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道飛彈核潛艇歸海軍建製和指揮,但戰略性調防,部署和飛彈發射的批準權限在國家最高指揮當局。彈道飛彈核潛艇與陸基彈道飛彈和戰略轟炸機一起構成國家三位一體的戰略核力量。因此,平時主要遊弋於水下,對敵實施戰略核威懾;戰時,作為高生存力的核反擊力量,負責摧毀敵岸基戰略目標,政治經濟高度集中的大中城市,主要交通樞紐和通信設施,大型軍事基地和港口等重要目標。
由於彈道飛彈核潛艇具有隱蔽、安全、機動性強、作戰威力大等特點,因此備受世界各國的重視。彈道飛彈潛艇排水量一般為6000~30000噸,載彈量為16~24枚,水下續航能力相對無限(相對而言)。目前,世界各核大國都將戰略核彈頭重點部署在彈道飛彈核潛艇上。美國和俄羅斯的戰略進攻核彈頭潛基部署已達到50%。英國已於1995年9月宣布將其戰略核彈頭全部部署在核潛艇上。法國也於上世紀末把戰略核力量全部部署在核潛艇上。可以預見,彈道飛彈核潛艇將是21世紀最重要的核力量,事係整個世界的安危。
自從1959年人類第一艘彈道飛彈核潛艇“喬治?華盛頓號”下水以來,世界各國特別是大國在這方麵展開了激烈角逐,繼美國之後,前蘇聯、英國、法國和中國先後研製成功彈道飛彈核潛艇。其中美蘇兩國的彈道飛彈核潛艇無論在質量上還是在數量上均遠遠地超過其它三國,呈現出五國擁有,兩強爭雄的態勢。
美國彈道飛彈核潛艇
迄今為止,人類已經製造了180餘艘彈道飛彈核潛艇,在役的有60餘艘。美國是研製彈道飛彈核潛艇的開路先鋒。自1960年7月發射第一枚潛基彈道飛彈以來,美海軍便不遺餘力地發展彈道飛彈核潛艇,迄今已發展了4代,共建造了59艘。第一代是"喬治?華盛頓"級,裝備射程1500海裏的"北極星"a1型彈道飛彈,建造了5艘:第二代是"伊桑?艾倫"級,裝備射程為1500海裏的"北極星"a2型彈道飛彈,也建造了5艘;第三代是"拉斐特"級,裝備射程為2500海裏的"北極星"a3型潛射彈道飛彈,建造了31艘;"俄亥俄"級彈道飛彈核潛艇第四代是"俄亥俄"級,被公認為世界上性能最先進的彈道飛彈核潛艇。"俄亥俄"級彈道飛彈核潛艇的艇體為拉長的水滴形,採用美國傳統的單殼體結構,建造了18艘,是美國唯一在役的彈道飛彈核潛艇。艇長170.7米,寬12.8米,吃水11.1米,標準排水量1.66萬噸,水下排水量1.87萬噸,水麵航速25~30節,水下航速30節,最大潛深400米,每艘潛艇裝載24枚"三叉戟"飛彈,4具魚雷發射管,可發射mk48型魚雷和"捕鯨叉"飛彈。其中4艘裝備的是射程為7400公裏的"三叉戟i"型飛彈,另14艘裝備的是射程1.2萬公裏的"三叉戟-ii"型飛彈。該飛彈每枚可攜帶8~12個tnt當量為10萬噸分導式多彈頭,圓概率誤差90米。
蘇俄彈道飛彈核潛艇
冷戰時期,前蘇聯是世界上第一個從潛艇上發射彈道飛彈的國家,不過那是一艘常規潛艇。為與美國抗衡,前蘇聯及俄羅斯也相應地發展了4代彈道飛彈核潛艇,分別是:第一代"h"級,39艘,裝備有3-6枚ss-n-5或-8式彈道飛彈;第二代"y"級,34艘,裝備16枚ss-n-6式彈道飛彈;"颱風"級彈道飛彈核潛艇第三代是"d"級,43艘,裝備12枚彈道飛彈;第四代是"颱風"級,"颱風"級彈道飛彈核潛艇是目前俄羅斯最具特色、最具威力的彈道飛彈核潛艇,排水量達3.38萬噸,是世界上最大的彈道飛彈核潛艇,近乎"俄亥俄"級的兩倍。"颱風"級彈道飛彈核潛艇集前蘇聯及俄羅斯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艇技術與經驗之大成,於1977-1989年間,共建造6艘。該潛艇艇長175米,寬22.8米,吃水11.5米,標準排水量2.45萬噸,水下排水量3.38萬噸,水麵航速16節,水下航速28節,最大潛深500米。裝備有20枚ss-n-20型彈道飛彈,每枚攜帶6-9個威力為15萬噸tnt當量的分導式多彈頭,圓概率誤差為300米。前蘇聯曾是擁有彈道飛彈核潛艇最多的國家。另據報導,俄羅斯正在建造下一代彈道飛彈核潛艇-"北風之神",預計將於2003年建成下水。
英國彈道飛彈核潛艇
英國"前衛"級彈道飛彈核潛艇的彈道飛彈核潛艇是在美國的幫助下完成的。1953年,英國開始研製核潛艇,經過10年的努力,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無畏"級和第二代攻擊型核潛艇"勇士"級相繼下水。在總結攻擊型核潛艇技術和經驗的基礎上,於1964年開始建造第一代彈道飛彈核潛艇"決心"級,共建造了4艘,該潛艇裝備有16枚"北極星"a3彈道飛彈,現已全部退役。目前,英國皇家海軍唯一的核力量就是由4艘第二代彈道飛彈核潛艇"前衛"級組成。每艘裝備16枚美製"三叉戟"ii型潛射彈道飛彈,配備核彈頭48枚。
法國彈道飛彈核潛艇
與英國不同,法國的彈道飛彈核潛艇完全是依靠本國的力量研製成功的。自60年代初至今,法國發展了"可畏"級、"不屈"級、"凱旋"級三個級別共9艘彈道飛彈核潛艇,分別建造或改裝了6艘、5艘、和3艘、其中5艘"不屈"級是經5艘"可畏"級改裝而來的。"凱旋"級的首製艇"凱旋號"於1996年9月開始服役,2號艇"勇猛號",3號艇"警醒號"也分別於1999年12月和2000年10月加入現役。"凱旋"級彈道飛彈核潛艇艇長138米,寬12.5米,吃水12.5米,標準排水量1.26萬噸,水下排水量1.4萬噸,水麵航速20節,水下航速25節,最大潛深500米。裝備有16枚射程為5300公裏的法製m-45型潛射彈道飛彈、"飛魚"潛射戰術飛彈等。
由於彈道飛彈核潛艇具有隱蔽、安全、機動性強、作戰威力大等特點,因此備受世界各國的重視。彈道飛彈潛艇排水量一般為6000~30000噸,載彈量為16~24枚,水下續航能力相對無限(相對而言)。目前,世界各核大國都將戰略核彈頭重點部署在彈道飛彈核潛艇上。美國和俄羅斯的戰略進攻核彈頭潛基部署已達到50%。英國已於1995年9月宣布將其戰略核彈頭全部部署在核潛艇上。法國也於上世紀末把戰略核力量全部部署在核潛艇上。可以預見,彈道飛彈核潛艇將是21世紀最重要的核力量,事係整個世界的安危。
自從1959年人類第一艘彈道飛彈核潛艇“喬治?華盛頓號”下水以來,世界各國特別是大國在這方麵展開了激烈角逐,繼美國之後,前蘇聯、英國、法國和中國先後研製成功彈道飛彈核潛艇。其中美蘇兩國的彈道飛彈核潛艇無論在質量上還是在數量上均遠遠地超過其它三國,呈現出五國擁有,兩強爭雄的態勢。
美國彈道飛彈核潛艇
迄今為止,人類已經製造了180餘艘彈道飛彈核潛艇,在役的有60餘艘。美國是研製彈道飛彈核潛艇的開路先鋒。自1960年7月發射第一枚潛基彈道飛彈以來,美海軍便不遺餘力地發展彈道飛彈核潛艇,迄今已發展了4代,共建造了59艘。第一代是"喬治?華盛頓"級,裝備射程1500海裏的"北極星"a1型彈道飛彈,建造了5艘:第二代是"伊桑?艾倫"級,裝備射程為1500海裏的"北極星"a2型彈道飛彈,也建造了5艘;第三代是"拉斐特"級,裝備射程為2500海裏的"北極星"a3型潛射彈道飛彈,建造了31艘;"俄亥俄"級彈道飛彈核潛艇第四代是"俄亥俄"級,被公認為世界上性能最先進的彈道飛彈核潛艇。"俄亥俄"級彈道飛彈核潛艇的艇體為拉長的水滴形,採用美國傳統的單殼體結構,建造了18艘,是美國唯一在役的彈道飛彈核潛艇。艇長170.7米,寬12.8米,吃水11.1米,標準排水量1.66萬噸,水下排水量1.87萬噸,水麵航速25~30節,水下航速30節,最大潛深400米,每艘潛艇裝載24枚"三叉戟"飛彈,4具魚雷發射管,可發射mk48型魚雷和"捕鯨叉"飛彈。其中4艘裝備的是射程為7400公裏的"三叉戟i"型飛彈,另14艘裝備的是射程1.2萬公裏的"三叉戟-ii"型飛彈。該飛彈每枚可攜帶8~12個tnt當量為10萬噸分導式多彈頭,圓概率誤差90米。
蘇俄彈道飛彈核潛艇
冷戰時期,前蘇聯是世界上第一個從潛艇上發射彈道飛彈的國家,不過那是一艘常規潛艇。為與美國抗衡,前蘇聯及俄羅斯也相應地發展了4代彈道飛彈核潛艇,分別是:第一代"h"級,39艘,裝備有3-6枚ss-n-5或-8式彈道飛彈;第二代"y"級,34艘,裝備16枚ss-n-6式彈道飛彈;"颱風"級彈道飛彈核潛艇第三代是"d"級,43艘,裝備12枚彈道飛彈;第四代是"颱風"級,"颱風"級彈道飛彈核潛艇是目前俄羅斯最具特色、最具威力的彈道飛彈核潛艇,排水量達3.38萬噸,是世界上最大的彈道飛彈核潛艇,近乎"俄亥俄"級的兩倍。"颱風"級彈道飛彈核潛艇集前蘇聯及俄羅斯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艇技術與經驗之大成,於1977-1989年間,共建造6艘。該潛艇艇長175米,寬22.8米,吃水11.5米,標準排水量2.45萬噸,水下排水量3.38萬噸,水麵航速16節,水下航速28節,最大潛深500米。裝備有20枚ss-n-20型彈道飛彈,每枚攜帶6-9個威力為15萬噸tnt當量的分導式多彈頭,圓概率誤差為300米。前蘇聯曾是擁有彈道飛彈核潛艇最多的國家。另據報導,俄羅斯正在建造下一代彈道飛彈核潛艇-"北風之神",預計將於2003年建成下水。
英國彈道飛彈核潛艇
英國"前衛"級彈道飛彈核潛艇的彈道飛彈核潛艇是在美國的幫助下完成的。1953年,英國開始研製核潛艇,經過10年的努力,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無畏"級和第二代攻擊型核潛艇"勇士"級相繼下水。在總結攻擊型核潛艇技術和經驗的基礎上,於1964年開始建造第一代彈道飛彈核潛艇"決心"級,共建造了4艘,該潛艇裝備有16枚"北極星"a3彈道飛彈,現已全部退役。目前,英國皇家海軍唯一的核力量就是由4艘第二代彈道飛彈核潛艇"前衛"級組成。每艘裝備16枚美製"三叉戟"ii型潛射彈道飛彈,配備核彈頭48枚。
法國彈道飛彈核潛艇
與英國不同,法國的彈道飛彈核潛艇完全是依靠本國的力量研製成功的。自60年代初至今,法國發展了"可畏"級、"不屈"級、"凱旋"級三個級別共9艘彈道飛彈核潛艇,分別建造或改裝了6艘、5艘、和3艘、其中5艘"不屈"級是經5艘"可畏"級改裝而來的。"凱旋"級的首製艇"凱旋號"於1996年9月開始服役,2號艇"勇猛號",3號艇"警醒號"也分別於1999年12月和2000年10月加入現役。"凱旋"級彈道飛彈核潛艇艇長138米,寬12.5米,吃水12.5米,標準排水量1.26萬噸,水下排水量1.4萬噸,水麵航速20節,水下航速25節,最大潛深500米。裝備有16枚射程為5300公裏的法製m-45型潛射彈道飛彈、"飛魚"潛射戰術飛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