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問,十洲三島,是個什麽地方?


    十洲三島,那可是一處,不與四大部洲通人煙。


    從一開始,就誓要與一切凡夫俗子劃清界限的,世外清淨之地。


    太古時期,那四大部洲之上,不周山、昆侖山中,靈藥、靈礦、靈寶、靈植、靈果遍地。


    其餘大山大川中,也各有種種靈物繁多盛產。


    但時至今日,在洪荒世界曆代修行者,如同蝗蟲過境一般。


    摘果、折枝、斷莖、挖根、掘土,打包帶走,反複“開發”了成千上萬年後。


    如今即使是昆侖山,也隻有仙神圈起的仙苑中,尚有奇花異草、靈植靈果。


    其餘山林穀地中,早已是亂石滿地,一片荒蕪。


    就連石縫裏,都尋不到幾撮靈蘊深厚的土壤了。


    而那曾經孕育了諸多先天靈根靈寶的不周山,遠古巫族的家鄉故地,更是在巫妖量劫後斷裂崩塌。


    如今,已然化作渺無人煙,處處皆是崩碎、殘損的先天殺陣。


    深入其中的風險,遠大於收益的仙惡神棄之地。


    而消耗了大量靈物資源,修行有成、無拘無束的仙人們。


    自然不可能,繼續與四大部洲上,那些如同螻蟻般的凡人小妖們,混跡在一處。


    西方的佛門修行者,匯聚在靈山之上,廣納香火供奉,俯視人間眾生百態。


    於人間創立道統的仙神,要麽是同樣渴求香火供奉,要麽就是想從人族的氣運中再分一杯羹。


    真正如同地仙之祖,鎮元子那般,繼續堅守道門仙長風骨。


    仍舊在俗世之中建立道觀,拒絕周邊百姓供奉。


    要求觀中弟子,自己動手種菜澆地、燒火造飯。


    又主動看守白虎嶺,那片白骨死絕之地,避免其中邪祟衝出封印,護佑寶象國安寧。


    那鎮元子如此行為,在絕大多數修行者眼中,都是古板且不可理喻的。


    當然,也有一些修行者猜測,那鎮元子之所以如此大義凜然,如此有“奉獻精神”。


    其實,也不過是在迫於無奈的情況下,咬牙死撐罷了。


    五莊觀裏的那棵人參果樹,靈根落地無法移植。


    他鎮元子隻是走不了,不是不想走。


    如果他找到了移植人參果樹的辦法,怎麽可能繼續守在白虎嶺,那處死絕之地旁邊。


    日夜辛勞加固封印,斬殺衝出封印的骸骨怪物。


    做無用之功。


    費盡心機拖延那片,聖人留下來的瘋狂與怒火,向周圍擴散蔓延的速度。


    至於寶象國,不過是一處尋常的凡人國度罷了。


    就算是被白虎嶺中的邪物屠盡了,又能如何?


    修行成仙,不就是為了超凡脫俗,不就是為了逍遙自在嗎?


    如果成了仙,還要顧及凡人的死活。


    如同天庭中,那些神魂上了封神榜。


    不得不聆聽凡人心聲心願,還需視情況,設法相助的封神者一樣。


    明明擁有了力量,還得為凡塵俗世服務。


    那成仙,還有什麽意義?


    修行,還有什麽意義?


    故而,懷抱著相同的理念與理想。


    道門闡教中的絕大多數仙人,與這世間的很多散修,走到了一起。


    他們也想要如同佛門那般,給自己尋一處逍遙之地。


    昆侖山乃是玉虛祖庭,元始聖人對門下弟子要求嚴格。


    時刻處於聖人的神識監督之下,如何能逍遙自在?


    還是得選一處,遠離凡塵俗世、遠離聖人監管,真正的逍遙自在之地。


    於是,東海深處的十洲三島,自然進入了他們的視野。


    龍漢量劫之後,洪荒世界中的先天神聖遭逢重創,急需一片避世寧靜之地休養生息。


    於是,道祖鴻鈞以大法力,移山填海。


    巧借東海深處,自從開天辟地起,就存在的諸多先天大陣。


    創造了十洲三島,這處海外福地。


    供遭受劫氣侵蝕心智,或者重傷在身的先天神聖修養恢複。


    巫妖量劫之後,又有諸多先天神聖、舊天庭大妖,在此避世修養。


    故而這十洲三島,本為各類先天神聖,還有妖族的地界。


    直到後來,三清分家。


    通天聖人攜截教眾弟子,離開昆侖山上清宮,遊走世間、無處可去。


    在當時人族氣運昌盛,而妖族與先天神聖日漸沒落、凋敝的大環境下。


    十洲三島向通天聖人敞開大門,自願讓出金鼇島,允許通天聖人在此延續道統。


    而各洲各島上的妖族、神聖之屬,也可入截教、拜聖人為師。


    雙方互惠互利,故而才創造了那個,名為“萬仙來朝”的截教佳話。


    但封神量劫之後,截教道統幾乎滅絕。


    金鼇島改名昆侖島,十洲三島這處海外福地,理所當然的也成了闡教私產。


    元始聖人,雖然瞧不上妖族和先天神聖,這類披毛戴角、濕生卵化之輩。


    但是,卻也並不介意將它們當成坐騎靈獸,尋個地方圈養起來。


    更何況,曾經的先天神聖三大族,龍、鳳、麒麟中。


    鳳凰與麒麟兩族的主要血脈後裔,都已歸服闡教,自願成為靈寵坐騎,供闡教門徒驅使。


    所以闡教聖人,自然也不會表現的太過苛刻。


    索性便允許那諸多妖族神聖之屬,繼續生活在,除了昆侖島以外的其餘十洲二島上。


    那十洲中的鳳麟洲,就是專供鳳凰與麒麟族裔生活的地方。


    至於昆侖島上,當然要有闡教仙人駐守。


    既然是闡教圈養起來的異獸,若無仙人管理看守,那豈不是成了荒野之地?


    而駐守昆侖島這片海外福地,不是正好就能遠離聖人視線,逍遙自在了嗎?


    隻可惜,昆侖島就那麽大。


    仙人修建的仙家庭院,又最是講究規矩、講究排場、規格,等級次第。


    占地麵積,肯定都小不了。


    在闡教群仙趨之若鶩,世間其餘小門小派的散修,也各個削尖腦袋的情況下。


    一座昆侖島,定然是不夠的。


    這種時候,就需要變通了。


    聖人也沒說,另外的十洲二島上,就不能住仙人對吧?


    反正都是些披毛戴角、濕生卵化之輩。


    若是化形後,生的俊俏、靚麗的,就直接抓來暖床。


    醜的、不聽話的,就剝皮、剔骨、放血,挖掉內丹,當做修行資源消耗掉。


    隻要事後,將好處分的恰當妥帖,照顧到各方需要。


    誰還會提意見?


    就算聖人問起,也可以說是那群畜生禽獸,野性難馴,需要些狠厲手段震懾管理。


    一般聖人也不會追究。


    畢竟闡教奉行天命,認為生靈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分出了根行深淺。


    需持優劣為次第,絕不可越雷池半步,逆天而行。


    身為禽獸畜生,能為仙人修行成道而死,才是它們此生最大的機緣福德。


    這就是規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西遊:旃檀大聖金蟬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與謬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與謬說並收藏西遊:旃檀大聖金蟬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