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令西方國家感到畏懼的還是艇上強大、眾多的武器裝備:六個直徑533毫米的53型線導魚雷發射管(可帶18枚魚雷)、中近程ss-n-15潛對潛飛彈、可由“俱樂部-s”飛彈係統發射的3m54e反艦巡航飛彈、“針”式輕型潛空飛彈,以及各型先進水雷(最多可攜帶30枚)。同時,該級艇上裝備的快速裝填裝置更是令西方常規潛艇望塵莫及。
“阿穆爾”級1650型潛艇長67米,寬7.1米,標準排水量為1765噸(“拉達”級為1950噸),水下排水量為2650噸,巡航距離120公裏,最大水下續航時間45天。水下航速21節,水下繼航能力650海裏/3節,下潛深度250米。水麵最大航速為10~11節,使用柴油機的最大巡航距離為6000海裏。由於自動化程度高,該級潛艇的艇員編製遠遠小於“基洛”636型潛艇,僅在34~41人之間。
紅寶石設計局正在積極推銷其新一代“阿穆爾”級潛艇。為適應不同客戶的需求,在推出“阿穆爾”級1650型的同時,紅寶石還研製了“阿穆爾”級係列產品。其中,“阿穆爾”級950型潛艇的建造已接近尾聲。與”阿穆爾”級1650型潛艇相比,它的排水量要小得多。“阿穆爾”級950型與“阿穆爾”級1650型擁有下列相同的武器裝備:射程為200公裏的反艦巡航飛彈、自尋的線導多功能魚雷、水雷。在不久的將來,“阿穆爾”級潛艇家族還將添加新成員,即600~700噸的“阿穆爾”級550型潛艇。
蘇聯第四代拉達級常規潛艇 [本章字數:885 最新更新時間:2009-05-27 22:48:10.0]
----------------------------------------------------
“拉達”級的研製工作可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末。1989年,前蘇聯海軍授予紅寶石設計局一份合同,委託其負責設計新的第四代常規潛艇。由於前蘇聯的解體,國內需求大大減少,為了生存,設計局把目光投向國外,在設計時從“小”(小型潛艇)處著手,希望能在
國際市場上找到買家。基於這種想法,根據不同用戶需求,紅寶石設計局最終完成了一個“拉達”級(出口型稱“阿穆爾”級)潛艇家族的設計工作。以標準排水量的不同分別命名為550、750、950、1450、1650和1850型,這是俄羅斯潛艇發展史上的第一次。所有型號的潛艇均採用相同的設計和整體布局,使用統一的設備,主要差別在於潛艇的外形尺寸不同以及由此帶來的潛艇武備數量、海上自持力、續航力及艇員編製上的差異。由於“拉達”級潛艇採用模塊化係列設計,可根據不同需要建造相應噸位的潛艇,因此具有較高的性價比。
“拉達”級1650型水下排水量1765噸,長67米,最大潛深為250米,續航力650海裏,最大水下自持力為10天。艇上有6具魚雷管,武器載荷為18枚。
據紅寶石中央設計局稱,該級艇應用了許多新的係統,在設計上也有諸多創新。其中包括一套基於現代數據總線技術的自動化指揮和武器控製係統、1套包含拖曳陣在內的聲吶裝置以及“基洛”級潛艇636型上的降噪技術。艇上覆蓋了消聲塗層以降低對敵主動聲吶的目標回聲強度。
紅寶石設計局同時也應用燃料電池技術為該級艇開發了aip推進模塊,這種模塊將根據用戶的需要進行安裝。
對外出口型還可能在水平舵後加裝一個垂直發射艙,長7米,可以容納8具垂直發射管,發射“布拉莫斯”反艦飛彈。
“聖彼得堡”號為俄海軍第四代柴電動力潛艇677級的首艇。據悉,俄科研人員和設計師們在該級潛艇的研製過程中運用了大量最新的科技成果,使其綜合作戰效能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聖彼得堡”號上安裝了170餘種最新研製的精密儀器、設備和係統。該艇還裝備了一體化程度非常高的推進係統,靜音效果較老式潛艇提升了數倍之多,有效提高了生存能力。據專家們估計,俄海軍今後最多可能會裝備40艘677級潛艇。
蘇聯g(高爾夫)級常規潛艇 [本章字數:1121 最新更新時間:2009-05-29 21:11:31.0]
----------------------------------------------------
國別:俄羅斯
類型:潛艇
編號:
艦艇名稱:g級常規動力彈道飛彈潛艇 (又稱“高爾夫”級)
在前蘇聯的彈道飛彈潛艇家族中,隻有一型是常規動力的,即在50年代末發展的g級大型飛彈潛艇,簡稱g級。其動力裝置包括 3台柴油機和 3台推進電機,採用三軸推進方式,使潛艇的水上航速為16節,水下航速17.6節,水麵續航力可達 22700海裏。
f級潛艇是前蘇聯在 50年代設計得較為成功的一級常規攻擊潛艇,g級潛艇外形則很像是在 f級當中**了一個飛彈艙,艙內有3發隻能在水麵發射的 ss-n?4彈道飛彈,因此 g級的排水量較之以前的常規潛艇大大增加,約為3000噸(水下),其中 g? 1型的艇長為98米,寬 8.5米,吃水 6.4米。
隨著前蘇聯彈道飛彈的不斷改進,g級潛艇也不斷進行著“脫胎換骨”的改裝。在1961年~ 1972年間,有 13艘 g?1型換裝了ss?n?5飛彈,但數量仍為3發,形成了 g?2型潛艇 ;其後,前蘇聯海軍又將 1艘 g級潛艇加長 20米、使之能攜載 6枚彈道飛彈,排水量也隨之增至 3500噸;之後,又有1艘潛艇被加長改裝了 6發更為先進的 ss?n?8飛彈 ;最後,前蘇聯海軍為試驗更新型的潛射飛彈,將 1艘 g級潛艇改裝成試驗艇,使其隻攜載已發現“颱風”級彈道飛彈核潛艇裝備的ss-n?20飛彈,即為 g? 5型。在這所有的幾種改型中,g?4型的意義最為重大,因為在此之前的型號都隻能在水麵發射飛彈,g? 4型是為了水下發射飛彈而進行改裝設計的。
“阿穆爾”級1650型潛艇長67米,寬7.1米,標準排水量為1765噸(“拉達”級為1950噸),水下排水量為2650噸,巡航距離120公裏,最大水下續航時間45天。水下航速21節,水下繼航能力650海裏/3節,下潛深度250米。水麵最大航速為10~11節,使用柴油機的最大巡航距離為6000海裏。由於自動化程度高,該級潛艇的艇員編製遠遠小於“基洛”636型潛艇,僅在34~41人之間。
紅寶石設計局正在積極推銷其新一代“阿穆爾”級潛艇。為適應不同客戶的需求,在推出“阿穆爾”級1650型的同時,紅寶石還研製了“阿穆爾”級係列產品。其中,“阿穆爾”級950型潛艇的建造已接近尾聲。與”阿穆爾”級1650型潛艇相比,它的排水量要小得多。“阿穆爾”級950型與“阿穆爾”級1650型擁有下列相同的武器裝備:射程為200公裏的反艦巡航飛彈、自尋的線導多功能魚雷、水雷。在不久的將來,“阿穆爾”級潛艇家族還將添加新成員,即600~700噸的“阿穆爾”級550型潛艇。
蘇聯第四代拉達級常規潛艇 [本章字數:885 最新更新時間:2009-05-27 22:48:10.0]
----------------------------------------------------
“拉達”級的研製工作可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末。1989年,前蘇聯海軍授予紅寶石設計局一份合同,委託其負責設計新的第四代常規潛艇。由於前蘇聯的解體,國內需求大大減少,為了生存,設計局把目光投向國外,在設計時從“小”(小型潛艇)處著手,希望能在
國際市場上找到買家。基於這種想法,根據不同用戶需求,紅寶石設計局最終完成了一個“拉達”級(出口型稱“阿穆爾”級)潛艇家族的設計工作。以標準排水量的不同分別命名為550、750、950、1450、1650和1850型,這是俄羅斯潛艇發展史上的第一次。所有型號的潛艇均採用相同的設計和整體布局,使用統一的設備,主要差別在於潛艇的外形尺寸不同以及由此帶來的潛艇武備數量、海上自持力、續航力及艇員編製上的差異。由於“拉達”級潛艇採用模塊化係列設計,可根據不同需要建造相應噸位的潛艇,因此具有較高的性價比。
“拉達”級1650型水下排水量1765噸,長67米,最大潛深為250米,續航力650海裏,最大水下自持力為10天。艇上有6具魚雷管,武器載荷為18枚。
據紅寶石中央設計局稱,該級艇應用了許多新的係統,在設計上也有諸多創新。其中包括一套基於現代數據總線技術的自動化指揮和武器控製係統、1套包含拖曳陣在內的聲吶裝置以及“基洛”級潛艇636型上的降噪技術。艇上覆蓋了消聲塗層以降低對敵主動聲吶的目標回聲強度。
紅寶石設計局同時也應用燃料電池技術為該級艇開發了aip推進模塊,這種模塊將根據用戶的需要進行安裝。
對外出口型還可能在水平舵後加裝一個垂直發射艙,長7米,可以容納8具垂直發射管,發射“布拉莫斯”反艦飛彈。
“聖彼得堡”號為俄海軍第四代柴電動力潛艇677級的首艇。據悉,俄科研人員和設計師們在該級潛艇的研製過程中運用了大量最新的科技成果,使其綜合作戰效能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聖彼得堡”號上安裝了170餘種最新研製的精密儀器、設備和係統。該艇還裝備了一體化程度非常高的推進係統,靜音效果較老式潛艇提升了數倍之多,有效提高了生存能力。據專家們估計,俄海軍今後最多可能會裝備40艘677級潛艇。
蘇聯g(高爾夫)級常規潛艇 [本章字數:1121 最新更新時間:2009-05-29 21:11:31.0]
----------------------------------------------------
國別:俄羅斯
類型:潛艇
編號:
艦艇名稱:g級常規動力彈道飛彈潛艇 (又稱“高爾夫”級)
在前蘇聯的彈道飛彈潛艇家族中,隻有一型是常規動力的,即在50年代末發展的g級大型飛彈潛艇,簡稱g級。其動力裝置包括 3台柴油機和 3台推進電機,採用三軸推進方式,使潛艇的水上航速為16節,水下航速17.6節,水麵續航力可達 22700海裏。
f級潛艇是前蘇聯在 50年代設計得較為成功的一級常規攻擊潛艇,g級潛艇外形則很像是在 f級當中**了一個飛彈艙,艙內有3發隻能在水麵發射的 ss-n?4彈道飛彈,因此 g級的排水量較之以前的常規潛艇大大增加,約為3000噸(水下),其中 g? 1型的艇長為98米,寬 8.5米,吃水 6.4米。
隨著前蘇聯彈道飛彈的不斷改進,g級潛艇也不斷進行著“脫胎換骨”的改裝。在1961年~ 1972年間,有 13艘 g?1型換裝了ss?n?5飛彈,但數量仍為3發,形成了 g?2型潛艇 ;其後,前蘇聯海軍又將 1艘 g級潛艇加長 20米、使之能攜載 6枚彈道飛彈,排水量也隨之增至 3500噸;之後,又有1艘潛艇被加長改裝了 6發更為先進的 ss?n?8飛彈 ;最後,前蘇聯海軍為試驗更新型的潛射飛彈,將 1艘 g級潛艇改裝成試驗艇,使其隻攜載已發現“颱風”級彈道飛彈核潛艇裝備的ss-n?20飛彈,即為 g? 5型。在這所有的幾種改型中,g?4型的意義最為重大,因為在此之前的型號都隻能在水麵發射飛彈,g? 4型是為了水下發射飛彈而進行改裝設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