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艦為封閉式飛機甲板;機庫甲板以下的船體是整體的水密結構,由內外兩層殼體組成。除外殼體由船殼板滿足其強度和防禦要求外,內殼體由防護裝甲板組成一個裝甲殼體,保護著動力艙、油艙、彈藥艙等重要部位。飛行甲板、吊艙甲板和機庫甲板都有約50mm厚的裝甲鋼板防護,水線以下的兩舷側設有4道縱隔壁的防雷結構,垂向分為8層,沿艦長每12?13m設1道水密橫隔壁,共23道水密橫隔壁。另設10防火隔壁。縱橫向隔壁共將艦廠體分成2000多個水密隔艙,保證了艦的抗沉性。機庫甲板以上共分9層,飛行甲板以下為4層,飛行甲板以上島形上上層建築為5層。機庫和飛行甲板之間為吊艙甲板,布置有航空聯隊的辦公區和作戰指揮艙室。機庫長208.48m,約占艦長的三分之二,寬32.92m,約占船寬的四分之三;機庫高為8.07m,占三層甲板高。機庫略偏右舷,左舷其餘部分布置辦分室、控製室、通道等,並設有6個飛機加油站,以便為機庫內的飛機加油。


    機庫的四周布置有飛機維修車間,機庫的前方是士兵住艙和錨甲板,機庫的後方與機庫由一道防火消音隔壁相隔為飛機發動機維修車間。島是航空母艦電子設備天線的安裝基座,核動力航母比常規動力航母的島要小得多,沒有煙囪,占用甲板麵積很小,有利於艦載機在飛行甲板上作業。航空管製船橋位於島的最上層,其下是航海艦橋,再下是編隊司令艦橋。各種電子設備艙室和飛行甲板作業設備的支援艙室也都布置在島內。該艦造價為18.8億美元(1968年)。


    艦載機數據及推動係統


    固定翼飛機:f?14d“雄貓”戰鬥機20架、f/a?l8c/d“大黃蜂”戰鬥/攻擊機20架、a?6e“入侵者”攻擊機20架、e-2c“鷹眼”預警機5架、s-3a“海盜”反潛機10架、ea?6b“徘徊者”電子戰飛機5架


    直升機:6架 隨著f/a-18/e/f的入役越來越多的a-6和f-14以及方f/a-18會退出現役。


    尼米茲級航空母艦自1968年至1998年共建造了8艘,分別是“尼米茲”號,“艾森豪”號,“卡爾文森”號,“羅斯福”號,“林肯”號,“華盛頓”號,“斯坦尼斯”號和“杜魯門”號。


    艦上人員編製軍官161人,士兵3040人,艦載航空兵2480人,總計5681人。


    “尼米茲”級航空母艦的油料裝載量為一萬噸,航空彈藥3000噸。艦載機連隊可控製25萬平方公裏的海域和空域,每天可出動200架次執行作戰任務,裝彈量是美國現役其它航母的2-3倍。


    “尼米茲”級航空母艦自身也有強大的防衛體係,包括飛彈、火炮、電子對抗係統、“海麻雀”飛彈發射裝置。由雷達導航的“海麻雀”飛彈屬短-中程飛彈,可攻擊飛機和截擊敵方的巡航飛彈。它的近程火炮係統有自動搜索和瞄準雷達,20毫米近程火炮係統每分種能發射3000發以上炮彈,能有效地防禦敵方飛機和飛彈的近程攻擊。


    兩台核反應堆為航空母艦提供幾乎是無限期的30節以上的續航能力。8台8000千瓦汽輪發電機提供的電力可供10萬人口的城市使用。4台海水淡化裝置為“尼米茲”級航空母艦每天提供1818440升淡水。一般情況下,艦上備有供其人員消耗90天的食品和生活必需品。


    “尼米茲”級航空母艦都裝有兩座a4w密封水核反應堆,4台飛機升降機,4座飛機彈射器,4座“海麻雀”飛彈發射架,3~4座“密集陣”20毫米近程火炮武器係統,sps-48e三維對空搜索雷達,sps-49(v)5二維對空搜索雷達,3座mk-91火力控製係統,an/slq-32(v)4雷達電子對抗和火力控製係統,an/wlr-1h雷達電子監視係統。


    蘇聯/俄羅斯基輔級航空母艦 [本章字數:1631 最新更新時間:2009-05-20 21:42:28.0]


    ----------------------------------------------------


    在超級大國時代,前蘇聯曾經擁有過全球第二的強大海軍,與美國海軍在世界各大洋展開激烈競爭,但是在航空母艦這一項上,前蘇聯卻與美國有著天壤之別,這一差距直到前蘇聯解體時也沒有彌補上,風雨飄搖中的俄羅斯看來也無法在短時間擁有可與美國匹敵的航空母艦。


    與美國海軍相比,前蘇聯在航母發展上可以說是起步晚、發展慢、水平低。直到1967年才出現了“莫斯科”級直升機母艦,但這是個非驢非馬的東西,無法稱其為航母。又經過幾年努力,前蘇聯在70年代中期終於擁有了使用垂直起降飛機的“基輔”級“戰術航空巡洋艦或載機重型巡洋艦(前蘇自稱)”,這才算是初步走上了發展航空母艦的正路。


    ★“基輔”級共建造了4艘,分別是:


    ●第1艘“基輔”號,1143級,1970年7月21日在尼古拉耶夫船廠開工,1972年12月27日下水,1975年1月3日服役,1993年1月退出現役,被賣到中國;


    ●第2艘“明斯克”號,1143.2級,1972年12月29日在明斯克船廠開工,1975年9月30日下水,1978年9月28日服役,1993年1月退出現役,被賣到中國改為遊樂設施;


    ●第3艘“新羅西斯克”號,1143.3級,1975年9月30日在尼古拉船廠開工,1978年12月24日下水,1982年9月12日服役;1993年1月退出現役;


    ●第4艘“戈爾什科夫”號,原名“巴庫”號,1143.4級,1978年12月在尼古拉耶夫船廠開工,1982年4月17日下水,1987年1月服役,1994年在一場大火之後便始終處於擱置狀態,據稱當時火甚至毀掉了主發動機,修復的費用與重建相差無幾。雖有可能在改裝後被賣給印度。但雙方至今未能達成協議,費用過高,印度缺乏消化技術的能力是主要原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利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色神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色神光並收藏利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