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教你背兒歌,好不好啊?”林紅聽了高興得直蹦,連聲叫好。
紀老頭教林紅的兒歌,她一輩子也忘不了,因為自從背會這首兒歌之後,林紅夜裏再也不做噩夢了,會一覺香甜的睡到天亮。
那首兒歌很簡單,不簡單就不叫兒歌了:
烏龜瘦,不長肉
皮外包著硬骨頭
四隻爪子一個頭
三年走到家門口
紀老頭告訴林紅,以後沒事玩的時候,就背這首兒歌,夜裏睡覺前,也要背幾遍再睡。林紅特別喜歡兒歌裏的小烏龜,就每天不停的念。讓林家人喜出望外的是,自從她開始背誦這首毫無意義的兒歌以來,林紅的癲癇竟然不可思議的康復了。父親非常高興,買了好多東西給紀老頭送去。紀老頭笑眯眯的全都收了下來,然後告訴父親說:
“你這個孩子啊,沒睡醒,我也叫不醒她,隻能讓她安靜一點,你再慢慢看吧,說不定等孩子大了,自己就會醒了。這個孩子要是想幹什麽的話,你可千萬別攔著她,等孩子醒了,自然就沒事了,記住了吧?”
父親諾諾,看著活蹦亂跳在外邊追逐蝴蝶的女兒,滿臉的困惑和不解,不明白紀老頭總說女兒沒睡醒到底是什麽意思。
第二章:詭異情緣
1)
果然,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林紅開始喜歡蹲在地上拿根樹枝亂劃,每一次畫出來的東西都是大同小異,但始終無法讓她滿意。後來她上了小學,上課的時候經常心不在焉,拿著鉛筆在書本上畫來畫去。小學時期一般女孩的學習成績都很不錯,但林紅是個例外,她似乎總是處在白日夢的狀態之中,目光迷茫,心不在焉,連考試的時候都在試卷上畫來畫去。
林紅的父母記得紀老頭的吩咐:孩子想做什麽,就讓她做,千萬不要攔著她。所以任由林紅一個人蹲在地上畫來畫去,卻從來不過問。這個過程一直持續著,到了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林紅畫的東西終於有了個輪廓。
她一直在畫的是一幢大房子,鄰河而居,房子一共三層,在三樓的窗子裏有一個女人的臉,向外邊呼喊著。
這幅畫是典型的孩子繪畫,人物造型誇張,建築物比例失調,如果不是仔細的看的話,根本就無法看明白畫的到底是什麽。所以這幅畫讓許多人茫然不解,但是林紅的老師卻認為她有繪畫的天份,為此專門跟林紅的父親提出個建議,給林紅找一個繪畫老師。
林紅的父親在一家機械廠做工人,一個憨厚的男人,寡言少語是他最大的特點,人們都管他叫大林。他的妻子沒有工作,快四十歲了才給他生了林紅這一個女兒,那種痛愛自然不須多說,隻要女兒喜歡的事情,他總是想辦法讓女兒開心。
聽了老師的建議之後,又想起紀老頭的吩咐,大林就專門問了一下林紅的意見,林紅記得自己當時腦子迷迷糊糊,正處於精神遊移不定的白日夢狀態之中,事實上她從小就是這個毛病,那怕是天大的事情也無法集中注意力,一直到中學時才奇異般的恢復了常態。
在日後的成長過程中,她終於明白自己幼年時的迷濛心態究竟是怎麽一回事,很簡單,她一直在尋找著什麽,尋找著這幅畫,由於她找不到,隻好在苦悶中不停的用筆畫,用筆畫,一直到她能夠嫻熟的將這幅畫畫出了之後,她才長長的籲嘆了一口氣,似乎完成了一樁心事般的感覺到無限的輕鬆,開始進入了一個正常女孩子的生活狀態。
她為什麽執意的要尋找這幅畫呢?如果有誰能告訴她就好了,但是紀老頭已經在多年前就去世了,再沒有人告訴她這個答案,她隻能繼續在困惑的狀態中掙紮。
也許她正在畫的這幅畫就是她幼年夢中的場景,但是,這個判斷明顯的缺乏依據。因為,象這樣一幅充滿了左岸風情的畫麵是沒有理由讓一個孩子陷入噩夢的。
林紅的父親托人找到了市文化館一位姓樓的畫家,帶著女兒去樓家拜訪,懇求樓老師收下這個徒弟。樓老師一時輕率,見這個憨憨的工人一片誠意,林紅雖然年齡不大,但顯得聰明伶俐,就答應了下來,然後他發現自己做了一件天大的錯事,林紅不堪造就。
無論樓老師怎麽苦口婆心的講解,什麽三停五眼,什麽透視技法諸如此類,林紅仍然象是在課堂上一樣心不在焉的聽著,然後樓老師教她首先畫素描,畫靜物,但是,林紅畫在紙上的,仍然是那一幢房子。
樓老師糾正她,再講給她聽,而後她畫出來的仍然是那幢房子。
她就是這樣執拗不休的畫著那幢房子,不停的畫,不停的畫,一直畫了四年,直到初中畢業,她終於能夠以嫻熟的手法將那幢房子畫出來了。
她花了她整整十六年的時間,一個花季少女一直都在無休無止的試圖畫出這幅畫,盡管在此之前她從未見到過這幅畫。
畫麵上,是濱河風景的一座小型別墅,河麵上盪著木葉般寂靜的烏篷船,幾株似絮非絮似荻非荻的銀白色植物從畫麵表層剝離開來,隨風搖曳著,河濱對岸,是那座銘刻在她記憶最深處的那幢別墅,歐式的錐塔與巴羅克風格的圓廊,裝飾與實用兼具,一點也不顯得做作。
別墅的顏色是青灰色的,偏近於暗冷的風格,更襯托出了這座建築物的冷竣風格。
暗灰色的建築下是一條碎石子鋪成的小徑,轎車、涼傘、坐在涼傘下啜飲啤酒的男人女人,一個背著挎包的女人獨自從遠方走來,她的身上跟著一條形狀不是太清晰的動物,多半是狗,也隻能是狗!
紀老頭教林紅的兒歌,她一輩子也忘不了,因為自從背會這首兒歌之後,林紅夜裏再也不做噩夢了,會一覺香甜的睡到天亮。
那首兒歌很簡單,不簡單就不叫兒歌了:
烏龜瘦,不長肉
皮外包著硬骨頭
四隻爪子一個頭
三年走到家門口
紀老頭告訴林紅,以後沒事玩的時候,就背這首兒歌,夜裏睡覺前,也要背幾遍再睡。林紅特別喜歡兒歌裏的小烏龜,就每天不停的念。讓林家人喜出望外的是,自從她開始背誦這首毫無意義的兒歌以來,林紅的癲癇竟然不可思議的康復了。父親非常高興,買了好多東西給紀老頭送去。紀老頭笑眯眯的全都收了下來,然後告訴父親說:
“你這個孩子啊,沒睡醒,我也叫不醒她,隻能讓她安靜一點,你再慢慢看吧,說不定等孩子大了,自己就會醒了。這個孩子要是想幹什麽的話,你可千萬別攔著她,等孩子醒了,自然就沒事了,記住了吧?”
父親諾諾,看著活蹦亂跳在外邊追逐蝴蝶的女兒,滿臉的困惑和不解,不明白紀老頭總說女兒沒睡醒到底是什麽意思。
第二章:詭異情緣
1)
果然,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林紅開始喜歡蹲在地上拿根樹枝亂劃,每一次畫出來的東西都是大同小異,但始終無法讓她滿意。後來她上了小學,上課的時候經常心不在焉,拿著鉛筆在書本上畫來畫去。小學時期一般女孩的學習成績都很不錯,但林紅是個例外,她似乎總是處在白日夢的狀態之中,目光迷茫,心不在焉,連考試的時候都在試卷上畫來畫去。
林紅的父母記得紀老頭的吩咐:孩子想做什麽,就讓她做,千萬不要攔著她。所以任由林紅一個人蹲在地上畫來畫去,卻從來不過問。這個過程一直持續著,到了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林紅畫的東西終於有了個輪廓。
她一直在畫的是一幢大房子,鄰河而居,房子一共三層,在三樓的窗子裏有一個女人的臉,向外邊呼喊著。
這幅畫是典型的孩子繪畫,人物造型誇張,建築物比例失調,如果不是仔細的看的話,根本就無法看明白畫的到底是什麽。所以這幅畫讓許多人茫然不解,但是林紅的老師卻認為她有繪畫的天份,為此專門跟林紅的父親提出個建議,給林紅找一個繪畫老師。
林紅的父親在一家機械廠做工人,一個憨厚的男人,寡言少語是他最大的特點,人們都管他叫大林。他的妻子沒有工作,快四十歲了才給他生了林紅這一個女兒,那種痛愛自然不須多說,隻要女兒喜歡的事情,他總是想辦法讓女兒開心。
聽了老師的建議之後,又想起紀老頭的吩咐,大林就專門問了一下林紅的意見,林紅記得自己當時腦子迷迷糊糊,正處於精神遊移不定的白日夢狀態之中,事實上她從小就是這個毛病,那怕是天大的事情也無法集中注意力,一直到中學時才奇異般的恢復了常態。
在日後的成長過程中,她終於明白自己幼年時的迷濛心態究竟是怎麽一回事,很簡單,她一直在尋找著什麽,尋找著這幅畫,由於她找不到,隻好在苦悶中不停的用筆畫,用筆畫,一直到她能夠嫻熟的將這幅畫畫出了之後,她才長長的籲嘆了一口氣,似乎完成了一樁心事般的感覺到無限的輕鬆,開始進入了一個正常女孩子的生活狀態。
她為什麽執意的要尋找這幅畫呢?如果有誰能告訴她就好了,但是紀老頭已經在多年前就去世了,再沒有人告訴她這個答案,她隻能繼續在困惑的狀態中掙紮。
也許她正在畫的這幅畫就是她幼年夢中的場景,但是,這個判斷明顯的缺乏依據。因為,象這樣一幅充滿了左岸風情的畫麵是沒有理由讓一個孩子陷入噩夢的。
林紅的父親托人找到了市文化館一位姓樓的畫家,帶著女兒去樓家拜訪,懇求樓老師收下這個徒弟。樓老師一時輕率,見這個憨憨的工人一片誠意,林紅雖然年齡不大,但顯得聰明伶俐,就答應了下來,然後他發現自己做了一件天大的錯事,林紅不堪造就。
無論樓老師怎麽苦口婆心的講解,什麽三停五眼,什麽透視技法諸如此類,林紅仍然象是在課堂上一樣心不在焉的聽著,然後樓老師教她首先畫素描,畫靜物,但是,林紅畫在紙上的,仍然是那一幢房子。
樓老師糾正她,再講給她聽,而後她畫出來的仍然是那幢房子。
她就是這樣執拗不休的畫著那幢房子,不停的畫,不停的畫,一直畫了四年,直到初中畢業,她終於能夠以嫻熟的手法將那幢房子畫出來了。
她花了她整整十六年的時間,一個花季少女一直都在無休無止的試圖畫出這幅畫,盡管在此之前她從未見到過這幅畫。
畫麵上,是濱河風景的一座小型別墅,河麵上盪著木葉般寂靜的烏篷船,幾株似絮非絮似荻非荻的銀白色植物從畫麵表層剝離開來,隨風搖曳著,河濱對岸,是那座銘刻在她記憶最深處的那幢別墅,歐式的錐塔與巴羅克風格的圓廊,裝飾與實用兼具,一點也不顯得做作。
別墅的顏色是青灰色的,偏近於暗冷的風格,更襯托出了這座建築物的冷竣風格。
暗灰色的建築下是一條碎石子鋪成的小徑,轎車、涼傘、坐在涼傘下啜飲啤酒的男人女人,一個背著挎包的女人獨自從遠方走來,她的身上跟著一條形狀不是太清晰的動物,多半是狗,也隻能是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