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專家評估:與米格-29相比,米格-at的機動性要稍勝一籌,在近戰中也更占優勢。由於米格-at採用了西方規格的航電係統,經過相應的培訓之後,飛行員既會操控米格-29、蘇-27,也能操控“幻影”2000、“颱風”、f-15、f-16、f-18和f-22等當前世界各型先進戰鬥機。這使米格-at具有可觀的市場潛力。
米格-at機身長12.01米,高4.62米,翼展10.16米,最大起飛重量在6噸左右,最大飛行速度為900公裏/小時,飛行距離可達3000公裏,極限飛行高度近1.6萬米。在作為殲擊機使用時,該機可以配備一門20毫米機關炮、兩個非製導火箭吊艙(或兩枚輕型航彈)以及兩枚空對空飛彈。
它採取前後串列的座艙設計,採用下單翼常規t字形尾翼布局。兩台引擎被安裝在機翼上部。它的飛行控製係統採用與先進戰鬥機相同的線傳控製。主翼採用低單翼直線翼型。機翼接近機身處改向斜前方伸展。為能提高升力,機翼前緣有高升力條板,後緣有雙重縫翼。它使用了大量的複合材料,這使得它的推力遠高於同時期的其他高級教練機。它還有幾個驚人的地方,如機翼攻擊角上限與f-16相同,可達25度。它的7個外掛點可載武器達兩噸,隻有俄羅斯的另一款高級教練機雅克-130可與之媲美。它裝有多功能雷達,搜索距離達60公裏
米格-21戰鬥機-相關參數
mig-21技術參數
型號:f型◇pf型◇pfm型◇mf型◇bis型◇。
外形尺寸:f型?15.76(機長)×7.15(翼展)×4.1(機高)米。
pf型、pfm型?14.5(機長)×7.15(翼展)×4.125(機高)米。
mf型?15.4(機長)×7.15(翼展)×4.13(機高)米。
bis型?15.4(機長)×7.15(翼展)×4.125(機高)米。
機翼麵積:均為23?。
空重:f型?4819千克。
pf型?5700千克。
pfm型?5750千克。
mf型?5900千克。
bis型?6050千克。
正常起飛重量:f型?6850千克。
pf型?7750千克。
pfm型?7820千克。
mf型?825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f型?8376千克。
pf型?9100千克。
pfm型?9100千克。
mf型?9600千克。
bis型?9680千克。
最大平飛速度:f型?2175公裏/小時(2.02馬赫)。
pf型?2185公裏/小時(2.05馬赫)。
pfm型?2230公裏/小時(2.10馬赫)。
mf型?2330公裏/小時(2.20馬赫)。
2330公裏/小時(2.20馬赫)。
實用升限:均為18700米。
爬升率:f型、pf型?135米/秒(高度5000米)。
pfm型?140米/秒(高度5000米)。
mf型?150米/秒(高度5000米)。
bis型?170米/秒(高度5000米)。
航程:f型、pf型、mf型?1300公裏(不帶副油箱)。
pfm型?1670公裏(帶副油箱)。
bis型?980公裏(不帶副油箱)。
載彈量:1000千克。
發動機:f型?1台r11f-300渦輪噴氣發動機,推力5750千克。
p型?1台r11f2-300渦輪噴氣發動機,推力5950千克。
pfm型?1台r11f2s-300渦輪噴氣發動機,推力6175千克。
mf型?1台rf13-300(p25)渦輪噴氣發動機,推力6600千克。
bis型?1台r25-300渦輪噴氣發動機,推力7500千克。
電子設備:pf型?rp-9-21截擊雷達,發現目標距離約20公裏。
mf型?rp-ma雷達,搜索距離20~30公裏;rp-21截擊雷達;“天弓一號”自動引導係統。
bis型?新型雷達探測距離可達30公裏;“天弓一號”自動引導係統。
武器係統:f型?2門30毫米航炮,備彈60發。可掛2枚aa-2紅外製導空空飛彈,或掛炸彈和火箭。
pf型?機翼可掛載2枚aa-2紅外製導空空飛彈,或掛炸彈和火箭。
pfm型?1門gsh-23型23毫米雙管航炮,備彈200發。機翼可掛載2枚aa-2紅外製導空空飛彈,或掛炸彈和火箭。
mf型?1門gsh-23型23毫米雙管航炮,備彈200發。機翼可掛載4枚aa-2紅外製導空空飛彈,或4枚“先進環礁”雷達製導空空飛彈,或掛炸彈和火箭。
bis型?1門gsh-23型23毫米雙管航炮,備彈200發。機翼可掛載4枚aa-2獲aa-8空空飛彈,或掛炸彈和火箭。
米格-21戰鬥機-生產研製
米格-21是前蘇聯50年代初期研製的一種單座單發輕型超音速戰鬥機,1953年開始設計,1955年原型機試飛,1956年6月24日前蘇聯航空節時參加飛行表演,1958年開始裝備部隊,北約組織稱它為“魚窩”(fishbed)。
米格-21是根據韓戰中噴氣戰鬥機空戰經驗研製的,要求輕巧、靈活、爬升快、跨音速和超音速操縱性好,火力強。米格-21是一種設計較好的戰鬥機,被大量使用,總生產量在5000架以上,在生產的高峰期,僅前蘇聯國內就有5條以上的生產線。另外,在捷克和斯洛伐克及印度還各有一條。米格-21在60年代曾是蘇軍的主力機種,最多時裝備了2500架以上。70年代以來,逐漸被米格-23等機種所取代。到80年代中,蘇軍仍使用著780架左右,多 數是後期的新改型。米格-21還被蘇聯大量銷往國外,至少有37個國家和地區的空軍裝備了這種飛機,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空軍中的米格-21已退役。在米格-21的研製初期,共製成兩種原型機,一為三角翼型,另一為60度後掠翼型,兩者除機翼不同外,其它部分設計相似。後掠翼型編號為e-2a,北約稱之為“麵板”(facete)。兩種型別對比試飛後選中了三角翼型,並由此發展了以下十幾種改型:米格-21(e-5)為原型機;米格-21Ф是第一批生產型,是一種短距白天型截擊機;米格-21ПФ為第二種批生產型,增強了全天候作戰能力,1961年首次公開展出;米格-21ПФ/cПc也稱為米格-21ПФc,出現於1967年;米格-21ФЛ是米格-21ПФ係列的出口型;米格-21ПФm是ПФ/cПc的改型;米格-21ПФma為多用途型;米格-21m是印度仿製的ПФma型,第一架於1973年2月14日交付印度空軍;米格-21p基本與米格-21ПФma相似,主要增強了其偵察性能;米格-21mФ為多用途型,基本與米格-21ПФma相似,1969年裝備蘇軍,印度進行了仿製;米格-21pФ是由米格-21mФ改裝而成的戰術偵察型;米格-21cmt與mФ型相似;米格-21Бnc是1976年以後出現的第三代多用途空戰/對地攻擊型;米格-21Бnc改進型的電子設備有所改善;米格-21ytn為雙座教練型;米格-21yc是米格-21ПФ型的雙座教練型;米格-21ym是米格-21mФ型的雙座教練型;超音速運輸機實驗機採用了米格-21ПФ的機身;米格-21垂直起落實驗機由ПФm型改裝而成,1967年7月前蘇聯航空節時首次展出。米格-21裝一台p-13-300渦輪噴氣發動機。主要機載設備有:機頭進氣錐內裝一部pП-21ma雷達,搜索距離20公裏。裝有y-5超短波電台,Аpk-10無線電羅盤,coД-57m應答機,pb-ym無線電高度表,mpП-56П信標接收機,cp30-2敵我識別係統,cПo-10護尾器。陀螺儀瞄準器可在2.75g時保持精度,自動測距的結果可輸入瞄準器中。主要機載武器有:機身下裝一門23毫米的ГШ-23雙管機炮,備彈200發。翼下有4個掛架,可帶4枚k-13a“環礁”紅外製導空空飛彈和“先進環礁”雷達製導空空飛彈,也可帶火箭發射巢、c-24空地火箭、250或500公斤炸彈。
米格-at機身長12.01米,高4.62米,翼展10.16米,最大起飛重量在6噸左右,最大飛行速度為900公裏/小時,飛行距離可達3000公裏,極限飛行高度近1.6萬米。在作為殲擊機使用時,該機可以配備一門20毫米機關炮、兩個非製導火箭吊艙(或兩枚輕型航彈)以及兩枚空對空飛彈。
它採取前後串列的座艙設計,採用下單翼常規t字形尾翼布局。兩台引擎被安裝在機翼上部。它的飛行控製係統採用與先進戰鬥機相同的線傳控製。主翼採用低單翼直線翼型。機翼接近機身處改向斜前方伸展。為能提高升力,機翼前緣有高升力條板,後緣有雙重縫翼。它使用了大量的複合材料,這使得它的推力遠高於同時期的其他高級教練機。它還有幾個驚人的地方,如機翼攻擊角上限與f-16相同,可達25度。它的7個外掛點可載武器達兩噸,隻有俄羅斯的另一款高級教練機雅克-130可與之媲美。它裝有多功能雷達,搜索距離達60公裏
米格-21戰鬥機-相關參數
mig-21技術參數
型號:f型◇pf型◇pfm型◇mf型◇bis型◇。
外形尺寸:f型?15.76(機長)×7.15(翼展)×4.1(機高)米。
pf型、pfm型?14.5(機長)×7.15(翼展)×4.125(機高)米。
mf型?15.4(機長)×7.15(翼展)×4.13(機高)米。
bis型?15.4(機長)×7.15(翼展)×4.125(機高)米。
機翼麵積:均為23?。
空重:f型?4819千克。
pf型?5700千克。
pfm型?5750千克。
mf型?5900千克。
bis型?6050千克。
正常起飛重量:f型?6850千克。
pf型?7750千克。
pfm型?7820千克。
mf型?825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f型?8376千克。
pf型?9100千克。
pfm型?9100千克。
mf型?9600千克。
bis型?9680千克。
最大平飛速度:f型?2175公裏/小時(2.02馬赫)。
pf型?2185公裏/小時(2.05馬赫)。
pfm型?2230公裏/小時(2.10馬赫)。
mf型?2330公裏/小時(2.20馬赫)。
2330公裏/小時(2.20馬赫)。
實用升限:均為18700米。
爬升率:f型、pf型?135米/秒(高度5000米)。
pfm型?140米/秒(高度5000米)。
mf型?150米/秒(高度5000米)。
bis型?170米/秒(高度5000米)。
航程:f型、pf型、mf型?1300公裏(不帶副油箱)。
pfm型?1670公裏(帶副油箱)。
bis型?980公裏(不帶副油箱)。
載彈量:1000千克。
發動機:f型?1台r11f-300渦輪噴氣發動機,推力5750千克。
p型?1台r11f2-300渦輪噴氣發動機,推力5950千克。
pfm型?1台r11f2s-300渦輪噴氣發動機,推力6175千克。
mf型?1台rf13-300(p25)渦輪噴氣發動機,推力6600千克。
bis型?1台r25-300渦輪噴氣發動機,推力7500千克。
電子設備:pf型?rp-9-21截擊雷達,發現目標距離約20公裏。
mf型?rp-ma雷達,搜索距離20~30公裏;rp-21截擊雷達;“天弓一號”自動引導係統。
bis型?新型雷達探測距離可達30公裏;“天弓一號”自動引導係統。
武器係統:f型?2門30毫米航炮,備彈60發。可掛2枚aa-2紅外製導空空飛彈,或掛炸彈和火箭。
pf型?機翼可掛載2枚aa-2紅外製導空空飛彈,或掛炸彈和火箭。
pfm型?1門gsh-23型23毫米雙管航炮,備彈200發。機翼可掛載2枚aa-2紅外製導空空飛彈,或掛炸彈和火箭。
mf型?1門gsh-23型23毫米雙管航炮,備彈200發。機翼可掛載4枚aa-2紅外製導空空飛彈,或4枚“先進環礁”雷達製導空空飛彈,或掛炸彈和火箭。
bis型?1門gsh-23型23毫米雙管航炮,備彈200發。機翼可掛載4枚aa-2獲aa-8空空飛彈,或掛炸彈和火箭。
米格-21戰鬥機-生產研製
米格-21是前蘇聯50年代初期研製的一種單座單發輕型超音速戰鬥機,1953年開始設計,1955年原型機試飛,1956年6月24日前蘇聯航空節時參加飛行表演,1958年開始裝備部隊,北約組織稱它為“魚窩”(fishbed)。
米格-21是根據韓戰中噴氣戰鬥機空戰經驗研製的,要求輕巧、靈活、爬升快、跨音速和超音速操縱性好,火力強。米格-21是一種設計較好的戰鬥機,被大量使用,總生產量在5000架以上,在生產的高峰期,僅前蘇聯國內就有5條以上的生產線。另外,在捷克和斯洛伐克及印度還各有一條。米格-21在60年代曾是蘇軍的主力機種,最多時裝備了2500架以上。70年代以來,逐漸被米格-23等機種所取代。到80年代中,蘇軍仍使用著780架左右,多 數是後期的新改型。米格-21還被蘇聯大量銷往國外,至少有37個國家和地區的空軍裝備了這種飛機,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空軍中的米格-21已退役。在米格-21的研製初期,共製成兩種原型機,一為三角翼型,另一為60度後掠翼型,兩者除機翼不同外,其它部分設計相似。後掠翼型編號為e-2a,北約稱之為“麵板”(facete)。兩種型別對比試飛後選中了三角翼型,並由此發展了以下十幾種改型:米格-21(e-5)為原型機;米格-21Ф是第一批生產型,是一種短距白天型截擊機;米格-21ПФ為第二種批生產型,增強了全天候作戰能力,1961年首次公開展出;米格-21ПФ/cПc也稱為米格-21ПФc,出現於1967年;米格-21ФЛ是米格-21ПФ係列的出口型;米格-21ПФm是ПФ/cПc的改型;米格-21ПФma為多用途型;米格-21m是印度仿製的ПФma型,第一架於1973年2月14日交付印度空軍;米格-21p基本與米格-21ПФma相似,主要增強了其偵察性能;米格-21mФ為多用途型,基本與米格-21ПФma相似,1969年裝備蘇軍,印度進行了仿製;米格-21pФ是由米格-21mФ改裝而成的戰術偵察型;米格-21cmt與mФ型相似;米格-21Бnc是1976年以後出現的第三代多用途空戰/對地攻擊型;米格-21Бnc改進型的電子設備有所改善;米格-21ytn為雙座教練型;米格-21yc是米格-21ПФ型的雙座教練型;米格-21ym是米格-21mФ型的雙座教練型;超音速運輸機實驗機採用了米格-21ПФ的機身;米格-21垂直起落實驗機由ПФm型改裝而成,1967年7月前蘇聯航空節時首次展出。米格-21裝一台p-13-300渦輪噴氣發動機。主要機載設備有:機頭進氣錐內裝一部pП-21ma雷達,搜索距離20公裏。裝有y-5超短波電台,Аpk-10無線電羅盤,coД-57m應答機,pb-ym無線電高度表,mpП-56П信標接收機,cp30-2敵我識別係統,cПo-10護尾器。陀螺儀瞄準器可在2.75g時保持精度,自動測距的結果可輸入瞄準器中。主要機載武器有:機身下裝一門23毫米的ГШ-23雙管機炮,備彈200發。翼下有4個掛架,可帶4枚k-13a“環礁”紅外製導空空飛彈和“先進環礁”雷達製導空空飛彈,也可帶火箭發射巢、c-24空地火箭、250或500公斤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