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公點了點頭,轉身問元芳道:“元芳,你呢?”元芳答道:“我也詢問了八名苦主,也都是九月初三夜裏,被僱主花十兩銀子雇走。對長相與衣著的敘述與曾兄所說完全相同,矮個子,但有的說是小鬍子,有的說大鬍子。當卑職問起僱主的手時,八名苦主裏,有五名記不清了,有三名還有點兒印象,他們說那個僱主確實是將錢袋掛在手腕上的。”
狄公道:“我詢問的結果,與你二人基本相同。目前看來,有一點可以確定。”元芳接道:“失蹤的二十三位銀匠,是被同一個僱主帶走的。”曾泰道:“不錯,學生也是這麽認為。”
狄公微笑著拍了拍二人的肩膀:“好,非常好。透過煙幕,直達本質,這才是斷案之道的精髓。你們說的完全正確,僱主隻有一個,那就是樂氏所說的那個將錢袋掛在手腕上的中年人。”元芳、曾泰眼睛一亮,點了點頭。
狄公道:“大鬍子也好,小鬍子也罷,也不管他穿著什麽樣的裝束,這些都是可以通過易容、換裝達到的。然而,最本質的東西卻無法掩飾,那就是此人是個不滿五尺的矮子,而且他的雙手都有殘疾。”元芳與曾泰一驚,異口同聲地道:“殘疾!”
狄公轉過身來:“記得吧,樂氏曾經說過,僱主將錢袋掛在手腕之上,而後手臂下沉,將錢袋放在桌上,自始至終他的手指都沒有彎曲,並且,他讓李永自己打開錢袋。這種說法,也同樣得到了其他幾位苦主的證實。試問,一個正常人會這樣做嗎?”
元芳二人對視一眼道:“不錯。正常人的錢袋應是放在懷裏或籠於袖中,取錢時用手將錢袋拿出,打開袋口,取出金銀。”
曾泰接道:“而且,此人的手指自始至終沒有彎曲過,這就更不正常了。恩師,您說的對,此人的雙手定有殘疾。”
狄公點點頭道:“你們再想一想,這個僱主到每一位銀匠家中都以不同的麵孔出現,這是為什麽?”曾泰答道:“為混淆視聽,令辦案人員無從查起。”
“不錯。他易容換裝的目的,就是為了讓銀匠們的家眷無法認出他的真麵目。可他又為什麽這樣做呢?”曾泰愣了,目光望向元芳,元芳沉吟著也緩緩搖了搖頭。
狄公解釋道:“因為他從沒想過讓這些銀匠活著回來!”元芳和曾泰呆住了:“什麽,您是說他,他早就想好,要殺害這些銀匠!”
狄公道:“否則,他為什麽要不厭其煩地更換鬍鬚和裝束,以遮掩自己的真實麵目?”元芳看了看曾泰點頭道:“有道理。”
狄公分析道:“還有,樂氏在描述僱主長相時,有幾句話頗耐人尋味……你們還記得我問樂氏那個小鬍子長得什麽樣子,樂氏說的那幾句話嗎?”
元芳答說:“記得,她說個子很矮,約莫五尺不到,高顴骨,眼窩深陷,有點胡人的樣子。”
曾泰不解:“可,可這能說明什麽呢?”
狄公走到李元芳身邊:“元芳啊,今天下午,你說了一句話,令我很受觸動。”元芳一愣:“什麽話?”
狄公笑道:“當時你說此話時可能無心,卻恰恰說中了幾起案件之中這一線機巧……”
曾泰問道:“大人,元芳說的什麽話?”狄公朗聲笑了起來:“他說這兩天咱們是跟金銀幹上了,昨天搜查了善金局,今兒又出了銀匠失蹤案。”狄公轉向李元芳道,“元芳,還記得吧。”
李元芳笑道:“記是記得,您還說這話有點兒意思。但卑職還是不明白,我究竟說中了什麽?”
狄公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想一想,搜查善金局時,將作大監沙爾汗提到鐵勒時,是怎樣說的……”
曾泰回憶道:“沙爾汗說鐵勒是突厥人,個子不到五尺,身體不魁梧,您問他是不是個身材矮小的瘦子,沙爾汗說正是。”
狄公又沖元芳問道:“你還記得那日沙爾汗跟我說起鐵勒如何做了善金局後巷總管嗎?”
元芳答道:“鐵勒歸降後,因諳熟金銀製器之法被留在了善金局。然幾年前,範鑄中的一次失誤,他的雙手被範鑄爐中流出的金水燙成傷殘。這才做了後巷總管。”
狄公滿意地笑道:“怎麽樣,明白了嗎?”李元芳 脫口驚呼:“大人,您是說那個雙手殘疾的神秘僱主就是鐵勒!”曾泰也驚道:“什麽,是他!”
狄公循循誘導道:“你們想一想,樂氏形容僱主眼窩深陷,顴骨突出,像個胡人,恰恰鐵勒就是個突厥人。僱主是個五尺不到的矮個子,而鐵勒的身高也不過五尺。僱主雙手殘疾,而鐵勒偏偏也是如此。再加上兩案都與金銀器有關,你們想一想,世間真的會有如此眾多的巧合嗎?”
元芳和曾泰對狄公無比佩服:“大人這一橫向比對,確實大有道理。”
狄公正色道:“目前一切還都處在推論階段,並無確實證據。然,一旦這個假設成立,那就證明,銀匠失蹤案與突厥太子賀魯進京及善金局盜車案必有緊密關聯。”元芳和曾泰連連點頭。
狄公深吸一口氣:“我有一種不祥的預感……此案令我想起了多年前發生在湖州的蜜蜂案,還記得吧,那就是由一件件似乎並不起眼的民間鬥訟,最終演變成構陷太子的驚天大案的,而我們也險些葬身其間……”
狄公道:“我詢問的結果,與你二人基本相同。目前看來,有一點可以確定。”元芳接道:“失蹤的二十三位銀匠,是被同一個僱主帶走的。”曾泰道:“不錯,學生也是這麽認為。”
狄公微笑著拍了拍二人的肩膀:“好,非常好。透過煙幕,直達本質,這才是斷案之道的精髓。你們說的完全正確,僱主隻有一個,那就是樂氏所說的那個將錢袋掛在手腕上的中年人。”元芳、曾泰眼睛一亮,點了點頭。
狄公道:“大鬍子也好,小鬍子也罷,也不管他穿著什麽樣的裝束,這些都是可以通過易容、換裝達到的。然而,最本質的東西卻無法掩飾,那就是此人是個不滿五尺的矮子,而且他的雙手都有殘疾。”元芳與曾泰一驚,異口同聲地道:“殘疾!”
狄公轉過身來:“記得吧,樂氏曾經說過,僱主將錢袋掛在手腕之上,而後手臂下沉,將錢袋放在桌上,自始至終他的手指都沒有彎曲,並且,他讓李永自己打開錢袋。這種說法,也同樣得到了其他幾位苦主的證實。試問,一個正常人會這樣做嗎?”
元芳二人對視一眼道:“不錯。正常人的錢袋應是放在懷裏或籠於袖中,取錢時用手將錢袋拿出,打開袋口,取出金銀。”
曾泰接道:“而且,此人的手指自始至終沒有彎曲過,這就更不正常了。恩師,您說的對,此人的雙手定有殘疾。”
狄公點點頭道:“你們再想一想,這個僱主到每一位銀匠家中都以不同的麵孔出現,這是為什麽?”曾泰答道:“為混淆視聽,令辦案人員無從查起。”
“不錯。他易容換裝的目的,就是為了讓銀匠們的家眷無法認出他的真麵目。可他又為什麽這樣做呢?”曾泰愣了,目光望向元芳,元芳沉吟著也緩緩搖了搖頭。
狄公解釋道:“因為他從沒想過讓這些銀匠活著回來!”元芳和曾泰呆住了:“什麽,您是說他,他早就想好,要殺害這些銀匠!”
狄公道:“否則,他為什麽要不厭其煩地更換鬍鬚和裝束,以遮掩自己的真實麵目?”元芳看了看曾泰點頭道:“有道理。”
狄公分析道:“還有,樂氏在描述僱主長相時,有幾句話頗耐人尋味……你們還記得我問樂氏那個小鬍子長得什麽樣子,樂氏說的那幾句話嗎?”
元芳答說:“記得,她說個子很矮,約莫五尺不到,高顴骨,眼窩深陷,有點胡人的樣子。”
曾泰不解:“可,可這能說明什麽呢?”
狄公走到李元芳身邊:“元芳啊,今天下午,你說了一句話,令我很受觸動。”元芳一愣:“什麽話?”
狄公笑道:“當時你說此話時可能無心,卻恰恰說中了幾起案件之中這一線機巧……”
曾泰問道:“大人,元芳說的什麽話?”狄公朗聲笑了起來:“他說這兩天咱們是跟金銀幹上了,昨天搜查了善金局,今兒又出了銀匠失蹤案。”狄公轉向李元芳道,“元芳,還記得吧。”
李元芳笑道:“記是記得,您還說這話有點兒意思。但卑職還是不明白,我究竟說中了什麽?”
狄公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想一想,搜查善金局時,將作大監沙爾汗提到鐵勒時,是怎樣說的……”
曾泰回憶道:“沙爾汗說鐵勒是突厥人,個子不到五尺,身體不魁梧,您問他是不是個身材矮小的瘦子,沙爾汗說正是。”
狄公又沖元芳問道:“你還記得那日沙爾汗跟我說起鐵勒如何做了善金局後巷總管嗎?”
元芳答道:“鐵勒歸降後,因諳熟金銀製器之法被留在了善金局。然幾年前,範鑄中的一次失誤,他的雙手被範鑄爐中流出的金水燙成傷殘。這才做了後巷總管。”
狄公滿意地笑道:“怎麽樣,明白了嗎?”李元芳 脫口驚呼:“大人,您是說那個雙手殘疾的神秘僱主就是鐵勒!”曾泰也驚道:“什麽,是他!”
狄公循循誘導道:“你們想一想,樂氏形容僱主眼窩深陷,顴骨突出,像個胡人,恰恰鐵勒就是個突厥人。僱主是個五尺不到的矮個子,而鐵勒的身高也不過五尺。僱主雙手殘疾,而鐵勒偏偏也是如此。再加上兩案都與金銀器有關,你們想一想,世間真的會有如此眾多的巧合嗎?”
元芳和曾泰對狄公無比佩服:“大人這一橫向比對,確實大有道理。”
狄公正色道:“目前一切還都處在推論階段,並無確實證據。然,一旦這個假設成立,那就證明,銀匠失蹤案與突厥太子賀魯進京及善金局盜車案必有緊密關聯。”元芳和曾泰連連點頭。
狄公深吸一口氣:“我有一種不祥的預感……此案令我想起了多年前發生在湖州的蜜蜂案,還記得吧,那就是由一件件似乎並不起眼的民間鬥訟,最終演變成構陷太子的驚天大案的,而我們也險些葬身其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