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獻芹
春閨秘錄:廠公太撩人 作者:平白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汪印侍立在永昭帝身邊,是一副護衛的姿態,也不忌諱地打量著周雲川。
和朝中許多文官一樣,周雲川長相儒雅,又帶著上位者的威嚴,是個很典型的文官。
特別之處在於他身材十分高大,臉容不怒而威,雖然隻是個四品的刺史,氣場卻十分強大,並不輸朝中三品重臣。
泰州在山東道,因山東道文道興盛,泰州地位自然十分重要。
周雲川在刺史這個位置上,緹騎當然不會忽略這個人。
隻不過,在葉綏說了之後,緹騎查探更為著重詳盡而已,關於他的調查,有厚厚的一本卷宗。
因此,汪印知道,周雲川是個很有才能的人,為官一方也深得百姓愛戴。
在其就任泰州刺史期間,更是力推文澤,聯合了山東道的大儒巨賈,出資在泰州屬各縣都興建了學堂,雖然這些學堂的子弟多出自官員富商之家,但也有不少窮困人家的子弟。
而且,周雲川還力倡在山東道、其餘九大道和京兆建立泰州會館,用以安置這些地方的泰州士子,解決泰州士子出行的衣食住行等問題。
近些年來,泰州童生的人數要比其他州多,便是受惠於周雲川這個政策,這也是周雲川的政績。
吏部考功司在考評官員等第的時候,將周雲川評委二等一級,這是極高的讚許了。
有了考功司這個等第,周雲川是仕途可謂極為平坦光明。
所以之前葉綏詢問謝鹿年致仕後,太常卿這個位置會由誰來接替,汪印才會說是周雲川。
現在,周雲川在永昭帝麵前陳述,語調舒緩陳述清晰,將泰州的風土人情說得很詳盡,也很為有趣。
雖然他無一字提到自己的政績,但泰州百姓和樂平,童生頻湧遠勝別州,這不都是周雲川的政績功勞嗎?
汪印見過太多官員,他們在永昭帝麵前唯唯諾諾,就算立下了天大的功勞,也不會說話,皇上的印象自然好不到哪裏去。
能將話說好,也是一門了不起的本事,眼前的周雲川可不就是?
永昭帝聽得聚精會神,心中煩躁不覺消退了,大笑道:“聽愛卿這麽說,朕都很想去泰州看看了。泰州有愛卿這個刺史,是百姓之幸,也是朕的幸運啊!”
汪印臉上神容不變,內心卻在輕歎:
帝王的幸運,這多用來形容肱骨之臣,皇上想必對周雲川十分滿意,才會油然發出這聲感歎。
周雲川微微躬腰,臉上露出了蒙受君恩的感激,重重回道:“臣感激皇上的重用!能就任泰州刺史,這是臣的幸運,更是皇上的恩德深厚!”
停頓片刻,他繼續說道:“皇上深恩,微臣無以為報,唯竭盡所能忠報皇上!因此,臣編寫了這一個冊子,懇請皇上細鑒。”
說罷,他便從懷中掏出了一本薄薄的冊子,恭敬地遞給了永昭帝,隨後便退在一旁,等待永昭帝示下。
周雲川在這個時候獻上冊子,哪怕他說得再謙虛,哪怕這個冊子很薄,都顯示了這個冊子極為重要。
這個冊子上,寫的是什麽內容呢?
因著對周雲川的欣賞,永昭帝龍心大悅,於是接過了這本冊子,還打開了冊子。
這一看,他神色便有些動容,翻閱的動作沒有停下,反而繼續往後翻看起來。
這冊子很薄,無須多長時間,他便看完了。
很快,永昭帝便合上了冊子,臉上有遮掩不悅的喜悅,再一次在感歎道:“有愛卿這樣的臣子,這是朕的幸運啊!”
聽了這話,汪印微微抬眼,往周雲川那裏淡淡看了一眼。
皇上第二次說到幸運了,周雲川獻上的這本冊子,裏麵到底寫了什麽?
此時,永昭帝仍在讚賞著周雲川:“這本冊子寫的的鑒才用人的方法,真是太精妙了!這冊子應該讓吏部的官員來看看,愛卿這冊子,甚好,甚好!”
聽了這些話語,汪印才明白這冊子裏寫的是什麽。
鑒才用人之法,究竟是怎樣的鑒才用人方法,足以讓吏部官員都來看?
在永昭帝的要求下,周雲川向其詳細陳述了這些方法,說得非常具體詳細。
一旁的汪印聽了,也忍不住度周雲川露出了欣賞的目光。
原來,這本冊子上寫了周雲川自己想到的、從旁人那裏聽來的、在為官生涯中受到啟發的鑒才用人方法。
這其中,鑒才總共有九個方麵,人才共分為五個層次。
周雲川從九個方麵來鑒才,分別為神、精、筋、骨、氣、色、儀、容、言這九個方麵。
所謂神,主要是指一個人的心性品質,具體體現在臉上的表現。
周雲川將其表述為“神平則質平,神邪則質邪”,又指“一身精神,具乎兩目”,主要說一個人的心性品質固然有先天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後天環境磨練出來。
除了神這方麵之外,其他的八個方麵,周雲川都有論述,而且表述得非常精彩。
在鑒才之後,周雲川還將人才分為五個層次,這便是:兼德、兼才、偏才、依似、間雜這五個方麵。
根據這五方麵的人才,再討論如何用好這些人才,將這些人才放在什麽樣的位置上,等等。
其中有些觀點,是朝中大多數官員都知道的,也是這麽做的。
關鍵是,在此之前,沒有人將這些集結冊,周雲川啟了先例。
更重要的是,周雲川有許多獨到的見解,而且能形成完整的理論,還可以被具體執行。
知人論世,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但是,現在周雲川為這件非常困難的事情製定了可以評判的標準,也提供了可以操作的具體辦法。
哪怕這些觀點裏麵有不少偏頗,也有不少謬誤,但是辦法新穎,也給吏部選才提供了一條思路。
周雲川這本薄薄的冊子,與其說是一本鑒才用人的冊子,不如說是吏部主官考核官員的辦法。
到了這個時刻,汪印終於明白周雲川為何會成為吏部尚書了!
想必,就是因為這本冊子,就是因為他獨特的鑒才本事!
吏部尚書,所做的便是這樣的事情。
即使周雲川隻是一個四品的泰州刺史,但從這冊子上的觀點來看,其已經具備了吏部上疏的素養和能力!
再加上皇上對周雲川如此讚賞,若真的有了某個契機,那麽周雲川一飛衝天,成為皇上心腹中的吏部尚書,這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此時,永昭帝龍心大悅,下令道:“來人,看賞!朕要對愛卿重重有賞!”
永昭帝金口已開,周雲川所得到的賞賜自然不會少。
除了物質賞賜之外,永昭帝還令周雲川一直留在禦帳裏,時不時詢問他的見解,就連其他官員前來稟告的時候,永昭帝也對垂詢周雲川。
如此一來,在前往茂嶺謁皇陵的路上,周雲川便成了皇上跟前的大紅人,似乎連汪印都比不上了。
汪印冷眼看著周雲川的一切,可是緹騎稟告其毫無動靜。
他心裏有些疑惑,雖然周雲川有這樣的本事和能力,但要成為吏部尚書,僅僅獻芹肯定是不夠的。
周雲川想要成為吏部尚書,還必須有一個獨特的契機。
這個契機,會是什麽呢?
皇陵越來越近了,汪印與預感這個契機很快就會到來,他靜默等待著。
和朝中許多文官一樣,周雲川長相儒雅,又帶著上位者的威嚴,是個很典型的文官。
特別之處在於他身材十分高大,臉容不怒而威,雖然隻是個四品的刺史,氣場卻十分強大,並不輸朝中三品重臣。
泰州在山東道,因山東道文道興盛,泰州地位自然十分重要。
周雲川在刺史這個位置上,緹騎當然不會忽略這個人。
隻不過,在葉綏說了之後,緹騎查探更為著重詳盡而已,關於他的調查,有厚厚的一本卷宗。
因此,汪印知道,周雲川是個很有才能的人,為官一方也深得百姓愛戴。
在其就任泰州刺史期間,更是力推文澤,聯合了山東道的大儒巨賈,出資在泰州屬各縣都興建了學堂,雖然這些學堂的子弟多出自官員富商之家,但也有不少窮困人家的子弟。
而且,周雲川還力倡在山東道、其餘九大道和京兆建立泰州會館,用以安置這些地方的泰州士子,解決泰州士子出行的衣食住行等問題。
近些年來,泰州童生的人數要比其他州多,便是受惠於周雲川這個政策,這也是周雲川的政績。
吏部考功司在考評官員等第的時候,將周雲川評委二等一級,這是極高的讚許了。
有了考功司這個等第,周雲川是仕途可謂極為平坦光明。
所以之前葉綏詢問謝鹿年致仕後,太常卿這個位置會由誰來接替,汪印才會說是周雲川。
現在,周雲川在永昭帝麵前陳述,語調舒緩陳述清晰,將泰州的風土人情說得很詳盡,也很為有趣。
雖然他無一字提到自己的政績,但泰州百姓和樂平,童生頻湧遠勝別州,這不都是周雲川的政績功勞嗎?
汪印見過太多官員,他們在永昭帝麵前唯唯諾諾,就算立下了天大的功勞,也不會說話,皇上的印象自然好不到哪裏去。
能將話說好,也是一門了不起的本事,眼前的周雲川可不就是?
永昭帝聽得聚精會神,心中煩躁不覺消退了,大笑道:“聽愛卿這麽說,朕都很想去泰州看看了。泰州有愛卿這個刺史,是百姓之幸,也是朕的幸運啊!”
汪印臉上神容不變,內心卻在輕歎:
帝王的幸運,這多用來形容肱骨之臣,皇上想必對周雲川十分滿意,才會油然發出這聲感歎。
周雲川微微躬腰,臉上露出了蒙受君恩的感激,重重回道:“臣感激皇上的重用!能就任泰州刺史,這是臣的幸運,更是皇上的恩德深厚!”
停頓片刻,他繼續說道:“皇上深恩,微臣無以為報,唯竭盡所能忠報皇上!因此,臣編寫了這一個冊子,懇請皇上細鑒。”
說罷,他便從懷中掏出了一本薄薄的冊子,恭敬地遞給了永昭帝,隨後便退在一旁,等待永昭帝示下。
周雲川在這個時候獻上冊子,哪怕他說得再謙虛,哪怕這個冊子很薄,都顯示了這個冊子極為重要。
這個冊子上,寫的是什麽內容呢?
因著對周雲川的欣賞,永昭帝龍心大悅,於是接過了這本冊子,還打開了冊子。
這一看,他神色便有些動容,翻閱的動作沒有停下,反而繼續往後翻看起來。
這冊子很薄,無須多長時間,他便看完了。
很快,永昭帝便合上了冊子,臉上有遮掩不悅的喜悅,再一次在感歎道:“有愛卿這樣的臣子,這是朕的幸運啊!”
聽了這話,汪印微微抬眼,往周雲川那裏淡淡看了一眼。
皇上第二次說到幸運了,周雲川獻上的這本冊子,裏麵到底寫了什麽?
此時,永昭帝仍在讚賞著周雲川:“這本冊子寫的的鑒才用人的方法,真是太精妙了!這冊子應該讓吏部的官員來看看,愛卿這冊子,甚好,甚好!”
聽了這些話語,汪印才明白這冊子裏寫的是什麽。
鑒才用人之法,究竟是怎樣的鑒才用人方法,足以讓吏部官員都來看?
在永昭帝的要求下,周雲川向其詳細陳述了這些方法,說得非常具體詳細。
一旁的汪印聽了,也忍不住度周雲川露出了欣賞的目光。
原來,這本冊子上寫了周雲川自己想到的、從旁人那裏聽來的、在為官生涯中受到啟發的鑒才用人方法。
這其中,鑒才總共有九個方麵,人才共分為五個層次。
周雲川從九個方麵來鑒才,分別為神、精、筋、骨、氣、色、儀、容、言這九個方麵。
所謂神,主要是指一個人的心性品質,具體體現在臉上的表現。
周雲川將其表述為“神平則質平,神邪則質邪”,又指“一身精神,具乎兩目”,主要說一個人的心性品質固然有先天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後天環境磨練出來。
除了神這方麵之外,其他的八個方麵,周雲川都有論述,而且表述得非常精彩。
在鑒才之後,周雲川還將人才分為五個層次,這便是:兼德、兼才、偏才、依似、間雜這五個方麵。
根據這五方麵的人才,再討論如何用好這些人才,將這些人才放在什麽樣的位置上,等等。
其中有些觀點,是朝中大多數官員都知道的,也是這麽做的。
關鍵是,在此之前,沒有人將這些集結冊,周雲川啟了先例。
更重要的是,周雲川有許多獨到的見解,而且能形成完整的理論,還可以被具體執行。
知人論世,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但是,現在周雲川為這件非常困難的事情製定了可以評判的標準,也提供了可以操作的具體辦法。
哪怕這些觀點裏麵有不少偏頗,也有不少謬誤,但是辦法新穎,也給吏部選才提供了一條思路。
周雲川這本薄薄的冊子,與其說是一本鑒才用人的冊子,不如說是吏部主官考核官員的辦法。
到了這個時刻,汪印終於明白周雲川為何會成為吏部尚書了!
想必,就是因為這本冊子,就是因為他獨特的鑒才本事!
吏部尚書,所做的便是這樣的事情。
即使周雲川隻是一個四品的泰州刺史,但從這冊子上的觀點來看,其已經具備了吏部上疏的素養和能力!
再加上皇上對周雲川如此讚賞,若真的有了某個契機,那麽周雲川一飛衝天,成為皇上心腹中的吏部尚書,這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此時,永昭帝龍心大悅,下令道:“來人,看賞!朕要對愛卿重重有賞!”
永昭帝金口已開,周雲川所得到的賞賜自然不會少。
除了物質賞賜之外,永昭帝還令周雲川一直留在禦帳裏,時不時詢問他的見解,就連其他官員前來稟告的時候,永昭帝也對垂詢周雲川。
如此一來,在前往茂嶺謁皇陵的路上,周雲川便成了皇上跟前的大紅人,似乎連汪印都比不上了。
汪印冷眼看著周雲川的一切,可是緹騎稟告其毫無動靜。
他心裏有些疑惑,雖然周雲川有這樣的本事和能力,但要成為吏部尚書,僅僅獻芹肯定是不夠的。
周雲川想要成為吏部尚書,還必須有一個獨特的契機。
這個契機,會是什麽呢?
皇陵越來越近了,汪印與預感這個契機很快就會到來,他靜默等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