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6月中途島海戰,珊瑚海海戰中受傷返回珍珠港的約克城號經過連續3天搶修完畢,與同級企業號、大黃蜂號埋伏在中途島東北海域,一舉擊沉日本海軍的4艘航空母艦,其中,赤城號、加賀號以及飛龍號、一艘巡洋艦是企業號的艦載俯衝轟炸機的戰果,約克城號的俯衝轟炸機摧毀了蒼龍號。約克城號則連續遭日軍飛龍號航空母艦的飛機反擊,被3顆炸彈和2枚魚雷命中,被迫棄艦,後被日本潛艇發射的2枚魚雷擊沉。
1942年美國海軍與日本聯合艦隊在西南太平洋海域的爭奪瓜達爾卡納爾島控製權的鏖戰中,大黃蜂號在聖克魯斯海戰中被4顆炸彈和2枚魚雷重創,後在日本航空母艦艦載機的攻擊之下被迫放棄,最終被擊沉,企業號兩次海戰中都被炸彈擊中而負傷,草草修理後帶傷上陣的企業號一度成為美國海軍在太平洋戰區內唯一可調用的航空母艦。
1943年企業號返回美國接受改裝,延長飛行甲板,加強防魚雷能力以及防空火力。
1944年企業號改裝後重返戰場,參加進攻日本的一係列海上作戰,其中包括馬裏亞納海戰、雷伊泰灣海戰。
1945年企業號開始搭載夜間戰鬥機,成為擁有全天候作戰能力的航空母艦(cva-6),在硫磺島戰役中企業號創造174小時持續出動艦載機連續作戰的記錄,5月企業號在沖繩戰役中被日本神風自殺飛機撞中,再次負傷,前升降機全毀,被迫返回美國大修。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企業號參加了勝利慶典活動,之後執行了運送海外軍隊返回美國的“魔毯”行動。
企業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獲得了總統嘉獎令以及20枚戰役之星勳章,被官兵稱為“big e”,幾乎參加了太平洋的所有重要戰役,是美國海軍功勳卓著的傳奇軍艦,1947年退役,1958年拆解。
]性能數據
排水量:標準排水量19800噸、滿載排水量25500噸
尺寸:艦長246.7米/232米(水線),寬25.4米(水線),吃水7.9米;飛行甲板長245米,寬33米
動力裝置:9座鍋爐,4座蒸汽輪機,4軸,主機輸出功率120000馬力
航速:33節,續航力:7900海裏/20節,12,500海裏/15節
裝甲:船體側舷裝甲帶2.5-4英寸,隔艙裝甲4英寸,指揮塔4英寸(最大)
武備:8門127毫米口徑高平兩用炮,16門28毫米口徑高射炮(4座四聯裝)
艦載機:80~90架(18~36架戰鬥機、36架俯衝轟炸機、18架魚雷轟炸機)
2戰前美國列克星敦級航空母艦 [本章字數:1869 最新更新時間:2009-05-19 21:31:20.0]
----------------------------------------------------
概況
列克星敦級航空母艦(le性ton ss aircraft carrier)是美國海軍建造的一型航空母艦,也是美國海軍第一種大型航空母艦,在其服役期間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艦。
列克星敦級航空母艦共有兩艘同型艦,分別為列克星敦號(uss le性ton cv-2)與薩拉托加號(uss saratoga cv-3)。原本是1920年陸續開工的戰列巡洋艦(該級戰艦裝備8門雙聯裝16英寸口徑主炮,航速33節,設計排水量35000噸。計劃建造6艘。該級艦兩艘改建成航空母艦,其餘同型艦停工解體)。按照1922年簽訂的華盛頓海軍條約規定,條約準許各締約國利用規定必須廢棄的主力艦船體改裝兩艘3萬3千噸級航空母艦。美國因此將停建的列克星頓級戰列巡洋艦中進度最快的列克星敦號和薩拉托加號改建成航空母艦。宣布的標準排水量是3萬3千噸,加上條約允許改裝增加的3千噸,實際上是3萬6千噸。兩艦皆於1927年底完工,採用封閉艦首,單層機庫,擁有兩部升降機,全通式飛行甲板長271米,島式艦橋與巨大而扁平的煙囪設在右舷。採用蒸汽輪機-電動機主機的電氣推進動力係統。防護裝甲與巡洋艦相當。4座雙聯裝203毫米口徑火炮分別裝在上層建築前後,用來打擊水麵目標。裝備203毫米口徑火炮對敵巡洋艦的防禦能力則是個疑問,多年以後才證明無此必要。
薩拉托加號(saratoga cv-3)
在兩次世界大戰間的和平時期,兩艦在美國海軍舉行的艦隊演習中,提供了許多操作使用航空母艦的經驗,這兩艘姊妹艦還常互相實施“攻擊”,來檢驗航空母艦的應用理論。尤其是1929年的第9次艦隊演習,薩拉托加號在一次大膽的行動中,與艦隊其它軍艦分開,單獨「攻擊」由姊妹艦列克星敦號所防守的巴拿馬運河,證明了航空母艦在作戰上的靈活性,顯示出空中突襲可在短的時間內扭轉整個戰局,導致了美國海軍以航空母艦為艦隊核心的戰術出現。
列克星敦號(le性ton cv-2)
1930年1月列克星敦號奉命為因幹旱導致水力發電中斷的華盛頓州塔科馬市的10萬居民供電,功率龐大的蒸汽輪機-電動機主機接通岸上的電纜,1個月總計供電425萬千瓦,成為令人難以置信的逸聞。
戰爭經歷
1941年12月7日日本聯合艦隊偷襲珍珠港,列克星敦號與薩拉托加號因不在港內從而躲過一劫。
1942年5月珊瑚海海戰中,由列克星敦號(第11特混艦隊旗艦)與約克城號航空母艦起飛的艦載機,分別擊沉、擊傷日本海軍祥鳳號與翔鶴號兩艘航空母艦,但列克星敦號也遭到重創。盡管火勢曾一度得到控製,但列克星敦號最後還是因為航空汽油滲漏汽油蒸汽逐漸蔓延引起大爆炸而被摧毀沉沒。
1942年美國海軍與日本聯合艦隊在西南太平洋海域的爭奪瓜達爾卡納爾島控製權的鏖戰中,大黃蜂號在聖克魯斯海戰中被4顆炸彈和2枚魚雷重創,後在日本航空母艦艦載機的攻擊之下被迫放棄,最終被擊沉,企業號兩次海戰中都被炸彈擊中而負傷,草草修理後帶傷上陣的企業號一度成為美國海軍在太平洋戰區內唯一可調用的航空母艦。
1943年企業號返回美國接受改裝,延長飛行甲板,加強防魚雷能力以及防空火力。
1944年企業號改裝後重返戰場,參加進攻日本的一係列海上作戰,其中包括馬裏亞納海戰、雷伊泰灣海戰。
1945年企業號開始搭載夜間戰鬥機,成為擁有全天候作戰能力的航空母艦(cva-6),在硫磺島戰役中企業號創造174小時持續出動艦載機連續作戰的記錄,5月企業號在沖繩戰役中被日本神風自殺飛機撞中,再次負傷,前升降機全毀,被迫返回美國大修。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企業號參加了勝利慶典活動,之後執行了運送海外軍隊返回美國的“魔毯”行動。
企業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獲得了總統嘉獎令以及20枚戰役之星勳章,被官兵稱為“big e”,幾乎參加了太平洋的所有重要戰役,是美國海軍功勳卓著的傳奇軍艦,1947年退役,1958年拆解。
]性能數據
排水量:標準排水量19800噸、滿載排水量25500噸
尺寸:艦長246.7米/232米(水線),寬25.4米(水線),吃水7.9米;飛行甲板長245米,寬33米
動力裝置:9座鍋爐,4座蒸汽輪機,4軸,主機輸出功率120000馬力
航速:33節,續航力:7900海裏/20節,12,500海裏/15節
裝甲:船體側舷裝甲帶2.5-4英寸,隔艙裝甲4英寸,指揮塔4英寸(最大)
武備:8門127毫米口徑高平兩用炮,16門28毫米口徑高射炮(4座四聯裝)
艦載機:80~90架(18~36架戰鬥機、36架俯衝轟炸機、18架魚雷轟炸機)
2戰前美國列克星敦級航空母艦 [本章字數:1869 最新更新時間:2009-05-19 21:31:20.0]
----------------------------------------------------
概況
列克星敦級航空母艦(le性ton ss aircraft carrier)是美國海軍建造的一型航空母艦,也是美國海軍第一種大型航空母艦,在其服役期間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艦。
列克星敦級航空母艦共有兩艘同型艦,分別為列克星敦號(uss le性ton cv-2)與薩拉托加號(uss saratoga cv-3)。原本是1920年陸續開工的戰列巡洋艦(該級戰艦裝備8門雙聯裝16英寸口徑主炮,航速33節,設計排水量35000噸。計劃建造6艘。該級艦兩艘改建成航空母艦,其餘同型艦停工解體)。按照1922年簽訂的華盛頓海軍條約規定,條約準許各締約國利用規定必須廢棄的主力艦船體改裝兩艘3萬3千噸級航空母艦。美國因此將停建的列克星頓級戰列巡洋艦中進度最快的列克星敦號和薩拉托加號改建成航空母艦。宣布的標準排水量是3萬3千噸,加上條約允許改裝增加的3千噸,實際上是3萬6千噸。兩艦皆於1927年底完工,採用封閉艦首,單層機庫,擁有兩部升降機,全通式飛行甲板長271米,島式艦橋與巨大而扁平的煙囪設在右舷。採用蒸汽輪機-電動機主機的電氣推進動力係統。防護裝甲與巡洋艦相當。4座雙聯裝203毫米口徑火炮分別裝在上層建築前後,用來打擊水麵目標。裝備203毫米口徑火炮對敵巡洋艦的防禦能力則是個疑問,多年以後才證明無此必要。
薩拉托加號(saratoga cv-3)
在兩次世界大戰間的和平時期,兩艦在美國海軍舉行的艦隊演習中,提供了許多操作使用航空母艦的經驗,這兩艘姊妹艦還常互相實施“攻擊”,來檢驗航空母艦的應用理論。尤其是1929年的第9次艦隊演習,薩拉托加號在一次大膽的行動中,與艦隊其它軍艦分開,單獨「攻擊」由姊妹艦列克星敦號所防守的巴拿馬運河,證明了航空母艦在作戰上的靈活性,顯示出空中突襲可在短的時間內扭轉整個戰局,導致了美國海軍以航空母艦為艦隊核心的戰術出現。
列克星敦號(le性ton cv-2)
1930年1月列克星敦號奉命為因幹旱導致水力發電中斷的華盛頓州塔科馬市的10萬居民供電,功率龐大的蒸汽輪機-電動機主機接通岸上的電纜,1個月總計供電425萬千瓦,成為令人難以置信的逸聞。
戰爭經歷
1941年12月7日日本聯合艦隊偷襲珍珠港,列克星敦號與薩拉托加號因不在港內從而躲過一劫。
1942年5月珊瑚海海戰中,由列克星敦號(第11特混艦隊旗艦)與約克城號航空母艦起飛的艦載機,分別擊沉、擊傷日本海軍祥鳳號與翔鶴號兩艘航空母艦,但列克星敦號也遭到重創。盡管火勢曾一度得到控製,但列克星敦號最後還是因為航空汽油滲漏汽油蒸汽逐漸蔓延引起大爆炸而被摧毀沉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