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編隊空戰仍是基本的空戰形式, 協同作戰能力和飛行員的素質仍對空戰結果有重要的影響。編隊規模一艘較小, 同一編隊的飛機一般不宜超過4架。多機空戰可緩和和縮小對抗飛機之間的性能差距。


    6.飛機的下視和發現低空飛機目標的能力尚未提高, 飛彈的上射、下射能力不強,在實戰中進行飛彈攻擊限製很多。


    7.敵我識別仍然是限製空戰能力的一個重要因素。美國空軍在越戰中規定不允許隻憑載機敵我識別裝置的判斷而實施攻擊,直接影響了原本已經不太強的f-4超視距作戰能力的發揮。


    f-4的主要型別


    f-4a(原f4h-1) 艦載艦隊防空戰鬥機,裝兩台通用電氣公司j79-ge-2渦輪噴氣發動機,單台加力推力71.1千牛(7200公斤)。沒有機炮,裝an/apq-72空中截擊雷達,帶4枚“麻雀”iii空-空飛彈。第一架原型機1958年5月試飛。繼兩架原型之後訂購了21架試驗用的飛機和24架預生產型飛機,預生產型(公司編號為mode 98am)飛機於1959年首飛。共生產了45架。


    f-4b(原f4h-1f,下圖) 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用的基本型全天候戰鬥機。裝兩台j79-ge-8發動機,單台加力推力75.7千牛(7710公斤)。a型和b型都是防空和空戰型戰鬥機,在當時“以飛彈代替機炮”思潮的影響下,兩者都沒有裝備機炮。其火力控製設備基本相同,裝備的是視準式光學瞄準具、aero-1a機載飛彈控製係統和投放戰術核炸彈用的an/ajb-3(或-3a)姿態參考和轟炸係統。aero-1a係統包括an/apq-72單脈衝搜索/測距雷達、an/apa-128(f-4a)或an/apa-157(f-4b)火力控製組(也稱目標截擊計算機或連續波製導雷達)和aaa-4空對空紅外探測器。有部分f-4b飛機被改裝成幾種專用飛機,計1架ef-4b、2架nf-4b、228架f-4n和44架qf-4b等。飛機有兩套操縱係統,後座雷達操作員也可進行操縱。共生產649架,包括12架f-4g。美海軍將226架翻修,編號改為f-4n,第一架1973年2月交付,1978年春交付完畢。


    rf-4b(原f4h-1p) b型的偵察型,1965年3月試飛。偵察係統同rf-4c,無軍械,單操縱係統,共生產46架。30架於1978年底改裝,增加了an/aad-5紅外線掃描設備、an/apd-10側視雷達、an/asn-92艦上慣性導航係統和an/asw-25自動著艦係統。


    f-4c(原f-110a,下圖) 由b型改進的空軍用戰術戰鬥機。裝兩台j79-ge-15發動機,單台加力推力75.7千牛(7710公斤)。主要改變是增加了空對地攻擊能力和在後座艙加裝了飛機操縱係統。火力控製設備方麵的改動是:在飛彈控製係統中用apq-100雷達代替apq-72,主要改進是增加了地形測繪和手控投彈時顯示距離的空對地功能;用an/apa-157代替an/apa-128,拆掉了aaa-4紅外探測裝置;係統編號改為aero-1a。此外,把an/ajb-3換成an/ajb-7姿態參考和轟炸係統、增加了an/arw-77“小鬥犬”飛彈控製器和a24g中央大氣數據計算機等。雖然翼下掛架可以掛各種炸彈和火箭彈發射器,但由於沒有有效的瞄準設備,攻擊精度不高。c型飛機於1965年參加了越南戰爭,戰爭後期約有27架f-4c(s/n 68-594~611和s/n 69-349~357)裝備了an/arn-92羅蘭d,用作盲目轟炸時的瞄準測距器(pass finder)。機翼內側掛架可掛agm-45“百舌鳥”反輻射飛彈。採用兩套操縱係統,空中加油裝置改為伸縮套管式,代替原來的錐套式。1963年5月試飛,1966年停產,共生產583架,包括出口西班牙36架。


    rf-4c(原rf-110a,下圖) c型的偵察型,用於取代rf-101。為攜帶偵察設備,機頭加長0.84米。帶3種主要偵察設備;側視雷達,用於記錄航路兩側地形的高解析度雷達圖;夜間偵察地麵情況用的紅外探測器;前視和側視照相機。偵察係統由後座控製。yrf-4c於1963年8月試飛,生產型於1964年5月試飛,1973年底停產,共生產505架。


    f-4d c型的改型,加強了對地攻擊能力,用來代替f-105d。裝兩台j79-ge-15發動機。其1號機(s/n 64-929)於1965年12月9日首飛,1966年3月10日開始交付,共生產了825架。f-4d的火力控製設備增加了an/asg-22前置計算光學瞄準具、an/asq-91武器投放計算機、在後座艙中增加了1個電視顯示器和外掛的an/avq-10或an/avq-23雷射係統吊艙。d型飛機裝備的aero-1a係統使用的雷達和火力控製組分別改為an/apq-109和an/apa-165,增加了空對地測距和手控地形跟蹤功能。在第27批以後的飛機的機頭加裝有紅外搜索跟蹤裝置(irst)。部分d型飛機的對地攻擊武器增加了agm-65“幼畜”空對地飛彈、agm-62“白星眼”電視製導炸彈以及gbu-8/b、gbu-9/b等製導炸彈等。d型飛機也參加了越南戰爭,而且f-4d-32以後的部分飛機(約51架)裝備了能利用東南亞地區羅蘭站進行盲目轟炸的an/arn-92羅蘭d。裝備了an/aps-107雷達尋的和警戒係統(rhaw)的飛機可以使用agm-45“百舌鳥”反輻射飛彈。1965年12月試飛,共生產825架,其中包括出口伊朗32架,出口韓國36架。


    f-4e(下圖) d型的多用途改進型,主要用作製空戰鬥機,兼顧對地攻擊。裝兩台j79-ge-17發動機,單台加力推力79.6千牛(8120公斤)。機身內增加一個7號油箱,總載油量增加。外部掛架數量保持不變,但在前機身內增加了1門固定安裝的20mmm61“火神”6管炮。f-4e-41於1967年6月30日首飛,截止到1978年5月31日,共生產了1383架,占f-4的各型飛機生產總數的26.6%,是f-4中生產最多的型別。除美國空軍外,還裝備了德國(前西德)、韓國、以色列、土耳其、伊朗和埃及等國。目前仍在韓國、以色列、土耳其和埃及等國服役。f-4e戰鬥機裝備的火力控製設備有:an/asg-26前置計算光學瞄準具、an/apq-120雷達、an/asq-91武器投放計算機、an/ajb-7姿態參考和轟炸係統和外掛式的雷射照射/ 跟蹤吊艙等。f-4e-42-mc(s/n 66-236)以後的部分飛機裝備了an/apr-36和an/apr-37雷達尋的和警戒係統(rhaw),最終有72架被改裝成f-4g“野鼬鼠”電子戰飛機。1973年初,f-4e-48-mc(s/n 71-237)以後的飛機裝備了an/asx-1電/光目標識別係統。後期又用機翼前緣縫翼代替吹氣襟翼。1967年6月試飛,截止1978年交付1350架,是f-4各型中生產數量最大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利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色神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色神光並收藏利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