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的指控中心


    “藍嶺”號作為一艘專用艦隊指揮艦,其優良性能突出表現在強大的指揮控製功能上。按照美國海軍現行的指揮體製,“海軍指揮控製係統(s)”由“艦隊指揮中心()”和“旗艦指揮中心(t)”共同組成、“艦隊指揮中心”是設在岸上的陸基指揮所,“旗艦指揮中心”就是象“藍嶺”號這樣的,位於作戰海域的海上指揮控製艦。在具體的作戰指揮中.設在夏威夷的“艦隊指揮中心”將各種作戰指令、作戰海域的海洋監視情報、敵情威脅及作戰海域的環境數據發送到“旗艦指揮中心”,經過處理之後分送各個指揮位置和作戰部隊。與此同時,“旗艦指揮中心”還會不斷收到各部隊關於自身狀況、作戰行動海域的海洋監視情報及作戰任務的進展情況的報告,這些信息經過匯總處理之後,將報告“艦隊指揮中心”。由此可見,在海上作戰指揮中,“藍嶺”號處於中心環節。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藍嶺”號上的“旗艦指揮中心”是一個大型綜合通信及信息處理係統,它同70多台發信機和100多台收信機連接在一起,同三組衛星通信裝置相通,可以每秒3000詞的速度同外界進行信息交流。接收的全部密碼可自動進行翻譯,通過艦內自動裝置將譯出的電文送到指揮人員手中,同時可將這些信息存儲在綜合情報中心的計算機中。“藍嶺”號的這種信息收發處理能力,在目前世界現役的所有艦兩棲指揮艦與日本海上自衛艇中是首屈一指的。


    作為一般艦隊指揮艦,“藍嶺”號主要設有七個指揮部位:


    旗艦指揮中心它是指揮員日常工作的艙室,在實施兩棲作戰時又叫兩棲登陸部隊指揮艙。它的主要作用是對兩棲作戰中的對空、反潛、反艦兵力及航渡中的登陸編隊實施指揮。艙內設有13部ta一980u衛星電話終端,兩個1.1-1.1米的正方形戰術顯示屏,隨時顯示整個艦隊的位置和活動情況。


    登陸部隊指揮艙它是登陸部隊指揮員的指揮位置,艙內設有海軍戰術數據係統終端、兩棲支援信息係統終端和海軍情報處理係統終端。登陸部隊指揮員使用這些設施掌握登陸作戰的進展情況,對先頭部隊的作戰行動及後勤保障提供支援。


    對海作戰指揮中心主要用於指揮航空母艦編隊和其它作戰編隊實施對海作戰,裝備有戰術數據係統終端和戰術顯示屏。


    反潛戰中心同對海作戰指揮中心設在同一艙室內,主要用於指揮艦隊及潛艇實施反潛作戰,傳遞反潛戰信息。


    登陸部隊火控中心負責協調艦隊內火力分配,對兩棲作戰提供支援,登陸作戰初期對登陸地段進行航空火力和艦炮火力支援,部隊搶灘作戰時對敵灘頭火力進行壓製,登陸部隊向縱深推進時實施延伸火力支援。


    作戰情報中心設有由各類顯示屏、標圖板、通信設備、終端機組成的8部顯控台,包括空中攔截控製台、空中優劣形勢控製台、戰術係統顯示台、威脅判斷顯控台、武器協調顯控台等。


    綜合通信中心設有200多個控製台,協調控製200餘種收發信裝置,保障艦隊與陸上指揮部及艦隊下屬各作戰部隊的通信。


    捉摸不定的走向


    “藍嶺”號的出現使美國海軍第一次擁有了功能齊全、性能先進的大型海上指控中心,從而在技術上徹底解決了大規模海上聯合作戰的指揮問題。“藍嶺”號服役後不久,另一艘姊妹艦“惠特尼山”號也加入了美國海軍的序列,成為大西洋艦隊的旗艦,至此,美國海軍兩大艦隊的旗艦全部由藍嶺級指揮艦擔任。悠悠25年,在全世界每一個海洋上,在美國海軍每一次重大部署中,到處都能看到“藍嶺”的身影。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藍嶺”號的出現並沒有象其它新型艦艇那樣,引起全世界海軍的群起仿效,並且美國海軍也遲遲沒有確定下一代兩棲指揮艦的建造計劃。時至今日,“藍嶺”號和“惠特尼山”號依然各自一方,形單影孤地航行在世界兩大洋上。真可謂前無古人,後不見來者。


    其實造成“藍嶺”號後繼乏人的原因並不複雜,無非是需求、技術和經濟三者之間的矛盾。從作戰需求方麵來看,象“藍嶺”號這樣的專用指揮艦,是專門針對大規模的跨洋兩棲作戰而設計的,對大多數的海軍來說,並無如此之高的需求,就當今世界而言,隻有象美國那樣奉行遠洋進攻戰略的海軍,才會感到有此要求,除此之外恐怕別無分店。就經濟承受能力來講,象“藍嶺”號這樣裝備有大量先進電子裝備的大型通信指揮艦,其研製、建造費用是十分昂貴的,例如:“藍嶺”號的建造費用7550萬美元,平均每噸滿載排水量的造價為4110美元;相比之下,同期建造的大型航空母舶“甘迺迪”號,滿載排水量80941噸,造價27750萬美元,平均每噸滿載排水量的造價為3428美元;“藍嶺”號高出了百分之二十。象這樣高昂的造價,就連財大氣粗的美國也不捨得將“藍嶺”號退役,再造新艦替補。從技術發展的角度來講,盡管在“藍嶺”號服役的25年中,海軍通信電子技術飛速發展,使“藍嶺”號最初裝備的一些電子設備迅速老化,但對於近兩萬噸的大型艦隻來說,艦齡25年的“藍嶺”號,其艦體部分正當壯年,隻須對部分老化的設備加以改裝,仍可保持其整體的先進性。隨著電子設備的小型化水平和抗幹擾能力的提高,一些其它種類的大型艦船的指控能力也在不斷提。如:美國最新建造的黃蜂級兩棲攻擊艦設置有多個作戰指揮中心,對外通信信道達112個,按美軍的標準可以擔任兩棲作戰的旗艦,指揮師、旅級的兩棲登陸作戰。這種情況繼續發展下去,不能不說將對“藍嶺”號這樣的專用兩棲指揮艦的未來發展構成影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利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色神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色神光並收藏利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