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見她神情冷淡,也不說些什麽。隻是幾步走上前來,拿出兩封信交到她的手上,沉聲說道:"我知道你不會答應去我的秦王府,可是一旦你回到長安,必定會有危險,太子和元吉都不會放過你.父皇雖說會護著你,卻也不見得會萬全.這兩封信,你分別交給杜如晦和李靖,他們一定會護你周全的."


    曉禾抬眼看了看他,伸手接過了那信,看了兩眼,就揣進了懷裏,低聲道:"多謝秦王殿下."


    李世民微微苦笑,"長安桎梏繁雜,其實這裏也是一樣,生在人世,就總是有很多的東西牽絆著你,讓你事事都不能順心如願.其實很多時候,不要一門心思的認死理,退一步想就會有另一番天地.你說對嗎?"


    曉禾眉目不動,卻淡淡的笑了起來,"王爺說的是."


    李世民輕笑,微微搖了搖頭,"你定會怪我趁人之危,可是昨晚若是我不去向父皇要來你,他必然會將你許給太子,楊家和李家聯姻,勢在必行.父皇是不會放過這樣輕易得到楊家忠良的機會的.我本以為智雲會要你,可是沒想到父皇會把揚吉兒許給他.既然如此,也不算我強行拆散你們的因緣了."


    曉禾低頭頷首,也不說話。李世民見了長嘆了一口氣,就掀開簾子要離去.


    "王爺!"曉禾突然叫了一聲.


    李世民驚喜的回過頭來,隻見曉禾緩緩的向他拜了下去.


    "王爺,看在曉禾也曾和你共患難的情分上,將來,如果燕王做錯了什麽事,請你想想曉禾,不要怪罪他,記住他是你的弟弟,得饒人處且饒人."


    李世民眉梢一挑,聲音低沉道:"你這話什麽意思?"


    曉禾說道:"朝廷有令,後宮女子不得幹政,曉禾第一次求你,也是最後一次求你."


    李世民微微笑了起來,說道:"我不會答應這種假設的事情,你若是想保著他,不如就跟著我,等到將來他出事的時候再給他求情."說罷,轉身就走了出去.


    看著他的身影被微微晃動的帳幕擋住,曉禾霎時覺得身子一陣酸軟,就倒在了地上,她緩緩的自地上站起身來,緊緊的咬著嘴唇.心中默想,智雲,我能為你做的就隻有這麽多了,以後你一路珍重.


    武德三年三月,李淵秘密駕臨河東李智雲大營內,救了被困雀鼠穀的李世民,譴走了立下浩大戰功的李智雲,暗中處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偷襲人馬,又在李唐,突厥和隋家楊室之間架起了聯姻的繩索.河東下了諭旨招告天下,劉武周求生的最後一道保障被毀,二十天之後,完全失去了突厥的支持.一時激憤之下,竟派宋金剛的殘兵敗將攻打浩州的唐軍大營.


    李世民帶著部下將士,打的宋金剛節節敗退,然而就在兩放人馬戰的不可開交的時候,龍門一代的流民竟然轟進城來,與浩州城內的百姓裏應外合,把戰場鬧的一團糟糕.李家為了得民心,不開殺戒,可是宋金剛哪裏顧的了這麽多,每抓到俘虜,然不分官兵百姓,一律斬首.


    立時,遭到了大批亂民的圍攻,李家不費一兵一卒就輕易的瓦解了宋金剛的部隊.


    就在兩方人馬戰的難解難分的時候,一隊百人的兵馬卻在河東邊境急奔著,遠遠的跑了五日才停了下來,一名白麵男子走上前來,替給曉禾一個包袱,沉聲道:"就送姑娘到這裏了."


    曉禾淡笑道:"多謝這位大哥."


    那人一愣,隨即搖頭道:"屬下隻是一個小兵,不敢當姑娘這樣稱呼."


    曉禾輕笑,卻也不再堅持,隻是說道:"你們這樣送我逃出來,回營不怕出事嗎?"


    那人答道:"姑娘放心,都已經安排好了.這些人都是屬下的親信,不會泄露出去的.


    曉禾點了點頭道:"替我謝謝你們家先生."


    那人一愣,然後才道:"姑娘果然聰明,前途漫漫,姑娘一個人保重了."


    曉禾點了點頭,就轉過身去,上了一匹停在一邊的戰馬,奔馳而去,孤身單騎,漸漸的隱沒在清晨的薄霧之中.


    那人愣愣的看著曉禾遠去的身影,不由得輕嘆一聲,果然是個奇女子,也難怪讓大唐兩個最優秀的皇子傾心.隻是此一去,前途難測,命運坎坷,這樣一個弱質女流,在這樣的亂世戰火中該怎樣生存呢?


    那人緩緩搖了搖頭,卻也知道擔心也是沒有用的,他對著身後的部下一招手,指著旁邊戰馬上的糧食飲水說道:"大家先休息一下,吃點東西,一會上路."


    眾人聽了號令,紛紛席地而坐,吃了起來,從昨天夜裏到現在人人都是拚命趕路,沒有進食,此時人人狼吞虎咽,大聲咀嚼.一人拿著幹糧走上前來,對著那領隊的說道:"將軍,你也吃吧."


    那被稱做將軍的男子麵色淒楚,擺了擺說,也不說話,那人見了,就知趣的退開坐到一邊,自己吃了起來.


    日頭已漸漸升上空中,可是這夥人卻仍是沒有啟程.偌大的荒野上隻有將軍一人站在那裏,看著四下裏自己的兵丁橫七豎八的倒在那裏,不由得沉重的吸了一口氣.過了許久,才慢慢的走上前去,抽出戰刀對著那些仿佛沉睡了過去的兵丁,一人劃上幾刀,刀刀見血,人人斃命.


    雖沒人反抗,可是由於人數眾多,等到將軍做完這些的時候,日頭已經漸漸的沉了下去.不知道為什麽,他此刻竟然比真正上了戰場還要疲累.可是他知道自己不能睡,他直起身子,身上全是鮮血,他用力的抹了一把臉,然後將刀鋒對著自己驀然一刀斬在了肩膀處.


    戰馬狂嘶,一騎人馬向著唐軍大營奔騰而去.


    身後留下的是無數唐朝士兵的鮮血和精魂.


    夕陽,殘敗如血.


    是夜,唐軍大營傳來噩耗:宋金剛jian細入營,擄走將要成為秦王妃的楊家公主楊如兒,也就是河東救世濟人的女仙蘇曉禾,大將孔領武發現,率軍追出五百裏,無奈寡不敵眾,大敗而歸,座下三百兵丁盡數喪命.孔領武回來報告這事之後,畏懼軍法嚴懲,自殺而亡.李世民大怒,率五萬大軍從浩州出發,一路追殺宋金剛,不飲不食,連追三日,連破敵軍八道烽火線,宋金剛軍隊大敗,被斬首三千級.


    隻是,稀裏糊塗的宋金剛卻不知道對方如此拚命追殺了原因,帶著二十餘人倉皇逃竄,李世民下達死令,遍尋天下,懸賞宋金剛的人頭.


    劉武周大勢已去,亦率500騎棄並州北走投奔突厥,不久,因欲謀歸馬邑,事情泄露,被突厥殺死。


    不久,尉遲敬德以介休、尋相以永安,相繼來降。秦王得敬德,任他為右一府統軍,率領舊眾八千,與諸營相參。


    不可一世的劉武周在李世民的鐵蹄下,終於大敗而亡.河東的亂世戰火終於熄滅.百姓得以休養生息.數月後,從突厥傳來消息,逃跑了的宋金剛無路可去之後竟也投靠了突厥,卻無緣無故的被始畢可汗所殺.天下大定,李世民將河東事務拖以李仲文,自己領軍返回長安,受到了長安百姓的熱情擁戴,軍威之隆,聲勢之強,民心之盛,一時無兩.


    兩月後,李智雲帶著突厥公主回歸長安,李淵親帥百官出城迎接.舉國歡慶.


    然而,歷史沸騰的舞台上,卻自此少了一個人的身影,那些關於她的故事和傳說也漸漸的消失殆盡,似乎大家都已經忘了,那個曾經在河東一代呼風喚雨,建立功勳,閃爍著悲天憫人奪目光輝的女子就這樣悄無聲息的消失在了人們的視野之中.


    偶爾,隻有河東那些受過她恩惠的百姓們,方才記著,曾經有一個心地純善,眉眼可親的女仙,幫助他們度過了生死難關,如今,百姓吃飽穿暖了,女仙就回天上了.


    這個故事慢慢演變,就成了女仙撒豆成兵,親率大軍,幫助秦王殿下攻城略地,掃蕩河東的義舉.


    百姓感念她的恩義,慢慢的編出了一套舞蹈歌曲來紀念這位女仙.隻是被當地的官員得知,為了取悅權傾朝野的秦王李世民,大肆宣揚此舞,徵召樂師編撰修改,進獻朝廷.


    這舞蹈均又男子演義,隻是居中卻有一女子身穿戎裝,一臉溫和的站在李世民身邊,載歌載舞.


    官員媚笑道:"這舞由愛戴王爺的百姓所編,歷時一年有半,實為張顯王爺恩義."


    李世民見狀,大笑一聲,就退朝而出,閉門三日不見來人.


    李淵高居廟堂之上,含笑宣布免去河東百姓三年賦稅,更賜此民舞名為:秦王破陣舞.


    河東百姓感恩帶德,叩謝天恩.


    於燕地鎮守的燕王李智雲聽了屬下的來報,不由得苦笑一聲,拿起酒壺滿飲了一口,醉醺醺的笑道:"河東女仙,好一個河東女仙!"


    言罷,一滴眼淚恍然滑了下來.


    身邊的王妃頡羅公主一愣,忙上前來攙扶,卻被李智雲一把甩開,隻聽他大笑著衝出大堂,站在庭院之中,高聲道:"八千裏路功名塵土,終日沉睡庸庸碌碌,曉禾,你在天上看著我嗎?"


    孫鷺然站一旁站起,手中拿著一疊書信,他緩緩的走了出去,放在李智雲的手中,沉聲道:"秦王終日埋首歌舞,被奪了兵權,聖上招燕王殿下回京."


    李智雲一愣,麵色陡變,一會,方才緩緩的抬起頭來,對著漆黑的夜幕低笑著:"曉禾,是你在天上又來助我了嗎?"


    孫鷺然一愣,大堂內的頡羅公主緩緩的回過頭去,隻見那個前隋公主卻靜靜的落下淚來.


    大唐,風雲迭起.


    盛世在戰火中煆燒,終有一日,會閃出奪目的光輝.隻是在這之前,卻有那麽多的鮮血要撒在這片渾濁的後土上.


    蘇州城外,一名青衫公子緩緩的從一家店鋪裏走出來,旁邊一名小廝連忙上前說道:"公子,還是沒有."


    那公子嘆了口氣,低聲道:"去揚州."


    那小廝一急,急忙道:"駙馬,我們已經找了一年半了,從北到南走了大半兒,要有消息早就有消息了.你還要繼續找下去啊,況且人家都是姑娘已經死了.怎麽就你這麽認死理?我們這次來蘇州是辦事的,再不回去公主要擔心的。"


    那公子一笑:"她不會這麽容易就死的."


    那小廝還想說什麽,可是看那公子的神情,卻一時說不出來,隻好向旁邊的馬車一招手,就扶著那看起來有些病弱的公子上車.


    小廝在一旁小聲的嘟囔著:"找到了又能怎麽樣,要是沒死就是藏起來了,找到了人家樂意嗎?"


    那公子身子一震,驀然回過頭來,那小廝一驚,連忙跪下顫聲道:"小的多嘴了."


    許久,那公子卻微微一笑,招他起來,說道:"我們回京."


    小廝一愣,問道:"不去揚州了?"


    "不去了."聲音從車子裏麵傳了出來.


    小廝一樂,跳上了戰馬,馬車就慢慢的行了起來.


    公子在裏麵緩緩的閉上了眼睛,"曉禾,既然離去是你的選擇,或許也是你最好的結果,我尊重你,隻希望你一切都好,一生平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瀟湘冬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瀟湘冬兒並收藏唐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