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舊山崩摧天地新(二)
西遊:旃檀大聖金蟬王 作者:與謬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界山以北,綿延千裏的寬廣平原之上,東是大唐鎖陽城、西為哈咇寒江關。
自從大唐西征軍在薛仁貴的帶領之下,重新奪回鎖陽城之後。
哈咇與大唐雙方,同時製定了最為激進的作戰策略。
趕在天氣越來越冷之前,大軍主力直接出城迎敵。
全力猛攻,硬碰硬的打上一場,速戰速決。
哈咇兵馬大元帥蘇寶童,在他看來,此時哈咇已與韃靼達成聯盟。
雙方兵力聚集在一起,數量遠超大唐西征軍總人數,占據著絕對的優勢。
人數眾多,糧草消耗也大,故而不如速戰速決。
而明明兵力不占優勢的唐軍,竟也放棄了更為保險的據城防守戰。
要以少打多,而且還是不使用什麽作戰策略的,平原列陣,硬碰硬廝殺。
最開始,幾乎所有人都以為,如此胡來,大唐西征軍必定會吃敗仗,會因此遭受重挫。
但這仗一旦打起來,不對勁的地方,很快就暴露了出來。
就連大唐軍卒自己都發現了。
對麵的哈咇士卒,他們……好弱啊……
一推就倒、一砍就翻,明明長得五大三粗,但一動起手來,一腳就踹倒了。
大唐士卒的身體素質,竟然已經與哈咇、韃靼士卒,拉開了相當顯著的差距。
平時跟身邊同袍日夜操練,唐兵唐卒們,感覺的還不太明顯。
與敵國士兵一交手,這才感覺到差距。
連續幾次小規模的會戰,大唐軍卒次次以少勝多。
打得敵我雙方心中,都升起了一種不真實感。
對於這一變化,哈咇與韃靼士卒想破腦袋,也猜不出原因。
就連大唐軍中士卒,也是嘖嘖稱奇。
而大唐西征主帥薛仁貴,對此卻並不感覺意外。
早在他從長安城出發,回營帶兵奔赴西征戰場之前。
那位玄奘大師,就曾經找到過他深聊了一次。
如今唐王與祖龍之魂聯合,此舉改變的,並非大唐一國之國運。
真正改變的,其實是整個人族的氣運。
隻不過這種改變,會首先從大唐開始,逐漸向周圍所有人族國家蔓延罷了。
人族之軀,乃女媧聖人所創的先天道體,本身便氣運綿長,潛力強悍。
隻不過是因為起點太低,在以“競速”為絕對標準的修行大環境下。
短時間難以真正成長起來,所以顯得羸弱罷了。
再加上巫妖量劫,人族慘遭屠戮,數量十不存一,險些被妖族直接滅絕。
封神量劫,定下了封人為神,人在下、神在上的鐵律之後。
人族的整體氣運,頓時衰落到了極點。
而後果,就是人族明明皆為先天道體,但能修行者卻越來越少。
即使是普通的凡人,他們的精神與體質,都在隨著時間流逝而逐漸衰退。
時至今日,人族將那些力扛千斤者視為神異。
殊不知,遠古三皇五帝時期,千斤於人族而言,也隻是稀鬆平常罷了。
不過,自從人族與龍族氣運交匯。
龍族洗脫往日罪孽,而人族的氣運則開始日漸興盛之後。
年老體衰者,複歸身輕體健。
不少隋唐時期的英雄老將,目前仍舊氣力不減,生龍活虎。
先天體弱、重傷久病者,忽而病情轉好,精力充沛。
那雙叉嶺的獵戶劉伯欽,就是最好的例子。
近日來在戰場上,反複確認這一趨勢,並不是某種意外或偶然後。
薛仁貴薛大將軍,也隻能在心中感歎。
那法名玄奘的僧人,無論是眼界還是手段,都著實是非同一般。
此前那個,將兩界山會坍塌的消息,當做流言提振士氣的想法,也是玄奘提出的。
薛仁貴剛剛決定采納時,心裏其實也沒底。
但現在回過頭來看,那一樁樁、一件件,竟然真的全在玄奘大師的預判之中。
所以,對於今天日出之時,五行山崩、神猴出世的消息。
全身披掛、提槍上馬,正在組織士卒列陣整備的薛大將軍,心中早已是深信不疑。
而結果,也並沒有令他失望。
雖然時間,比預計中還要早了幾分。
天色未明時,兩界山那邊已經是地動山搖、異象頻生。
哈咇韃靼聯軍見了,各個畏懼不堪,而大唐軍士見了,卻人人高呼必勝。
太陽還未升起,軍中士卒們便已經迫不及待了。
大唐西征軍主力,在夜晚中舉起火把、擺開陣勢,肅殺之意頓時在平原上蔓延開來。
而哈咇與韃靼軍卒,也在慌亂中聚集起來,拚湊成幾團亂七八糟的戰陣。
火把這一塊稠密、那一邊稀疏,與對麵,整齊的火把方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就在這時,戰場南方的天空中忽然金光萬丈。
遙隔不知幾千裏,仍舊將這片戰場照的亮如白晝、燦若鍍金。
戰場之上,無論陣營歸屬,所有士卒將令都看向了南方,那座高聳接天的兩界山。
他們都看到了,一雙與山齊高、龐大無比,如同天上神將一般,穿戴著黃金鎖甲的巨大猴爪,猛然間從山體內部探出。
下一秒,高山在迅速膨脹中,突破了某個臨界點。
而後,轟然崩碎……
一道更為龐大,比原本的兩界山,還要高大巍峨的法相巨影,在滾滾塵沙之中顯出身形。
高冠揚鳳翅,金甲蓋周身。
藕絲步雲履,頓足萬丈塵!
高山崩塌之後,那龐大的法相神猴,就隻存在了那麽短短的一瞬間。
對於這片平原上,大唐與哈咇、韃靼聯軍之間,即將爆發的大規模戰爭。
那高大無比的神猴法相,就隻是稍微瞥了一眼,便沒再關注了。
下一秒法相解體,化作一片法力微光消失不見。
但就是這一瞬間,對於戰場之上,敵我雙方的士兵而言就已經足夠了。
“兩界山崩,神猴出世!”
“金生祥瑞,護佑大唐!”
大唐西征軍中呼聲震天響,各個士卒兵將,都激動的漲紅了臉。
主帥薛仁貴一聲令下,他們便紅了眼睛似的,吼叫著衝向了敵陣。
大刀雪亮、長槍鋒銳。
還有那一條條被人當做“法器”的鐵管火槍。
隔著幾百米,就開始收割哈咇軍士的生命了。
那些騎在戰馬上,試圖快速突進,撞入大唐戰陣中的韃靼騎兵。
此時,更是直接變成了活靶子。
一聲槍響,就是一個人仰馬翻。
戰鬥剛開始沒多久,哈咇韃靼聯軍就被殺散了軍心,不聽指揮的潰兵們,嚎叫著四處亂竄。
臨陣倒戈,投降大唐者更是數不勝數。
然而這些,對於哈咇兵馬大元帥蘇寶童而言,還不是最糟糕的情況。
當他收拾殘兵,打算退回寒江關,據城死守的時候。
回頭才發現,那城樓上,一位士卒竟然撤掉樊洪總兵的軍旗,換上了大唐的旗幟。
對於想要回城的哈咇士卒,城門關死,當頭放箭就射。
寒江關內的守軍,竟然叛變投降大唐,把他們這些哈咇殘兵的後路給斷了。
兵馬大元帥蘇寶童氣的牙癢癢。
但他卻不知道,此時的寒江關總兵府邸內,那個徹底掌控了寒江關兵權的女將,樊梨花。
正頗為親昵的拉著一位頭戴蓮花冠,身著青色道袍的女道人,稍顯驚喜的問道。
“無當師傅,您不是一直在驪山道場清修嗎?怎麽突然有空過來了!”
“上界傳來了消息,為師得代表咱們截教,上淩霄寶殿拜見玉皇大天尊。
順便就來看看你這邊,又在與那個金蟬小和尚,偷偷謀劃些什麽事。”
青衣女道人微笑道。
“之後若是天上那些仙神問起,為師也好心裏有數。”
自從大唐西征軍在薛仁貴的帶領之下,重新奪回鎖陽城之後。
哈咇與大唐雙方,同時製定了最為激進的作戰策略。
趕在天氣越來越冷之前,大軍主力直接出城迎敵。
全力猛攻,硬碰硬的打上一場,速戰速決。
哈咇兵馬大元帥蘇寶童,在他看來,此時哈咇已與韃靼達成聯盟。
雙方兵力聚集在一起,數量遠超大唐西征軍總人數,占據著絕對的優勢。
人數眾多,糧草消耗也大,故而不如速戰速決。
而明明兵力不占優勢的唐軍,竟也放棄了更為保險的據城防守戰。
要以少打多,而且還是不使用什麽作戰策略的,平原列陣,硬碰硬廝殺。
最開始,幾乎所有人都以為,如此胡來,大唐西征軍必定會吃敗仗,會因此遭受重挫。
但這仗一旦打起來,不對勁的地方,很快就暴露了出來。
就連大唐軍卒自己都發現了。
對麵的哈咇士卒,他們……好弱啊……
一推就倒、一砍就翻,明明長得五大三粗,但一動起手來,一腳就踹倒了。
大唐士卒的身體素質,竟然已經與哈咇、韃靼士卒,拉開了相當顯著的差距。
平時跟身邊同袍日夜操練,唐兵唐卒們,感覺的還不太明顯。
與敵國士兵一交手,這才感覺到差距。
連續幾次小規模的會戰,大唐軍卒次次以少勝多。
打得敵我雙方心中,都升起了一種不真實感。
對於這一變化,哈咇與韃靼士卒想破腦袋,也猜不出原因。
就連大唐軍中士卒,也是嘖嘖稱奇。
而大唐西征主帥薛仁貴,對此卻並不感覺意外。
早在他從長安城出發,回營帶兵奔赴西征戰場之前。
那位玄奘大師,就曾經找到過他深聊了一次。
如今唐王與祖龍之魂聯合,此舉改變的,並非大唐一國之國運。
真正改變的,其實是整個人族的氣運。
隻不過這種改變,會首先從大唐開始,逐漸向周圍所有人族國家蔓延罷了。
人族之軀,乃女媧聖人所創的先天道體,本身便氣運綿長,潛力強悍。
隻不過是因為起點太低,在以“競速”為絕對標準的修行大環境下。
短時間難以真正成長起來,所以顯得羸弱罷了。
再加上巫妖量劫,人族慘遭屠戮,數量十不存一,險些被妖族直接滅絕。
封神量劫,定下了封人為神,人在下、神在上的鐵律之後。
人族的整體氣運,頓時衰落到了極點。
而後果,就是人族明明皆為先天道體,但能修行者卻越來越少。
即使是普通的凡人,他們的精神與體質,都在隨著時間流逝而逐漸衰退。
時至今日,人族將那些力扛千斤者視為神異。
殊不知,遠古三皇五帝時期,千斤於人族而言,也隻是稀鬆平常罷了。
不過,自從人族與龍族氣運交匯。
龍族洗脫往日罪孽,而人族的氣運則開始日漸興盛之後。
年老體衰者,複歸身輕體健。
不少隋唐時期的英雄老將,目前仍舊氣力不減,生龍活虎。
先天體弱、重傷久病者,忽而病情轉好,精力充沛。
那雙叉嶺的獵戶劉伯欽,就是最好的例子。
近日來在戰場上,反複確認這一趨勢,並不是某種意外或偶然後。
薛仁貴薛大將軍,也隻能在心中感歎。
那法名玄奘的僧人,無論是眼界還是手段,都著實是非同一般。
此前那個,將兩界山會坍塌的消息,當做流言提振士氣的想法,也是玄奘提出的。
薛仁貴剛剛決定采納時,心裏其實也沒底。
但現在回過頭來看,那一樁樁、一件件,竟然真的全在玄奘大師的預判之中。
所以,對於今天日出之時,五行山崩、神猴出世的消息。
全身披掛、提槍上馬,正在組織士卒列陣整備的薛大將軍,心中早已是深信不疑。
而結果,也並沒有令他失望。
雖然時間,比預計中還要早了幾分。
天色未明時,兩界山那邊已經是地動山搖、異象頻生。
哈咇韃靼聯軍見了,各個畏懼不堪,而大唐軍士見了,卻人人高呼必勝。
太陽還未升起,軍中士卒們便已經迫不及待了。
大唐西征軍主力,在夜晚中舉起火把、擺開陣勢,肅殺之意頓時在平原上蔓延開來。
而哈咇與韃靼軍卒,也在慌亂中聚集起來,拚湊成幾團亂七八糟的戰陣。
火把這一塊稠密、那一邊稀疏,與對麵,整齊的火把方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就在這時,戰場南方的天空中忽然金光萬丈。
遙隔不知幾千裏,仍舊將這片戰場照的亮如白晝、燦若鍍金。
戰場之上,無論陣營歸屬,所有士卒將令都看向了南方,那座高聳接天的兩界山。
他們都看到了,一雙與山齊高、龐大無比,如同天上神將一般,穿戴著黃金鎖甲的巨大猴爪,猛然間從山體內部探出。
下一秒,高山在迅速膨脹中,突破了某個臨界點。
而後,轟然崩碎……
一道更為龐大,比原本的兩界山,還要高大巍峨的法相巨影,在滾滾塵沙之中顯出身形。
高冠揚鳳翅,金甲蓋周身。
藕絲步雲履,頓足萬丈塵!
高山崩塌之後,那龐大的法相神猴,就隻存在了那麽短短的一瞬間。
對於這片平原上,大唐與哈咇、韃靼聯軍之間,即將爆發的大規模戰爭。
那高大無比的神猴法相,就隻是稍微瞥了一眼,便沒再關注了。
下一秒法相解體,化作一片法力微光消失不見。
但就是這一瞬間,對於戰場之上,敵我雙方的士兵而言就已經足夠了。
“兩界山崩,神猴出世!”
“金生祥瑞,護佑大唐!”
大唐西征軍中呼聲震天響,各個士卒兵將,都激動的漲紅了臉。
主帥薛仁貴一聲令下,他們便紅了眼睛似的,吼叫著衝向了敵陣。
大刀雪亮、長槍鋒銳。
還有那一條條被人當做“法器”的鐵管火槍。
隔著幾百米,就開始收割哈咇軍士的生命了。
那些騎在戰馬上,試圖快速突進,撞入大唐戰陣中的韃靼騎兵。
此時,更是直接變成了活靶子。
一聲槍響,就是一個人仰馬翻。
戰鬥剛開始沒多久,哈咇韃靼聯軍就被殺散了軍心,不聽指揮的潰兵們,嚎叫著四處亂竄。
臨陣倒戈,投降大唐者更是數不勝數。
然而這些,對於哈咇兵馬大元帥蘇寶童而言,還不是最糟糕的情況。
當他收拾殘兵,打算退回寒江關,據城死守的時候。
回頭才發現,那城樓上,一位士卒竟然撤掉樊洪總兵的軍旗,換上了大唐的旗幟。
對於想要回城的哈咇士卒,城門關死,當頭放箭就射。
寒江關內的守軍,竟然叛變投降大唐,把他們這些哈咇殘兵的後路給斷了。
兵馬大元帥蘇寶童氣的牙癢癢。
但他卻不知道,此時的寒江關總兵府邸內,那個徹底掌控了寒江關兵權的女將,樊梨花。
正頗為親昵的拉著一位頭戴蓮花冠,身著青色道袍的女道人,稍顯驚喜的問道。
“無當師傅,您不是一直在驪山道場清修嗎?怎麽突然有空過來了!”
“上界傳來了消息,為師得代表咱們截教,上淩霄寶殿拜見玉皇大天尊。
順便就來看看你這邊,又在與那個金蟬小和尚,偷偷謀劃些什麽事。”
青衣女道人微笑道。
“之後若是天上那些仙神問起,為師也好心裏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