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一會,幕簾一張,李智雲走了進來。身後還有著兩名僕婢,小心的扶著一名女子,而那女子的長相竟然和蘇曉禾一模一樣.
李道宗心中大驚,連忙向曉禾看去,隻見她眉色間淡淡的,目光卻緊緊的盯在李智雲的背上,而眾人卻一幅早就瞭然於胸的樣子,隻是人人看著那女子,神色倒不是多麽的慌亂.
待眾人紛紛坐定,李世民輕咳了一聲,隨即說道:"姑娘可好些了?"
那女子姿容慘澹,蒼白的麵色透著股楚楚可憐的滋味,可是眉目間卻有著一股高貴的俊秀,即便是這樣的狼狽下也是神情淡然,絲毫沒有失了禮數,隻聽她輕輕的說道:"多謝秦王相救,吉兒此翻能保住性命,全仗諸位捨命相救,大恩大德無以回報,再此隻能向諸位叩首,以表謝意."說罷就真的在坐席上盈盈拜了下去.
李世民大驚,連忙自坐席處站起身來,上前一把將她扶起,正色道:"公主身份高貴,怎能對在下行此大禮,這不是折殺臣子嗎?"
楊吉兒自嘲的微扯嘴角,輕笑道:"亡國之人,還有什麽身份可講,現在這天地之間,無人不可欺負於我,秦王這般說話,莫不是在笑話我嗎?"
李世民貌似真誠的說道:"公主萬勿這樣說,陛下在洛陽遇害,家父痛不欲生,這次河東事情一待結束,我們立即發兵洛陽為陛下求一個公道,公主萬金之軀,千萬要節哀順便,自我珍重啊."
楊吉兒眼淚終於再也忍受不住,聲音哽咽道:"此恩此德,情比天高,我代父王在此謝過王爺了."
李世民連忙推辭一番,才退回了坐位裏,隨即看了鮑燭一眼,最後才沉聲向李智雲道:"五弟,這事情由始至終,到底是怎麽回事,你來解說一下吧."
李智雲剛要出口,就聽楊吉兒道:"還是由我來說吧,有些事情,五公子也不清楚."
李世民點了點頭,就聽楊吉兒輕聲道:"事情是這樣的.父王駕崩之後,我就隨同幾名護衛逃了出來,到了原先父王的舊將王行本的薄阪,可是幾個月前,薄阪旁的降陽河突然挖出來一個石人,上麵說什麽楊氏,妖孽亂世,於是每日都有薄阪的百姓聚眾在王行本府前,要他將我交出來,當街燒死,以慰神預."
曉禾心中驀然一驚,不由得向李世民望去,隻見李世民也是驚訝的望了過來,而一旁的秦瓊,殷開山,李道宗等人則各個的一臉尷尬之色,還好楊吉兒低聲講述,沒有注意.因為這個石人就是當初他們為了對付魏徵而故意做出來,陷害楊妃的,沒想到竟然讓楊吉兒平白遭殃.李世民衝著曉禾微微搖了搖頭,曉禾會意也就不在說什麽,隻聽楊吉兒繼續道:"後來我心裏擔心,就派人出去暗察王行本的態度,結果卻發現他暗中連結了劉武周準備造反了。我知道他若是要造反我的性命定然不保,於是就連夜從薄阪悄悄的逃了出去,他一直以為我不過是個柔弱女子,也不會懷疑到他身上,所以對我防守並不嚴密。果然第二日他就下令要將我殺之敬天,並起兵造反,可是那時我已經逃出薄阪城了。"
眾人聽的微微點頭,王行本後來的卻是造反了,算算和這女子說的時間也吻合,可是後來被唐軍攻破,投到了夏縣呂崇冒營下,也不知道現在是生是死.
秦瓊微嘆道:"公主真是冰雪聰明,不然可就要遭大難了."
楊吉兒輕笑道:"多謝將軍誇獎,吉兒實在不敢當,將軍若是像我一樣,終日顛沛流離,朝不保夕,就明白了不過是遇上這種事多了,才會凡事都有些警覺的."
屋內一時寂靜無聲,眾人心中微嘆大隋說倒就倒,這曾經的天之嬌女也不知吃了多少苦頭,才從一個無憂無慮的錦衣公主落到了今日這般處處小心,步步為營的境地.也不知道她到底被多少人出賣過,被多少人欺騙過了。一時間,人人稟住呼吸,不再說什麽.
隻聽楊吉兒續道:"可惜我畢竟是一個小小的女子,剛逃出薄阪不久就被王行本的人追了上來,我的幾個侍從為了救我全部被殺,眼看我就要也被殺死,天幸竟然遇上的五公子,不然吉兒這條性命就不保了。"說罷脈脈的向李智雲望來.
李智雲神情一動,淡淡的向曉禾這裏看了一眼,隨即輕聲道:"公主不必介懷,我不過是一時認錯了人,才誤打捂撞救了公主,公主不必放在心上."
這話一出口,眾人立馬全部轉過頭來神情奇怪的看向曉禾.曉禾聽了他這話一時臉色緋紅,卻也陡然間掃去了心中的一切不快,連忙抬起頭來,定定的看著李智雲柔和起來的眼睛,神情愉悅,嘴角也漸漸的牽了起來.
秦瓊等人卻是陡然明白了過來,紛紛低笑了一聲,隻有李道宗眉頭微皺,緩緩的轉過頭去看向神色平靜的李世民,驀然想起了曉禾掛帥前的那一個夜晚,李世民回營後那淩亂的神情.一股不祥的涼氣緩緩的從他的胸口處升了起來,他微微半眯著眼睛,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李秀寧見楊吉兒一時尷尬的臉色,連忙輕奼道:"五弟!"然後轉過頭來對著楊吉兒說道:"小弟冒昧了,公主繼續說."
楊吉兒仿若所思的看了曉禾一眼,隨即對著李智雲說道:"不管怎樣,總是公子救了吉兒的性命,這份恩情總是要記在心間."然後轉過頭來繼續說道:"五公子一直追著王行本等人進了薄阪,孤身單騎屢次和王行本的大軍周旋,好在後來公子的部下趕來,將我救出,又一舉毀了王行本的薄阪大營,逼的他倉皇逃串,著實給吉兒出了一口胸中的惡氣."
李世民長嘆一聲:"原來薄阪也是五弟攻下的,我前一陣子還在奇怪到底是誰在薄阪發動的戰亂,五弟這次的功勞實在是不可估量,回頭我定然會上告父王,為五弟加官進爵,大肆表功."
李智雲低聲道:"二哥過獎了。"
李世民沉聲不語,示意楊吉兒繼續說下去,楊吉兒點了點頭,低聲道:"後來我就在五公子的軍中住了下來,由於之前的奔波,一到那裏就病倒了,承蒙五公子照顧,才保下命來,可是說來慚愧,我醒來之後卻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思前想後,竟然趁夜裏逃出大營.可笑的是剛逃出不久,就遇上了張達的軍隊,他們則硬是說我是大唐的聖女,不由分說的就抓了我去了夏縣.偏巧到了夏縣之後,張達剛走,王行本就來投靠,立馬就認出了我的身份,知悉了我和蘇姑娘形貌相似,又得知秦王和五公子將要來襲,於是就讓呂崇冒的女兒假扮於我,冒充大唐聖女,假意讓她被你們救走,好掩護尉遲恭的襲營.後來的事情你們就都知道了。"
眾人長出了一口氣,誰也沒有想到事情竟然這麽複雜,若不是當晚李智雲見了曉禾之後就覺察出事情不對,而鮑燭又知悉了那女人的身份,恐怕事情的結果就會完全兩樣,這其中的關節疑竇重重,就連王行本呂崇冒等人也沒有想到會有這麽多的變故,而現在所有的疑惑全都要歸於楊吉兒和蘇曉禾毫無二至的長相了。一時間,眾人的目光全部集中於鮑燭的身上,李世民微笑道:"這位仁兄,現在可以告訴大家你的真實身份了嗎?"
鮑燭看了曉禾一眼,隨即沉聲道:"在下宋知秋,家父是前朝宮廷守將宋明胃,曾經是曉禾和公主的親生母親蘇貴人身邊的第一兵衛。”
眾人低呼一聲,雖然早就有心理準備覺得兩人必定有聯繫,隻是沒有人料到竟然真的是親姐妹,一時間,所有的目光齊聚在宋知秋的身上,因為知道他接下來的話必將更加的驚心動魄.
帳外風聲忽起,曉禾側過臉來,一時間仿佛聽不到鮑燭的聲音,李智雲目光柔和的投在她的身上,讓她突然覺得身體裏一下子充滿了力量,她轉過身來淡笑道:“這麽說,我竟然是楊廣的女兒?”
眾人見她打斷鮑燭的話,還這樣風清雲淡的語氣,不由得疑惑的看著她。楊吉兒轉過身來,淡淡的看向曉禾,“怎麽?你難道不想知道你的親生父母是誰?不想知道你自己到底是誰嗎?”
曉禾輕笑,然後搖了搖頭,“蘇曉禾當了二十多年的李府丫鬟,雖辛苦坎坷,卻也不覺得有楊廣這樣一個父親是什麽值得自豪的事情,以前的蘇曉禾是誰又有什麽重要,重要的是我知道以後的蘇曉禾會是誰。”說罷,目光柔柔的向李智雲看去,李智雲淡笑一聲,說道:“對,知道以後會是誰也就可以了。”
隨即站起身來,大步走過去,無視其他人一般,牽起曉禾的手,兩人相視一笑就走了出去,留下一室愕然的人們。
--------------------
[正文:第六十九章:前廷秘史(下)]
初春的天氣些微的有一絲暖意,這裏並不是寒冷的北方,所以在中國大地還大部分還被冰天雪地所覆蓋的時候,河東的積雪已經漸漸的融化,嫩糙出頭,楊柳抽絲,到處是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
轉眼攻打劉武周就已經三個多月了。
曉禾坐在中軍大帳之中,日前有小股的敵軍來犯浩州,李智雲作為浩州的軍帥,遂率兵前往禦敵,現在已經走了滿一日了。曉禾百無聊賴的舉起手中的一個香囊,拿起針線一針一線細細的fèng著,一會,大功告成,咬斷鏽線,又串上早已做好的穗子,一個香囊就算是完成。這項工作,是曉禾近一年來最大的消遣了。
幾個月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可是卻是曉禾到這古老的大唐以來,過的最清閑最舒心的一段日子。那日大敗夏縣之後,李世民繼續他堅壁不出的策略,派各路人馬分兵把守河東軍事糧糙要地,而劉武周除了幾個較大的城池外,就別無他據,長期的搶掠已不足以養活他數十萬的大軍,河東一代又連年遭受天災人禍,百姓收成不好,生活越發的難以渡日。太原這塊龍盤虎踞的地界的形勢逐漸的逆轉了過來。到今天,攻破劉武周已經指日可待了。
曉禾柔柔的嘆了口氣,吩咐下屬掀來簾子,隻見外頭日頭偏西,天馬上就要黑了。曉禾不由得擔心了起來,都已經這個時候,還沒有消息傳回來,不會是出了什麽事吧。
曉禾站起身來,坐了整整一日,腿腳幾乎都有點麻了。她稍稍的活動了一下,就起身朝外麵走去,一個小兵從一旁跟了上來,遞過一個狐毛大裘,輕聲道:“姑娘,外麵還是陰冷的很,還是多穿點吧。”
曉禾點了點頭,笑道:“多謝你了。”
那小兵見慣了她為人的客氣,也沒說什麽,隻是上前為曉禾打起簾子,就跟著走了出去。曉禾順著大帳前的小徑向前走著,他們這一處營地是在浩州的一處馬場裏,浩州的郡守本來要求他們住到城裏去,可是李智雲害怕官兵多了太過擾民,就沒有答應。眼下大營中精銳大部分去前方禦敵,營內倒是顯得空曠了起來。
李道宗心中大驚,連忙向曉禾看去,隻見她眉色間淡淡的,目光卻緊緊的盯在李智雲的背上,而眾人卻一幅早就瞭然於胸的樣子,隻是人人看著那女子,神色倒不是多麽的慌亂.
待眾人紛紛坐定,李世民輕咳了一聲,隨即說道:"姑娘可好些了?"
那女子姿容慘澹,蒼白的麵色透著股楚楚可憐的滋味,可是眉目間卻有著一股高貴的俊秀,即便是這樣的狼狽下也是神情淡然,絲毫沒有失了禮數,隻聽她輕輕的說道:"多謝秦王相救,吉兒此翻能保住性命,全仗諸位捨命相救,大恩大德無以回報,再此隻能向諸位叩首,以表謝意."說罷就真的在坐席上盈盈拜了下去.
李世民大驚,連忙自坐席處站起身來,上前一把將她扶起,正色道:"公主身份高貴,怎能對在下行此大禮,這不是折殺臣子嗎?"
楊吉兒自嘲的微扯嘴角,輕笑道:"亡國之人,還有什麽身份可講,現在這天地之間,無人不可欺負於我,秦王這般說話,莫不是在笑話我嗎?"
李世民貌似真誠的說道:"公主萬勿這樣說,陛下在洛陽遇害,家父痛不欲生,這次河東事情一待結束,我們立即發兵洛陽為陛下求一個公道,公主萬金之軀,千萬要節哀順便,自我珍重啊."
楊吉兒眼淚終於再也忍受不住,聲音哽咽道:"此恩此德,情比天高,我代父王在此謝過王爺了."
李世民連忙推辭一番,才退回了坐位裏,隨即看了鮑燭一眼,最後才沉聲向李智雲道:"五弟,這事情由始至終,到底是怎麽回事,你來解說一下吧."
李智雲剛要出口,就聽楊吉兒道:"還是由我來說吧,有些事情,五公子也不清楚."
李世民點了點頭,就聽楊吉兒輕聲道:"事情是這樣的.父王駕崩之後,我就隨同幾名護衛逃了出來,到了原先父王的舊將王行本的薄阪,可是幾個月前,薄阪旁的降陽河突然挖出來一個石人,上麵說什麽楊氏,妖孽亂世,於是每日都有薄阪的百姓聚眾在王行本府前,要他將我交出來,當街燒死,以慰神預."
曉禾心中驀然一驚,不由得向李世民望去,隻見李世民也是驚訝的望了過來,而一旁的秦瓊,殷開山,李道宗等人則各個的一臉尷尬之色,還好楊吉兒低聲講述,沒有注意.因為這個石人就是當初他們為了對付魏徵而故意做出來,陷害楊妃的,沒想到竟然讓楊吉兒平白遭殃.李世民衝著曉禾微微搖了搖頭,曉禾會意也就不在說什麽,隻聽楊吉兒繼續道:"後來我心裏擔心,就派人出去暗察王行本的態度,結果卻發現他暗中連結了劉武周準備造反了。我知道他若是要造反我的性命定然不保,於是就連夜從薄阪悄悄的逃了出去,他一直以為我不過是個柔弱女子,也不會懷疑到他身上,所以對我防守並不嚴密。果然第二日他就下令要將我殺之敬天,並起兵造反,可是那時我已經逃出薄阪城了。"
眾人聽的微微點頭,王行本後來的卻是造反了,算算和這女子說的時間也吻合,可是後來被唐軍攻破,投到了夏縣呂崇冒營下,也不知道現在是生是死.
秦瓊微嘆道:"公主真是冰雪聰明,不然可就要遭大難了."
楊吉兒輕笑道:"多謝將軍誇獎,吉兒實在不敢當,將軍若是像我一樣,終日顛沛流離,朝不保夕,就明白了不過是遇上這種事多了,才會凡事都有些警覺的."
屋內一時寂靜無聲,眾人心中微嘆大隋說倒就倒,這曾經的天之嬌女也不知吃了多少苦頭,才從一個無憂無慮的錦衣公主落到了今日這般處處小心,步步為營的境地.也不知道她到底被多少人出賣過,被多少人欺騙過了。一時間,人人稟住呼吸,不再說什麽.
隻聽楊吉兒續道:"可惜我畢竟是一個小小的女子,剛逃出薄阪不久就被王行本的人追了上來,我的幾個侍從為了救我全部被殺,眼看我就要也被殺死,天幸竟然遇上的五公子,不然吉兒這條性命就不保了。"說罷脈脈的向李智雲望來.
李智雲神情一動,淡淡的向曉禾這裏看了一眼,隨即輕聲道:"公主不必介懷,我不過是一時認錯了人,才誤打捂撞救了公主,公主不必放在心上."
這話一出口,眾人立馬全部轉過頭來神情奇怪的看向曉禾.曉禾聽了他這話一時臉色緋紅,卻也陡然間掃去了心中的一切不快,連忙抬起頭來,定定的看著李智雲柔和起來的眼睛,神情愉悅,嘴角也漸漸的牽了起來.
秦瓊等人卻是陡然明白了過來,紛紛低笑了一聲,隻有李道宗眉頭微皺,緩緩的轉過頭去看向神色平靜的李世民,驀然想起了曉禾掛帥前的那一個夜晚,李世民回營後那淩亂的神情.一股不祥的涼氣緩緩的從他的胸口處升了起來,他微微半眯著眼睛,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李秀寧見楊吉兒一時尷尬的臉色,連忙輕奼道:"五弟!"然後轉過頭來對著楊吉兒說道:"小弟冒昧了,公主繼續說."
楊吉兒仿若所思的看了曉禾一眼,隨即對著李智雲說道:"不管怎樣,總是公子救了吉兒的性命,這份恩情總是要記在心間."然後轉過頭來繼續說道:"五公子一直追著王行本等人進了薄阪,孤身單騎屢次和王行本的大軍周旋,好在後來公子的部下趕來,將我救出,又一舉毀了王行本的薄阪大營,逼的他倉皇逃串,著實給吉兒出了一口胸中的惡氣."
李世民長嘆一聲:"原來薄阪也是五弟攻下的,我前一陣子還在奇怪到底是誰在薄阪發動的戰亂,五弟這次的功勞實在是不可估量,回頭我定然會上告父王,為五弟加官進爵,大肆表功."
李智雲低聲道:"二哥過獎了。"
李世民沉聲不語,示意楊吉兒繼續說下去,楊吉兒點了點頭,低聲道:"後來我就在五公子的軍中住了下來,由於之前的奔波,一到那裏就病倒了,承蒙五公子照顧,才保下命來,可是說來慚愧,我醒來之後卻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思前想後,竟然趁夜裏逃出大營.可笑的是剛逃出不久,就遇上了張達的軍隊,他們則硬是說我是大唐的聖女,不由分說的就抓了我去了夏縣.偏巧到了夏縣之後,張達剛走,王行本就來投靠,立馬就認出了我的身份,知悉了我和蘇姑娘形貌相似,又得知秦王和五公子將要來襲,於是就讓呂崇冒的女兒假扮於我,冒充大唐聖女,假意讓她被你們救走,好掩護尉遲恭的襲營.後來的事情你們就都知道了。"
眾人長出了一口氣,誰也沒有想到事情竟然這麽複雜,若不是當晚李智雲見了曉禾之後就覺察出事情不對,而鮑燭又知悉了那女人的身份,恐怕事情的結果就會完全兩樣,這其中的關節疑竇重重,就連王行本呂崇冒等人也沒有想到會有這麽多的變故,而現在所有的疑惑全都要歸於楊吉兒和蘇曉禾毫無二至的長相了。一時間,眾人的目光全部集中於鮑燭的身上,李世民微笑道:"這位仁兄,現在可以告訴大家你的真實身份了嗎?"
鮑燭看了曉禾一眼,隨即沉聲道:"在下宋知秋,家父是前朝宮廷守將宋明胃,曾經是曉禾和公主的親生母親蘇貴人身邊的第一兵衛。”
眾人低呼一聲,雖然早就有心理準備覺得兩人必定有聯繫,隻是沒有人料到竟然真的是親姐妹,一時間,所有的目光齊聚在宋知秋的身上,因為知道他接下來的話必將更加的驚心動魄.
帳外風聲忽起,曉禾側過臉來,一時間仿佛聽不到鮑燭的聲音,李智雲目光柔和的投在她的身上,讓她突然覺得身體裏一下子充滿了力量,她轉過身來淡笑道:“這麽說,我竟然是楊廣的女兒?”
眾人見她打斷鮑燭的話,還這樣風清雲淡的語氣,不由得疑惑的看著她。楊吉兒轉過身來,淡淡的看向曉禾,“怎麽?你難道不想知道你的親生父母是誰?不想知道你自己到底是誰嗎?”
曉禾輕笑,然後搖了搖頭,“蘇曉禾當了二十多年的李府丫鬟,雖辛苦坎坷,卻也不覺得有楊廣這樣一個父親是什麽值得自豪的事情,以前的蘇曉禾是誰又有什麽重要,重要的是我知道以後的蘇曉禾會是誰。”說罷,目光柔柔的向李智雲看去,李智雲淡笑一聲,說道:“對,知道以後會是誰也就可以了。”
隨即站起身來,大步走過去,無視其他人一般,牽起曉禾的手,兩人相視一笑就走了出去,留下一室愕然的人們。
--------------------
[正文:第六十九章:前廷秘史(下)]
初春的天氣些微的有一絲暖意,這裏並不是寒冷的北方,所以在中國大地還大部分還被冰天雪地所覆蓋的時候,河東的積雪已經漸漸的融化,嫩糙出頭,楊柳抽絲,到處是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
轉眼攻打劉武周就已經三個多月了。
曉禾坐在中軍大帳之中,日前有小股的敵軍來犯浩州,李智雲作為浩州的軍帥,遂率兵前往禦敵,現在已經走了滿一日了。曉禾百無聊賴的舉起手中的一個香囊,拿起針線一針一線細細的fèng著,一會,大功告成,咬斷鏽線,又串上早已做好的穗子,一個香囊就算是完成。這項工作,是曉禾近一年來最大的消遣了。
幾個月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可是卻是曉禾到這古老的大唐以來,過的最清閑最舒心的一段日子。那日大敗夏縣之後,李世民繼續他堅壁不出的策略,派各路人馬分兵把守河東軍事糧糙要地,而劉武周除了幾個較大的城池外,就別無他據,長期的搶掠已不足以養活他數十萬的大軍,河東一代又連年遭受天災人禍,百姓收成不好,生活越發的難以渡日。太原這塊龍盤虎踞的地界的形勢逐漸的逆轉了過來。到今天,攻破劉武周已經指日可待了。
曉禾柔柔的嘆了口氣,吩咐下屬掀來簾子,隻見外頭日頭偏西,天馬上就要黑了。曉禾不由得擔心了起來,都已經這個時候,還沒有消息傳回來,不會是出了什麽事吧。
曉禾站起身來,坐了整整一日,腿腳幾乎都有點麻了。她稍稍的活動了一下,就起身朝外麵走去,一個小兵從一旁跟了上來,遞過一個狐毛大裘,輕聲道:“姑娘,外麵還是陰冷的很,還是多穿點吧。”
曉禾點了點頭,笑道:“多謝你了。”
那小兵見慣了她為人的客氣,也沒說什麽,隻是上前為曉禾打起簾子,就跟著走了出去。曉禾順著大帳前的小徑向前走著,他們這一處營地是在浩州的一處馬場裏,浩州的郡守本來要求他們住到城裏去,可是李智雲害怕官兵多了太過擾民,就沒有答應。眼下大營中精銳大部分去前方禦敵,營內倒是顯得空曠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