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途》轉入室內戲。


    沈三通取景大部分在武漢。


    火車站場景,沒有選擇室內搭景,而是將片場直接搬到了武漢火車站的鐵軌上。


    劇組在一個角落安置好了幾節車廂,車廂內的架子上擺滿了行李和包裹。


    原版也是在武漢拍攝,隻是拍出來不像是武漢。


    至少不像是10年的武漢,要往前十年甚至更長時間。


    武漢在90年代就禁止三輪車在大馬路上奔馳了,當地叫“麻木”。


    原版《囧途》居然還見到“麻木”,更離譜的是,漢口汽車站居然破爛不堪。


    武漢其他好的不說,交通發達可是全國首屈一指。


    九省通衢,交通不是一般的發達便利。


    米國親自認可。


    也不是一般的重視交通基礎建設。


    一共3個大型火車站,全國沒幾個城市能有。


    沈三通實地考察過,最老的武昌火車站,都是全自動電梯運物搭人。


    連的士、公交都可以開到火車站,不用搬出火車站,就可以回家。


    全國真沒幾個火車站像武漢那麽方便。


    就談上三層下三層的規模,也沒有幾個火車站有如此規模。


    這樣一座城市,汽車站、火車站就是武漢門麵。


    原版那種破爛不堪的場景,沈三通還讓籌備人員找了一遍。


    不好找。


    需要仔細尋找,想複刻出來,還要部分搭建。


    不是沒有,當下還是能找到的,隻是要用心去找。


    原版拍攝是兩年後,更難找。


    電影劇情裏。


    是石家莊火車站,不是武漢火車站。


    原版時間有個小bug,坐飛機是大年二十八下午,坐火車是中午,沈三通修改了這個錯誤。


    飛機因為牛耿的烏鴉嘴,提前迫降,飛機出現故障,隻能坐火車去長沙。


    沈三通這版,迫降原因還是大雪,但飛機沒有出現故障。


    而是長沙大雪,機場暫停,再加上春運航線調度緊張,要明天下午或者後天才能飛,所以李成功選擇了火車這個交通工具。


    沈三通先拍李成功和牛耿擠火車的戲份:“先排練一遍,告訴大家就當正常坐火車,不要看鏡頭。”


    外景第一場戲,沈三通確定了電影的格局。內景第一場戲,他用擠火車的戲,確定這部戲的主題基調。


    春運不應該是傷心事,應該是快樂事。


    闔家團圓,過大年。


    春運的基調,熱鬧但不吵鬧


    在外麵務工的,有些一年回家這一次,心中應該是滿懷期待,帶著一年的收獲,拿著給孩子準備的禮物回家。


    原版的春運,無論是乘坐飛機,還是乘坐火車,都很吵鬧。


    對於主創來說,想回家買張機票就能回家,所以沒法理解進城務工的人,過年有多開心。


    不是說全部都開心,但至少大部分開心、喜悅。


    原版依然是視角問題。


    審視的視角。


    以李成功作為主視角,一個精英因為一係列巧合,闖入了下層社會,去審視、審判其他人。


    沈三通這版調低了李成功這個人物設定。


    事業比之牛耿成功,但是婚姻失敗。


    因為他出軌,去年過年的時候,離婚了。


    李成功是個物質富有、精神匱乏的人。


    牛耿是物質匱乏、精神富有的人。


    這樣兩個人物,更有戲劇張力,才勢均力敵,呈現出來的效果才好看。


    原版應該也有這個想法,但是因為視角很抽離,凝視、俯視的視角加在了李成功身上,導致李成功這個人物過於高高在上,沒有平等的意思。


    在主創眼中,李成功和牛耿是不對等的。


    不僅經濟上不對等,政治上也不對等。


    李成功,是一個成功的商人,家裏妻子賢惠,孩子可愛,不耽誤他包養小三。


    他隻是暫時遇到了一點小小的危機。


    最終,小三見到了妻子的賢惠,自慚形穢,選擇退出。


    而他也展現了富人的良心,家庭上選擇回歸家庭,老婆回應是“回家就好”,事業上打電話讓小弟幫牛耿解決討薪問題。


    解決的方法,不是幫助牛耿從牛奶廠老板要錢,也不是從借條欠債的要。


    而是李成功大手一揮,自己把錢掏了。


    當然,原版欠條有伏筆。


    借款人,和簽字人不是同一個人,所以這個欠條拿不到錢。


    但是不影響總體呈現的感覺。


    猶如《盜夢空間》裏的齋藤一樣,李成功這樣老板的好心,解決了底層人牛耿的一個大難題。


    牛耿呢?


    他是很樸素,也會說出一個兩個感人的道理,但也就是到此為止了。


    最後問題的解決,是老板的神兵天降,發了善心。


    兩個人物就不對等,差距太大,戲劇上就沒有張力。


    這個設計,不如《泰囧》。


    泰囧裏王保強是一個烙蔥油餅的,他不開連鎖店,也不會弄上市。


    累是累,但是他的收入不低,月入兩萬。


    而徐光頭的角色,是一個社會精英,科研人員,也是公司合夥人,商人。


    但他有自己的難處,自己的成果被賣掉,要得到有決斷權的大股東認可。


    許光頭角色的社會地位,比王保強的角色高,也更體麵,但是根本上是平等的。


    沒有那種連對話都是一種施舍的味道,不是一個層次的那種落差。


    港島主創,做這個設計能理解。


    周星池電影很厲害。


    但是從底層爬出去之後,和過去的人沒了聯係。


    吳孟達說過,不是一個層次的了,周星池的層次更高。


    《功夫》裏馮曉剛給他客串,周星池答應馮曉剛日後也去他電影裏客串一下。


    可是後來馮曉剛拍電影,周星池反悔了。


    在周星池心裏,馮曉剛和他不是一個層次的。


    對韓三瓶那就是隨叫隨到,非常的謙遜、客氣、感恩有禮貌。


    周星池的電影很經典,也比很多影視劇更正,小人物有自己的酸甜苦辣,沒有給黑道洗白,黑就是黑,這一點很好。


    就是說戲外,那種層次劃分,是很深刻的。


    周星池自己嚐盡了白眼,從星仔,到阿星再到星爺。


    對李修賢從修爺,到修哥,再到阿修。


    《囧途》港島主創這個說法和視野沒錯,但在大陸不是這樣的。


    能想象馮曉剛稱呼王碩為阿碩嗎?


    就算馮曉剛實力各方麵都比王碩強,也不會這樣做。


    沈三通對學院派老登有看法,當麵見到也會叫一聲老師。


    港島那個階層區別,勢利,太誇張了。


    排練完之後。


    沈三通打了個手勢,場記宣布道:“開始。”


    群眾演員就位,嘈雜熱鬧的春運車廂立刻就浮在眼前。


    沈三通看著監視器裏的場景,有些吵,但呈現出來的是熱鬧,而不是吵鬧。


    從布景和構圖來做文章,讓觀眾看著不排斥,也不焦慮。


    偶爾掃過和家裏打著電話,喜氣洋洋的乘客。


    抱著一個小孩,奶聲奶氣呀呀笑著的孩子。


    都是鏡頭語言的體現。


    布景也和原版不同。


    原版那個車廂,不知道從哪裏找到的,想省錢也可以找火車站幫忙,噴噴漆也行,花不了幾個錢。


    裏麵鏽跡斑斑,外麵泛黃,不刻意找,還真不好找。


    沈三通看完拍攝效果,滿意道:“來,再保一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娛之女明星請自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書荒仙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書荒仙人並收藏華娛之女明星請自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