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後,小女孩一直跟在子虞的身後,如影子般,纏著她說故事。子虞見她伶俐可愛,想起了文嫣小時候也是這般,心中一軟,挑了些宮裏的故事說給她聽。
女孩聽得出神,回頭對哥哥說道:“哥哥聽到沒,姐姐原來是住在天宮裏的。”
子虞臉一紅,不知道該如何接話,過了半晌才問:“這裏隻有你們兄妹居住嗎?”
青年點頭,“本來還有我爹,但是在金河之戰時,他隨軍行醫,音信全無,隻剩下我和妹妹了。”
聽到金河之戰,子虞心猛地一跳,神色複雜。
那青年又道:“受金河一戰牽連的也並非隻有我們一家,這碧絲城原先也沒有這樣亂,自從戰亂後就多了許多匪人,有些還是戰場上的逃兵,不敢回去受罰,隻好成了流寇。”
子虞亦想起戰敗後全家近百口人全部送命,眸中一暗,沉吟不語。
接下來的談話東拉西扯,顯得索然無味。
到了夜間,子虞與小女孩同睡一室,本還有些不習慣,但身子累極,一沾枕就熟睡了。
醒來已是天明,她梳洗後立刻跑到後室,樊睿定麵容平靜地躺著,似乎還在沉睡。
子虞仔細地觀察他的臉色,發現並無不妥,輕輕歎了口氣。
她才歎完,樊睿定驀地睜開眼,看了看她,問道:“這裏是哪裏?”
“是碧絲城郊的一戶人家,”子虞見他醒來,不由高興,眉眼盈盈如月。
樊睿定動了動手臂,發現肩膀稍有些痛,劍眉微蹙,抬起眼看著子虞,忽然想起什麽似的,語氣溫和,說道:“昨天我似乎聽見你哭了?”
子虞訝然,心道,那時他不是昏迷了嗎?她睜圓了眼,想起昨日的痛哭,感到羞赧,臉上微紅。
樊睿定瞳眸幽深,掀起唇角,露出一絲笑容,“你該不會以為我死了,所以才痛哭出聲吧?”
他的口氣有幾分玩味也有幾分調笑。這讓子虞想起他那日變著法的盤問,心裏一沉,淡然道:“殿下是洪福齊天,怎麽會有意外,昨日是奴婢失儀了。”
樊睿定表情微怔,道:“我不是這個意思。”
而這時門外傳來布衣青年和小女孩的聲音。子虞也就不再作聲。
等他們離開時,小女孩依依不舍地和子虞話別,樊睿定不容拒絕地留下不少錢財。
牽過馬,樊睿定瀟灑地一躍上馬,看著子虞笑道:“離我這麽遠做什麽,一起上來。”
子虞無奈伸出手,樊睿定將她一拉上馬,輕輕在她耳邊道:“剛才我沒有取笑你的意思。”
子虞有些意外,想不到他會這樣再三解釋,心中寬慰,微微一笑。
馬兒不疾不慢地跑著。子虞想起昨天一直存著的疑惑,此刻趁著樊睿定心情好提了出來,“殿下,昨天行刺的人,是……是北國人嗎?”
樊睿定道:“是的。”
“北國宮中有人反對公主嫁給陛下,昨天的黑衣人就是他們派來的,對嗎?”她問得小心翼翼,聲音嬌軟。昨日她曾細想過,這些人明顯是針對公主而來。而他們的袖箭中所上的是麻藥而不是毒藥,顯然對方心裏明白樊睿定和公主的身份而有所顧忌。從手法和目的來看,想必對方是北國宮中的權貴。在離宮前,瑤姬也曾叮囑過她們要小心北國宮中的動靜。
樊睿定手勢一僵,有些意外她問得這麽直接,靜默片刻,才沉聲道:“你該明白,有些事,即使已經擺在明麵上也不能說出口。”
聞言,子虞開始擔憂,北國宮中果然有人敵視公主。
“那些宮裏的是是非非,你就不要多想了,”樊睿定忽然開口,語調溫潤,“公主是公主,你是你,你們不同。”
子虞輕輕一搖頭,“公主和我們是同命運的。”
樊睿定凝視著她,卻隻能看到她白皙優美的頸子,如上好的玉瓷。幾縷碎發隨風輕拂,幾乎要觸到他的鼻端,幽淡的木樨花香繚繞而來。
久久無語之後,他才又開口,“你還小,宮裏的門道很多,你大哥現在已是北國的臣子,就算沒有公主,你也可以在北國安定下來。”
子虞身體幾乎不可見地微微一顫,原本她是可以選擇北國的安定生活,可是文嫣留在南國,注定把她的後路給堵了,她無從選擇。
仿佛看穿了她的想法,樊睿定說道:“你是在擔心妹妹?”
子虞微詫,想不到他如此敏銳。
“文嫣年紀小,我怕她吃苦。”
樊睿定看著她稚氣尚未脫卻憂心他人的模樣,露出笑意,寬慰道:“以後總能想到辦法。”
子虞自己也曾這麽想過,可聽到這句話從他口中說出,似乎更有希望和把握,心裏踏實不少,唇角一勾,臉頰上浮起淺淺兩個梨渦。
回到營地,華欣公主見他們安然歸來,破涕為笑。絳萼穆雪圍著子虞打圈,一個勁地問後來發生了什麽事。子虞揀了些重要的講,說到驚險處,兩人齊齊變色,驚歎不已。
子虞轉而問公主後來的經過。原來黑衣人追著樊睿定和子虞,公主和侍衛們正猶豫不決的時候,營地的鐵甲軍後援已經趕到了,一同將公主護送回營。
華欣公主拉著子虞的手說道:“我立刻就派人去尋你們,可回來都說你們不見了。我真擔心你們出什麽事。幸好現在平安回來了!”
子虞安慰了公主幾句。穆雪在一旁道:“公主何必擔心,有英俊不凡的大殿下在,子虞怎麽會出事。”
絳萼作蹙眉狀,歎道:“酸,真酸。”
子虞也生出打趣地念頭,朝穆雪擠眼道:“下次這種生死驚險的機會,我全讓給你,看你到時候有沒有閑空去欣賞英俊不凡。”
眾女皆哄笑出聲。
自碧絲城遇襲後,華欣公主也生出警覺,路上不再做無謂的耽擱,對樊睿定的安排也聽之任之,平安謹慎地渡過了金河,進入北國邊境,從邊境入慶城又用了半月有餘。
三月末,春到人間,草木抽出綠芽,大地像一塊碧色的綢子重新染上色彩。
等南國一行到慶城時,宮人們都已換上稍薄的春衣。
按祖製,北國的皇帝並沒有來迎接公主。前來接公主進宮的是大內總管周公公,還有幾位三品以上的禮部官員。北國在金河之戰中一直占著上風,又受到南國割讓三城,態度上不免有些倨傲,華欣公主一行早就有了心理準備,兩方相處倒也相安無事。
<a id="ads" href="http:///"></a>
把陪嫁隨行的能工巧匠交給北國禮官安置,華欣公主帶著三十多個從南國宮中帶出的隨侍跟周公公進宮。
周公公是宮中的老人,在北國皇帝還隻是孩子的時候就跟在身邊伺候了。就跟那些在宮中混成了精的人一樣,他表情極少,舉止有度,讓人難以挑出瑕疵,他對公主有禮有節,領著他們從東門入宮,一路走來並不張揚,靜悄悄的就把公主帶入宮中。
從東門入,穿過煙波浩渺的九曲橋廊,穿花拂柳地走了一陣,路過玉華園,遠遠瞧見十來個宮人簇擁著一頂轎輦而來。
周公公忽然停下腳步,公主和子虞等也隻好停住不動。
走得近了,周公公給華欣公主使了眼色,退讓到了一邊,幾個跟在後麵的南國宮人來不及反應,擋在路前,轎輦徐徐停下,上麵獨坐著一個麗人,頭也未轉,似乎還不曾注意到眼前。
轎輦一側的內官喝道:“不懂規矩嗎,見了娘娘的行輦還不避讓。”
子虞偷偷抬眼望去,轎輦上的麗人正轉過頭來,不過二十多歲的年紀,膚色白皙,眉目秀美,她本蹙著眉心,看到周公公時微微一怔,對剛才開口的內官斥道:“真不長眼,沒認出這是周總管嘛。”
周公公站在一旁微笑道:“是老奴眼花沒用了,剛才沒看到娘娘的轎輦,還請娘娘恕罪。”
麗人一笑,這周公公是皇上身邊的人,哪能把這話當真,她掃了一眼跟在周公公身後的人,驟然心頭一震:這些個美人從哪裏來,尤其是那衣飾華美的少女和環繞在側的幾個年*官,亭亭玉立,如春日剛剛盛放的玉蘭,驚鴻一瞥後竟叫人移不開眼。
“公公這是辦什麽差事?這麽一大群人,看著倒眼生。”
周公公道:“陛下讓老奴把南國公主安頓到瑞祥殿,看著天色將晚,老奴還真怕趕不回伺候陛下。”說著回頭對華欣公主笑道:“公主莫怕生,這是淑妃娘娘。”
華欣領著眾人斂衽行禮,她雖有公主之尊,卻也知道到了北國宮中,一切都得隨規矩來。
淑妃眸中光芒一閃,又仔細在華欣公主和子虞等臉上轉了一圈,麵上瞧不出情緒,淡然笑道:“公主多禮了,我聽說南國多美人,今天才知道傳聞一點不假。”
華欣微微低下頭,似乎有些害羞。淑妃見狀,笑容淡斂,也不再多做逗留,和周公公寒暄幾句便走了。
周公公看著遠去的轎輦若有所思,轉過身又恢複些笑容,領著華欣公主一路到瑞祥殿,再沒有遇到阻撓。
瑞祥殿前鋪著白玉階梯,旁邊鑿開泉眼擴建成湖,湖心架著長廊,殿前院種著幾株丁香,此時已有花開,葉似櫟葉,圓細的花朵如倒鈴,隱約可聞清香。後院則是小半片竹林,有一條徑尺長的碎石小道,風過葉聲颯颯,清爽自怡。
華欣公主和子虞等都覺得宮殿華美舒適,心裏喜歡,對周公公百般感謝。
子虞和絳萼從隨行的箱子裏取出一條碧甸子玉帶,通體翠綠不帶雜色,瑩瑩透光,將周公公送出殿門的時候,絳萼就將玉帶奉上。
周公公一瞧就知玉帶稀有,在宮中也不多見,歎道:“兩位這是……”
子虞道:“公主自小生在南國,對這宮中還不熟悉,這是公主一點點心意,希望公公能提點一些。”
周公公想了想,接過玉帶,說道:“公主隻需記得,萬事都有規矩,隻要公主忍得,以公主的才貌,在這宮中何愁不能立足。”
聽他這樣說,子虞和絳萼都放下心來,她們在南國時就已把北國皇宮內的重要人物記清楚,公主陪嫁中有四口大箱子專備金銀玉飾和各種珍奇,為公主在宮中行走打下基礎。這周公公就是其中重要人物,雖不一定指望靠這條玉帶就打通關係,但至少希望給他留下些好印象。
華欣公主對瑞祥殿說不出的喜愛,這裏比她在南國的寢宮要大許多,也華麗許多。殿內本來有幾名宮人負責灑掃宮殿,都留了下來,但公主身邊隨侍的依然是南國帶來的宮人。
打掃殿堂和安置各種物什就花費了不少時間,到了夜間,瑞祥殿也煥然一新,別具一種南國風情。
華欣公主卸了妝容,披著一頭烏發,半伏在榻上,長袖逶迤,如雲彩般絢麗,臉龐靠在袖上,越發顯得白皙如玉,她微微側著頭道:“這裏真是大,比我原來的寢宮可大了不少。”
穆雪陪坐在一旁道:“聽說北國的皇宮曾經被火付之一炬,現在這個是後來重造的,自然比原來的大。”
絳萼微皺眉,“別北國北國的,叫人聽見多不好。”
子虞也對公主提醒道:“公主也該把這裏當成歸屬,宮中是非多,別讓人挑出毛病來。”
華欣公主點點頭,忽然問道:“今天那個淑妃,你們看清楚了嗎?”
絳萼和穆雪搖頭,她們站在周公公和公主身後,看地並不清楚,隻有子虞看得仔細。
華欣說道:“聽說她位列四妃,性子喜靜,並不搭理後宮事務,可她剛才看我們的樣子,目光像刀一樣。”
子虞心裏也有同感,那淑妃審視她們的目光的確叫人不舒服,可傳聞說她不搭理宮中事務看來倒是真的。不然也不至於連她們今天入宮都不曉得。
絳萼是她們中最老成的一個,聽到華欣公主評論淑妃,不由警惕地環顧四周,然後悄聲道:“我們初來乍到,宮中自然有些人不喜歡我們,公主以後千萬要小心言行,剛才留下的宮人還不知道有幾個是眼線,處處盯著我們呢。”
華欣長長地吐了口氣,躺在榻上說道:“多想無益,都去睡吧。”
子虞三人這才告退。
作為陪伴公主隨嫁的女官,子虞她們三人甚至比公主還要年幼一歲,雖然都是聰穎過人,卻少了許多處世經驗,她們也自知缺點,所以常常集眾人所長商量辦法。入宮半個多月來,雖有磕碰,卻並沒有犯過大錯。
北國派了幾個可靠年長的老嬤嬤和命婦來教導華欣公主禮儀,大婚的事項有條不紊地進行。宮中的氣氛卻有點玄妙,各個宮的主子在大婚前不能貿然前來,於是,瑞祥宮前就多了以各種借口前來打探的各宮宮人,把子虞等人忙得不見空當。
在北國宮廷熟悉了幾日後,子虞打聽到一些朝堂上的消息。朝臣們對華欣公主將來的封號產生了分歧。這些朝臣似乎害怕皇帝會沉迷於美色,準確來說,是沉迷於南國美色,所以商量著把公主的封號定為“寧妃”,而司禮早就按製擬下了“欣妃”,兩者意見不同,直鬧了許多天。
當聽到這個消息時,子虞暗暗納悶,一字之差就讓那些朝臣們忙亂手腳,又是引經據典,又是上書直諫,難道妃號為“寧”,就真能寧靜處世?
離大婚的日子近了,皇後身為六宮之主,提前為這件事下了決定,按製定為“欣妃”。既然是皇後出麵,朝臣們也就沒了意見。整個過程中,皇帝既沒有偏袒南國公主,也沒有接受改妃號的直諫,這讓那些想從皇帝態度上揣摩心思的人感到失望。
最滿意的就是後宮中人,那些從宮人們口中打聽到華欣公主的美貌優雅而顯得憂心的各宮妃子,她們察覺到皇帝的態度並沒有偏好,心中不由安定一些。
當今北帝有一後三妃,皇後出身門閥,高貴端莊。淑妃冷靜自持,對後宮諸事並不熱心。還有一個同樣出身豪門貴族的明妃,據說如明珠般光華耀人,故而有了“明妃”的稱號,她列妃位不久,在一次狩獵時隨駕遠行,被流矢所傷,雖容貌依舊,卻損了一副優美動人的嗓音。皇帝並沒有因此疏遠她,反而因為對她有所虧欠而多了幾分寵愛。那明妃本來才思敏捷,經此事後卻變得潑辣大膽,宮中怕她的倒比怕皇後的還多。
“明妃的嗓音真如八旬老媼一般?”華欣公主聽了之後,問子虞道。
“聽宮人們說是這樣的,”子虞也未曾聽過,就據實答她,“公主以後遇到明妃千萬小心,她最討厭別人提及嗓音之事。”
華欣眸中深幽,若有所思,忽然問道:“當年狩獵流矢所傷,難道真是意外?”
子虞定定瞧了公主一會,說道:“當年的事我們可不知道了,不過有這樣的想法的人,隻怕不隻公主一人。”
華欣也是從小生長在宮中,自然知道其中的門道,輕輕歎一聲,“難怪明妃會性情大變了,子虞,那麽還有一個妃子是誰?”
“還有一個文妃,她出身書香門第,頗有幾分才學,從修儀一步步到列於四妃,據說她行事小心,少留人話柄,最懂得揣摩他人心思,皇上一月裏總有幾天去她宮裏。”
她慢慢把宮中情況一一說明,好讓公主謹慎行事,別出了差錯。華欣也一反常態,認真記在心裏。
轉眼就到了四月十七,瑞祥宮多日的準備全都用在今日,宮人們清晨就開始忙碌,宮女們端出銅鏡,金蓮和各種吉祥飾物,添置在宮中,周公公派了兩個得力的小宦官來跑腿,皇後宮中又遣來梳妝能手為華欣公主上妝。
納妃的典禮本沒有這麽盛大,隻因為華欣是南國的公主,這一場婚禮牽涉到兩國,故而規格遠超一般妃子,卻又不及皇後。
華欣公主穿上了層層疊疊的宮衣,真可謂“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紅日照進窗來,珠環金釵映著五彩光芒,把華欣的身軀籠在其中,衣飾上繁複精巧的花樣隨人而動,紅底金鳳盤花,那樣極致豔麗的圖案仿佛活了,絢麗得直迷人眼。
華欣身旁跟著尚儀尚酒和兩個嬤嬤,一路隻聽她們提點該如何做,她便如木偶一般乖乖照做,那些禮儀一步也錯不得,一句也不能多說。等金冊送到瑞祥宮,她已正襟危坐許久,趁著眾人不注意,她招手把子虞喚來。
“子虞,我總覺得有些不安。”
“公主……”子虞放柔了聲音,“今天是大喜的日子,公主是有些緊張了。”
華欣環顧四周,發現沒有人注意到她們的談話,這才又說道:“往來的人這麽多,我怕出了什麽差錯,你也知道,隻有忙中才容易出錯……”她還想再說什麽,尚儀和嬤嬤卻已經圍了上來。
子虞瞧見華欣公主用眼神示意她小心處事,忙點頭。回過身,她和穆雪絳萼商量好各看一邊,把來往的宮人和進出的物件都記得清清楚楚。
到了午時,華欣公主才隨著尚儀前去交泰宮拜見皇後,位列一品正妃後還有個祭拜儀式。一行人浩浩蕩蕩到了交泰宮,待公主進去後,除了隨行司禮,其餘人都留在偏殿。殿門一合,鼓樂聲起,殿外等候著上百的宮人,個個華衣美服,衣袂飄飛,場景頗為壯觀。
絳萼不知何時靠了過來,對子虞道:“我這一生就今天見到的人最多了,可忙壞了。”
子虞垂頭一笑,直到把華欣公主送入交泰宮,她才真正鬆了口氣,淺笑道:“真怕今日出了什麽錯,我緊張地從早上到現在還沒吃過半點東西。”
聽她這話,絳萼險些笑出聲來,悄悄從袖中取了塊糕點塞進她手中。
子虞本就站在殿外,並不引人注意,她以袖半遮麵,飛快把糕點吃了下去。正想同絳萼說聲謝,眼光一轉,無意中瞥到一群宮人捧著彩幡,如意,香花等進殿,掀開簾櫳時,正巧與兩個宮娥擦肩走過,那衣飾與捧物的宮人稍有不同。
她匆匆一眼看不仔細,便專心盯著殿門前。
也不知過了多久,日光越加濃麗,拂在宮人們的眉眼上如敷金粉,瞧上去倒真像一群雕出來的玲瓏金人,子虞瞧著,不覺有些失神。
忽然殿內傳來一聲尖叫,突兀地劃破鼓樂聲。
子虞的眼皮一跳,心中驟然感到不安,絳萼也現出詫異,兩人都不能進殿,便守著殿門前張望。其他宮人也都聽到了聲響,臉上也是驚疑不定。
片刻後從內殿跑出一個小宦官,正是周公公派來幫手的。子虞一把拉住他,“公公,裏麵發生什麽事了?”
這宦官年級很輕,做事卻謹慎,他壓低了聲音道:“兩位女史姐姐,公主在行禮時,吉牌碎了。”
子虞一驚,臉色驟然有些蒼白,“公公,莫不是搞錯了吧,吉牌好端端的怎麽會碎呢?”
小宦官神色嚴肅地說道:“這種事怎麽能拿來做兒戲。”
殿外的其他宮人都好奇地靠近,想打聽一二。子虞心知此事傳開了不好,拉著絳萼讓到一邊。
絳萼依舊錯愕不已,低聲問:“吉牌怎麽會碎,我們都檢查了好幾遍,好好地放在盒子裏。”
子虞也答不上來,她極目張望,卻隻能看見幾個宮人行色匆忙地進出大殿,影影綽綽的人,好像是畫在紙上的,模糊成一片。
吉牌碎了——吉牌怎麽會碎呢?
吉牌是有品級的妃子在冊封典禮上將刻有封號的玉牌供奉在皇室祖先之前,祈求天調雨順,繁衍子孫的,是北國宮廷的習俗。這吉牌本身珍貴非常,更重要的是,碎代表不祥。曾經也有過一位北國的妃子,就因為行禮時吉牌碎裂而被貶為庶人——這在後宮史上有例可查。
子虞想著,心中焦急,似有幾千隻螞蟻在咬著她的心,她強忍住心頭的不適,慢慢等待。
絳萼冷靜地想了一會,說道:“吉牌早就準備好了,隻有我們碰過,今早還是好好的,到交泰宮時才交給別人的,可是眾目睽睽,怎麽對吉牌動手腳?”
殿中的動靜似乎還沒鬧大,子虞籲了口氣,沉吟片刻,說道:“會不會隻是個意外?”
“意外?”絳萼看了她一眼,“你相信這是意外?”
子虞自然不相信這是意外,這句話不過是尋求一種心理安慰,她微蹙眉,分析道:“不是吉牌出了錯,可能是別人掉了包,也有可能是在殿裏做了手腳……”
她們說話間,殿門大開,尚儀和宮女們走出來,後麵正跟著皇後和華欣公主。
皇後衣飾上繡著彩鳳,日頭下泛著彩光,威儀不凡,她牽著華欣公主走出殿外,臉上依稀帶著笑,似乎並沒有發生什麽。
子虞和絳萼麵麵相覷,一時有些摸不清情況。
殿外的宮人們都聽到了那聲尖叫,都是在宮中待久的人,心中一致認為發生了什麽意外,此刻見皇後言笑晏晏地走出來,還攜著華欣公主的手,心中雖然還存著疑惑,麵上卻都是言笑如歌,說著一些得體應景的吉祥話。
子虞看到皇後的笑容,心放下一半,再看向公主時又是一緊,也許旁人對華欣公主不熟悉,她卻從公主含笑的眸中讀出了緊張和一絲慌亂。
吉牌的事果然是真的,她飛快地轉過這個念頭,和絳萼對視一眼,都是同樣的想法。
絳萼看著皇後和公主兩人站在殿前雍容華貴的身姿,歎道:“瑤姬娘娘說,進了宮就由不得你不變聰明不變謹慎,看來還真是實話。”
子虞明白她的意思,進宮才大半個月,還來不及接觸環境,可是已經有人等不及讓她們熟悉宮廷了。她也記得瑤姬娘娘的這句話,其實後麵還有半句——進了宮也由不得你選擇,隻有兩條路,活人,和死人。
日光雖炙熱,她卻陡然覺得心中生出寒意,四肢冰涼。
華欣公主完成整個冊封時,日已偏西,按時辰算,她必須回到瑞祥宮,重新上晚妝,等和群臣宴罷的皇帝一起完成大典的最後一步。
子虞和絳萼在回宮的途中正好接替尚儀的工作,陪在公主身旁。三人腳步都加快了些,稍稍拉開和身後宮娥的距離。
她們走過長長的廊道,正好望見晚霞如緞,展在碧水長天的一角,扯得雲彩如彩絮,絲絲縷縷地飄在空中。
公主抬頭望天,在宮娥們看不到的角度露出凝重,她緩緩道:“剛才將吉牌放到架上的時候,突然掉了下來,我眼睜睜瞧著它碎了。”
子虞勸道:“公主,大典還有一半未完成,還是不要分心的好。”
華欣像是失了神,沉默須臾才道:“大典最重要的一環已經出了偏差……”
“公主,”降萼低聲打斷她道,“最重要的一環並不是奉吉牌,”她似乎覺得下麵的話有些難以啟口,臉上忽飛起紅雲,聲音就更低了,“最重要的一環是公主能否在今晚得到皇帝陛下的喜愛。”
華欣和子虞也明白了,不約而同紅了臉。
眼看就要走到宮門口,子虞輕握住公主的手,說道:“公主別害怕,我們都陪著你呢。吉牌的事既然有皇後為之掩飾,公主就隻管放寬心。”
她手上的些微溫度透過層層衣料,華欣亦覺得心中一暖,臉上重綻笑容,明豔似菊。
到了晚間,瑞祥宮內華燈初展,燈火映得滿殿如同白晝。禦殿設席擺酒,公主穿著鳳尾裙端坐席旁。
子虞已換過宮裙和絳萼穆雪侍立在西殿。
觸目皆是紅,這喜慶的色彩漫天漫地的占著視線,讓子虞覺得有些壓力。她把頭撇向窗戶,那裏正燃著兩支臂粗的龍鳳燭,燭淚堆積累累,火光搖曳不止,隻見窗欞上雕刻的卷雲花飾明明暗暗地浮現出來,瞧不真切。
殿內雖然有這麽多人,卻半點聲音都沒有,安靜地讓人心慌。子虞想去推開那扇窗戶,卻紋絲沒有動,就這樣在安靜無聲中等待著。
窗外似乎有風聲,嗚嗚如簫,她仔細地聽著,仿佛是過了好長時間,忽然聽到了腳步聲,她看向窗戶,不知是不是院裏的燈光映照進來,幾個人影淡淡浮在窗紗上。
尚儀突然高喊:“陛下到。”
滿院跪拜行禮,衣袖輕聲婆娑。
華欣公主惴惴不安地端坐著。聽到皇帝來了,心瞬時緊繃起來,手腳都沒了擺處。大殿中極靜,她覺得有人靠近自己,紅綾幔遮住了她的視線,她隻能隱約望見一個影子——頎長玉秀,仿佛一株玉樹,還沒瞧見臉,就讓她生出朦朧的好感。
按規矩,此時皇帝未動,妃子也不能動。
她隻能偷偷地打量他,卻也不能做得太過明顯,免得落人笑話。心中柔腸百結,紛亂地想了許久,正想出神時,眼前忽地一暗,有人擋住了光芒,她猛地抬起頭。這一抬頭,她才想起這個舉動不合規矩,幸好皇帝並不介意。
下一刻,他溫柔地握住了她的手。
華欣的心幾乎要跳出嗓子眼,他的手修長有力,稍有些粗糲,摩挲著她的肌膚,讓她的身子輕輕戰栗。
尚儀帶了子虞等女官奉上酒,五穀,和龍鳳呈祥的團子,她淺淺吃了幾口,趁著換酒樽時大膽看了旁邊一眼。
隻一眼就瞧清了他的麵容,側麵如剪影一般利落幹淨,長眉入鬢,眸色清潤。他隱約含著笑,華欣心中一動,同樣是帝王,她的父親總是麵色陰冷,叫人害怕。
而他,怎麽會如此不同……
子虞奉完酒回到偏殿,四肢酸麻,骨頭都似乎要散了架,回頭一看,絳萼和穆雪也都是滿臉疲憊地倚床而坐。
見她目光掃來,穆雪撲哧輕笑,“不知道男人是怎麽打仗的,我覺得今天像是同人打了一架。”
三人都有同感,子虞微微一笑,絳萼卻是默不作聲。穆雪訝然問:“是不是發生什麽事了,你們的麵色好不對勁。”
絳萼歎息一聲,把公主在交泰宮摔碎吉牌的事和盤托出,穆雪聽得膽戰心驚。
說完,絳萼低聲道:“來的路上就已經遇襲,不知道是誰這麽狠心,非要針對公主。”
穆雪更加驚訝,“難道碧絲城那次也跟宮裏有關係嗎?”說著看向子虞。
子虞心知瞞不過去,點了點頭道:“那次明顯針對公主,南國自然沒有必要,北國,也隻有宮裏才會有這麽大反應。”
絳萼和穆雪心中俱是一凜,在未離開南國時,她們都已做好了心理準備,卻也沒有料到危險來得如此突然,簡直叫人猝不及防。
“也許明天……公主摔碎吉牌的事就會傳出去,”絳萼道,“我們連對方的影子都沒摸到,就已經處在下風。”
三人都深知北國典儀,吉牌的事可大可小,可她們年紀尚幼,經驗也少,慌亂中也不知該如何應對。
“不如,”穆雪提議,“今晚我們去交泰宮看看,吉牌是我們親自保管的,一點都沒有問題,肯定是有人在交泰宮做了手腳,現在所有的人都看著瑞祥殿,交泰宮自然就清靜了。”
子虞道:“交泰宮是皇後娘娘的住所,你以為想去就去的嗎?”
穆雪不服氣,“你們隨著公主行大典自然不知道,今天交泰宮派來的兩個女官把大典的一套器物落下了,我還打算明天送回去呢。”
絳萼聽到這裏,忙問:“什麽器物?”
穆雪取了來,子虞和絳萼一看,那是一套七巧玲瓏杯,由獨山玉所製,色澤如水,在宮燈映照下隱隱透著彩光,本是皇後最喜歡的,這次借給公主祭酒所用。
絳萼想了一會,忽然道:“興許真的可以,現在去交泰宮,就說發現這套皇後最喜愛的器物,不敢耽擱就送回去。”穆雪在一旁連連表態讚同。
子虞見這平時最能爭吵的兩人達成一致,又好氣又好笑。穆雪自不用說,連平時最為老練的絳萼都同意這個主意,也許真的可行。她細細想了又想,心道出不了大差錯,便也同意了。
又商量了會兒,子虞和穆雪換了一身普通宮女的衣裳。絳萼將她們送出瑞祥殿,一路避人耳目,口中叮囑,“你們見機行事,可要千萬小心。”
大典過後天色已經擦黑,白日裏金碧輝煌的殿宇仿佛落了塵埃,顯得格外靜謐。子虞和穆雪點了燈,挑著平時人少的道走,四月晚風猶帶著春寒,呼呼地刮過她們的耳邊生疼。宮牆中稀落地點著燈,卻也照不盡眼前的路,隻讓人覺得黑如深井,一望看不到邊。
穆雪挨著子虞道:“你聽這風聲,真可怕。”
子虞心中也有些惶然,卻安慰她說:“南國的宮殿晚上也是這樣的,你胡亂怕什麽。”
“哪裏會一樣,”穆雪悄聲道,“在南國,晚上宮燈照耀得像白天一樣。聽說這裏是因為皇後娘娘節約後宮用度,才省了這麽多燈火。”
子虞輕輕在唇邊一比,“這裏可不是瑞祥殿,我們說話要小心。”
穆雪立時緊張地環顧四周。
“你看什麽?”子虞問她。
“我看有沒有可疑的人聽我們說話。”穆雪一本正經道。
“這裏就你的樣子最可疑了。”
穆雪轉頭嗔了子虞一眼,兩人相視抿唇笑了起來,剛才有的些許緊張也都消散了。宮道上零星有個幾個宮人走過,卻無人對她們有半分注意。
不過一會兒,已經可以看到交泰宮的簷角,白日裏祭禮的大殿就在眼前。這座殿堂其實與交泰宮有一牆之隔,隻是曆來由皇後殿的人負責,久而久之也成了交泰宮的一部分。
兩人悄悄轉到偏殿,門口並無人看守,不約而同鬆了口氣。穆雪捧著盛放七巧玲瓏杯的盒子,說道:“我進去不方便,就在這裏給你把風吧。”末了還加一句,“而且我怕黑。”
子虞將燈一並遞給她,“有人來了你就說話大聲些提醒我。”
穆雪不住點頭。
子虞推開偏殿的側門時,心怦怦直跳,如捶鼓似的,往殿裏張望一眼,點著燭火兩團,在黑暗中如明燈。她嚇了一跳,莫非有人在殿內?
這一嚇,腳不由滑了一下,匆忙間抓住門才穩住身子。殿中並無反應,子虞又仔細看了幾眼,原來是香案上供著的蠟燭點著,並沒有人。
她舒了一口氣,剛才那一會兒,幾乎叫她滲出冷汗。走到香案前,那裏擺放著幾樣法器經幡。子虞左右找了一圈,並沒有發現吉牌。按理說,即使是碎了的吉牌也不會輕易扔走,而應該供奉在香案前才對。不死心地又找了一圈,這才發現一塊吉祥蓮花紋的褥子前擺著一個小方盒子。
她打開一看,果然是碎的吉牌,借著燈火細細觀察,似乎並沒有不妥,子虞不由滿腹疑惑。
把盒子放回原處,她正想回去,忽聽到殿外有腳步聲接近,隻因殿內幽靜,故而聽得極為清晰。穆雪和誰寒暄了幾句,片刻之?
??,腳步聲又走遠了。(未完待續)
女孩聽得出神,回頭對哥哥說道:“哥哥聽到沒,姐姐原來是住在天宮裏的。”
子虞臉一紅,不知道該如何接話,過了半晌才問:“這裏隻有你們兄妹居住嗎?”
青年點頭,“本來還有我爹,但是在金河之戰時,他隨軍行醫,音信全無,隻剩下我和妹妹了。”
聽到金河之戰,子虞心猛地一跳,神色複雜。
那青年又道:“受金河一戰牽連的也並非隻有我們一家,這碧絲城原先也沒有這樣亂,自從戰亂後就多了許多匪人,有些還是戰場上的逃兵,不敢回去受罰,隻好成了流寇。”
子虞亦想起戰敗後全家近百口人全部送命,眸中一暗,沉吟不語。
接下來的談話東拉西扯,顯得索然無味。
到了夜間,子虞與小女孩同睡一室,本還有些不習慣,但身子累極,一沾枕就熟睡了。
醒來已是天明,她梳洗後立刻跑到後室,樊睿定麵容平靜地躺著,似乎還在沉睡。
子虞仔細地觀察他的臉色,發現並無不妥,輕輕歎了口氣。
她才歎完,樊睿定驀地睜開眼,看了看她,問道:“這裏是哪裏?”
“是碧絲城郊的一戶人家,”子虞見他醒來,不由高興,眉眼盈盈如月。
樊睿定動了動手臂,發現肩膀稍有些痛,劍眉微蹙,抬起眼看著子虞,忽然想起什麽似的,語氣溫和,說道:“昨天我似乎聽見你哭了?”
子虞訝然,心道,那時他不是昏迷了嗎?她睜圓了眼,想起昨日的痛哭,感到羞赧,臉上微紅。
樊睿定瞳眸幽深,掀起唇角,露出一絲笑容,“你該不會以為我死了,所以才痛哭出聲吧?”
他的口氣有幾分玩味也有幾分調笑。這讓子虞想起他那日變著法的盤問,心裏一沉,淡然道:“殿下是洪福齊天,怎麽會有意外,昨日是奴婢失儀了。”
樊睿定表情微怔,道:“我不是這個意思。”
而這時門外傳來布衣青年和小女孩的聲音。子虞也就不再作聲。
等他們離開時,小女孩依依不舍地和子虞話別,樊睿定不容拒絕地留下不少錢財。
牽過馬,樊睿定瀟灑地一躍上馬,看著子虞笑道:“離我這麽遠做什麽,一起上來。”
子虞無奈伸出手,樊睿定將她一拉上馬,輕輕在她耳邊道:“剛才我沒有取笑你的意思。”
子虞有些意外,想不到他會這樣再三解釋,心中寬慰,微微一笑。
馬兒不疾不慢地跑著。子虞想起昨天一直存著的疑惑,此刻趁著樊睿定心情好提了出來,“殿下,昨天行刺的人,是……是北國人嗎?”
樊睿定道:“是的。”
“北國宮中有人反對公主嫁給陛下,昨天的黑衣人就是他們派來的,對嗎?”她問得小心翼翼,聲音嬌軟。昨日她曾細想過,這些人明顯是針對公主而來。而他們的袖箭中所上的是麻藥而不是毒藥,顯然對方心裏明白樊睿定和公主的身份而有所顧忌。從手法和目的來看,想必對方是北國宮中的權貴。在離宮前,瑤姬也曾叮囑過她們要小心北國宮中的動靜。
樊睿定手勢一僵,有些意外她問得這麽直接,靜默片刻,才沉聲道:“你該明白,有些事,即使已經擺在明麵上也不能說出口。”
聞言,子虞開始擔憂,北國宮中果然有人敵視公主。
“那些宮裏的是是非非,你就不要多想了,”樊睿定忽然開口,語調溫潤,“公主是公主,你是你,你們不同。”
子虞輕輕一搖頭,“公主和我們是同命運的。”
樊睿定凝視著她,卻隻能看到她白皙優美的頸子,如上好的玉瓷。幾縷碎發隨風輕拂,幾乎要觸到他的鼻端,幽淡的木樨花香繚繞而來。
久久無語之後,他才又開口,“你還小,宮裏的門道很多,你大哥現在已是北國的臣子,就算沒有公主,你也可以在北國安定下來。”
子虞身體幾乎不可見地微微一顫,原本她是可以選擇北國的安定生活,可是文嫣留在南國,注定把她的後路給堵了,她無從選擇。
仿佛看穿了她的想法,樊睿定說道:“你是在擔心妹妹?”
子虞微詫,想不到他如此敏銳。
“文嫣年紀小,我怕她吃苦。”
樊睿定看著她稚氣尚未脫卻憂心他人的模樣,露出笑意,寬慰道:“以後總能想到辦法。”
子虞自己也曾這麽想過,可聽到這句話從他口中說出,似乎更有希望和把握,心裏踏實不少,唇角一勾,臉頰上浮起淺淺兩個梨渦。
回到營地,華欣公主見他們安然歸來,破涕為笑。絳萼穆雪圍著子虞打圈,一個勁地問後來發生了什麽事。子虞揀了些重要的講,說到驚險處,兩人齊齊變色,驚歎不已。
子虞轉而問公主後來的經過。原來黑衣人追著樊睿定和子虞,公主和侍衛們正猶豫不決的時候,營地的鐵甲軍後援已經趕到了,一同將公主護送回營。
華欣公主拉著子虞的手說道:“我立刻就派人去尋你們,可回來都說你們不見了。我真擔心你們出什麽事。幸好現在平安回來了!”
子虞安慰了公主幾句。穆雪在一旁道:“公主何必擔心,有英俊不凡的大殿下在,子虞怎麽會出事。”
絳萼作蹙眉狀,歎道:“酸,真酸。”
子虞也生出打趣地念頭,朝穆雪擠眼道:“下次這種生死驚險的機會,我全讓給你,看你到時候有沒有閑空去欣賞英俊不凡。”
眾女皆哄笑出聲。
自碧絲城遇襲後,華欣公主也生出警覺,路上不再做無謂的耽擱,對樊睿定的安排也聽之任之,平安謹慎地渡過了金河,進入北國邊境,從邊境入慶城又用了半月有餘。
三月末,春到人間,草木抽出綠芽,大地像一塊碧色的綢子重新染上色彩。
等南國一行到慶城時,宮人們都已換上稍薄的春衣。
按祖製,北國的皇帝並沒有來迎接公主。前來接公主進宮的是大內總管周公公,還有幾位三品以上的禮部官員。北國在金河之戰中一直占著上風,又受到南國割讓三城,態度上不免有些倨傲,華欣公主一行早就有了心理準備,兩方相處倒也相安無事。
<a id="ads" href="http:///"></a>
把陪嫁隨行的能工巧匠交給北國禮官安置,華欣公主帶著三十多個從南國宮中帶出的隨侍跟周公公進宮。
周公公是宮中的老人,在北國皇帝還隻是孩子的時候就跟在身邊伺候了。就跟那些在宮中混成了精的人一樣,他表情極少,舉止有度,讓人難以挑出瑕疵,他對公主有禮有節,領著他們從東門入宮,一路走來並不張揚,靜悄悄的就把公主帶入宮中。
從東門入,穿過煙波浩渺的九曲橋廊,穿花拂柳地走了一陣,路過玉華園,遠遠瞧見十來個宮人簇擁著一頂轎輦而來。
周公公忽然停下腳步,公主和子虞等也隻好停住不動。
走得近了,周公公給華欣公主使了眼色,退讓到了一邊,幾個跟在後麵的南國宮人來不及反應,擋在路前,轎輦徐徐停下,上麵獨坐著一個麗人,頭也未轉,似乎還不曾注意到眼前。
轎輦一側的內官喝道:“不懂規矩嗎,見了娘娘的行輦還不避讓。”
子虞偷偷抬眼望去,轎輦上的麗人正轉過頭來,不過二十多歲的年紀,膚色白皙,眉目秀美,她本蹙著眉心,看到周公公時微微一怔,對剛才開口的內官斥道:“真不長眼,沒認出這是周總管嘛。”
周公公站在一旁微笑道:“是老奴眼花沒用了,剛才沒看到娘娘的轎輦,還請娘娘恕罪。”
麗人一笑,這周公公是皇上身邊的人,哪能把這話當真,她掃了一眼跟在周公公身後的人,驟然心頭一震:這些個美人從哪裏來,尤其是那衣飾華美的少女和環繞在側的幾個年*官,亭亭玉立,如春日剛剛盛放的玉蘭,驚鴻一瞥後竟叫人移不開眼。
“公公這是辦什麽差事?這麽一大群人,看著倒眼生。”
周公公道:“陛下讓老奴把南國公主安頓到瑞祥殿,看著天色將晚,老奴還真怕趕不回伺候陛下。”說著回頭對華欣公主笑道:“公主莫怕生,這是淑妃娘娘。”
華欣領著眾人斂衽行禮,她雖有公主之尊,卻也知道到了北國宮中,一切都得隨規矩來。
淑妃眸中光芒一閃,又仔細在華欣公主和子虞等臉上轉了一圈,麵上瞧不出情緒,淡然笑道:“公主多禮了,我聽說南國多美人,今天才知道傳聞一點不假。”
華欣微微低下頭,似乎有些害羞。淑妃見狀,笑容淡斂,也不再多做逗留,和周公公寒暄幾句便走了。
周公公看著遠去的轎輦若有所思,轉過身又恢複些笑容,領著華欣公主一路到瑞祥殿,再沒有遇到阻撓。
瑞祥殿前鋪著白玉階梯,旁邊鑿開泉眼擴建成湖,湖心架著長廊,殿前院種著幾株丁香,此時已有花開,葉似櫟葉,圓細的花朵如倒鈴,隱約可聞清香。後院則是小半片竹林,有一條徑尺長的碎石小道,風過葉聲颯颯,清爽自怡。
華欣公主和子虞等都覺得宮殿華美舒適,心裏喜歡,對周公公百般感謝。
子虞和絳萼從隨行的箱子裏取出一條碧甸子玉帶,通體翠綠不帶雜色,瑩瑩透光,將周公公送出殿門的時候,絳萼就將玉帶奉上。
周公公一瞧就知玉帶稀有,在宮中也不多見,歎道:“兩位這是……”
子虞道:“公主自小生在南國,對這宮中還不熟悉,這是公主一點點心意,希望公公能提點一些。”
周公公想了想,接過玉帶,說道:“公主隻需記得,萬事都有規矩,隻要公主忍得,以公主的才貌,在這宮中何愁不能立足。”
聽他這樣說,子虞和絳萼都放下心來,她們在南國時就已把北國皇宮內的重要人物記清楚,公主陪嫁中有四口大箱子專備金銀玉飾和各種珍奇,為公主在宮中行走打下基礎。這周公公就是其中重要人物,雖不一定指望靠這條玉帶就打通關係,但至少希望給他留下些好印象。
華欣公主對瑞祥殿說不出的喜愛,這裏比她在南國的寢宮要大許多,也華麗許多。殿內本來有幾名宮人負責灑掃宮殿,都留了下來,但公主身邊隨侍的依然是南國帶來的宮人。
打掃殿堂和安置各種物什就花費了不少時間,到了夜間,瑞祥殿也煥然一新,別具一種南國風情。
華欣公主卸了妝容,披著一頭烏發,半伏在榻上,長袖逶迤,如雲彩般絢麗,臉龐靠在袖上,越發顯得白皙如玉,她微微側著頭道:“這裏真是大,比我原來的寢宮可大了不少。”
穆雪陪坐在一旁道:“聽說北國的皇宮曾經被火付之一炬,現在這個是後來重造的,自然比原來的大。”
絳萼微皺眉,“別北國北國的,叫人聽見多不好。”
子虞也對公主提醒道:“公主也該把這裏當成歸屬,宮中是非多,別讓人挑出毛病來。”
華欣公主點點頭,忽然問道:“今天那個淑妃,你們看清楚了嗎?”
絳萼和穆雪搖頭,她們站在周公公和公主身後,看地並不清楚,隻有子虞看得仔細。
華欣說道:“聽說她位列四妃,性子喜靜,並不搭理後宮事務,可她剛才看我們的樣子,目光像刀一樣。”
子虞心裏也有同感,那淑妃審視她們的目光的確叫人不舒服,可傳聞說她不搭理宮中事務看來倒是真的。不然也不至於連她們今天入宮都不曉得。
絳萼是她們中最老成的一個,聽到華欣公主評論淑妃,不由警惕地環顧四周,然後悄聲道:“我們初來乍到,宮中自然有些人不喜歡我們,公主以後千萬要小心言行,剛才留下的宮人還不知道有幾個是眼線,處處盯著我們呢。”
華欣長長地吐了口氣,躺在榻上說道:“多想無益,都去睡吧。”
子虞三人這才告退。
作為陪伴公主隨嫁的女官,子虞她們三人甚至比公主還要年幼一歲,雖然都是聰穎過人,卻少了許多處世經驗,她們也自知缺點,所以常常集眾人所長商量辦法。入宮半個多月來,雖有磕碰,卻並沒有犯過大錯。
北國派了幾個可靠年長的老嬤嬤和命婦來教導華欣公主禮儀,大婚的事項有條不紊地進行。宮中的氣氛卻有點玄妙,各個宮的主子在大婚前不能貿然前來,於是,瑞祥宮前就多了以各種借口前來打探的各宮宮人,把子虞等人忙得不見空當。
在北國宮廷熟悉了幾日後,子虞打聽到一些朝堂上的消息。朝臣們對華欣公主將來的封號產生了分歧。這些朝臣似乎害怕皇帝會沉迷於美色,準確來說,是沉迷於南國美色,所以商量著把公主的封號定為“寧妃”,而司禮早就按製擬下了“欣妃”,兩者意見不同,直鬧了許多天。
當聽到這個消息時,子虞暗暗納悶,一字之差就讓那些朝臣們忙亂手腳,又是引經據典,又是上書直諫,難道妃號為“寧”,就真能寧靜處世?
離大婚的日子近了,皇後身為六宮之主,提前為這件事下了決定,按製定為“欣妃”。既然是皇後出麵,朝臣們也就沒了意見。整個過程中,皇帝既沒有偏袒南國公主,也沒有接受改妃號的直諫,這讓那些想從皇帝態度上揣摩心思的人感到失望。
最滿意的就是後宮中人,那些從宮人們口中打聽到華欣公主的美貌優雅而顯得憂心的各宮妃子,她們察覺到皇帝的態度並沒有偏好,心中不由安定一些。
當今北帝有一後三妃,皇後出身門閥,高貴端莊。淑妃冷靜自持,對後宮諸事並不熱心。還有一個同樣出身豪門貴族的明妃,據說如明珠般光華耀人,故而有了“明妃”的稱號,她列妃位不久,在一次狩獵時隨駕遠行,被流矢所傷,雖容貌依舊,卻損了一副優美動人的嗓音。皇帝並沒有因此疏遠她,反而因為對她有所虧欠而多了幾分寵愛。那明妃本來才思敏捷,經此事後卻變得潑辣大膽,宮中怕她的倒比怕皇後的還多。
“明妃的嗓音真如八旬老媼一般?”華欣公主聽了之後,問子虞道。
“聽宮人們說是這樣的,”子虞也未曾聽過,就據實答她,“公主以後遇到明妃千萬小心,她最討厭別人提及嗓音之事。”
華欣眸中深幽,若有所思,忽然問道:“當年狩獵流矢所傷,難道真是意外?”
子虞定定瞧了公主一會,說道:“當年的事我們可不知道了,不過有這樣的想法的人,隻怕不隻公主一人。”
華欣也是從小生長在宮中,自然知道其中的門道,輕輕歎一聲,“難怪明妃會性情大變了,子虞,那麽還有一個妃子是誰?”
“還有一個文妃,她出身書香門第,頗有幾分才學,從修儀一步步到列於四妃,據說她行事小心,少留人話柄,最懂得揣摩他人心思,皇上一月裏總有幾天去她宮裏。”
她慢慢把宮中情況一一說明,好讓公主謹慎行事,別出了差錯。華欣也一反常態,認真記在心裏。
轉眼就到了四月十七,瑞祥宮多日的準備全都用在今日,宮人們清晨就開始忙碌,宮女們端出銅鏡,金蓮和各種吉祥飾物,添置在宮中,周公公派了兩個得力的小宦官來跑腿,皇後宮中又遣來梳妝能手為華欣公主上妝。
納妃的典禮本沒有這麽盛大,隻因為華欣是南國的公主,這一場婚禮牽涉到兩國,故而規格遠超一般妃子,卻又不及皇後。
華欣公主穿上了層層疊疊的宮衣,真可謂“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紅日照進窗來,珠環金釵映著五彩光芒,把華欣的身軀籠在其中,衣飾上繁複精巧的花樣隨人而動,紅底金鳳盤花,那樣極致豔麗的圖案仿佛活了,絢麗得直迷人眼。
華欣身旁跟著尚儀尚酒和兩個嬤嬤,一路隻聽她們提點該如何做,她便如木偶一般乖乖照做,那些禮儀一步也錯不得,一句也不能多說。等金冊送到瑞祥宮,她已正襟危坐許久,趁著眾人不注意,她招手把子虞喚來。
“子虞,我總覺得有些不安。”
“公主……”子虞放柔了聲音,“今天是大喜的日子,公主是有些緊張了。”
華欣環顧四周,發現沒有人注意到她們的談話,這才又說道:“往來的人這麽多,我怕出了什麽差錯,你也知道,隻有忙中才容易出錯……”她還想再說什麽,尚儀和嬤嬤卻已經圍了上來。
子虞瞧見華欣公主用眼神示意她小心處事,忙點頭。回過身,她和穆雪絳萼商量好各看一邊,把來往的宮人和進出的物件都記得清清楚楚。
到了午時,華欣公主才隨著尚儀前去交泰宮拜見皇後,位列一品正妃後還有個祭拜儀式。一行人浩浩蕩蕩到了交泰宮,待公主進去後,除了隨行司禮,其餘人都留在偏殿。殿門一合,鼓樂聲起,殿外等候著上百的宮人,個個華衣美服,衣袂飄飛,場景頗為壯觀。
絳萼不知何時靠了過來,對子虞道:“我這一生就今天見到的人最多了,可忙壞了。”
子虞垂頭一笑,直到把華欣公主送入交泰宮,她才真正鬆了口氣,淺笑道:“真怕今日出了什麽錯,我緊張地從早上到現在還沒吃過半點東西。”
聽她這話,絳萼險些笑出聲來,悄悄從袖中取了塊糕點塞進她手中。
子虞本就站在殿外,並不引人注意,她以袖半遮麵,飛快把糕點吃了下去。正想同絳萼說聲謝,眼光一轉,無意中瞥到一群宮人捧著彩幡,如意,香花等進殿,掀開簾櫳時,正巧與兩個宮娥擦肩走過,那衣飾與捧物的宮人稍有不同。
她匆匆一眼看不仔細,便專心盯著殿門前。
也不知過了多久,日光越加濃麗,拂在宮人們的眉眼上如敷金粉,瞧上去倒真像一群雕出來的玲瓏金人,子虞瞧著,不覺有些失神。
忽然殿內傳來一聲尖叫,突兀地劃破鼓樂聲。
子虞的眼皮一跳,心中驟然感到不安,絳萼也現出詫異,兩人都不能進殿,便守著殿門前張望。其他宮人也都聽到了聲響,臉上也是驚疑不定。
片刻後從內殿跑出一個小宦官,正是周公公派來幫手的。子虞一把拉住他,“公公,裏麵發生什麽事了?”
這宦官年級很輕,做事卻謹慎,他壓低了聲音道:“兩位女史姐姐,公主在行禮時,吉牌碎了。”
子虞一驚,臉色驟然有些蒼白,“公公,莫不是搞錯了吧,吉牌好端端的怎麽會碎呢?”
小宦官神色嚴肅地說道:“這種事怎麽能拿來做兒戲。”
殿外的其他宮人都好奇地靠近,想打聽一二。子虞心知此事傳開了不好,拉著絳萼讓到一邊。
絳萼依舊錯愕不已,低聲問:“吉牌怎麽會碎,我們都檢查了好幾遍,好好地放在盒子裏。”
子虞也答不上來,她極目張望,卻隻能看見幾個宮人行色匆忙地進出大殿,影影綽綽的人,好像是畫在紙上的,模糊成一片。
吉牌碎了——吉牌怎麽會碎呢?
吉牌是有品級的妃子在冊封典禮上將刻有封號的玉牌供奉在皇室祖先之前,祈求天調雨順,繁衍子孫的,是北國宮廷的習俗。這吉牌本身珍貴非常,更重要的是,碎代表不祥。曾經也有過一位北國的妃子,就因為行禮時吉牌碎裂而被貶為庶人——這在後宮史上有例可查。
子虞想著,心中焦急,似有幾千隻螞蟻在咬著她的心,她強忍住心頭的不適,慢慢等待。
絳萼冷靜地想了一會,說道:“吉牌早就準備好了,隻有我們碰過,今早還是好好的,到交泰宮時才交給別人的,可是眾目睽睽,怎麽對吉牌動手腳?”
殿中的動靜似乎還沒鬧大,子虞籲了口氣,沉吟片刻,說道:“會不會隻是個意外?”
“意外?”絳萼看了她一眼,“你相信這是意外?”
子虞自然不相信這是意外,這句話不過是尋求一種心理安慰,她微蹙眉,分析道:“不是吉牌出了錯,可能是別人掉了包,也有可能是在殿裏做了手腳……”
她們說話間,殿門大開,尚儀和宮女們走出來,後麵正跟著皇後和華欣公主。
皇後衣飾上繡著彩鳳,日頭下泛著彩光,威儀不凡,她牽著華欣公主走出殿外,臉上依稀帶著笑,似乎並沒有發生什麽。
子虞和絳萼麵麵相覷,一時有些摸不清情況。
殿外的宮人們都聽到了那聲尖叫,都是在宮中待久的人,心中一致認為發生了什麽意外,此刻見皇後言笑晏晏地走出來,還攜著華欣公主的手,心中雖然還存著疑惑,麵上卻都是言笑如歌,說著一些得體應景的吉祥話。
子虞看到皇後的笑容,心放下一半,再看向公主時又是一緊,也許旁人對華欣公主不熟悉,她卻從公主含笑的眸中讀出了緊張和一絲慌亂。
吉牌的事果然是真的,她飛快地轉過這個念頭,和絳萼對視一眼,都是同樣的想法。
絳萼看著皇後和公主兩人站在殿前雍容華貴的身姿,歎道:“瑤姬娘娘說,進了宮就由不得你不變聰明不變謹慎,看來還真是實話。”
子虞明白她的意思,進宮才大半個月,還來不及接觸環境,可是已經有人等不及讓她們熟悉宮廷了。她也記得瑤姬娘娘的這句話,其實後麵還有半句——進了宮也由不得你選擇,隻有兩條路,活人,和死人。
日光雖炙熱,她卻陡然覺得心中生出寒意,四肢冰涼。
華欣公主完成整個冊封時,日已偏西,按時辰算,她必須回到瑞祥宮,重新上晚妝,等和群臣宴罷的皇帝一起完成大典的最後一步。
子虞和絳萼在回宮的途中正好接替尚儀的工作,陪在公主身旁。三人腳步都加快了些,稍稍拉開和身後宮娥的距離。
她們走過長長的廊道,正好望見晚霞如緞,展在碧水長天的一角,扯得雲彩如彩絮,絲絲縷縷地飄在空中。
公主抬頭望天,在宮娥們看不到的角度露出凝重,她緩緩道:“剛才將吉牌放到架上的時候,突然掉了下來,我眼睜睜瞧著它碎了。”
子虞勸道:“公主,大典還有一半未完成,還是不要分心的好。”
華欣像是失了神,沉默須臾才道:“大典最重要的一環已經出了偏差……”
“公主,”降萼低聲打斷她道,“最重要的一環並不是奉吉牌,”她似乎覺得下麵的話有些難以啟口,臉上忽飛起紅雲,聲音就更低了,“最重要的一環是公主能否在今晚得到皇帝陛下的喜愛。”
華欣和子虞也明白了,不約而同紅了臉。
眼看就要走到宮門口,子虞輕握住公主的手,說道:“公主別害怕,我們都陪著你呢。吉牌的事既然有皇後為之掩飾,公主就隻管放寬心。”
她手上的些微溫度透過層層衣料,華欣亦覺得心中一暖,臉上重綻笑容,明豔似菊。
到了晚間,瑞祥宮內華燈初展,燈火映得滿殿如同白晝。禦殿設席擺酒,公主穿著鳳尾裙端坐席旁。
子虞已換過宮裙和絳萼穆雪侍立在西殿。
觸目皆是紅,這喜慶的色彩漫天漫地的占著視線,讓子虞覺得有些壓力。她把頭撇向窗戶,那裏正燃著兩支臂粗的龍鳳燭,燭淚堆積累累,火光搖曳不止,隻見窗欞上雕刻的卷雲花飾明明暗暗地浮現出來,瞧不真切。
殿內雖然有這麽多人,卻半點聲音都沒有,安靜地讓人心慌。子虞想去推開那扇窗戶,卻紋絲沒有動,就這樣在安靜無聲中等待著。
窗外似乎有風聲,嗚嗚如簫,她仔細地聽著,仿佛是過了好長時間,忽然聽到了腳步聲,她看向窗戶,不知是不是院裏的燈光映照進來,幾個人影淡淡浮在窗紗上。
尚儀突然高喊:“陛下到。”
滿院跪拜行禮,衣袖輕聲婆娑。
華欣公主惴惴不安地端坐著。聽到皇帝來了,心瞬時緊繃起來,手腳都沒了擺處。大殿中極靜,她覺得有人靠近自己,紅綾幔遮住了她的視線,她隻能隱約望見一個影子——頎長玉秀,仿佛一株玉樹,還沒瞧見臉,就讓她生出朦朧的好感。
按規矩,此時皇帝未動,妃子也不能動。
她隻能偷偷地打量他,卻也不能做得太過明顯,免得落人笑話。心中柔腸百結,紛亂地想了許久,正想出神時,眼前忽地一暗,有人擋住了光芒,她猛地抬起頭。這一抬頭,她才想起這個舉動不合規矩,幸好皇帝並不介意。
下一刻,他溫柔地握住了她的手。
華欣的心幾乎要跳出嗓子眼,他的手修長有力,稍有些粗糲,摩挲著她的肌膚,讓她的身子輕輕戰栗。
尚儀帶了子虞等女官奉上酒,五穀,和龍鳳呈祥的團子,她淺淺吃了幾口,趁著換酒樽時大膽看了旁邊一眼。
隻一眼就瞧清了他的麵容,側麵如剪影一般利落幹淨,長眉入鬢,眸色清潤。他隱約含著笑,華欣心中一動,同樣是帝王,她的父親總是麵色陰冷,叫人害怕。
而他,怎麽會如此不同……
子虞奉完酒回到偏殿,四肢酸麻,骨頭都似乎要散了架,回頭一看,絳萼和穆雪也都是滿臉疲憊地倚床而坐。
見她目光掃來,穆雪撲哧輕笑,“不知道男人是怎麽打仗的,我覺得今天像是同人打了一架。”
三人都有同感,子虞微微一笑,絳萼卻是默不作聲。穆雪訝然問:“是不是發生什麽事了,你們的麵色好不對勁。”
絳萼歎息一聲,把公主在交泰宮摔碎吉牌的事和盤托出,穆雪聽得膽戰心驚。
說完,絳萼低聲道:“來的路上就已經遇襲,不知道是誰這麽狠心,非要針對公主。”
穆雪更加驚訝,“難道碧絲城那次也跟宮裏有關係嗎?”說著看向子虞。
子虞心知瞞不過去,點了點頭道:“那次明顯針對公主,南國自然沒有必要,北國,也隻有宮裏才會有這麽大反應。”
絳萼和穆雪心中俱是一凜,在未離開南國時,她們都已做好了心理準備,卻也沒有料到危險來得如此突然,簡直叫人猝不及防。
“也許明天……公主摔碎吉牌的事就會傳出去,”絳萼道,“我們連對方的影子都沒摸到,就已經處在下風。”
三人都深知北國典儀,吉牌的事可大可小,可她們年紀尚幼,經驗也少,慌亂中也不知該如何應對。
“不如,”穆雪提議,“今晚我們去交泰宮看看,吉牌是我們親自保管的,一點都沒有問題,肯定是有人在交泰宮做了手腳,現在所有的人都看著瑞祥殿,交泰宮自然就清靜了。”
子虞道:“交泰宮是皇後娘娘的住所,你以為想去就去的嗎?”
穆雪不服氣,“你們隨著公主行大典自然不知道,今天交泰宮派來的兩個女官把大典的一套器物落下了,我還打算明天送回去呢。”
絳萼聽到這裏,忙問:“什麽器物?”
穆雪取了來,子虞和絳萼一看,那是一套七巧玲瓏杯,由獨山玉所製,色澤如水,在宮燈映照下隱隱透著彩光,本是皇後最喜歡的,這次借給公主祭酒所用。
絳萼想了一會,忽然道:“興許真的可以,現在去交泰宮,就說發現這套皇後最喜愛的器物,不敢耽擱就送回去。”穆雪在一旁連連表態讚同。
子虞見這平時最能爭吵的兩人達成一致,又好氣又好笑。穆雪自不用說,連平時最為老練的絳萼都同意這個主意,也許真的可行。她細細想了又想,心道出不了大差錯,便也同意了。
又商量了會兒,子虞和穆雪換了一身普通宮女的衣裳。絳萼將她們送出瑞祥殿,一路避人耳目,口中叮囑,“你們見機行事,可要千萬小心。”
大典過後天色已經擦黑,白日裏金碧輝煌的殿宇仿佛落了塵埃,顯得格外靜謐。子虞和穆雪點了燈,挑著平時人少的道走,四月晚風猶帶著春寒,呼呼地刮過她們的耳邊生疼。宮牆中稀落地點著燈,卻也照不盡眼前的路,隻讓人覺得黑如深井,一望看不到邊。
穆雪挨著子虞道:“你聽這風聲,真可怕。”
子虞心中也有些惶然,卻安慰她說:“南國的宮殿晚上也是這樣的,你胡亂怕什麽。”
“哪裏會一樣,”穆雪悄聲道,“在南國,晚上宮燈照耀得像白天一樣。聽說這裏是因為皇後娘娘節約後宮用度,才省了這麽多燈火。”
子虞輕輕在唇邊一比,“這裏可不是瑞祥殿,我們說話要小心。”
穆雪立時緊張地環顧四周。
“你看什麽?”子虞問她。
“我看有沒有可疑的人聽我們說話。”穆雪一本正經道。
“這裏就你的樣子最可疑了。”
穆雪轉頭嗔了子虞一眼,兩人相視抿唇笑了起來,剛才有的些許緊張也都消散了。宮道上零星有個幾個宮人走過,卻無人對她們有半分注意。
不過一會兒,已經可以看到交泰宮的簷角,白日裏祭禮的大殿就在眼前。這座殿堂其實與交泰宮有一牆之隔,隻是曆來由皇後殿的人負責,久而久之也成了交泰宮的一部分。
兩人悄悄轉到偏殿,門口並無人看守,不約而同鬆了口氣。穆雪捧著盛放七巧玲瓏杯的盒子,說道:“我進去不方便,就在這裏給你把風吧。”末了還加一句,“而且我怕黑。”
子虞將燈一並遞給她,“有人來了你就說話大聲些提醒我。”
穆雪不住點頭。
子虞推開偏殿的側門時,心怦怦直跳,如捶鼓似的,往殿裏張望一眼,點著燭火兩團,在黑暗中如明燈。她嚇了一跳,莫非有人在殿內?
這一嚇,腳不由滑了一下,匆忙間抓住門才穩住身子。殿中並無反應,子虞又仔細看了幾眼,原來是香案上供著的蠟燭點著,並沒有人。
她舒了一口氣,剛才那一會兒,幾乎叫她滲出冷汗。走到香案前,那裏擺放著幾樣法器經幡。子虞左右找了一圈,並沒有發現吉牌。按理說,即使是碎了的吉牌也不會輕易扔走,而應該供奉在香案前才對。不死心地又找了一圈,這才發現一塊吉祥蓮花紋的褥子前擺著一個小方盒子。
她打開一看,果然是碎的吉牌,借著燈火細細觀察,似乎並沒有不妥,子虞不由滿腹疑惑。
把盒子放回原處,她正想回去,忽聽到殿外有腳步聲接近,隻因殿內幽靜,故而聽得極為清晰。穆雪和誰寒暄了幾句,片刻之?
??,腳步聲又走遠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