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三通和楊密閑聊,覺得她粘人,古靈精怪。


    好像有個外號小狐狸,隻能說沒有取錯的外號。


    她和範小胖有點像,都想要證明自己,都野心勃勃。


    兩個人都是在十八九歲的年紀,在職業生涯初期,在情緒最敏感的時候,感覺到了自身被壓製。


    範小胖是出道演丫鬟,而她不想隻是丫鬟,認為自己也可以演主角。


    楊密則是被張繼中一巴掌打的覺醒,自尊心受到傷害之後,決定要一步步爬到最高。


    沈三通想起前世看過的一個八卦。


    楊密幾連撲、全網黑的時候,有記者爆料。


    為了說她對記者多麽沒有禮貌,為了對比,抬出了範小胖。


    說範小胖對記者多好,回答問題的時候,還會談一些生活上的小細節,豐富記者的采訪。


    楊密則很冷淡,不會怎麽做,經常冷臉。


    如果這個八卦是真的,沈三通對這個記者心態挺感興趣。


    範小胖態度好,一些記者少黑她了嗎?


    明星和記者隻是工作關係。


    和狗仔,更是寄生關係。


    生態上就對立。


    娛樂記者想要挖出明星身上的料,明星處理私人關係那樣對記者,隻會被反刺一刀。


    結構上對立注定了,有記者不捅刀子,但無形大手之下,總有人會捅刀子。


    之所以一連串黑楊密,在沈三通看來,恰恰是楊密到了24年還能卡位,沒掉隊。


    比唐妍、劉師師這些同期小花,強太多。


    擋了別人的路,有利益,才會有黑稿。


    楊密的狀態他大概能理解,自我構建了一套工作模式。


    無論麵對什麽問題,刁難也好,攻擊也好,無論麵對什麽輿論,她都情緒上截斷。


    有好有壞。


    好處是,哪怕是小視頻,也打不倒她。


    工作效率高,在大量工作中,持續穩定輸出。


    壞處是情緒很冰冷。


    哪怕是善意的社交,也沒有回應。


    不僅是待人接物,連演戲也是如此。


    自有整理了一套表演邏輯,喜怒哀樂,想要就有。


    好處依然是穩定輸出,大量演戲,能保證一定水平持續輸出。


    壞處也很明顯。


    忘記了如何調動情緒,如何投入,當作品減少,觀眾要求提高的時候,演不出來了。


    切斷情緒時間長了,忘記正常情緒是什麽感覺。


    情緒一直都是直線、折線,直來直去。


    那種波浪式的,細膩的,層層遞進的情緒做不出來。


    沈三通和楊密有說有笑。


    江依燕裝作好奇問道:“我聽說張繼中打了你,真的假的?”


    楊密很尷尬,有些不知所措。


    她還不是後世那個老江湖,臉也沒戴上麵具,含含糊糊道:“我演戲沒演好,張導也是為了我好。”


    沈三通見楊密眼圈發紅,瞪了江依燕一眼,安慰道:“我看好你,玉不琢不成器,你肯定會成為大明星。”


    楊密轉悲為喜,打蛇隨棍上:“謝謝學長,伱能給學妹一個機會嗎?”


    沈三通笑道:“你找我要什麽機會?周訊和榮鑫達解約,榮鑫達肯定要再捧一個當家花旦出來。”


    言下之意,榮鑫達會捧你,你也和我沒什麽關係。


    楊密主動爭取,靠了過來,小孩一樣晃著沈三通的手臂:“學長,我想演電影,榮鑫達沒有電影機會,你就照顧一下學妹嘛!”


    江依燕看楊密極度不爽:“你還真敢開口!”


    她都隻能在沈三通電影裏去混擦邊配角,你楊密也配!


    楊密不理江依燕。


    這學姐太討厭了,老女人。


    就可憐兮兮的盯著沈三通,像個討好主人的小狐狸。


    沈三通不想楊密重複前世軌跡,而且也有利可圖:“我手頭上沒適合的,等你什麽時候電視圈混出點名氣,再來找我。到時候,給你一部電影如何?”


    《孤島驚魂》要等好幾年,到時候可以交給別人導。


    賣點就是大冪冪。


    她的人氣,還有她的大冪冪。


    楊密眼睛肉眼可見的亮了起來,啄了沈三通的側臉一下,伸出小手指:“我們說好,你給我打造一部電影,不許騙人。”


    “你要是騙人,我就告訴大家,學長騙自己學妹啦。”


    沈三通沒糾正她的文字遊戲,就是隨便落子,撥動命運線:“我可不是食言而肥的人。”


    楊密和他拉鉤:“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


    江依燕牙都咬碎了,酸死。


    旁邊的王春梓有一種這也行的感慨。


    她一路從家門到校門,然後讀完書留校,進了校門裏沒出來。


    和叫楊密的大一學生一比,王春梓覺得自己好幼稚。


    私下裏楊密還是挺活潑的。


    沈三通覺得,程序化的楊密,也就是工作狀態。


    生活狀態肯定不一樣。


    隻是大部分人看不到生活狀態罷了。


    隨著年齡增長,也許她隻有在她爸爸麵前,還能有年少時的活潑。


    沈三通對如今的大花、小花,是帶著幾分寬容的。


    像唐妍,前世拍戲被調戲。


    劉師師和彎島老男人結婚,一個人養五個老人。


    楊密大火的時候,被京圈“自己人”封殺,為了點電影資源,去了港圈。


    可能是為了安安穩穩不被弄出事,也可能是年少濾鏡,找了港島人結婚生孩子,然後離婚。


    大花更不用說。


    大颯蜜、果兒,圈子的物件,或者大佬掛件。


    劉一菲更是重量級,外國賺錢,回米國花。


    是她們不正常?


    但隻歸於她們,沈三通不是很認可。


    很難解釋,90花、95花很少有這種情況。


    說白了隻有社會中的人,後來小花沒那麽多糟心事,是社會變好了。


    當然,也有不好的地方。


    環境好了,確實容易變成溫室的花朵,業務能力稀爛。


    與其說,楊密麵具戴久了,摘不下來。


    倒不是如說,這個時代,想要往上走,就要刀槍不入,就要能忍受萬箭穿心。


    切斷情緒恰恰說明楊密是正常人。


    否則就是小燕子那樣,與之共舞,樂在其中。


    從這個角度來說,花旦越來越正常。


    85小花比四旦雙冰正常,90花比85花正常。


    沈三通認為楊密腦子挺正常。


    同期小花裏她是最像正常人的。


    沈三通是從她的個人選擇,從行為得出的結論。


    爸爸是警察。


    決定了她的家庭,比藝術世家的思維更接近大眾。


    港圈太亂,藥丸,混不下去趕緊走人。


    互聯網新勢力出現與之合作。


    老公選的不是很對,該離就離。


    和公司走不下去,該退的退。


    很正常的人。


    沈三通覺得她正常的腦子,有尊嚴、有骨氣、要強的性格和野心,讓她成了85花之首。


    像和嘉航的解約、出局,重要也不重要。


    楊密定位是花旦,是明星。


    公司股份是撕逼時踩人用的,營銷用的,楊老板,資本之類的標簽,最大作用是對著其他小花猛打。


    她在片酬最高、人氣最巔峰的時候,大量接戲,和經紀人組公司的時候,她已經是一線小花,分成比例肯定自己拿大頭。


    補稅之後,賺的幹幹淨淨。


    至於資本什麽的,粉圈踩人的話術。


    沒法拿出來說。


    拜托,東大是什麽社會?


    錢不是萬能的。


    地位要靠行業或者社會貢獻度來提升。


    太順利,像做夢。


    楊密傻樂的和沈三通吃完飯,感覺天上掉餡餅了。


    沈三通也有這樣的感覺,發金條了。


    以後調教調教楊密的事業線。


    關鍵時刻插手嘉航組建,像楊密這樣的打工人太少。


    結束北電之行。


    沈三通日常推進《赤壁》。


    三國時期的戰船資料論證完成,開始做等比例模型。


    和電腦特技結合,反複試驗效果。


    除此之外,他開始組建一個特別小組,觀察今年賀歲檔的輿論風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娛之女明星請自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書荒仙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書荒仙人並收藏華娛之女明星請自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