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廂房裏燭光點點,狄公緩緩踱步,靜靜地思索著。有人輕輕的敲門,狄公抬起頭道:“進來。”曾泰走了進來:“恩師。”狄公:“哦,曾泰呀,怎麽,睡不著?”曾泰點點頭道:“是呀,想跟您聊聊。”
話音剛落,隻聽門聲一響,元芳端著茶走了進來:“大人,茶好了。”曾泰一見元芳,笑道:“又一個睡不著的。”
狄公接過元芳遞過來的茶,說道:“有勞李大將軍了。”說完笑著端起茶碗抿了一口。元芳對狄公說道: “大人,我真不明白,您為什麽要將那個小紅帶在身邊?”
狄公看了看元芳笑道:“怎麽,你們不覺得這個小丫頭很有意思嗎?”元芳和曾泰用目光交流了一下說道:“這廝攔路搶劫,揮金如土,胡攪蠻纏,頤指氣使,有什麽意思?”
狄公笑了笑,用目光看了看曾泰:“曾泰,你覺得呢?”曾泰想了想:“恩師,元芳說的有理,這孩子似乎這裏有些……”他用手指了指腦袋道,“再者,咱們這次出來是微服查案,帶上這樣一個小姑娘,實在是太不方便了。”
狄公笑道:“看起來,你們對她的印象都不太好啊……”元芳與曾泰對視一眼,點了點頭。
狄公擺了擺手笑道:“過些日子,你們就會明白,我為什麽要這樣做了。好了,不說她了。剛剛吃飯時,劉老漢說起,九月二十六號,也就是‘白露’那天夜裏,他看到一個矮子領著五輛馬車向上靈村去。”元芳和曾泰點了點頭。“而守衛洛陽北門的火長王三說,九月三日夜間,五輛馬車用善金局的通禁令叫開城門,駛出城去。因此,可以斷定,劉老漢看到的並不是載運銀匠的馬車。”曾泰應和道:“是的。學生也這樣想。”
元芳道:“大人的意思是,這隻是個巧合?裝載銀匠的馬車並沒有駛進深山,而是出城後,繞道向其他方向去了?”
狄公笑了笑擺了擺手:“元芳,看起來你對洛陽周圍的地理不太熟悉。曾泰,你給他說一說。”
曾泰說道:“洛陽北門便是徽安門,西有洩城渠,東臨湹水,兩條大河將其夾在中間,隻有向北一條官道,直通邙山,並無岔路。”狄公微笑著點點頭。元芳道:“是這樣。元芳慚愧。”
狄公笑道:“你不常在洛陽,這也情有可原。”元芳道:“如此說來,馬車出徽安門,一定是駛向邙山之中的。”
狄公道:“正是。”曾泰道:“恩師,您繼續說吧。”
狄公繼續說道:“幾天前,我們通過分析得到了一個結論,銀匠們的僱主很有可能是鐵勒。而守衛北門的火長王三的敘述更從側麵證實了這個分析。他說,九月三日出城的馬車是用善金局的通禁令叫開城門的。”
元芳道:“不錯。鐵勒是善金局的後巷總管,掌握著局內的通禁令。因此,叫開城門帶銀匠出城的一定就是他。”曾泰點點頭道:“學生也是這樣想。”
狄公道:“好,我們假設銀匠的僱主就是鐵勒,也正是他在九月三號夜間將銀匠們帶出城去。那劉老漢在九月二十六號白露那天夜裏看到的矮個子是不是鐵勒呢?”曾泰看了看元芳,說道:“如果銀匠的僱主是鐵勒,那麽,劉老漢看到的矮個子就肯定不是。”
狄公道:“為什麽?”曾泰道:“鐵勒是九月三號將銀匠們騙上馬車駛離洛陽的,洛陽離五柳鎮不過一百多裏路程,怎麽可能走了二十多天。”
狄公道:“曾泰呀,難道劉老漢沒有在九月三號看到裝載銀匠的馬車,就能夠證明馬車沒有來過?”曾泰愣住了。元芳道:“對呀,也許,鐵勒在九月三號已將銀匠們運來此地。二十多天後,當他們再一次回到這裏時,才被劉老漢發現。”
狄公笑道:“說得好。但有一點需要更正,也許不是再一次,而是第三次,第四次……”曾泰一拍腦門兒道:“這些人深夜行動,五柳鎮上的居民早已入睡,根本看不到他們。九月二十六號那天,是那個矮個子深夜叫門買菜,才被劉老漢看到的。因此,並不是他們沒有來,而是五柳鎮上的居民沒有看到!”
狄公道:“難道不是嗎?”曾泰:“有道理,有道理。恩師,如此說來,劉老漢看到的矮個子,很有可能就是鐵勒。”
狄公點點頭道:“好。現在,我們說第二個假設,假如劉老漢看到的就是鐵勒,這說明了什麽?”元芳和曾泰對視了一下,仔細琢磨著狄公的話,似乎想弄個明白,良久,二人還是搖了搖頭。
狄公道:“那就說明,邙山之中有他們的巢穴,失蹤的銀匠也許就藏在那裏,因此他們才會經常往來。”曾泰吃驚道:“哦,您是說,銀匠們就藏在附近?”
狄公道:“否則他們為什麽要將裝載銀匠的馬車駛來這裏?又為什麽要在劉老漢那裏購買大量蔬菜?”元芳道:“有道理。”
狄公繼續說道:“而且,我敢肯定,發生在兩個多月前的上靈村鬧鬼和羊倌失蹤之事,也一定與這些人有關。而這個時間又恰恰與銀匠失蹤案的時間相吻合。兩 下印證,不難得出這個結論。”曾泰點了點頭道:“恩師的意思是,他們的巢穴就在上靈村?”
話音剛落,隻聽門聲一響,元芳端著茶走了進來:“大人,茶好了。”曾泰一見元芳,笑道:“又一個睡不著的。”
狄公接過元芳遞過來的茶,說道:“有勞李大將軍了。”說完笑著端起茶碗抿了一口。元芳對狄公說道: “大人,我真不明白,您為什麽要將那個小紅帶在身邊?”
狄公看了看元芳笑道:“怎麽,你們不覺得這個小丫頭很有意思嗎?”元芳和曾泰用目光交流了一下說道:“這廝攔路搶劫,揮金如土,胡攪蠻纏,頤指氣使,有什麽意思?”
狄公笑了笑,用目光看了看曾泰:“曾泰,你覺得呢?”曾泰想了想:“恩師,元芳說的有理,這孩子似乎這裏有些……”他用手指了指腦袋道,“再者,咱們這次出來是微服查案,帶上這樣一個小姑娘,實在是太不方便了。”
狄公笑道:“看起來,你們對她的印象都不太好啊……”元芳與曾泰對視一眼,點了點頭。
狄公擺了擺手笑道:“過些日子,你們就會明白,我為什麽要這樣做了。好了,不說她了。剛剛吃飯時,劉老漢說起,九月二十六號,也就是‘白露’那天夜裏,他看到一個矮子領著五輛馬車向上靈村去。”元芳和曾泰點了點頭。“而守衛洛陽北門的火長王三說,九月三日夜間,五輛馬車用善金局的通禁令叫開城門,駛出城去。因此,可以斷定,劉老漢看到的並不是載運銀匠的馬車。”曾泰應和道:“是的。學生也這樣想。”
元芳道:“大人的意思是,這隻是個巧合?裝載銀匠的馬車並沒有駛進深山,而是出城後,繞道向其他方向去了?”
狄公笑了笑擺了擺手:“元芳,看起來你對洛陽周圍的地理不太熟悉。曾泰,你給他說一說。”
曾泰說道:“洛陽北門便是徽安門,西有洩城渠,東臨湹水,兩條大河將其夾在中間,隻有向北一條官道,直通邙山,並無岔路。”狄公微笑著點點頭。元芳道:“是這樣。元芳慚愧。”
狄公笑道:“你不常在洛陽,這也情有可原。”元芳道:“如此說來,馬車出徽安門,一定是駛向邙山之中的。”
狄公道:“正是。”曾泰道:“恩師,您繼續說吧。”
狄公繼續說道:“幾天前,我們通過分析得到了一個結論,銀匠們的僱主很有可能是鐵勒。而守衛北門的火長王三的敘述更從側麵證實了這個分析。他說,九月三日出城的馬車是用善金局的通禁令叫開城門的。”
元芳道:“不錯。鐵勒是善金局的後巷總管,掌握著局內的通禁令。因此,叫開城門帶銀匠出城的一定就是他。”曾泰點點頭道:“學生也是這樣想。”
狄公道:“好,我們假設銀匠的僱主就是鐵勒,也正是他在九月三號夜間將銀匠們帶出城去。那劉老漢在九月二十六號白露那天夜裏看到的矮個子是不是鐵勒呢?”曾泰看了看元芳,說道:“如果銀匠的僱主是鐵勒,那麽,劉老漢看到的矮個子就肯定不是。”
狄公道:“為什麽?”曾泰道:“鐵勒是九月三號將銀匠們騙上馬車駛離洛陽的,洛陽離五柳鎮不過一百多裏路程,怎麽可能走了二十多天。”
狄公道:“曾泰呀,難道劉老漢沒有在九月三號看到裝載銀匠的馬車,就能夠證明馬車沒有來過?”曾泰愣住了。元芳道:“對呀,也許,鐵勒在九月三號已將銀匠們運來此地。二十多天後,當他們再一次回到這裏時,才被劉老漢發現。”
狄公笑道:“說得好。但有一點需要更正,也許不是再一次,而是第三次,第四次……”曾泰一拍腦門兒道:“這些人深夜行動,五柳鎮上的居民早已入睡,根本看不到他們。九月二十六號那天,是那個矮個子深夜叫門買菜,才被劉老漢看到的。因此,並不是他們沒有來,而是五柳鎮上的居民沒有看到!”
狄公道:“難道不是嗎?”曾泰:“有道理,有道理。恩師,如此說來,劉老漢看到的矮個子,很有可能就是鐵勒。”
狄公點點頭道:“好。現在,我們說第二個假設,假如劉老漢看到的就是鐵勒,這說明了什麽?”元芳和曾泰對視了一下,仔細琢磨著狄公的話,似乎想弄個明白,良久,二人還是搖了搖頭。
狄公道:“那就說明,邙山之中有他們的巢穴,失蹤的銀匠也許就藏在那裏,因此他們才會經常往來。”曾泰吃驚道:“哦,您是說,銀匠們就藏在附近?”
狄公道:“否則他們為什麽要將裝載銀匠的馬車駛來這裏?又為什麽要在劉老漢那裏購買大量蔬菜?”元芳道:“有道理。”
狄公繼續說道:“而且,我敢肯定,發生在兩個多月前的上靈村鬧鬼和羊倌失蹤之事,也一定與這些人有關。而這個時間又恰恰與銀匠失蹤案的時間相吻合。兩 下印證,不難得出這個結論。”曾泰點了點頭道:“恩師的意思是,他們的巢穴就在上靈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