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畏號戰列艦出現,加快了各國海軍的競爭。這一時期,英國和德國展開了大規模的海軍軍備競賽。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隨著戰列艦的主炮口徑增加到13.5-15英寸,火炮有效射程不斷增大,主炮炮塔都布置在艦體水平縱向中軸線上,減少或取消舯部的主炮塔,排水量增加到25,000噸以上,這種無畏戰列艦通常被稱為“超級無畏艦”,日本稱為“超弩級戰艦”。英國的獵戶座級戰列艦、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德國的巴伐利亞級戰列艦、美國的內華達級戰列艦、日本的扶桑級戰列艦,及其後續艦都可以視為典型的超級無畏艦(post-dreadnaught)。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1916年,英德兩國海軍之間爆發了人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海戰??日德蘭海戰。根據這次海戰的教訓,主要的海軍國家改進了無畏艦的設計。主要改進措施包括:增大主炮口徑,改進炮塔、火藥庫等部位的防護;採取重點防護措施,加厚重要部位的裝甲,減少或取消非重要部位的裝甲;重視水平防護、以及水線以下對魚雷的防護。這種無畏型戰列艦通常被稱為“後日德蘭型戰列艦”(post-jund battleship)。例如英國建造的納爾遜級戰列艦。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德國及同盟國的失敗告終。根據1918年的停戰協定,德國公海艦隊向協約國投降,並集中在英國北部奧克尼群島的斯卡灣,等待作為戰爭賠償分配給戰勝國。但是其中的大部分軍艦在1919年6月21日被德國水兵鑿沉(稱“彩虹行動”)。


    在戰爭期間,各海軍強國都設計了規模和火力更強大的戰列艦,主炮口徑上升到16至18英寸。由於戰列艦的建造和維護費用極其高昂,這種耗費高昂的軍備競賽在戰爭結束後顯然不再是必需的了。1922年華盛頓會議期間,美國、英國、日本、法國和義大利五個海軍強國簽訂了《限製海軍軍備條約》(華盛頓海軍條約),限製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的噸位(35,000噸)和主炮口徑(不得超過16英寸),並規定美、英、日、法、意五國海軍的主力艦(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噸位比例為10:10:6:3.5:3.5。


    1930年簽訂的《限製和削減海軍軍備條約》(倫敦海軍條約)對此進行了補充規定。從1922年到1936年的15年間被稱為“海軍假日”時代(navy holiday),各國的大型戰列艦建造計劃都被終止或取消,代之以對已有的戰列艦的進行更新和改造。


    英國獵戶座級戰列艦 [本章字數:1181 最新更新時間:2009-11-01 10:00:00.0]


    ----------------------------------------------------


    簡介


    獵戶座級戰列艦是英國建造的一種戰列艦。同級艦4艘:獵戶座號(orion)、君主號(monarch)、征服者號(conqueror)、雷神號(thunderer)


    1909年英國為應付與德國之間海軍造艦競賽的壓力,通過開工8艘主力艦的龐大追加預算,回應德國海軍的挑戰,開始了大規模的戰列艦建造計劃。英國皇家海軍全新設計的四艘獵戶座級戰列艦重點提升了火力,與以往英國建造的戰列艦完全不同,在英國被稱為“超級無畏級”戰列艦,並成為後續英國超級無畏艦 英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鐵公爵級戰列艦的設計藍本(也被稱為1909型戰列艦)。為保持英國海軍在火力方麵的優勢地位,安裝新的13.5英寸口徑主炮取代原先的12英寸口徑主炮。首次在英國無畏艦上採用主炮炮塔全部沿艦體縱向中軸線布置的形式,5座雙聯裝主炮塔,艦體艏艉呈背負式各兩座,舯部一座位於煙囪之後,便於全部主炮發揚同舷側射火力。從此,戰列艦放棄了舷側布置主炮塔的設計,主炮塔全部布置在艦體中心線上以發揚側射火力成為主流。獵戶座級進一步加強了要害區域的防禦裝甲。為控製重量,獵戶座級取消了以往英國戰列艦的後部主桅杆。雷神號戰列艦/hms thunderer


    1912年英國皇家海軍在雷神號戰列艦上首次安裝了中央火力控製係統,由皇家海軍軍官珀西?斯科特爵士發明的射擊指揮儀安裝在主桅杆的平台上。由火力控製中心控製艦上各門火炮的射擊瞄準,在主炮齊射時可以集中觀測校正彈著點、統一解算射擊諸元,火炮根據指令調整方向對準目標變得相對容易,實驗證明命中率成倍提高。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獵戶座級戰列艦被編入第二戰列艦隊第二分隊參加了日德蘭海戰,戰爭結束後,根據《華盛頓海軍條約》的規定而解體。


    各艦概況


    獵戶座號戰列艦/hms orion 獵戶座號:1909年11月29日開工,1910年8月20日下水,1912年1月完工,建造船廠:樸次茅斯海軍船廠。1922年12月退役拆毀。


    君主號:1910年4月1日開工,1911年3月30日下水,1912年3月完工,建造船廠:阿姆斯特朗船廠。1925年1月20日作為靶艦被擊毀。


    征服者號:1910年4月5日開工,1911年5月1日下水,1912年11月完工,建造船廠:博德摩爾船廠。1922年12月拆毀。


    雷神號:1910年4月13日開工,1911年2月1日下水,1912年6月完工,建造船廠:泰晤士鋼鐵。1926年12月拆毀。


    性能數據


    排水量:標準排水量22200噸;滿載排水量25870噸


    外形尺寸:艦長177米/寬27米/8.2米吃水


    動力:主機輸出功率27000馬力,航速:21節。續航力:6,730海裏/10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利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色神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色神光並收藏利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