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皆動
春閨秘錄:廠公太撩人 作者:平白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上已經撐不了多久,皇權的更替就在眼下,所有官員都會不由自主被卷進其中。
區別在於,對有些官員來說這是千載難逢的機遇,對有些官員來說,則是一場大災難。
預則立不預則廢,對這種沒有人能夠避免的風浪,必須早作準備。
何況,還是汪印這樣的人。
手握緹事廠的勢力、娶了純妃胞妹,就算他說無心參與皇權更替,誰會相信?誰又敢相信?
汪印自己也不相信,因為他很清楚自己的心思是什麽,更清楚自己要去做什麽。
在冊立太子這個事情上,葉綏和汪印很早之前就已經商量過,彼此已有共識。
他們帶著鄭雲回前去江南道,雖然是受純妃所托,但也有一絲那樣的心思。
在正雲回剛出生的時候,葉綏曾想過,這一世她的小外甥是不是還會成為太寧帝。
帝王雖然是天下至尊,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但帝王太難為了,尤其是要做一個賢能的帝王,太難了。
上,自然無需,但是下要對得起朝臣和百姓,這就得殫精竭慮,一刻都不能鬆懈。
前一世的太寧帝身體病弱,又經曆了太多苦難,即便成為帝王,也少有開心的時候。
這一生她見到健康白胖的小外甥,隻想著他能健康喜樂,當不當皇帝都是次要的。
但是葉綏現在不這麽想了,九年的時間過去了,她能看到的比九年前多太多了。
譬如,在永昭帝的數個皇子之中,隻有她的小外甥更為適合大安朝的皇帝。
幾個平庸的成年皇子自然就不用多說了,年幼的皇子之間,就算撇除個人情感,她還是會選擇雲兒。
十九皇子行事極端,從其刺殺賢妃一事就能看出來,一國之君行事極端,就很容易釀成暴政;
皇後所出的十八皇子……沒有什麽缺點,也沒有什麽優點,除了是皇後所出的皇子這個特點之外,其餘便寂寂無聞。
大安朝明麵上強盛至極,然而內亂早已滋生,江南道大洪災、江南衛士兵暴動,便已經顯露跡象。
倘若十八皇子成為帝王,能夠帶領大安朝走向哪裏呢?
旁的不說,隻說十八皇子背後的韋皇後和承恩公府,怕隻恨不得將大安朝收歸囊中吧。
至於雲兒……
葉綏不知道是出於自己的信心,還是因為她與鄭雲回接觸最多,因此她所看到的,更多是鄭雲回好的一方麵。
雲兒能知人間疾苦,僅憑這一點就已經極為難得了。
不過皇權的更替,也不會因為她一個人的喜好判斷而能決定最後結果。
朝局最後會走向怎樣的結果,那就是看各方勢力的角逐了,落到實處還是各憑本事了。
此刻,她知道汪印為何而沉默。
永昭帝的身子敗壞得那麽迅速,她和周太醫診斷推出這個結果的時候,心中也是大吃了一驚。
她躊躇了幾些天,現在才敢對半令說出來。
半令心中還是難以接受永昭帝撐不過一年這個結果吧?
冊立太子,就是為國朝挑選儲君,並不代表著立刻就會登基為帝,因為太子之上還有皇帝。
但這是一般情況下,現在……
現在請立太子,到真正塵埃落定冊立太子尚需一段時間,短則三兩月,長則三五十年。
而永昭帝熬不過一年,也就是說,冊立太子其實永昭帝駕崩的前兆。
畢竟,半令伴隨了永昭帝那麽多年,半令能夠從軍中孤卒成為如今的緹事廠督主,雖然中間起起落落,但是他的前途命運依然跟永昭帝聯係在一起的。
沒有了半令,就沒有如今的永昭帝和大安朝。
從另外一方麵來說,沒有永昭帝,也沒有半令的今天。
然而,有些事情就是再難以接受,也不得不接受。
於是,葉綏這樣說道:“半令,你已經已經官複原職了。但是這已經是第二次了,難保不會有第三次。”
永昭帝會因為虞誕芝和賢妃而將半令奪職,也可能會因為別的人將半令再次奪職。
隻要帝王忌憚之心一日還在,便有可能會遭遇同樣的命運。
這樣的起起落落,什麽時候才是個盡頭呢?
“半令,這樣下去絕對是不行,我們不可能一直被動下去,現在是冊立太子的時機,我們得利用這個時機來行事。”
汪印沉默了,最終點了點頭說道:“本座知道……知道該怎麽辦。”
他這些年來一直遭遇皇上的忌憚打壓,雖然也有反抗,但到底是顧念著對皇上的忠心而步步退讓。
現在,他已想明白了,他對皇上的忠心,並不是任由皇上處置,並不是躲避退讓。
皇上的身體已經這個樣子,沒有多少時日了,在這一年裏,他隻有一個盡忠的方式。
這也是最好的方式,那就是為皇上挑選一個合適的儲君。
這才是他真正盡忠的方式。
他已經有所決定,他會用全部的勢力將二十一皇子推上皇位。
就算皇上駕崩了,九泉之下有知,或也能看到以後的大安朝。
他要讓皇上明白,一個賢君是怎樣的,一個賢君對國朝的影響是怎樣的,所以他會支持二十一皇子。
與此同時,原本投向賢妃的宋廉臣等官員也有所決定了。
他們向韋皇後表忠心,打算推舉韋皇後所出的十八皇子成為太子,正打算調動一切勢力行事。
此外,就連低調了很久的徽妃五皇子一係,也都蠢蠢欲動。
區別在於,對有些官員來說這是千載難逢的機遇,對有些官員來說,則是一場大災難。
預則立不預則廢,對這種沒有人能夠避免的風浪,必須早作準備。
何況,還是汪印這樣的人。
手握緹事廠的勢力、娶了純妃胞妹,就算他說無心參與皇權更替,誰會相信?誰又敢相信?
汪印自己也不相信,因為他很清楚自己的心思是什麽,更清楚自己要去做什麽。
在冊立太子這個事情上,葉綏和汪印很早之前就已經商量過,彼此已有共識。
他們帶著鄭雲回前去江南道,雖然是受純妃所托,但也有一絲那樣的心思。
在正雲回剛出生的時候,葉綏曾想過,這一世她的小外甥是不是還會成為太寧帝。
帝王雖然是天下至尊,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但帝王太難為了,尤其是要做一個賢能的帝王,太難了。
上,自然無需,但是下要對得起朝臣和百姓,這就得殫精竭慮,一刻都不能鬆懈。
前一世的太寧帝身體病弱,又經曆了太多苦難,即便成為帝王,也少有開心的時候。
這一生她見到健康白胖的小外甥,隻想著他能健康喜樂,當不當皇帝都是次要的。
但是葉綏現在不這麽想了,九年的時間過去了,她能看到的比九年前多太多了。
譬如,在永昭帝的數個皇子之中,隻有她的小外甥更為適合大安朝的皇帝。
幾個平庸的成年皇子自然就不用多說了,年幼的皇子之間,就算撇除個人情感,她還是會選擇雲兒。
十九皇子行事極端,從其刺殺賢妃一事就能看出來,一國之君行事極端,就很容易釀成暴政;
皇後所出的十八皇子……沒有什麽缺點,也沒有什麽優點,除了是皇後所出的皇子這個特點之外,其餘便寂寂無聞。
大安朝明麵上強盛至極,然而內亂早已滋生,江南道大洪災、江南衛士兵暴動,便已經顯露跡象。
倘若十八皇子成為帝王,能夠帶領大安朝走向哪裏呢?
旁的不說,隻說十八皇子背後的韋皇後和承恩公府,怕隻恨不得將大安朝收歸囊中吧。
至於雲兒……
葉綏不知道是出於自己的信心,還是因為她與鄭雲回接觸最多,因此她所看到的,更多是鄭雲回好的一方麵。
雲兒能知人間疾苦,僅憑這一點就已經極為難得了。
不過皇權的更替,也不會因為她一個人的喜好判斷而能決定最後結果。
朝局最後會走向怎樣的結果,那就是看各方勢力的角逐了,落到實處還是各憑本事了。
此刻,她知道汪印為何而沉默。
永昭帝的身子敗壞得那麽迅速,她和周太醫診斷推出這個結果的時候,心中也是大吃了一驚。
她躊躇了幾些天,現在才敢對半令說出來。
半令心中還是難以接受永昭帝撐不過一年這個結果吧?
冊立太子,就是為國朝挑選儲君,並不代表著立刻就會登基為帝,因為太子之上還有皇帝。
但這是一般情況下,現在……
現在請立太子,到真正塵埃落定冊立太子尚需一段時間,短則三兩月,長則三五十年。
而永昭帝熬不過一年,也就是說,冊立太子其實永昭帝駕崩的前兆。
畢竟,半令伴隨了永昭帝那麽多年,半令能夠從軍中孤卒成為如今的緹事廠督主,雖然中間起起落落,但是他的前途命運依然跟永昭帝聯係在一起的。
沒有了半令,就沒有如今的永昭帝和大安朝。
從另外一方麵來說,沒有永昭帝,也沒有半令的今天。
然而,有些事情就是再難以接受,也不得不接受。
於是,葉綏這樣說道:“半令,你已經已經官複原職了。但是這已經是第二次了,難保不會有第三次。”
永昭帝會因為虞誕芝和賢妃而將半令奪職,也可能會因為別的人將半令再次奪職。
隻要帝王忌憚之心一日還在,便有可能會遭遇同樣的命運。
這樣的起起落落,什麽時候才是個盡頭呢?
“半令,這樣下去絕對是不行,我們不可能一直被動下去,現在是冊立太子的時機,我們得利用這個時機來行事。”
汪印沉默了,最終點了點頭說道:“本座知道……知道該怎麽辦。”
他這些年來一直遭遇皇上的忌憚打壓,雖然也有反抗,但到底是顧念著對皇上的忠心而步步退讓。
現在,他已想明白了,他對皇上的忠心,並不是任由皇上處置,並不是躲避退讓。
皇上的身體已經這個樣子,沒有多少時日了,在這一年裏,他隻有一個盡忠的方式。
這也是最好的方式,那就是為皇上挑選一個合適的儲君。
這才是他真正盡忠的方式。
他已經有所決定,他會用全部的勢力將二十一皇子推上皇位。
就算皇上駕崩了,九泉之下有知,或也能看到以後的大安朝。
他要讓皇上明白,一個賢君是怎樣的,一個賢君對國朝的影響是怎樣的,所以他會支持二十一皇子。
與此同時,原本投向賢妃的宋廉臣等官員也有所決定了。
他們向韋皇後表忠心,打算推舉韋皇後所出的十八皇子成為太子,正打算調動一切勢力行事。
此外,就連低調了很久的徽妃五皇子一係,也都蠢蠢欲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