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特勒宣布撕毀《凡爾賽和約》後,德國與英國簽訂了《英德海軍協定》,德軍艦船噸位居然可以達英軍的35%。1938年9月,德國海軍以宿敵英國為假想敵,訂立了一個“六年造艦計劃”,並經過了希特勒核準。這就是極其神秘的“z計劃”。當時希特勒非常樂觀地認為,在1946年以前,應該不至於和英國開戰。在這段“和平”時期內,德國將動用一切工業力量進行大規模的新型艦艇建造工作。隻要“z計劃”一完成,必可擊垮已老朽不堪的英國艦隊,進而登陸占領英國,把勢力推展到大西洋上。其預定艦隊規模如下。
1-56000噸級戰艦6艘(“興登堡”級)
2-42000噸級戰艦2艘(“俾斯麥”級)
3-32000噸級巡洋戰艦2艘(“沙恩霍斯特”級改裝15寸主炮)
4-新型p級袖珍戰艦3艘,用以取代原先3艘“德意誌”級袖珍戰艦
5-航空母艦2艘(“齊柏林”級)
6-重巡洋艦5艘(“希佩爾”級)
7-輕巡洋艦44艘
8-驅逐艦68艘
9-魚雷艇90艘
lo-u艇249艘
在整個“z計劃”中,“興登堡”級大型戰列艦是重中之重,德軍海軍特別是水麵艦艇部隊寄予厚望,希望憑藉著“興登堡”級一舉擊敗英國龐大的戰列艦隊,實現數百年來德軍海軍的宿願。而且讓人吃驚的是,其中的許多項目早在30年代初便開始實行,所謂《凡爾賽和約》根本沒有多大的約束力。
設計對於“興登堡”級這樣頭等重要的項目,德國海軍建造局卻是裹足不前。原因很簡單,由於從一戰結束後近二十年,德軍海軍沒有設計過新的戰列艦,設計隊伍都已失散,因此德軍建造局一開始連3萬噸的水麵艦艇都不敢設計。但迫於海軍高層的巨大壓力,德軍海軍建造局早在1932年便開始對建造5萬噸級的戰列艦進行理論性研究,並對其武器、裝甲和航速進行了可行性論證。
1935年,“興登堡”級開始正式設計,最初計劃建造4艘,代號為h、j、k、l,後來希特勒聽從了海軍水麵艦艇將軍們的“強烈建議”,增加了兩艘,即m、n。最初這兩艘標準排水量定在80000噸,裝480毫米主炮,但第二年,希特勒卻下令增加到100000噸,裝800毫米主炮!這很有些海上“鼠”式坦克的味道。
設計之初,德國海軍對“興登堡”級做了如下設計要求。排水量為50000噸,水線長260米,寬36米,滿載吃水10.7米,最高航速27節,續航力13000海裏/19節+20%戰鬥備用。防護方麵,能在2萬~3萬米的距離上抗403毫米的炮彈,艦舷可以經受一條250千克裝藥魚雷的打擊。裝雙聯裝403毫米主炮4座,副炮口徑150毫米,遠程高射炮105毫米,近程高炮37毫米。無艦載機。
然而在進行具體設計時,卻遇到了一些性能指標矛盾。比如,由於主炮是雙聯裝而不是三聯裝或四聯裝配置,必然要加大艦的長度,增加彈藥艙和機艙的裝甲防護。德國人特別強調軍艦的穩定性與裝甲防護,因為他們知道光拚軍艦數量,英國永遠占優勢。因此“興登堡”級的裝甲重量約占軍艦總重量的42%。另一個重要問題是續航力,當時德國沒有海外基地,從德國港口到大西洋的漫長路程表明,德國主力艦一定要有比其它國家戰列艦更大的續航力,也就是要有較大的燃料攜帶量。此外,列強新設計的戰列艦都有30節的航速,因此“興登堡”的航速也要達到30節。
綜上所述,即使主炮的數量、口徑、裝甲防護、航速和續航力都取最低指標,根據1936年4月的精確計算,“興登堡”級的排水量(不含燃料和備用給水在內)也要達到54000噸,如算上燃料和備用給水將達到60000噸以上,平均吃水接近11米。於是初始設計被推翻重來。德國海軍建造局向當時德軍海軍總司令雷德爾海軍上將提出了有關兩艦排水量的建議。經過論證,最後確定“興登堡”級前四艘的標準排水量為60500噸,滿載排水量達69000噸,主炮口徑定在420毫米。至於追加的m、n艦,最後一次設計任務書標明:設計排水量達109246噸,最大排水量118104噸!
為趕時間,設計人員在設計中大量參考同時進行設計的“俾斯麥”級。現在也有不少戰列艦專家認為,當時德國已無能力同時進行二個級別戰列艦的設計工作,“興登堡”隻是放大了的“俾斯麥”級。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設計圖紙上的“興登堡”級和“俾斯麥”級酷似。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整個設計過程中,德國海軍建造局一直在跟蹤研究世界海軍強國戰列艦的情況。國外在建或在研戰列艦一直影響著“興登堡”級的建造,另外希特勒自以為是,也在處處幹涉“興登堡”級的建造。
以火炮為例。1932年,法國海軍準備用381毫米主炮裝備它的3.5萬噸級戰列艦“敦刻爾克”,而義大利自1934年開始建造的2艘3.5萬噸級的“維內裏奧?維內托”級戰列艦也採用了381毫米主炮。因此德國海軍設計人員認為,“興登堡”級的主炮最少要403毫米(即15.9英寸),這樣才能在未來的海戰中獲得勝利。另外也必須考慮到其它海軍強國會進一步裝備擁有400毫米以上主炮的戰列艦。於是1935年德國海軍下令設計、建造和試驗403毫米的主炮。結果當準備給“興登堡”級安裝skcl5.9英寸主炮時,希特勒心血來潮,要求更換為16.53英寸(420毫米)主炮,以對抗美國海軍的新型戰列艦。於是火炮廠家不得不一切從頭再來。而當研製成功準備安裝上艦時,卻得到了“興登堡”級停建的通知。1943年,希特勒突然又要求海軍在“興登堡”級艦體的基礎上,設計出安裝18.9英寸(480毫米)主炮的戰列艦。然而當廠家開始著手480毫米主炮的研製工作沒幾個月,希特勒居然又下令給“興登堡”安裝800毫米的主炮。疲於奔命的克虜伯雖然義憤填膺,但還是繼續埋頭苦幹。無奈技術難度太大,一直到盟軍“謝爾曼”坦克衝進克虜伯工廠裏的時候,800毫米主炮連影都沒有。
1-56000噸級戰艦6艘(“興登堡”級)
2-42000噸級戰艦2艘(“俾斯麥”級)
3-32000噸級巡洋戰艦2艘(“沙恩霍斯特”級改裝15寸主炮)
4-新型p級袖珍戰艦3艘,用以取代原先3艘“德意誌”級袖珍戰艦
5-航空母艦2艘(“齊柏林”級)
6-重巡洋艦5艘(“希佩爾”級)
7-輕巡洋艦44艘
8-驅逐艦68艘
9-魚雷艇90艘
lo-u艇249艘
在整個“z計劃”中,“興登堡”級大型戰列艦是重中之重,德軍海軍特別是水麵艦艇部隊寄予厚望,希望憑藉著“興登堡”級一舉擊敗英國龐大的戰列艦隊,實現數百年來德軍海軍的宿願。而且讓人吃驚的是,其中的許多項目早在30年代初便開始實行,所謂《凡爾賽和約》根本沒有多大的約束力。
設計對於“興登堡”級這樣頭等重要的項目,德國海軍建造局卻是裹足不前。原因很簡單,由於從一戰結束後近二十年,德軍海軍沒有設計過新的戰列艦,設計隊伍都已失散,因此德軍建造局一開始連3萬噸的水麵艦艇都不敢設計。但迫於海軍高層的巨大壓力,德軍海軍建造局早在1932年便開始對建造5萬噸級的戰列艦進行理論性研究,並對其武器、裝甲和航速進行了可行性論證。
1935年,“興登堡”級開始正式設計,最初計劃建造4艘,代號為h、j、k、l,後來希特勒聽從了海軍水麵艦艇將軍們的“強烈建議”,增加了兩艘,即m、n。最初這兩艘標準排水量定在80000噸,裝480毫米主炮,但第二年,希特勒卻下令增加到100000噸,裝800毫米主炮!這很有些海上“鼠”式坦克的味道。
設計之初,德國海軍對“興登堡”級做了如下設計要求。排水量為50000噸,水線長260米,寬36米,滿載吃水10.7米,最高航速27節,續航力13000海裏/19節+20%戰鬥備用。防護方麵,能在2萬~3萬米的距離上抗403毫米的炮彈,艦舷可以經受一條250千克裝藥魚雷的打擊。裝雙聯裝403毫米主炮4座,副炮口徑150毫米,遠程高射炮105毫米,近程高炮37毫米。無艦載機。
然而在進行具體設計時,卻遇到了一些性能指標矛盾。比如,由於主炮是雙聯裝而不是三聯裝或四聯裝配置,必然要加大艦的長度,增加彈藥艙和機艙的裝甲防護。德國人特別強調軍艦的穩定性與裝甲防護,因為他們知道光拚軍艦數量,英國永遠占優勢。因此“興登堡”級的裝甲重量約占軍艦總重量的42%。另一個重要問題是續航力,當時德國沒有海外基地,從德國港口到大西洋的漫長路程表明,德國主力艦一定要有比其它國家戰列艦更大的續航力,也就是要有較大的燃料攜帶量。此外,列強新設計的戰列艦都有30節的航速,因此“興登堡”的航速也要達到30節。
綜上所述,即使主炮的數量、口徑、裝甲防護、航速和續航力都取最低指標,根據1936年4月的精確計算,“興登堡”級的排水量(不含燃料和備用給水在內)也要達到54000噸,如算上燃料和備用給水將達到60000噸以上,平均吃水接近11米。於是初始設計被推翻重來。德國海軍建造局向當時德軍海軍總司令雷德爾海軍上將提出了有關兩艦排水量的建議。經過論證,最後確定“興登堡”級前四艘的標準排水量為60500噸,滿載排水量達69000噸,主炮口徑定在420毫米。至於追加的m、n艦,最後一次設計任務書標明:設計排水量達109246噸,最大排水量118104噸!
為趕時間,設計人員在設計中大量參考同時進行設計的“俾斯麥”級。現在也有不少戰列艦專家認為,當時德國已無能力同時進行二個級別戰列艦的設計工作,“興登堡”隻是放大了的“俾斯麥”級。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設計圖紙上的“興登堡”級和“俾斯麥”級酷似。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整個設計過程中,德國海軍建造局一直在跟蹤研究世界海軍強國戰列艦的情況。國外在建或在研戰列艦一直影響著“興登堡”級的建造,另外希特勒自以為是,也在處處幹涉“興登堡”級的建造。
以火炮為例。1932年,法國海軍準備用381毫米主炮裝備它的3.5萬噸級戰列艦“敦刻爾克”,而義大利自1934年開始建造的2艘3.5萬噸級的“維內裏奧?維內托”級戰列艦也採用了381毫米主炮。因此德國海軍設計人員認為,“興登堡”級的主炮最少要403毫米(即15.9英寸),這樣才能在未來的海戰中獲得勝利。另外也必須考慮到其它海軍強國會進一步裝備擁有400毫米以上主炮的戰列艦。於是1935年德國海軍下令設計、建造和試驗403毫米的主炮。結果當準備給“興登堡”級安裝skcl5.9英寸主炮時,希特勒心血來潮,要求更換為16.53英寸(420毫米)主炮,以對抗美國海軍的新型戰列艦。於是火炮廠家不得不一切從頭再來。而當研製成功準備安裝上艦時,卻得到了“興登堡”級停建的通知。1943年,希特勒突然又要求海軍在“興登堡”級艦體的基礎上,設計出安裝18.9英寸(480毫米)主炮的戰列艦。然而當廠家開始著手480毫米主炮的研製工作沒幾個月,希特勒居然又下令給“興登堡”安裝800毫米的主炮。疲於奔命的克虜伯雖然義憤填膺,但還是繼續埋頭苦幹。無奈技術難度太大,一直到盟軍“謝爾曼”坦克衝進克虜伯工廠裏的時候,800毫米主炮連影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