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德貝島級艦的武器裝備極少,隻有幾座艦炮;此外,踞部的直升機起降甲板上可停放ch-53重型直升機和 av-8b鷂式飛機。


    蘇聯伊萬?羅戈夫級登陸艦 [本章字數:2110 最新更新時間:2009-07-07 12:00:00.0]


    ----------------------------------------------------


    (-)研製背景與計劃


    從60年代中期開始,前蘇聯海軍執行從近海防禦向遠洋進攻轉變的戰略。在建造各種大型艦艇的同時,於70年代開始研製船塢運輸艦。該級艦在加裏寧格勒的揚塔爾船廠建造,共建成3艘,第4艘投建後沒有建成。首艦“伊萬.羅戈夫”(ivanrogov)號於1978年服役;第2艘艦“亞歷山大.尼古拉耶夫”號於1982年4月下水;第3艘艦“米特羅凡.莫斯卡連科”號於1991年5月服役。該級艦的建成,使前蘇聯/俄羅斯海軍具備了跨洋兩棲作戰的能力。但在90年代俄羅斯海軍兵力大縮減過程中,該級艦的前兩艘相繼退出現役,隻剩第3艘“米特羅凡.莫斯卡連科”在役。


    (二)總體性能與裝備


    1.主尺度與排水量


    標準排水量(t):8260


    滿載排水量(t):14060


    總長(m):157.5


    艦寬(m):24.5


    吃水(m):6.5(船塢注水8.5)


    2.性能


    航速(kn):19


    續航力(nmile/kn):7500/14


    艦員(名):239(其中對名軍官)


    3.動力裝置


    主動力係統:2台m8k燃氣輪機,29400kw(48000hp),雙軸。


    4.武器


    飛彈:l座雙聯裝sa-n-4“壁虎”艦對空飛彈發射裝置,共20枚飛彈;2座四聯裝sa-n-5“杯盤”艦對空飛彈發射裝置。


    艦炮:1座雙聯裝76nun炮;l座bm-21型122mm炮(海軍型);2座20管火箭發射裝置;4座6管ak630型30mm炮。


    直升機:4架卡-29“蝸牛”b直升機。


    5.電子設備


    雷達:l部“頂網”c(頭兩艘艦)和“半板”(第3艘艦)對空/對海搜索雷達;2部“頓河”或“棕櫚葉”導航雷達;l部“梟鳴”炮瞄雷達(76mm炮);2部“歪椴樹”炮瞄雷達(30mrn炮);1部“突現群”火控雷達(sa-n-4飛彈);1部“飛屏”艦載機進場控製雷達;l部“高杆”b和“鹽罐”b敵我識別雷達;2部“圓屋”戰術導航雷達。


    火控係統:2部“壓力箱”(squeezebox)光學指揮儀。


    電子戰係統:4座10管幹擾火箭發射裝置;3部“罩鍾’偵察機和2部“座鍾”幹擾機。


    6.軍運能力


    陸戰隊隊員:522名(1個營)。


    l登陸艇:3艘“天鵝”級氣墊登陸艇或6艘“麝”(ondatra)級機械化登陸艇。


    l坦克或其他:20輛坦克或等重的小型沿海運輸船和卡車。


    (三)技術特點分析及述評


    俄羅斯“伊萬.羅戈夫”級船塢登陸艦的出現,由於其設計新穎和外形特殊,曾引起世界各國海軍的普遍關注。該級艦主要具有如下特點。


    l、sa-n-4“壁虎”艦對空飛彈發射裝置;2、雙聯裝76mm炮;3、30mm炮;4、“壓力箱”光學指揮儀;5、“半板”對空/對海搜索雷達;6、“裊鳴”炮瞄雷達;7、“歪椴樹”炮瞄雷達;8、“突現群”火控雷達;9、“飛屏”艦載機進場控製雷達;l0、“圓屋”戰術導航雷達;11、卡-29“蝸牛”b直升機。


    1.功能比較齊全


    該級艦能裝載登陸艇、坦克、車輛、直升機、人員和其他裝備,是一級多功能的船塢運輸艦。艦尾設塢艙,其尺寸為70m×16m,能容納各種登陸艇。坦克艙在塢艙前麵,其尺寸為61m×14m(另一說法為78m×18m),直通首大門,可裝載坦克或車輛。上層建築前後各設1個機庫,其尺寸分別為14m×10m和18m×15m,最多容納6架直升機,平時隻帶4架。機庫前設有升降平台,前升降平台尺寸為26m×24m,後升降平台為25m×23m。由於艦首設有跳板和雙扇側開式首大門,該級艦具有直接搶灘登陸能力。加之艦上配備較多的電子設備,可兼作兩棲戰指揮艦使用。從艦的功能上看,充分體現了“均衡裝載”和“一艦多用”的設計思想。


    2.總體布置緊湊


    該級艦首樓短小,上有三座雙聯裝76mm炮;橋樓高大,大約長50m,高15m,主要用來布置機庫和住艙。橋樓頂上有煙囪、桅杆等。首樓和橋樓之間為直升機甲板。船體內部主要為塢艙和坦克艙,兩者由一個斜坡相聯。在塢艙和坦克艙下麵布置有機艙、壓載艙、彈藥艙和燃油艙等。加之艦首設有首門與跳板,與西方同類艦布置不同,反映了前蘇聯在艦艇設計方麵的新穎思想。


    3.增強作戰能力


    該級艦武備較強,主要由對空防禦和對岸火力支援兩部分組成。對空防禦武器主要有sa-n-4“壁虎”和sa-ns“杯盤”艦對空飛彈發射裝置,其射程分別為15km和6km。對岸火力支援武器主要有bm21型122mm炮和20管火箭發射裝置,射程為9km。加之氣墊登陸艇和直升機在艦上的應用,前者使登陸範圍大為擴展,後者增強垂直攻擊能力。該級艦存在某些不足,首先,由於排水量有限(僅1萬多噸),幾乎集中了登陸戰艦艇的所有功能,勢必使每一種功能不能充分發揮。其次,在這艘噸位不大的艦上設前後兩個直升機升降平台,減少了甲板麵積的利用率。最後,由首樓和橋樓組成的上層建築過於高大,易遭敵方攻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利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色神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色神光並收藏利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