩條公路,工期三年,所需花費為211萬,需要工人3-5萬人。”


    “這麽貴?”


    劉局長這句話,讓彭剛嚇了一跳,他記得33年全線貫通的成渝公路,也才花費了87萬大洋。怎麽到他這裏價格這麽高?


    看到彭剛疑惑的眼神,劉局長連忙解釋道。“彭師長,這主要是道路跨越的江河太多。我們四川的河流基本都是由北向南的流向,我們建造的公裏基本沒辦法避開河流,修建橋梁必不可少。至於成渝公路全長389公裏,橋梁僅有21座,其最大的橋梁不過是沱江大橋一座,其花費大洋6.7萬。要知道,我們修建這樣的大橋,可是至少三座,若是再修建嘉臨江大橋,這就是四座,花費肯定銷小不了。而且根據我們的估算,橋梁花費要占據總費用的四成。”


    雖然劉局長的解釋打消了彭剛的疑惑,但是這過高的花費,讓彭剛內心有些退縮。


    不投肯定是不行的,目前湧過來的人太多了,必須要給他們找事情去做。


    “這樣吧,我們可以先建造境內的公路,到渠縣公裏我認為就很不錯,另外到遂寧的公路也很好。而且之前修建的公路我們可以拓寬。這些都是活,都需要勞工去做。”


    此刻彭剛雄心被冷卻了。


    “這也可以,如果這樣做的話,我們交通局需要重新去做規劃預算,不過這應該不貴,30-40萬大洋左右。”


    “你們盡快拿出方案。”


    “好的。”


    等交通局的人離開之後,彭剛叫來了軍務處許處長。


    “老許,你們軍務處之前那個工程團計劃,可以適當縮小一下規模。”


    “是,師座。不知道規模降低到多大合適?”


    “降低到1.2萬人以下。”


    “是,師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川軍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燒烤攤的饅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燒烤攤的饅頭並收藏抗戰川軍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