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禾在那十丈高台上高聲吟誦著自己所知道的一切有關於雪的詩詞,暗暗對老天祈禱著要是再不下雪她可就真的沒有辦法了.
身側的白色綾幡上墨汁點點,在空中宛若一隻隻振翅的蝴蝶般飄揚飛舞,看著台下眾人那肅穆的神情,曉禾自己都覺得好笑到了及至,一個綾幡驀然颳了過來,一下子纏上了曉禾的脖子,曉禾伸出手來一撥,不小心一下子將它撕了半截下來,隻見那半截綾幡上寫了四個奇怪的文字,仔細一看卻是一個大大的"fuck!"
突然,一陣寒風驀然捲起,軍中大旗獵獵翻飛,地上的黃沙一時間被卷的漫天都是,眾人一時間都感到了從北麵傳來的一種無法抵擋的寒意,曉禾精神大震,心下知道歷史果然是不能更改的,無論是誰都不能阻擋歷史進程的腳步.心下弩定,知道今日自己這一遭算是壓對了。
一時間,漫天黃沙捲起,北風呼嘯狂吹,眾人勉強睜開眼睛看著那高台之上宛若天人般的女子曼妙玲瓏的舞姿,黑衣舞動,墨發飛揚,素手如雪,聲音如同夢幻般淡遠寂寞.
"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看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曉禾連忙收口,差點一時激動把唐宗宋祖,稍遜風騷都背出來.心裏暗叫毛主席啊!我又盜版您老人家了.
突然隻聽北風呼嘯,漫天鵝毛紛紛揚揚飄然而落,一場遲來的大雪終於降了下來.
眾軍歡騰,歡呼雀躍,喜聲如雷.
曉禾站在台上,愣愣的看著台下眾人,一時間恍然如夢.
遠遠的,隻見李世民透過重重人群,目光淡定悠遠,打破了他一直以來冷淡的麵容,對著曉禾微微頷首,淺淺微笑.
曉禾一愣,北風驀然捲起,卷的曉禾的頭髮漫天飛舞.
月光淡雅,雪影斑駁,宛如夢幻.
-------------------------
[正文:第四十七章:得道]
"武德二年,唐秦王李世民領三萬大軍攻打河東劉武周,行軍至龍門關,天氣轉暖,大河冰融,眾軍苦於無船渡河之際,恰有袁天罡之徒蘇曉禾在軍中.此女此女生具神明,弱而能言,懂百鳥之語,通神鬼之道,上知天文日月,下曉地理百川,明聖人之言,覽千古奇卷,上達天聽,知天命當屬李唐,遂學古人之風,借賢哲之技,登高台,借北風,索冷雪,求冰霜.未幾時,北風呼嘯,天降大雪,大河冰封,唐軍揚鞭急渡,屯兵柏壁,與宋金剛遙遙相對."
房玄齡放下毛筆,輕笑一聲,輕輕吹幹淋漓的墨跡,交負給一旁的小童,吩咐道:"仔細收好."
那小童年紀很輕,看起來不過是十四五歲,相貌清秀,很是聰明的樣子.他接過房玄齡手中的宣紙,雙目一掃就已經看了個大概,隨即問道:"先生,這是做什麽用的."
房玄齡顯然是極為信任這個小童,靠坐在椅子上疲倦的揉了揉眼睛,
"這些東西嘛,現在沒用,但是將來可是要派上大用場的."
那小童極為乖巧,忙走到房玄齡的身後為他輕垂著脊背,應聲道:"什麽大用場呢?"
房玄齡道:"將來聖上登基,用來編撰新唐書."
小童詫異的咦了一聲,問道:"新唐書?"
房玄齡閉著眼睛點頭道:"是啊!哪個聖上登基不編史呢?"
小童側頭想了一下,隨即問到:"可是先生是為哪個陛下編史呢?"
房玄齡輕笑一聲,小聲道:"猴崽子,還真是聰明伶俐,今日先生就教你個乖,這話在心裏想想也就罷了,說出來可就是大罪,如今的陛下隻有一個,就是我們的高祖皇帝,下次再讓我聽到你這話,可別怪我不保著你。"
那小童嚇了一跳,一下子跪伏在地,連聲道:"小人再也不敢了。"
房玄齡雙目微合,靠在椅子上,仿若睡著了一般,不再說話.
也不知過了多久,門外突然一陣紛亂,營帳門前的帳幕突然一陣抖動,房玄齡猛然睜開眼睛,一把抓起一旁小幾上的泥製茶壺,一下扔在地上,厲聲道:"手忙腳亂的,快收拾起來."
話音剛落,帳幕被人一把掀開,一個尖臉素顏看起來不過十六七歲的女孩子一下子就跑了進來,秀眉微觸,一臉怒氣.
那小童也極是乖覺,連忙應聲將地上的茶壺碎片拾起,退了出去,走時還不忘把那張房玄齡剛剛寫完的東西拿了出去.
房玄齡好象是剛剛注意到了女子的存在,站起身來笑道:"蘇姑娘."
曉禾瞪了他一眼,隨即怒氣衝天的坐在地席的一角,問道:"你幹嗎發那些胡說八道的通文,搞的附近那麽多老百姓都跑過來把我當菩薩拜."
房玄齡輕笑了一聲,"蘇姑娘說什麽,在下怎麽有點不明白,在下所說之事都是千真萬確,有全軍三萬大軍一齊做證,怎麽說是胡說八道呢?"
蘇曉禾鼓動著腮幫子,想說什麽,可終究是理虧,嘟囔了兩聲,卻什麽也沒說出來,這時,門外突然探進來一個男子清秀的腦袋,衝著房玄齡微微點了下頭打招呼道:"房先生好."
隨即對著曉禾愁眉苦臉道:"我的姑奶奶,外麵的人都快派成排了,您老人家多少也出去應付一下,免得小人難做,否則秦王回來時,您是天仙下凡,自然沒事,小人的腦袋可就要挪地方了。"
曉禾無奈的哼哼了一聲,隨即狠狠的瞪了房玄齡一眼,心不甘情不願的隨那士兵向外麵走去.
今天已經距渡過龍門關,屯兵柏壁已經有半個多月了.
事態發展的全不再受曉禾的控製,她無奈的長嘆了一口氣,看著外麵那排成長隊的百姓,腦袋一下子就大了十倍.
那日,天氣驟然變冷之後,不出一個時辰,大河就已經完全凍結,李世民率大軍揚鞭渡河,很是囂張狂妄的到了柏壁,與宋金剛的敵營遙遙相對.原本誰都以為以李世民的性子很快就會下達進攻的命令.誰知道他竟擇險駐軍,堅壁不戰,惟傳繳各郡,另他們接濟軍需.然而房玄齡竟然寫了一篇名叫<北風賦>的文章,一併與李世民的繳文傳了下去,上麵極盡吹噓之能事的大誇蘇曉禾是如何縣其通天徹地的神通導致天降大雪,導致北風呼嘯,導致大河結冰,幫助唐軍前行.這下曉禾的一下子名聲大震,再加上李世民的部下裏那些親眼目睹曉禾"大顯神通"的沒見識的士兵的口口相傳,曉禾最後竟然變成了如九天玄女一般能夠上天入地,呼風喚雨,撒豆成兵的天仙下凡,其麵貌更是舉世無雙,傾國傾城,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絕代佳人.
這些謠言在曉禾聽來也不過就是不好意思一下罷了,可是在這個本就充滿了封建迷信的時代裏卻造成了極大的震動.李唐與劉武周的這場戰役,各郡縣本各自都是抱著觀望的態度,驟聞李淵派李世民為帥,已是震驚異常.但是雖見其勢如破竹,但在兵力上稍有不足,仍舊沒有決定歸順哪一方最為有利,所以對李世民發下的繳文也隻是敷衍而已.但是百姓卻管不了那麽多.這些年來,連年征戰不休,百姓生活困苦,活不下去的大多出家剃度,況且隋唐以來,佛道兩家都極為昌盛.忽聽官家傳來消息,竟然真的有神仙下凡,而且就在前方不遠處的唐軍大營.一時間眾多對生活抱有希望的百姓全都拖家帶口的前來朝拜,送上祭祀禮品,更有些豪門大戶送來的物品比那些郡縣上繳的軍需還要多出數倍.
這樣,那些郡縣官吏見大勢已去,再也不能觀望不理,紛紛爭來趨附,陸續疏運糧食,解到軍前.更有些貧民百姓硬是穿越過宋金剛的烽火線,也要跑到唐軍的勢力範圍下,接濟軍需.一時間,劉武周人心盡失.原本大半落入手中的河東版圖,登時分崩離析,危機重重.
然而曉禾心下明白,李唐得天命得天下之言早在幾年前就在民間廣為流傳,今日房玄齡舊話重提,自然是效果非凡.至於那些豪門大戶倒並不是真的相信,隻是古代重農輕商,商人在社會中地位低下.平時難有機會接近李家這類門閥世家.今日借這個拜神的機會與未來皇家扯好關係是如何明智的選擇,所以李世民就這樣不花一兵一卒輕易的收復了河東大片地帶.
曉禾心裏暗罵,明明自己也算是立了大功的,怎麽後世的史書裏連根毛都沒有提到自己.一定是李世民小肚雞腸把所有的功勞的堆到了自己身上,才使得自己在一千年後的二十一世紀一點都沒發覺自己也是為李家統一大唐做出了顯著貢獻的.
"唉!"曉禾唉聲嘆氣的搖頭道:"天妒英才啊!"
才不一會的時間,營地的門外又集結的大批的民眾.曉禾身穿一身白色衣袍,淡妝素雅,更顯得不食人間煙火般清麗脫俗.遠遠的,有人眼尖一眼看見了她,突然放聲大喊道:"仙女啊!"
曉禾心裏暗罵,你還真是聰明,這個軍隊裏全是男的,見一個女的你就說是仙女.可臉上卻不得不做出一幅端莊閑雅的樣子緩緩的走了過去.人群立時一陣騷動,曉禾暗道自己當初在演唱會上看到周傑倫都沒你們激動,看來我在你們眼中的魅力比的上周先生了.
連忙對著她那些跪在地上大磕其頭的粉絲們輕聲道:"大家快起來,曉禾不過是略知些粗淺的術法仙功,實在當不起諸位如此大禮."
那些百姓見曉禾眉目慈善,平易近人,更加確信傳言不假,紛紛高呼仙女.曉禾無奈,隻得站在原地雙目微閉的任由他們膜拜.過了一會,身邊的一個侍衛突然拽了拽曉禾的衣服,俏聲道:"姑娘請隨我來."曉禾一愣,就隨他向營地裏麵走去,那些百姓見仙女要走,一時在後麵大聲呼喝,可是卻也管不了那麽多了。
走進一個窄小的營帳,曉禾奇怪的走了進去,就看見一個留著兩條八字鬍須的男子迎了上來,對著曉禾長鞠一禮道:"拜見仙子."
曉禾這幾日見貫場麵,當下也不再如一開始時那般麵紅耳赤.淡淡點了點頭,心下瞭然,道:"你有何事相求?"
一旁的侍衛連忙開口道:"這是葉郡的劉員外,今天送軍需糧糙整整十萬石,王爺很是高興,他提出想見仙子一麵,王爺也就準了."
曉禾心道原來又是一個冤大頭加大白癡,也就不再說什麽,隻是看旁邊那侍衛美孜孜的神色,暗道不知道你這傢夥收了人家多少好處呢.
那人見曉禾不語,挺了一會就說了起來,原來他老年得子,正寵愛之時突然那孩子生了疾病,屢次尋找名醫都不見效,現在已是得病將近半月,全靠人參續命.言罷淚水盈眶,難過不已.
曉禾眉梢微皺,聽他說那孩子在此前受了一次劃傷,卻並不嚴重.便試探的問道:"另公子可是有出現頭暈、頭痛、煩躁不安、打嗬欠等前驅症狀。"
那人喜道:"正是正是!"
曉禾心下瞭然,點頭道:"那麽接著可是肌肉收縮?首先是麵部肌肉開始,張口困難、牙關緊閉,表情肌痙攣,出現苦笑麵容."
身側的白色綾幡上墨汁點點,在空中宛若一隻隻振翅的蝴蝶般飄揚飛舞,看著台下眾人那肅穆的神情,曉禾自己都覺得好笑到了及至,一個綾幡驀然颳了過來,一下子纏上了曉禾的脖子,曉禾伸出手來一撥,不小心一下子將它撕了半截下來,隻見那半截綾幡上寫了四個奇怪的文字,仔細一看卻是一個大大的"fuck!"
突然,一陣寒風驀然捲起,軍中大旗獵獵翻飛,地上的黃沙一時間被卷的漫天都是,眾人一時間都感到了從北麵傳來的一種無法抵擋的寒意,曉禾精神大震,心下知道歷史果然是不能更改的,無論是誰都不能阻擋歷史進程的腳步.心下弩定,知道今日自己這一遭算是壓對了。
一時間,漫天黃沙捲起,北風呼嘯狂吹,眾人勉強睜開眼睛看著那高台之上宛若天人般的女子曼妙玲瓏的舞姿,黑衣舞動,墨發飛揚,素手如雪,聲音如同夢幻般淡遠寂寞.
"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看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曉禾連忙收口,差點一時激動把唐宗宋祖,稍遜風騷都背出來.心裏暗叫毛主席啊!我又盜版您老人家了.
突然隻聽北風呼嘯,漫天鵝毛紛紛揚揚飄然而落,一場遲來的大雪終於降了下來.
眾軍歡騰,歡呼雀躍,喜聲如雷.
曉禾站在台上,愣愣的看著台下眾人,一時間恍然如夢.
遠遠的,隻見李世民透過重重人群,目光淡定悠遠,打破了他一直以來冷淡的麵容,對著曉禾微微頷首,淺淺微笑.
曉禾一愣,北風驀然捲起,卷的曉禾的頭髮漫天飛舞.
月光淡雅,雪影斑駁,宛如夢幻.
-------------------------
[正文:第四十七章:得道]
"武德二年,唐秦王李世民領三萬大軍攻打河東劉武周,行軍至龍門關,天氣轉暖,大河冰融,眾軍苦於無船渡河之際,恰有袁天罡之徒蘇曉禾在軍中.此女此女生具神明,弱而能言,懂百鳥之語,通神鬼之道,上知天文日月,下曉地理百川,明聖人之言,覽千古奇卷,上達天聽,知天命當屬李唐,遂學古人之風,借賢哲之技,登高台,借北風,索冷雪,求冰霜.未幾時,北風呼嘯,天降大雪,大河冰封,唐軍揚鞭急渡,屯兵柏壁,與宋金剛遙遙相對."
房玄齡放下毛筆,輕笑一聲,輕輕吹幹淋漓的墨跡,交負給一旁的小童,吩咐道:"仔細收好."
那小童年紀很輕,看起來不過是十四五歲,相貌清秀,很是聰明的樣子.他接過房玄齡手中的宣紙,雙目一掃就已經看了個大概,隨即問道:"先生,這是做什麽用的."
房玄齡顯然是極為信任這個小童,靠坐在椅子上疲倦的揉了揉眼睛,
"這些東西嘛,現在沒用,但是將來可是要派上大用場的."
那小童極為乖巧,忙走到房玄齡的身後為他輕垂著脊背,應聲道:"什麽大用場呢?"
房玄齡道:"將來聖上登基,用來編撰新唐書."
小童詫異的咦了一聲,問道:"新唐書?"
房玄齡閉著眼睛點頭道:"是啊!哪個聖上登基不編史呢?"
小童側頭想了一下,隨即問到:"可是先生是為哪個陛下編史呢?"
房玄齡輕笑一聲,小聲道:"猴崽子,還真是聰明伶俐,今日先生就教你個乖,這話在心裏想想也就罷了,說出來可就是大罪,如今的陛下隻有一個,就是我們的高祖皇帝,下次再讓我聽到你這話,可別怪我不保著你。"
那小童嚇了一跳,一下子跪伏在地,連聲道:"小人再也不敢了。"
房玄齡雙目微合,靠在椅子上,仿若睡著了一般,不再說話.
也不知過了多久,門外突然一陣紛亂,營帳門前的帳幕突然一陣抖動,房玄齡猛然睜開眼睛,一把抓起一旁小幾上的泥製茶壺,一下扔在地上,厲聲道:"手忙腳亂的,快收拾起來."
話音剛落,帳幕被人一把掀開,一個尖臉素顏看起來不過十六七歲的女孩子一下子就跑了進來,秀眉微觸,一臉怒氣.
那小童也極是乖覺,連忙應聲將地上的茶壺碎片拾起,退了出去,走時還不忘把那張房玄齡剛剛寫完的東西拿了出去.
房玄齡好象是剛剛注意到了女子的存在,站起身來笑道:"蘇姑娘."
曉禾瞪了他一眼,隨即怒氣衝天的坐在地席的一角,問道:"你幹嗎發那些胡說八道的通文,搞的附近那麽多老百姓都跑過來把我當菩薩拜."
房玄齡輕笑了一聲,"蘇姑娘說什麽,在下怎麽有點不明白,在下所說之事都是千真萬確,有全軍三萬大軍一齊做證,怎麽說是胡說八道呢?"
蘇曉禾鼓動著腮幫子,想說什麽,可終究是理虧,嘟囔了兩聲,卻什麽也沒說出來,這時,門外突然探進來一個男子清秀的腦袋,衝著房玄齡微微點了下頭打招呼道:"房先生好."
隨即對著曉禾愁眉苦臉道:"我的姑奶奶,外麵的人都快派成排了,您老人家多少也出去應付一下,免得小人難做,否則秦王回來時,您是天仙下凡,自然沒事,小人的腦袋可就要挪地方了。"
曉禾無奈的哼哼了一聲,隨即狠狠的瞪了房玄齡一眼,心不甘情不願的隨那士兵向外麵走去.
今天已經距渡過龍門關,屯兵柏壁已經有半個多月了.
事態發展的全不再受曉禾的控製,她無奈的長嘆了一口氣,看著外麵那排成長隊的百姓,腦袋一下子就大了十倍.
那日,天氣驟然變冷之後,不出一個時辰,大河就已經完全凍結,李世民率大軍揚鞭渡河,很是囂張狂妄的到了柏壁,與宋金剛的敵營遙遙相對.原本誰都以為以李世民的性子很快就會下達進攻的命令.誰知道他竟擇險駐軍,堅壁不戰,惟傳繳各郡,另他們接濟軍需.然而房玄齡竟然寫了一篇名叫<北風賦>的文章,一併與李世民的繳文傳了下去,上麵極盡吹噓之能事的大誇蘇曉禾是如何縣其通天徹地的神通導致天降大雪,導致北風呼嘯,導致大河結冰,幫助唐軍前行.這下曉禾的一下子名聲大震,再加上李世民的部下裏那些親眼目睹曉禾"大顯神通"的沒見識的士兵的口口相傳,曉禾最後竟然變成了如九天玄女一般能夠上天入地,呼風喚雨,撒豆成兵的天仙下凡,其麵貌更是舉世無雙,傾國傾城,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絕代佳人.
這些謠言在曉禾聽來也不過就是不好意思一下罷了,可是在這個本就充滿了封建迷信的時代裏卻造成了極大的震動.李唐與劉武周的這場戰役,各郡縣本各自都是抱著觀望的態度,驟聞李淵派李世民為帥,已是震驚異常.但是雖見其勢如破竹,但在兵力上稍有不足,仍舊沒有決定歸順哪一方最為有利,所以對李世民發下的繳文也隻是敷衍而已.但是百姓卻管不了那麽多.這些年來,連年征戰不休,百姓生活困苦,活不下去的大多出家剃度,況且隋唐以來,佛道兩家都極為昌盛.忽聽官家傳來消息,竟然真的有神仙下凡,而且就在前方不遠處的唐軍大營.一時間眾多對生活抱有希望的百姓全都拖家帶口的前來朝拜,送上祭祀禮品,更有些豪門大戶送來的物品比那些郡縣上繳的軍需還要多出數倍.
這樣,那些郡縣官吏見大勢已去,再也不能觀望不理,紛紛爭來趨附,陸續疏運糧食,解到軍前.更有些貧民百姓硬是穿越過宋金剛的烽火線,也要跑到唐軍的勢力範圍下,接濟軍需.一時間,劉武周人心盡失.原本大半落入手中的河東版圖,登時分崩離析,危機重重.
然而曉禾心下明白,李唐得天命得天下之言早在幾年前就在民間廣為流傳,今日房玄齡舊話重提,自然是效果非凡.至於那些豪門大戶倒並不是真的相信,隻是古代重農輕商,商人在社會中地位低下.平時難有機會接近李家這類門閥世家.今日借這個拜神的機會與未來皇家扯好關係是如何明智的選擇,所以李世民就這樣不花一兵一卒輕易的收復了河東大片地帶.
曉禾心裏暗罵,明明自己也算是立了大功的,怎麽後世的史書裏連根毛都沒有提到自己.一定是李世民小肚雞腸把所有的功勞的堆到了自己身上,才使得自己在一千年後的二十一世紀一點都沒發覺自己也是為李家統一大唐做出了顯著貢獻的.
"唉!"曉禾唉聲嘆氣的搖頭道:"天妒英才啊!"
才不一會的時間,營地的門外又集結的大批的民眾.曉禾身穿一身白色衣袍,淡妝素雅,更顯得不食人間煙火般清麗脫俗.遠遠的,有人眼尖一眼看見了她,突然放聲大喊道:"仙女啊!"
曉禾心裏暗罵,你還真是聰明,這個軍隊裏全是男的,見一個女的你就說是仙女.可臉上卻不得不做出一幅端莊閑雅的樣子緩緩的走了過去.人群立時一陣騷動,曉禾暗道自己當初在演唱會上看到周傑倫都沒你們激動,看來我在你們眼中的魅力比的上周先生了.
連忙對著她那些跪在地上大磕其頭的粉絲們輕聲道:"大家快起來,曉禾不過是略知些粗淺的術法仙功,實在當不起諸位如此大禮."
那些百姓見曉禾眉目慈善,平易近人,更加確信傳言不假,紛紛高呼仙女.曉禾無奈,隻得站在原地雙目微閉的任由他們膜拜.過了一會,身邊的一個侍衛突然拽了拽曉禾的衣服,俏聲道:"姑娘請隨我來."曉禾一愣,就隨他向營地裏麵走去,那些百姓見仙女要走,一時在後麵大聲呼喝,可是卻也管不了那麽多了。
走進一個窄小的營帳,曉禾奇怪的走了進去,就看見一個留著兩條八字鬍須的男子迎了上來,對著曉禾長鞠一禮道:"拜見仙子."
曉禾這幾日見貫場麵,當下也不再如一開始時那般麵紅耳赤.淡淡點了點頭,心下瞭然,道:"你有何事相求?"
一旁的侍衛連忙開口道:"這是葉郡的劉員外,今天送軍需糧糙整整十萬石,王爺很是高興,他提出想見仙子一麵,王爺也就準了."
曉禾心道原來又是一個冤大頭加大白癡,也就不再說什麽,隻是看旁邊那侍衛美孜孜的神色,暗道不知道你這傢夥收了人家多少好處呢.
那人見曉禾不語,挺了一會就說了起來,原來他老年得子,正寵愛之時突然那孩子生了疾病,屢次尋找名醫都不見效,現在已是得病將近半月,全靠人參續命.言罷淚水盈眶,難過不已.
曉禾眉梢微皺,聽他說那孩子在此前受了一次劃傷,卻並不嚴重.便試探的問道:"另公子可是有出現頭暈、頭痛、煩躁不安、打嗬欠等前驅症狀。"
那人喜道:"正是正是!"
曉禾心下瞭然,點頭道:"那麽接著可是肌肉收縮?首先是麵部肌肉開始,張口困難、牙關緊閉,表情肌痙攣,出現苦笑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