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裝備:攻擊武器為mk48型魚雷,由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發射。這些發射管分2排橫列布置在魚雷艙前部
電子設備:sqs-4型和bqr-2b型聲吶,分別布置在魚雷發射管的上方和下部;mkll2型魚雷火控係統;2部潛望鏡,並排位於指揮台圍殼內,可升降;1部ss-2型雷達升降桅杆,位於潛望鏡之後;1部電子對抗升降裝置,位於雷達升降桅杆之後
現代潛艇由於常在水中行動,多採用水滴型艇型。您知道“水滴型”潛艇的鼻祖是誰嗎?是美國“鰹魚”級攻擊型核潛艇。
在“鰹魚”級誕生之前,美國建造了包括“鸚鵡螺”號在內的3級攻擊型核潛艇,外形都採用傳統的潛艇形狀。由於核動力的使用給潛艇帶來了近似無限的水下續航力,所以核潛艇在水下航行和機動的時間就更多了,而傳統艇型的潛艇水下機動性較差。設計“鰹魚”級時,設計人員第一次採用了水滴外形,並在實際應用中證明非常有效,以後各國設計建造的潛艇,都紛紛效仿。
“鰹魚”級不但是第一級採用水滴型艇體的潛艇,還是世界是第一次採用標準壓水堆、圍殼舵、單軸推進的潛艇。
6艘“鰹魚”級艇全部建成後,除1艘部署在太平洋外,其餘5艘都遊弋於大西洋。因沒有參加過戰爭,一生也就平平淡淡過去了。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蠍子”號。該艇在建造之初就不順。1957年11月1日鋪放龍骨後,改為建造ssbn 598號核潛艇,成為搭載“北極星”彈道飛彈的“喬治?華盛頓”號。之後再次鋪放龍骨,“蠍子”號才得以建成。不過服役後的“蠍子”號身手不凡,1962年創下了水下連續航行70天的紀錄。
“蠍子”號最終的命運更加悲慘。1968年5月22日,“蠍子”號在大西洋亞速爾群島附近航行時,在沒有任何徵兆的情況下,突然沉入3000米深的海底,99名艇員全部遇難,失事原因至今不明。
美國第二(3)代長尾鯊級多用途攻擊型核潛艇 [本章字數:324 最新更新時間:2009-05-30 20:16:58.0]
----------------------------------------------------
長尾鯊級屬於第二代攻擊型核潛艇,1958年至1967年間共建造14艘。長尾鯊級的首艇長尾鯊號於1961年服役,1963年4月10日大深度潛航試驗時在波士頓以東220海裏處沉沒。
長尾鯊級技術參數
外形尺寸:長84.9米,寬9.6米,吃水7.6米。
排水量:水上3750噸,水下4310噸。
航速:水上20節,水下25節以上。
潛深:300-400米。
人員編製:127人。
動力裝置:採用s5w壓水堆,單軸,15000軸馬力,採用2台蒸汽平透傳動方式。
武器裝備:4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配備魚雷和“沙布洛克”火箭助推魚雷。
電子設備:an/bqq-2型高效率綜合聲納。
美國第二(4)代鱘魚級攻擊型核潛艇 [本章字數:651 最新更新時間:2009-05-30 20:17:12.0]
----------------------------------------------------
鱘魚級是第二代攻擊型核潛艇,於1961年至1975年共建成服役37艘。該級潛艇採用先進的水滴形艇型,但艇體比以往的攻擊型潛艇大,指揮台圍殼較高,圍殼舵的位置較低,這樣可提高潛艇在潛望鏡深度的操縱性能。鱘魚級潛艇可在北極冰下活動,裝有一部探冰聲納。為了有利於上浮時破冰,艇圍殼結構進行了加強,圍殼舵可轉動90度。
該級潛艇服役後陸續進行了一些改裝,有些艇正在裝消聲瓦;有些艇裝載了深潛救生艇;還有些艇因裝上了蛙人運輸艇,而具有兩棲攻擊的輔助作戰能力。雖然鱘魚級的設計使用壽命為30年,但隨著美海軍的戰略調整,估計會有一些艇提前退役。
鱘魚級技術參數
外形尺寸:長92.1米,寬9.7米,吃水8.8米。
排水量:水下4780噸。
航速:水上15節,水下26節。
潛深:400米(極限潛深可達500米)。
人員編製:107人。
動力裝置:1座s5w壓水堆和2台蒸汽輪機,總功率為1.5萬馬力。
武器裝備:4具魚雷發射管,可發射mk48型魚雷、魚叉潛射反艦飛彈以及戰斧對陸攻擊型和反艦型巡航飛彈,總數為23枚,除此之外,魚雷管還可裝mk67或mk60水雷,鱘魚級原本裝有沙布洛克反潛飛彈,後由於該飛彈的逐步被淘汰,而換裝了戰斧飛彈。
電子設備:bqq-2型聲納(後有9艘改為bqq-5型,使艇長增加了3米),an/bqq2多用途綜合聲吶、an/bqs8水下導航聲吶、mk117魚雷射擊指揮係統、慣性導航設備和“奧米加”導航設備等。
美國第三(5)代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 [本章字數:884 最新更新時間:2009-05-30 20:17:28.0]
----------------------------------------------------
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
排水量:6927噸
規格:全長360英尺(109.7米),全寬33.1英尺(10.1米),吃水32.1英尺(9.8米)。
裝備:533毫米魚雷發射管4具(可發射魚雷/戰斧巡弋飛彈/魚叉反艦飛彈等,搭載數22枚),snn719之後各艦加裝12具mk36戰斧巡弋飛彈垂直發射管,snn756之後各艦並備有水雷。
主機:2具通用電氣s6g壓水冷卻式核子反應爐,2具齒輪傳動渦輪機;35000軸馬力,單軸,航速30節以上。
電子設備:sqs-4型和bqr-2b型聲吶,分別布置在魚雷發射管的上方和下部;mkll2型魚雷火控係統;2部潛望鏡,並排位於指揮台圍殼內,可升降;1部ss-2型雷達升降桅杆,位於潛望鏡之後;1部電子對抗升降裝置,位於雷達升降桅杆之後
現代潛艇由於常在水中行動,多採用水滴型艇型。您知道“水滴型”潛艇的鼻祖是誰嗎?是美國“鰹魚”級攻擊型核潛艇。
在“鰹魚”級誕生之前,美國建造了包括“鸚鵡螺”號在內的3級攻擊型核潛艇,外形都採用傳統的潛艇形狀。由於核動力的使用給潛艇帶來了近似無限的水下續航力,所以核潛艇在水下航行和機動的時間就更多了,而傳統艇型的潛艇水下機動性較差。設計“鰹魚”級時,設計人員第一次採用了水滴外形,並在實際應用中證明非常有效,以後各國設計建造的潛艇,都紛紛效仿。
“鰹魚”級不但是第一級採用水滴型艇體的潛艇,還是世界是第一次採用標準壓水堆、圍殼舵、單軸推進的潛艇。
6艘“鰹魚”級艇全部建成後,除1艘部署在太平洋外,其餘5艘都遊弋於大西洋。因沒有參加過戰爭,一生也就平平淡淡過去了。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蠍子”號。該艇在建造之初就不順。1957年11月1日鋪放龍骨後,改為建造ssbn 598號核潛艇,成為搭載“北極星”彈道飛彈的“喬治?華盛頓”號。之後再次鋪放龍骨,“蠍子”號才得以建成。不過服役後的“蠍子”號身手不凡,1962年創下了水下連續航行70天的紀錄。
“蠍子”號最終的命運更加悲慘。1968年5月22日,“蠍子”號在大西洋亞速爾群島附近航行時,在沒有任何徵兆的情況下,突然沉入3000米深的海底,99名艇員全部遇難,失事原因至今不明。
美國第二(3)代長尾鯊級多用途攻擊型核潛艇 [本章字數:324 最新更新時間:2009-05-30 20:16:58.0]
----------------------------------------------------
長尾鯊級屬於第二代攻擊型核潛艇,1958年至1967年間共建造14艘。長尾鯊級的首艇長尾鯊號於1961年服役,1963年4月10日大深度潛航試驗時在波士頓以東220海裏處沉沒。
長尾鯊級技術參數
外形尺寸:長84.9米,寬9.6米,吃水7.6米。
排水量:水上3750噸,水下4310噸。
航速:水上20節,水下25節以上。
潛深:300-400米。
人員編製:127人。
動力裝置:採用s5w壓水堆,單軸,15000軸馬力,採用2台蒸汽平透傳動方式。
武器裝備:4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配備魚雷和“沙布洛克”火箭助推魚雷。
電子設備:an/bqq-2型高效率綜合聲納。
美國第二(4)代鱘魚級攻擊型核潛艇 [本章字數:651 最新更新時間:2009-05-30 20:17:12.0]
----------------------------------------------------
鱘魚級是第二代攻擊型核潛艇,於1961年至1975年共建成服役37艘。該級潛艇採用先進的水滴形艇型,但艇體比以往的攻擊型潛艇大,指揮台圍殼較高,圍殼舵的位置較低,這樣可提高潛艇在潛望鏡深度的操縱性能。鱘魚級潛艇可在北極冰下活動,裝有一部探冰聲納。為了有利於上浮時破冰,艇圍殼結構進行了加強,圍殼舵可轉動90度。
該級潛艇服役後陸續進行了一些改裝,有些艇正在裝消聲瓦;有些艇裝載了深潛救生艇;還有些艇因裝上了蛙人運輸艇,而具有兩棲攻擊的輔助作戰能力。雖然鱘魚級的設計使用壽命為30年,但隨著美海軍的戰略調整,估計會有一些艇提前退役。
鱘魚級技術參數
外形尺寸:長92.1米,寬9.7米,吃水8.8米。
排水量:水下4780噸。
航速:水上15節,水下26節。
潛深:400米(極限潛深可達500米)。
人員編製:107人。
動力裝置:1座s5w壓水堆和2台蒸汽輪機,總功率為1.5萬馬力。
武器裝備:4具魚雷發射管,可發射mk48型魚雷、魚叉潛射反艦飛彈以及戰斧對陸攻擊型和反艦型巡航飛彈,總數為23枚,除此之外,魚雷管還可裝mk67或mk60水雷,鱘魚級原本裝有沙布洛克反潛飛彈,後由於該飛彈的逐步被淘汰,而換裝了戰斧飛彈。
電子設備:bqq-2型聲納(後有9艘改為bqq-5型,使艇長增加了3米),an/bqq2多用途綜合聲吶、an/bqs8水下導航聲吶、mk117魚雷射擊指揮係統、慣性導航設備和“奧米加”導航設備等。
美國第三(5)代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 [本章字數:884 最新更新時間:2009-05-30 20:17:28.0]
----------------------------------------------------
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
排水量:6927噸
規格:全長360英尺(109.7米),全寬33.1英尺(10.1米),吃水32.1英尺(9.8米)。
裝備:533毫米魚雷發射管4具(可發射魚雷/戰斧巡弋飛彈/魚叉反艦飛彈等,搭載數22枚),snn719之後各艦加裝12具mk36戰斧巡弋飛彈垂直發射管,snn756之後各艦並備有水雷。
主機:2具通用電氣s6g壓水冷卻式核子反應爐,2具齒輪傳動渦輪機;35000軸馬力,單軸,航速30節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