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地地飛彈的精度也在不斷提高。如果它們的誤差能減少到20~30米(射程幾千千米),取消遠程轟炸機的呼聲有可能又高起來。要達到這樣的精度,飛彈上加上末端製導是可能的,但很不容易。目前隻有射程1 000~2 000千米的巡航飛彈能達到這樣的精度(隻限固定目標)。


    圖-160轟炸機一個國家是否需要遠程轟炸機必須回答三個問題。一是國家軍事是否需要。根據每個國家的軍事思想和發展戰略判斷遠程轟炸機所能起的作用以決定是否“一定需要”或“最好擁有”這樣的武器。二是經濟能力是否可以支持。美國研製b-1b(b-1a隻有4架)轟炸機100架,前後共10多年,耗資(含科研費和改進費)368億美元;隱身轟炸機b-2共21架,耗時13年,耗資400多億美元,至於以後25年的使用維護費一般與採購科研費之和相當或稍多一些。經費問題必須從全壽命費用角度考慮清楚,根據能否承擔和是否值得來決定取捨。三是科研、生產技術水平夠不夠。遠程轟炸機不僅是飛機本身的性能問題,更重要的是突防能力、自身防護能力和打擊能力問題。配套的電子對抗設備、精確打擊武器、自身防護武器、維修設備等,都要配套研製。否則一隻沒牙沒爪又吃不飽、老挨餓的老虎是不起作用的(上述美國研製b-1、b-2的費用不包括研製配套武器等方麵的費用)。研製這樣的武器係統隻有依靠本國的科技力量,雖然個別技術可以引進,但不能完全依靠國外。這三個問題如都有肯定的答覆,遠程轟炸機就可以起步研製了。由此也可以理解為什麽世界上研製遠程轟炸機的國家越來越少。


    據了解,俄羅斯在未來遠程轟炸機的發展問題上已有了一些探索和最初步的設想,但似乎離實際行動還有一段距離。美空軍1999年7月發表的《遠程轟炸機未來現代化規劃》白皮書認為,2015年前主要改進現役機型並使之服役到2040年左右,而稱為“全球攻擊平台”的新機型,擬在2013年立項,而在此之前支持預研及有關技術概念方麵的研究。但可以想像,在這樣長的時間跨度內,科學技術發展到何等程度目前還很難說。到時研製出來的遠程轟炸機叫什麽名稱,是什麽樣子,可能與現在的理解和概念完全不符了。


    中國戰略轟炸機發展與需求


    遠程戰略轟炸機作為“三位一體”(其他兩個是陸基和海基彈道飛彈)的核力量,是一個政治大國不可缺少的政治手段。即使在和平時期,它也具有不可小覷的威懾力量,任何一個大國都不會忽略它的存在。冷戰時期,它的發展興旺一時,除美蘇外,英、法等國也熱衷於戰略轟炸機的研製。中國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從未低估戰略轟炸機的能力,但由於技術條件的限製,遲遲沒能把中國自己研製的戰略轟炸機送上天。


    回顧中國戰略轟炸機的研製歷程,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中國在這方麵的研製使用情況,總結經驗,從而更好地指導未來戰略轟炸機的研製工作。


    解放初期,中國並沒有獨立研製戰略轟炸機的能力,隻能引進前蘇聯的轟炸機,中國最早引進的轟炸機是大名鼎鼎的圖?4重型轟炸機。圖?4是前蘇聯的第一代戰略轟炸機,綽號“公牛”,它仿製的是美國的b?29“超級空中堡壘”,1947年 5月試飛。1948年,圖?4正式服役蘇聯空軍。1951年10月18日,圖?4成功地投擲了原子彈,成為了具有戰略核打擊能力的飛機。圖?4後來還發展出空中加油型,為米格?15進行空中加油。1956年初,它開始逐步退役。


    1949年底,蘇聯答應將12架圖-4贈送給中國。1953年3月,該批飛機由蘇聯機組人員駕駛至石家莊移交中國。 1956年,圖?4開始參加實戰。後來圖?4又在中印邊境;中突中擔負過巡邏警戒任務。以後,圖?4就作為中國最大最先進的轟炸機擔負起了保衛祖國領土的任務。上世紀 60年代,中國研製出核武器後,它又擔負起了核轟炸的任務。此後不久,中國的轟?6開始服役,圖?4作為後備力量,退到了次要的地位。1988年,圖-4結束了使命退出現役。圖?4機體較大,可改進的地方較多,所以中國曾將一架圖-4改裝成無人駕駛飛機母機,另一架圖-4改裝成預警機。目前,有兩架圖?4作為中國人民空軍建軍史上的重要文物收藏於中國航空博物館內。


    就像蘇聯當時援助中國的米格?15、拉?9、圖?2等飛機一樣,圖?4的使用極大地促進了當時中國空軍的發展,使其得以在短期內得到鍛鍊、提高、發展、壯大,也為中國航空工業奠定了基礎。中國當時使用的圖-4還是比較先進的,但是,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噴氣式飛機開始大量服役,它很快就落伍了。圖-4的數量本來就少,加之有些又另做他用,零配件供應不足,出勤率很低,所以很少看到它飛行的照片。由於當時的作戰環境限製,圖-4能執行的戰略轟炸任務也十分有限。


    ?轟-6


    轟-6仿製的是蘇聯的圖-16,它是蘇聯圖波列夫設計局設計的高亞音速中程轟炸機。1950年開始研製,1952年首次試飛,1955年交付使用。圖?16的各型生產總數達2000架,1966年開始退役。圖-16除裝備蘇聯空軍外,還外售埃及、伊拉克、印尼等國。當時,它算得上是比較先進的轟炸機。它外形優美,載彈量大,能完成各種戰略戰術任務。它的產量也較大,改進型多,第三世界國家購買的也較多。雖然當時轟炸機的發展迅猛,它很快就被其他更先進的機型取代,但對當時的中國來說,卻是個最好的選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利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色神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色神光並收藏利刃最新章節