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性能指標
尺寸數據:翼展 15.24米,機長 13.84米,機高 4.9米。
重量數據:空重 8237千克,最大起飛重量 12556千克。
性能數據:最大速度 770千米/時,升限 13400米,航程 2200千米。
武器裝備:4門20毫米機炮。
動力裝置:兩台西屋j46-we-36,推力2x15.1千牛。
美國f-11虎戰鬥機 [本章字數:287 最新更新時間:2009-09-16 11:00:00.0]
----------------------------------------------------
研製國家:美國,名稱:虎(tiger)
一、概述:
f-11是格魯門公司在f-9f基礎上研製的單發單座白天型輕型空優戰鬥機。1954年7月30日首飛,由於發動機不可靠,隻建造了199架。曾做為美國海軍“藍天使”飛行表演隊1957-1969年間的表演用機。
二、性能指標
尺寸數據:翼展 9.6米,機長 14.3米,機高 4.0米,機翼麵積 23平方米。
重量數據:空重 650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 10900千克。
性能數據:速度 1212千米/時,升限 12800米,航程 2050km,最大爬升率 27米/秒。
武器裝備:4門20毫米機炮。
動力裝置:一台wright j65-w-l8,推力 33.14千牛。
美國f-12黑鳥戰鬥機 [本章字數:1369 最新更新時間:2009-09-18 10:00:00.0]
----------------------------------------------------
f-12:
研製國家:美國,名稱:黑鳥(ckbird)
一、概述:
f-12是美國洛克希德公司“臭鼬工廠”在其a-12試驗機發展而來,“臭鼬工廠”很早就開始考慮把a-12改為戰鬥機,但正式研製是從1959年9月開始的。當時,美國空軍取消了北美公司xf-108“輕劍”戰鬥機研製計劃。xf-l08是在僅以試製而告終的xb-70“瓦爾基裏”轟炸機的基礎上,按比例縮小來研製的一種速度為m3一級的截擊戰鬥機。原計劃該機將裝備xb-70的asg-18脈衝都卜勒火控雷達和gar-9空對空飛彈(即後來的aim-47),它們仍由休斯飛機公司繼續研製。
由於研究、製造和使用經費過於龐大,空軍取消了採用xf-108截擊機的計劃,相應配套的新式武器係統、asg-18火控雷達和gar-9飛彈的研製工作也被擱置起來。在行將取消xf-108研製計劃之前,當時正接受a-12研製任務的洛克希德公司說服了美國空軍,用asg-18火控雷達和gar-9飛彈來裝備a-12,使它成為一種3倍音速的截擊戰鬥機。這樣做,既經濟又可行。1960年3月16日,“臭鼬工廠”向空軍提出了名為af-12的戰鬥機設計方案,並簽訂了試製3架飛機的合同。
1962年10月,美國空軍向洛克希德公司提交了af-12的訂貨書,由此拉開了試製3架飛機的序幕。
af-12將a-12的q艙改為火控係統操作員座艙,是“黑鳥”係列繼a-12b之後的第二種雙座型飛機。除此之外,它與a-12的最大區別在於,由於其機頭內裝asg-18雷達,故原來一直延伸到機頭的機身邊條在駕駛艙側麵中斷。並在邊條前端根部設置了紅外跟蹤傳感器。在該傳感器後麵,邊條下麵機身左右兩側沿縱向設置了4個武器艙,每個可各裝一枚gar-9飛彈。風洞試驗結果表明,切斷原a-12的機頭邊條致使飛機方向穩定性下降,為此在機體尾部下麵加裝了摺疊式腹鰭,並在發動機短艙下麵加裝了固定式腹鰭。1963年8月7日,af-12的1號機首次試飛,1963年11月26日,2號機首飛,1964年3月12日,3號機首飛。
在2號機首飛的階段,這種試驗機仍稱為af-12。1964年2月,該機被正式命名為yf-12a。美國空軍認為,為了對付蘇聯研製超音速轟炸機,必須裝備2倍音速的截擊機,因此要求裝備93架f-12b。f-12b是計劃中yf-12a的生產型,為增大飛彈掛載量,機身有所加長。1965年3月18日,yf-12a首次進行了發射飛彈攻擊試驗,並擊落了q-2c靶機。
盡管yf-12a進行了一係列武器發射試驗,並取得了成功,但當時的美國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以資金困難為由,沒有批準空軍採用該機的生產型f-12b。結果,yf-12a僅以試製3架而告終。1968年1月,美國國防部發布通告中止執行該機研製計劃,隨之1號機被封存,2號機和3號機則由nasa一直使用到70年代末。3號機曾在1965年5月1日創造了24468.86米的飛行高度記錄、3331.41千米/時的飛行速度紀錄。
二、性能指標
尺寸數據:翼展 16.95米,機長 30.98米,機高 5.64米。
重量數據:最大起飛重量 56250千克。
性能數據:速度 3376千米/時,升限 24000米,航程 4000千米。
武器裝備 :三枚aim-47a飛彈。
動力裝置:2台 pratt & whitney j58,推力 290千牛。
美國第三代f-14雄貓艦載多用途重型戰鬥機 [本章字數:2771 最新更新時間:2009-09-19 09:00:00.0]
----------------------------------------------------
f-14"雄貓"戰鬥機
f-14 tomcat雙座雙發變後掠翼艦載多用途重型戰鬥機,中文名“雄貓”,用於海軍護航防空、遮斷和空中支援。《top gun》裏tom cruise駕駛的戰機。f-14是第三代戰鬥機裏第一個裝備部隊的,也是戰後第三代戰鬥機(相當於蘇聯的第四代)中最早服役的戰鬥機,比蘇聯相應的戰鬥機提前十年出現,令美國海軍獲得了極大的領先優勢。
右圖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拍攝的,f-14塗著鮮艷的彩色圖案,容易被敵人發現。後來由於蘇聯的威脅加大和迷彩色研究的進展,開始改用灰暗的淺灰色迷彩。當時的飛行員非常喜歡使用骷髏頭等暴力或半裸美女之類的圖案作徽誌,夠“自由化”(想起了《超時空要塞》)。後麵的大型螺旋槳飛機是e-2c預警機,是海軍各種戰鬥活動的空中指揮所。
尺寸數據:翼展 15.24米,機長 13.84米,機高 4.9米。
重量數據:空重 8237千克,最大起飛重量 12556千克。
性能數據:最大速度 770千米/時,升限 13400米,航程 2200千米。
武器裝備:4門20毫米機炮。
動力裝置:兩台西屋j46-we-36,推力2x15.1千牛。
美國f-11虎戰鬥機 [本章字數:287 最新更新時間:2009-09-16 11:00:00.0]
----------------------------------------------------
研製國家:美國,名稱:虎(tiger)
一、概述:
f-11是格魯門公司在f-9f基礎上研製的單發單座白天型輕型空優戰鬥機。1954年7月30日首飛,由於發動機不可靠,隻建造了199架。曾做為美國海軍“藍天使”飛行表演隊1957-1969年間的表演用機。
二、性能指標
尺寸數據:翼展 9.6米,機長 14.3米,機高 4.0米,機翼麵積 23平方米。
重量數據:空重 650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 10900千克。
性能數據:速度 1212千米/時,升限 12800米,航程 2050km,最大爬升率 27米/秒。
武器裝備:4門20毫米機炮。
動力裝置:一台wright j65-w-l8,推力 33.14千牛。
美國f-12黑鳥戰鬥機 [本章字數:1369 最新更新時間:2009-09-18 10:00:00.0]
----------------------------------------------------
f-12:
研製國家:美國,名稱:黑鳥(ckbird)
一、概述:
f-12是美國洛克希德公司“臭鼬工廠”在其a-12試驗機發展而來,“臭鼬工廠”很早就開始考慮把a-12改為戰鬥機,但正式研製是從1959年9月開始的。當時,美國空軍取消了北美公司xf-108“輕劍”戰鬥機研製計劃。xf-l08是在僅以試製而告終的xb-70“瓦爾基裏”轟炸機的基礎上,按比例縮小來研製的一種速度為m3一級的截擊戰鬥機。原計劃該機將裝備xb-70的asg-18脈衝都卜勒火控雷達和gar-9空對空飛彈(即後來的aim-47),它們仍由休斯飛機公司繼續研製。
由於研究、製造和使用經費過於龐大,空軍取消了採用xf-108截擊機的計劃,相應配套的新式武器係統、asg-18火控雷達和gar-9飛彈的研製工作也被擱置起來。在行將取消xf-108研製計劃之前,當時正接受a-12研製任務的洛克希德公司說服了美國空軍,用asg-18火控雷達和gar-9飛彈來裝備a-12,使它成為一種3倍音速的截擊戰鬥機。這樣做,既經濟又可行。1960年3月16日,“臭鼬工廠”向空軍提出了名為af-12的戰鬥機設計方案,並簽訂了試製3架飛機的合同。
1962年10月,美國空軍向洛克希德公司提交了af-12的訂貨書,由此拉開了試製3架飛機的序幕。
af-12將a-12的q艙改為火控係統操作員座艙,是“黑鳥”係列繼a-12b之後的第二種雙座型飛機。除此之外,它與a-12的最大區別在於,由於其機頭內裝asg-18雷達,故原來一直延伸到機頭的機身邊條在駕駛艙側麵中斷。並在邊條前端根部設置了紅外跟蹤傳感器。在該傳感器後麵,邊條下麵機身左右兩側沿縱向設置了4個武器艙,每個可各裝一枚gar-9飛彈。風洞試驗結果表明,切斷原a-12的機頭邊條致使飛機方向穩定性下降,為此在機體尾部下麵加裝了摺疊式腹鰭,並在發動機短艙下麵加裝了固定式腹鰭。1963年8月7日,af-12的1號機首次試飛,1963年11月26日,2號機首飛,1964年3月12日,3號機首飛。
在2號機首飛的階段,這種試驗機仍稱為af-12。1964年2月,該機被正式命名為yf-12a。美國空軍認為,為了對付蘇聯研製超音速轟炸機,必須裝備2倍音速的截擊機,因此要求裝備93架f-12b。f-12b是計劃中yf-12a的生產型,為增大飛彈掛載量,機身有所加長。1965年3月18日,yf-12a首次進行了發射飛彈攻擊試驗,並擊落了q-2c靶機。
盡管yf-12a進行了一係列武器發射試驗,並取得了成功,但當時的美國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以資金困難為由,沒有批準空軍採用該機的生產型f-12b。結果,yf-12a僅以試製3架而告終。1968年1月,美國國防部發布通告中止執行該機研製計劃,隨之1號機被封存,2號機和3號機則由nasa一直使用到70年代末。3號機曾在1965年5月1日創造了24468.86米的飛行高度記錄、3331.41千米/時的飛行速度紀錄。
二、性能指標
尺寸數據:翼展 16.95米,機長 30.98米,機高 5.64米。
重量數據:最大起飛重量 56250千克。
性能數據:速度 3376千米/時,升限 24000米,航程 4000千米。
武器裝備 :三枚aim-47a飛彈。
動力裝置:2台 pratt & whitney j58,推力 290千牛。
美國第三代f-14雄貓艦載多用途重型戰鬥機 [本章字數:2771 最新更新時間:2009-09-19 09:00:00.0]
----------------------------------------------------
f-14"雄貓"戰鬥機
f-14 tomcat雙座雙發變後掠翼艦載多用途重型戰鬥機,中文名“雄貓”,用於海軍護航防空、遮斷和空中支援。《top gun》裏tom cruise駕駛的戰機。f-14是第三代戰鬥機裏第一個裝備部隊的,也是戰後第三代戰鬥機(相當於蘇聯的第四代)中最早服役的戰鬥機,比蘇聯相應的戰鬥機提前十年出現,令美國海軍獲得了極大的領先優勢。
右圖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拍攝的,f-14塗著鮮艷的彩色圖案,容易被敵人發現。後來由於蘇聯的威脅加大和迷彩色研究的進展,開始改用灰暗的淺灰色迷彩。當時的飛行員非常喜歡使用骷髏頭等暴力或半裸美女之類的圖案作徽誌,夠“自由化”(想起了《超時空要塞》)。後麵的大型螺旋槳飛機是e-2c預警機,是海軍各種戰鬥活動的空中指揮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